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者观点摘编

2017-01-27杨琪

中国老区建设 2017年6期
关键词:红利家风人口

从三个方面将红色家风发扬光大

天津师范大学魏继昆认为,在当前我们党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的形势下,弘扬红色家风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它是我们经受“四大考验”、战胜“四种危险”的锐利武器。为此,我们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将红色家风发扬光大:明确方向,把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作为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突出重点,使“红色”之魂植入家教、家规、家训之中;抓好落实,将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作为日常追求。

中国经济转型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王一鸣认为,过去几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都在30%以上。展望未来,中国经济转型将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这是因为:中国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转型,将持续提升全球市场需求;中国持续加大创新投入和人力资本投资,将深化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国向绿色发展转型,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中国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将为投资对象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产品,将为全球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抓经济实在、讲政治缥缈”是错误认识

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辛鸣认为,一段时间以来,党内有些同志认为,讲政治虚无缥缈,不如抓经济实实在在。这在认识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本身就是政治选择,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讲政治的鲜明体现。而且,讲政治也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不讲政治就不可能真正抓好经济。

中国人口新红利正在形成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宋书杰认为,单纯就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等指标来看,我国人口红利确实在消减;但以发展的眼光看,我国人口新红利正在形成。一方面,虽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基数很大,但劳动力素质相对不高,提高劳动力素质还有较大空间。另一方面,虽然我国老龄化趋势在加剧,但人口平均寿命也在不断增加。因此,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应多措并举释放人口新红利,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把深度性贫困的治理作为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李小云认为,我国当前的农村贫困主要表现在深度性的贫困和转型贫困两个方面,虽然两者之间互为关联,同属发展不均衡在不同层面的体现,但深度性贫困属于多维度贫困的长期沉淀,其致贫原因远比转型性贫困更为复杂,脱贫难度很大。与分散性的个体贫困为主要特点的转型性贫困不同的是,深度性贫困主要表现在不同规模的、群体性的福利缺失。这种整体性表现在整个村庄甚至更大范围内大部分群体的贫困状态,并且往往与整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后相联系。

新的就业形态来临的前奏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吴恩远认为,我国目前劳动力从城市的“逃离”,可能是一种新的就业形态来临的前奏,因为在“互联网+”时代,中国乡村社会并未失去活力。当前,中国一线城市里正悄然上演一股“返乡潮”,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开始反思自己的处境,想要离开曾经梦想的大城市,和“伪幸福”说再见。与此同时,大城市对一些服务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却苦于招不到合适的人,或者招到人的成本越来越高。而劳动力从城市“逃离”,其背后必然有某种更为深层次的结构性原因,很可能就是一种新的就业形态来临的前奏,既不能小视,也不用过度恐慌。

科学认识共享经济的价值内涵

河北金融学院苏跃辉、河北省科技金融协同创新中心孙文娜认为,作为一种新兴经济模式,共享经济还处于发展初期。促进共享经济健康发展,需要科学认识相关概念。第一,私有不等于独享。私有更多强调的是所有权中的占有权、处分权、收益权,而使用权则是可以转移的。第二,共享也不等于共有。共享的是使用权,并不意味着所有权的转移,共享的实质是“使用而非拥有”。科学认识共享经济“分享、互利”的价值内涵和“使用而非拥有”的法律属性,有助于增进人们对共享的认同,采取有效措施培育和发展共享经济。

猜你喜欢

红利家风人口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家风伴我成长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健康红利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让民营医院共享政策红利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