APP下载

维护群众利益的最高标准

2017-01-27

中国老区建设 2017年6期
关键词:危桥树叶腐败

□ 王 凯

得民心并不复杂,只需做到一点——心中要装着人民。

1942年春,晋察冀大旱导致粮食减产,再加上日寇封锁,树叶成为了边区军民主要食物。随着树叶越来越少,聂荣臻指示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发出了一条训令,要求部队不许在驻地村庄方圆15里之内采摘树叶。边区群众十分感动,强烈要求收回训令。最终,这个训令不仅没有被收回,而且还传达到了晋察冀军区驻扎在北岳区的各个部队里。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福建省南平市原副市长廖俊波,以及正在大力宣传的贵州省遵义市草王坝村老支书黄大发,他们之所以深受群众拥戴,也还是因为做到了这一点:心中始终想着为人民服务。

当然,为群众办实事也不能脱离实际。有些事是为了群众长远利益而牺牲了眼前利益,我们必须把它们严格区分开来。

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随时满足每一位群众的每一个要求是不现实的,也不实事求是。特别是在群众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出现矛盾的时候,不能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完全有可能好心办坏事,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中已经出现了不少。信誓旦旦要“负责解决一切”,看似担当,实则糊涂。

维护群众利益不是没有标准,最高标准就是看是否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名义的内核,指的是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一天接待9拨儿领导”困局需共同破解

中部某县的王县长曾一天接待9拨儿领导。很多可有可无的陪同,挤占了基层干部本就紧张的时间,占用了大量的精力,必然影响工作。

河南读者乔志峰对此评论,“层层陪同”现象一再上演,上下级双方都难以免责,而一些基层干部为了表现自己、和上级拉近关系而特意陪同的心态更要警惕。

不是无“车”是无“心”

江西省鄱阳县凰岗镇境内一座老桥有坍塌隐患,县水利局有人员竟回应:“公车改革后没车,不方便下乡看危桥。”此事曝光后,当地水利局赶赴危桥现场勘察并维修。

河南读者张玉胜对此评论,公车改革是为了规避以车腐败,拉近干群距离,转变干部作风,而个别干部却以没车为借口干脆不下乡,更凸显了作风问题,“为官不为”的思想才是“不下乡”的根源。

农村娃“回流”的前提是教育公平

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选择送孩子进城读书,为此许多本不富裕的农村家庭需要付出巨大的资金投入。有的孩子从小就开始了寄宿生活,有的农村家庭则不得不进城陪读。

河北读者何宇对此评论,送孩子进城读书,体现了农村父母对教育越来越重视,这和城市里早已存在的择校热本质上是一样的,但凡有更合适的选择,农民家庭也不会愿意背起沉重家庭负担。农村教育水平不提高,农村娃“回流”便不现实。

治理微腐败并不难

“扶贫羊”又火了,在甘肃省漳县金钟镇尖子村,本应投放给50户贫困户的200只“扶贫羊”,却进了村党支部书记入股的养殖合作社。

江西读者沈岸对此评论,扶贫资金腐败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频被曝出,反映了基层扶贫资金监管的缺失、信息公开不够等多方面问题。但归根结底,从曝光的许多案例来看,治理微腐败并不难,关键还是在于各级干部是否有一颗责任心。

猜你喜欢

危桥树叶腐败
树叶的不同称呼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前方何时无危桥
一片树叶
农村危桥病害机理研究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
危桥改造不再补 百姓安全难保障
千座危桥“转危为安”
腐败至死怎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