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面向中小学开放服务探究

2017-01-27徐健晖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

徐健晖

(北京物资学院图书馆,北京101149)

高校图书馆面向中小学开放服务探究

徐健晖

(北京物资学院图书馆,北京101149)

高校图书馆面向中小学开放服务是时代的需要,也是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一个趋势。文章通过分析高校图书馆对中小学开放服务的必要性,服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图书馆自身优势,提出转变观念、加强宣传、针对性服务、利用科技手段、发挥人才优势面向中小学开放服务的策略,使高校图书馆能发挥其更大的社会功效。

高校图书馆;中小学;服务策略

0 引言

2016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规程》第三十七条提出:“图书馆应在保证校内服务和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下,发挥资源和专业服务的优势,开展面向社会用户的服务。”这里所指的“社会用户”也包括数量众多的中小学读者。《规程》为高校图书馆向中小学开放服务提供了必要的政策支持,而面向中小学开放服务不仅是可以实现的,也是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必然。

1 高校图书馆面向中小学开放服务的必要性

1.1 中小学图书馆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推进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中小学图书馆的作用也愈发重要。然而,中小学图书馆在学校中的地位并不乐观,学校对图书馆的重视程度也不能令人满意。以北京市中小学教育质量比较优秀的海淀区为例,海淀区目前有21所市区级高中示范学校,笔者2016年5月对其中15所示范高中进行了网络调查,这些学校普遍都名师荟萃、学生高考成绩优异、重视教学科研工作,但在学校网站首页标示有图书馆导航的只有6所,可见图书馆在学校中的地位。而由于传统的认知把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教辅部门,很多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是由其他教职工兼任,工作内容仍停留在保管图书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一般的借还业务,导致其人员专业素质及数量配备无法与高校图书馆相比;此外,由于近年来北京城区用地面积紧张,大部分中小学已无地扩建教学基础设施,故而造成中小学校图书馆(室)阅览空间不足,设施设备陈旧,馆藏图书数量及质量达不到课内外教育所需。像海淀区这样教育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的情况都是如此,北京其他城区中小学图书馆(室)的情况就更不容乐观。在推进新课改与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小学图书馆的现状使其远远不能满足服务教学的需求,无法体现其在教学环节中应起到的作用。

1.2 中小学读者需求

随着社会进步与科技发展,人们对于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社会环境的飞速变化,让他们对于探索外界事物的好奇心愈加强烈,对知识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单靠在学校获得的知识根本无法满足这种需求。另外从目前中小学考试中可以看到,考试的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有很多是从课本延伸出来的内容,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才能取得好成绩。因此无论从哪方面看,中小学读者对于高校图书馆的需求都是非常迫切的[1]。

1.3 高校图书馆的优势

1.3.1 馆藏资源优势

作为高校教育与科研支柱之一的图书馆,在馆藏数量及质量上都有着中小学图书馆(室)不具备的优势。一般高校图书馆的纸质馆藏文献都有几十万册,一些重点大学的藏书量甚至达到百万册以上;而且在学科及行业分布上也是保证多学科、多门类书目的齐全。近几年网络化的普及,使得各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更为丰富,更具特色,结构也更加合理;此外,随着近年来教育经费投入的加大,平台技术的完善,在保障传统纸本文献资源的同时,高校图书馆纷纷加大电子资源的采购,使师生不出校园就可检索到文献资源。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优势使得其向中小学开放服务提供了资源保障。

1.3.2 高校数量优势

目前全国高校有2000多所,以北京地区为例,根据教育部公布的信息,北京地区现共有高校91所,其中66所为本科院校,部属院校37所;在全国39所“985工程”和116所“211”学校中,北京地区就分别有8所及26所高校入围,高校数量多且质量较好。每所高校至少有1个图书馆,部分基础条件较好的高校还有多个分校区和不同学科分馆。数量众多的高校图书馆为向中小学开放奠定了数量基础。

1.3.3 人员优势

高校图书馆有着一批熟悉图书馆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的专业人才,馆员知识水准和人员组成结构比中小学校图书馆人员更为专业、合理,而且近年来高校图书馆都十分重视馆员素质的提升,在加大引进人才力度充实馆员队伍的同时,还着重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使之开拓眼界,丰富知识结构。此外,一些师范类高校图书馆的部分工作人员原本就来自于中小学,对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特点比较熟悉,可以说人力资源的优势在开展面向中小学服务时会更加游刃有余。

1.3.4 技术设备优势

科技进步使得高校图书馆本身变成集科技化、信息化与智能化为一体的教辅平台。而高新技术的应用又促使传统教学形式和方式的改变。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内部建立的多媒体教室、研讨室等设施正逐渐代替传统教室,使学生可以真正意义上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形成师生在教学上的完全互动。正是有了高技术设备在图书馆日常工作环节中的介入,才能使图书馆的服务手段更加多样化。

高校图书馆从资源、数量、人才及技术上的优势为向中小学开放服务提供了有利条件,而高校图书馆所具有的优势也确实是中小学图书馆现阶段达不到的。

2 高校图书馆开展面向中小学开放服务现状与问题

2.1 高校图书馆面向中小学开放服务的现状

从当前来看,中小学读者对于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有着各自的需求,高校图书馆也具备面向中小学开放服务的条件与优势。但就目前高校图书馆面向中小学开放服务的情况来看仍是“雷声大,雨点小”的状况。以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为例,尽管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于2015年发起了面向北京地区中小学开放的活动,北京地区也有54家高校图书馆响应,其中不乏有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央财经大学图书馆等这样的重点综合院校图书馆。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活动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有20多家高校图书馆一年以来的接待量为零,而更多的高校图书馆也只是在世界读书日或者相关纪念日时会有中小学读者到访,这样“冷场”局面的出现与预期的效果相差甚远。可以说目前高校图书馆面向中小学开放服务的局面尚未打开,也未形成系统化的服务体系。

2.2 高校图书馆面向中小学开放服务的问题

由于目前高校图书馆面向中小学开放服务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来为其“保驾护航”,还处于摸索阶段,所以出现的问题也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比如信息不对称导致中小学并不清楚高校图书馆可以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而高校图书馆一直为高校师生服务,在面对未成年孩子时,该如何提供服务以及提供哪些适合中小学学生年龄段的特色服务也并不熟悉;此外,高校图书馆如何在保证为本校师生服务的同时,协调好为中小学开展服务也是必须要提前考虑的问题。

3 高校图书馆面向中小学开放服务策略

3.1 转变观念完善管理机制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一直为高校师生服务,已经熟悉了目前的服务内容与模式,而面向中小学服务就与目前自身熟悉的服务内容和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在观念上高校图书馆不能墨守成规,而应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和图书馆事业发展需要。要使高校图书馆向中小学开放这一新的举措平稳进行,必须要有配套的管理机制作为保证。管理机制一方面要符合服务对象的特点,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到本馆的实际情况,要坚持为本校师生服务为先,不能本末倒置。在管理上,面对的读者类型更多,服务要求也就更高,要更加注重发挥人才的作用,因此应当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来充分调动馆员的服务积极性,使得面向中小学的服务能够顺利开展[2]。

3.2 加强宣传沟通主动服务

由于高校与中小学在平时教学、科研工作中极少有交集,所以高校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互相关注对方的情况也很少发生,信息的不对称与闭塞使得双方变得极为陌生。为了打破这种陌生感,高校图书馆不应守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和坐等用户上门的思维模式,把相关的文献资源往图书馆的网站或馆内一放,想当然地认为用户自己就会找到,从不对自身进行宣传。高校图书馆应该努力成为宣传的主导者,积极与中小学沟通,使其逐步了解本馆特色、服务及资源。在沟通的同时既让中小学了解到高校图书馆所能提供的服务,也可以使高校图书馆更加清楚中小学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有的放矢为其开展服务。

3.3 根据读者特点开展针对性服务

中小学读者有着强烈获取知识的渴望,但由于他们年龄偏小,知识结构偏窄,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不宜对其全部开放,可根据其年龄和知识层次进行部分开放服务,比如向其开放电子阅览室、期刊室等大众化、符合中小学读者水平的服务;而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馆藏库(室)并不适合对其开放,这样一方面保障了馆藏的合理利用,另一方面也减少了资源浪费情况的发生,在对外开展服务与保证服务本校师生间做到有效平衡。

3.4 利用科技手段开展信息化服务

在网络化时代,纸本资源的利用率在逐渐减少,与此对应的是电子资源的利用率在逐渐增加。目前,大部分的中小学都建有自己的网站及多媒体教室,高校图书馆可以依托其在网络技术方面的优势与便利条件为中小学开展远程检索、查阅及下载等服务。这样既可以增加电子文献资源的使用量,使其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为读者提供了便捷服务,也相对节省了对其他资源的依赖与浪费,使向中小学提供信息服务由传统型向网络型发展[3]。

3.5 发挥人员优势开展专业辅导服务

当前,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已经不能更好地为新课改服务,与学校对其的期望还有差距。高校图书馆可发挥自身人员在专业知识方面的优势,对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及信息检索专业课程的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结合书面辅导与实地辅导、重点辅导与巡回辅导、集中辅导等方式对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辅导服务。“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对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提供培训服务,使其掌握基本专业知识,更有利于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为师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4 结语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趋势,高校图书馆面向中小学开放服务,只是这个趋势的一个开端。对中小学开放服务的实施策略,每个高校图书馆应该按照本馆的实际情况制订,使馆内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发挥其社会功效,为推进所在地区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社会化进程不懈努力[4]。

[1]刘军军.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初探——以对中小学开放服务研究为例[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6):40-41.

[2]柏柠.辽宁省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J].图书馆学刊, 2012,(5):11-12.

[3]李幸.师范类高校图书馆面向中小学开展信息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新世纪图书馆,2006,(1):69-71.

[4]李梅军.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5):87-91.

(责任编辑:徐国红)

A Study on Opening Services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by University Library

XU Jian-hui
(Library of Beijing WUZI University,Beijing 101149,China)

Not only the opening of services to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by university library is times demand,but also one of a trend for development.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necessities,service actuality,and problem and puts forward strategy that changes the thought,strengthens publicity,pinpoints service,uses technology method,and exercises talent strength for the opening of services by university library combining its strengths in order to exert social virtues.

university library;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opening service

G252

A

1009-3583(2017)-0170-03

2016-09-12

徐健晖,男,北京人,北京物资学院图书馆馆员,硕士。研究方向:图书馆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

猜你喜欢

图书馆服务
图书馆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时间重叠的图书馆
图书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