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科学及护理》三维教学模式的实践性研究

2017-04-12罗晓燕刘永艳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双师专业知识案例

谢 玲,佘 静,罗晓燕,刘永艳

(1.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贵州遵义563000)

《产科学及护理》三维教学模式的实践性研究

谢 玲1、2,佘 静1,罗晓燕2,刘永艳2

(1.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贵州遵义563000)

为了辨析高职医学助产专业核心课教什么、怎么教和谁来教的问题,探索行之有效的将专业知识用于临床实践的教学方式,课题组开展的《产科学及护理》三维教学模式暨基于工作过程案例教学的实践性研究,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提升教师的双师能力方面都有帮助。

工作过程;案例教学;职业能力;双师能力

为了辨析高职医学助产专业核心课教什么、怎么教和谁来教的问题,探索行之有效的将专业知识用于临床实践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提升教师的双师能力,课题组以妇产科临床为基础,以课程教学为载体,以在老教师与青年教师之间结成帮带对子的形式,开展了《产科学及护理》三维教学模式暨基于工作过程案例教学的实践性研究。

一、设计

1.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第二学年开设的《产科学及护理》课程,分理论课、实训课和基于工作过程案例教学课三种课型,同步在附属医院妇产科病房临床见习,第三学年临床实习。这种三维模式(图1),理论课、实训课和案例

图1 三维模式

课三种课型形成互动,课堂教学、临床见习和临床实习三种形态形成互动。基于工作过程案例教学是理论课与实训课的纽带,是课堂学习与临床实践的桥梁,因工学结合、知行合一[1]的优势而居于教学核心,在理论知识和单项技能的储备与应用之间所显示的背景与焦点的关系(图2),使得传授所学知识的应用领域、使用方法和运用技巧成为教学可能,使得在岗位任务与专业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成为教学可能,使得将书本知识转换为工作知识[2]成为教学可能。

图2 知识技能储备与应用关系图

2.基于工作过程案例教学设计

工作过程,是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3]。基于工作过程案例教学,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出发,遵循学习心理和学习规律,依据附属医院妇产科真实病例编撰教学案例,按照完整的临床工作程序(即评估、诊断、目标、措施和评价)组织教学(表1),专业知识是背景,岗位任务是焦点,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技巧是要领,在专业知识与工作要素之间建立联系是核心。从职业教育教学论的角度看,这种联系是对职业能力最本质的理解,针对这种建立联系的训练是形成职业能力的关键[4]。

表1 基于工作过程案例教学设计

二、实施

1.制定计划

依据高职医学助产专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按照课题研究设计,制定第二学年《产科学及护理》课程教学的单元授课计划(表2)。

表2 单元授课计划

2.组织教学

图3 组织教学图

依据单元授课计划,分生理产科和病理产科两个层级,按存储、桥梁和应用三个模块,有计划地组织教学(图3、表3)。

表3 组织教学表

3.举例介绍

现以“先兆流产诊断与护理”为例,介绍基于工作过程案例教学。在完成“生理产科”“病理产科”的理论课与实训课教学和同步开设临床见习的前提下,根据岗位任务逐一给出教学案例的相关情境,引导学生按照工作过程,对应每一步工作活动,以回答“针对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方法”“得到什么结果”和“引发什么思考”等问题的形式,练习完成岗位任务。

(1)评估

情境1:王女士,25岁,已婚。主诉:停经56天,阴道流血1天。教学(表4-1)。

表4-1 评估教学表(情境1)

情境2:现病史:LMP2016.1.1,停经42天开始出现恶心、呕吐、厌食等不适。1天前发现阴道流血,呈点滴状,暗红色,血量明显少于既往月经量,未见组织样物流出,腹痛不明显,无肛门坠胀、发热、恶寒等症状,未曾诊治。教学(表4-2)。

表4-2 评估教学表(情境2)

情境3:体格检查:T36.7℃,P88次/分,R20次/分,BP110/70mmHg,一般情况好,无贫血貌。心肺听诊未及明显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已婚未产式;阴道畅,粘膜色泽正常,无触痛,见少量暗红色稀薄分泌物、无异味,未见组织样物排出;宫颈光滑、着色,无举痛,宫颈口闭合,未见活动性宫腔出血;宫体前位,如50多天妊娠大小,活动,质地软,无压痛;双侧附件未及明显异常。教学(表4-3)。

表4-3 评估教学表(情境3)

情境4:辅助检查:阴道超声显示妊娠囊、胚胎及卵黄囊,估计妊娠8周左右,尿HCG检查(+)。教学(表4-4)

表4-4 评估教学表(情境4)

(2)诊断(表5)

表5 诊断教学表

(3)目标(表6)

情境5:月经婚育史:已婚,月经规律,G1P0,自然流产1次。 在沟通中得知患者和家属均有生育愿望,希望能保住孩子。

表6 目标教学表

(4)措施(表7)

情境6:在沟通中得知患者和家属因为缺乏妊娠、流产等相关医学知识,且有1次自然流产的经历,故存在焦虑、紧张的心理。

表7 措施教学表

表7 续表

(5)评价(表8)

表8 评价教学表

三、讨论

1.教什么

我校从中职升格到高职高专,专业核心课《产科学及护理》几乎定格在理论“讲授+实训操作”的二维模式(图4)中。按照学科系统性和知识逻辑性组织理论教学,依据现有条件开设单项技能训练,两种呈平行开设的课型,因互不交叉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割裂现象。这种模式确有优势:学生获得海量信息,通过记忆和模仿,储备大量零散知识点。但劣势也明显:无临床见习,缺少将专业知识用于临床实践的观摩学习;只有理论课、实训课,缺少将专业知识用于临床实践的模拟演练。主要弊端是:只会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学了很多理论却不会做事、练了一些技能却没有能力[6],在校生与实习生之间的过度与衔接突兀,医学生与执业护士(助产士)之间的适应与转换困难,毕业后转岗、应聘受挫或上岗后很快下岗等等,从《学情调查》《实习心得》《带教记录》等资料中亦能窥见一斑。

图4 二维模式

显然,只教给理论知识和单项技能是不够的,在医学生成长为执业护士(助产士)的历程中,缺少将专业知识用于临床实践的应用教学环节,成为职业能力形成的硬伤。为此,必须本着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在专业知识存储教学的同时还必须增加应用教学,在临床实践中帮助形成职业能力。

2.怎么教

递进式地从观摩、演练、实战三个环节实施应用教学。

(1)观摩

观摩主要依靠临床见习。学生从课堂走进病房,医学生成了见习护士(助产士),实地观摩带教老师按照临床工作过程,运用与建构知识去分析解决形形色色的实际问题。亲临一线、工学结合,在观摩中明确专业知识与岗位任务的关系,见证书本知识向工作知识的转换,知行合一引导主动学习,学以致用激发学习兴致。观摩教学,为专业知识用于临床实践提供感性认识,为下一步的演练教学打下认知基础,符合职业教育专业课按照建构模式展开顺序的理论逻辑[7],在职业能力形成中必不可少。

(2)演练

演练主要依靠基于临床工作过程案例教学。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按照临床工作过程,面对每一项工作任务及活动,用学生习惯的答题方式进行训练,教授运用专业知识去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技巧。演练中,临床见习的所见所闻得以回放,学习情境与工作情境真实模仿,将枯燥抽象的文字在应用中转换成鲜活可用的工具,完成答卷的成就助推着学习心理的成长。演练教学,以工作为导向,以案例为载体,综合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训练中积累的经验成为专业知识与岗位任务联系的基石,满足学习心理的收获成为学习需求的动力,在职业能力形成中举足轻重。

(3)实战

实战主要依靠临床实习。学生再次从课堂走进病房,由医学生变成实习护士(助产士),带着演练教学的收获,跟随带教老师一起从事临床工作。实践中,独立思考、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在不断固化思维模式、熟练方法技巧、锻炼工作能力和开发自身行为能力的同时逐渐形成职业能力的雏形。实战教学,是演练教学的经验与成果在实践中的检验,是实习护士(助产士)向执业护士(助产士)的转折,在职业能力形成中至关重要。

观摩——演练——实战呈递进式展开且良性循环,反复练习、日积月累,当经验的获得与积累从量变到质变时,职业能力终将形成。

3.谁来教

从根本上讲,培养学生形成职业能力,其实是展示授课教师的职业能力,是专业课教师兼有的临床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双重能力,即双师素质胜任力[8]。二维模式,教学关注点在知识储备而非应用,有的临床课教师尽管具有双资格、双职称的双师表象,但缺乏双素质、双能力的双师本质,长期脱离临床一线导致观念落伍、知识陈旧,死板硬套、照本宣科制约了教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三维模式,要求教师既胜任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还胜任基于工作过程案例教学和临床带教,必须成为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一体的教师个体,必须从普通教师成长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以不断提升的双师素质胜任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医疗单位的用人需求。

2012年9月至今,高职助产专业4个年级5个班级共500多名学生和附属医院妇产科及学校护理系妇产科护理教研室20余名教师共同参与了课题研究。从学生的《临床见习报告》《基于工作过程案例教学体会》《产科实习心得》中发现,基于工作过程案例教学为同学们建立了妇产科临床思维模式,获得了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通过观摩——演练——实战三个环节的递进式训练,初步形成了职业能力,接触病人、开展工作不再陌生胆怯与措手不及,工作成绩得到普遍认可。从年轻教师们的《学习性听课记录》中发现[9],基于工作过程案例教学是培养双师素质胜任力的可操作平台,逐步积累的临床经验在解决教学问题的同时也提升着教学技术水平,双师能力不断攀升。事实证明,《产科学及护理》三维教学模式暨基于工作过程案例教学的实践性研究很有学术价值,回答了专业核心课教什么、怎么教和谁来教的问题,找到了行之有效的将专业知识用于临床实践的教学方式,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提升教师的双师能力给予帮助,在高职医学院校妇产科双师型人才团队建设上具有理论与实践双重意义。

[1]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M].

[2]徐国庆.工作知识: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开发的新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9,(11):59-63.

[3]徐国庆.职业能力的本质及其学习模式[J].职教通讯,2007,(1):24-28.

[4]魏丽惠.妇产科临床思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7.

[5]杨宗强.基于工作过程的岗位任务课程教学案例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3,(4):144-146.

[6]徐国庆.试论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展开顺序[J].职教论坛,2003,(14):5-9.

[7]谢玲.高职医学院校妇产科双师素质胜任力模型的建构与意义[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6,(1):114-116.

[8]谢玲.高职医学院校妇产科双师型教师师带徒133模式探索与意义[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6,(2):119-122.

(责任编辑:罗智文)

ThePracticalStudyofThree-DimensionTeachingModelBasedon WorkingProcessCaseStudyintheCourseofObstetricsandNursing

XIE Ling1.2,SHE Jing1,LUO Xiao-yan2,LIU Yong-yan2
(1.ZunyiMedicalandPharmaceuticalCollege;2.TheAffiliatedHospitalofZunyiMedicalandPharmaceuticalCollege,Zunyi 563000,China)

In order to find out what to teach,how to teach and who teaches in the midwifery course fo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the research team did the practical study of three-dimension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working process case study in the course of Obstetrics and Nursing.It will be helpful in improving both professional skills of students and double ability of teachers.

working process;case study;professional skills;double ability

G421

A

1009-3583(2017)-0127-06

2016-09-19

遵市科合社字(2013)17号高职医学院校妇产科双师型人才团队建设

谢 玲,重庆人,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授,主要从事高职高专医学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双师专业知识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