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洞穴隐喻”的当代教育价值浅析
2017-01-27刘冉
刘冉
(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新疆喀什844008)
柏拉图“洞穴隐喻”的当代教育价值浅析
刘冉
(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新疆喀什844008)
柏拉图“洞穴隐喻”揭示人类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要经历从可见世界到可知世界两个阶段,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人们灵魂的转向,最终使人获得知识及善的理念。反思当今的教育,这一隐喻对我们现在的家庭及学校教育影响深远,具体表现在重视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反对教师对学生简单的灌输、重视团体组织中统一的行为准则的作用三个方面。
隐喻;可知世界;理念世界;灵魂转向
对于“隐喻”一词的理解,综合国内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解读。从修辞上说,比喻是隐喻的上位概念,明喻、隐喻、借喻是它的三种具体表现形式。从功能上看,隐喻是借助于一种形象具体、易于理解的事物去认识、理解另外一个抽象、晦涩的事物。如有研究者认为“隐喻是将一个对象的特点通过传送和转化的方式,将其引导至另外一个对象上,使其具备与第一个对象相似的特点。”[1]从结构上看,隐喻是喻体和本体之间的映射。而教育隐喻又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上指通过隐喻描述教育教学中的现象、问题以此揭示其中的规律,表述教育理念所反映出的认知活动和语言现象。广义上指在一切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开展的隐喻认知与所使用的隐喻语言。[2]教育隐喻存在的意义在于将教育事件(如某个物体、活动等)内在的、精神的、文化的内涵本质以一种形象、具体、易于我们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柏拉图的《理想国》第七卷灵魂论中谈论了教育的作用与目的问题,通过苏格拉底与格劳孔的辩论,提出了“洞穴隐喻”一说,柏拉图通过这一隐喻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内涵。虽然这一隐喻的提出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但是重新审视它,对于当今我们的教育亦具有深刻的价值。
一、“洞穴隐喻”的含义
为说明教育的本质问题,柏拉图设想了下面一个场景:在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里,有一长长的、陡峭崎岖的坡道通向外面,阳光可借助这一坡道照到里面,洞穴里的人们头和脚绑着一动不动面对着墙壁,在他们身后高处的地方,有东西燃烧着,发出火光。外面时不时的有人举着用石料、木料或其它材料制成的假人和假兽走过,并高兴地说笑着。这些人和物被火和光照着从矮墙映射到洞穴里面的洞壁上,囚徒们像看电影一样注视着洞壁上的影像,并把洞壁上的影像当成真实的物体,信以为真。突然有一天,其中一人被解除束缚,站了起来,环视四周,看见光火,他会突然感到眼睛一阵剧痛,由于眼花缭乱,他根本无法看清周围的实物。为了减轻眼睛的疼痛感,正当他准备退回洞穴里时,他被人强拉出洞穴,走到洞穴外的阳光下。在刺眼的太阳光下,他会眼光缭乱,痛苦万分,但经过观看阴影、倒影、东西本身、夜里的天象、月亮、星光等一段时间适应后,最后能够看到太阳本身。于是他明白,经过艰难曲折的道路所看到的一切的原因是这个太阳,他为外面美好的世界感到高兴,而为洞穴里孤陋寡闻的人们感到怜悯。为了能让洞穴中的其他囚徒知道真相,他又重新回到了黑暗的洞穴里,但是其他囚徒非但不信任他,反而想将他杀害。
从上面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其实对于我们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其生活状态都有两个特点:其一,每个人自出生后都生活在属于自己的“洞穴”里面。其二,每个人都拥有洞内和洞外两个世界。[3]因出生的不可选择性,我们每个人自出生以来,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圈,受先天生长环境的影响,每个人的生活圈都有所差异,如有的人家境富裕,衣食无忧,而有的人家境清贫,但能够独立自强。在各自的“洞穴”里面,每个人所看所感各不相同。若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交流,那么洞穴里面的我们,就会机械呆板、鼠目寸光而又缺乏年轻人的朝气与活力,正如洞穴里面被绑了头和脚的囚徒那样,一直生活在黑暗的洞穴里,他认为他所看到的洞穴影像就是真实存在的,然而当他走出洞穴,才发现原来自己是多么的孤陋寡闻,洞穴里见到的影像只不过是太阳照射的影子。而洞外世界,它是一个充满理性的世界,它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在这一世界里,我们能追求真理,获得善的理念,使得灵魂里各个部分能够协调统一。所以,为突破自身环境的限制,我们要从洞内世界走向洞外世界。柏拉图通过这一隐喻说明,我们生活中的可见世界,是由具体实在的物体所组成,我们认识它大多依靠感觉器官(如眼睛)感知它的存在,而这种方式容易被它的表面假象所迷惑,要认清事物本质,必须依靠理智做指导,而从洞穴内至洞穴外的过程,就是寻求理智的过程,最终的结果就是掌握知识,获取理智的信念,实现“灵魂的转向”,即使人灵魂中的各个部分能够协调统一,使人的理性指导灵魂中的欲望和激情。
二、“洞穴隐喻”的实质
柏拉图“洞穴隐喻”揭示人类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要经历从可见世界到可知世界两个阶段,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人们灵魂的转向,最终使人获得善的理念。
柏拉图将世界区分为可知世界和可见世界(又称理念世界),可见世界它是由具体实在的物体所组成,通过人的感官(如眼睛),认识它的存在,但易受它的欺骗,在“洞穴隐喻”里具体代指洞穴里的物体及其影像。理念世界是高一级的世界,它是抽象的,但具有普遍性、真实性和稳定性,在“洞穴隐喻”里具体代指太阳即知识真理。理念世界需要理性的指引才能到达。从可见世界到达可知世界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一旦我们战胜它,我们也就获得知识,实现了“灵魂的转向”,认识到善的理念。正如洞穴里被解除禁锢的那个囚徒,当被解除桎梏,看到了假人、假兽与火光,明白了洞壁上的影像只不过是它们的影子,他的心灵实现了第一次转向,接着他被硬拉着走上陡峭崎岖的坡道,走出洞口来到外面的阳光下,突然明白艰难曲折道路上所看到的一切原来是太阳造成的,从洞穴内到洞穴外,他虽然经过艰难困苦的历程,但他都敢于挑战自我,战胜困难,最终学习到真、善、美的知识,获得了理性和善的理念,实现了心灵的第二次转向。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可见世界到理念世界,通过两次的“心灵转向”,洞穴中的囚徒获得了知识与理性,变成了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三、“洞穴隐喻”的当代价值
柏拉图的“洞穴隐喻”旨在揭示人类应如何认知世界,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容易受到自身感觉的限制,教育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指引我们对教书育人最终目的的追求,保持一种责任感;另一方面,教育能唤醒人们的心灵,防止人们迷失方向,培养人的理性,使人们能解除各种桎梏,充分发掘自身的能力。[4]“洞穴”隐喻在今天看来,对于我们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具有深刻的教育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重视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所谓家庭环境,从狭义上讲,它是指家庭成员内部的环境,即家庭成员内部基于一定的物质条件所形成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父母之间的关系、子女之间的关系以及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等)和文化心理环境(如个体家庭内部的精神生活内容和道德情操)对孩子的影响。从广义上理解,家庭环境不仅包括家庭成员内部的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还包括家庭外部环境(如家庭个体与其它周围邻里家庭之间的关系、家庭之外的生活环境等)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从家庭环境的内容上看,家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文化环境、心理环境三个方面。家庭环境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其突出功能主要表现在它的认知功能、参照功能、熏陶功能、监督功能。[5]认知功能即孩子通过周围事物的特点、亲友的言语、行为、表情等获得经验与认识。参照功能即孩子在接受某种新观念时往往思考之前有无相似的经验与之参考,相同即接受,不同即排斥。熏陶功能即孩子因长期受到家庭成员行为动作、语言态度、方式习惯等而逐渐习得。监督功能即好的环境对于孩子有约束作用而不良环境对孩子放任自流。
柏拉图“洞穴隐喻”里的洞穴是一个黑暗、阴冷与世隔绝的可见世界,在这个小小的可见世界里,人们只能看到表面、模糊、不真实的影像,它禁不住实践的检验。从狭义上说,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这一“洞穴”就好比在家庭内部环境里由大多数父母对孩子过分的溺爱而建造的“温床”或者称“温室”,“温室”里的孩子好比洞穴里被捆绑着头和脚的囚徒。在这一“温室”中,父母过分关心爱护自己的子女,生怕自己的孩子磕着拌着,孩子一遇到任何的难题,父母心急火燎地施以援手,而且孩子对这一帮助乐此不疲,只要一遇到难题,就马上向父母请求支援。他们丧失了基本的动手动脑能力,各个都过着犹如小王子、小公主般衣食无忧、幸福美好的生活,这样的孩子好比温室中的花朵,禁不起任何的考验,只要风一吹,雨一打,他们马上就原形毕露。所以,父母要打破这层“温室”,为孩子建造一个自然健康的成长环境,父母要敢于放手,让孩子从这一“可见世界”来到“可知世界”,去体验生活,感知生命,以此增强他们面对困境的勇气,提高他们自己动手解决难题的能力。从广义上理解,“黑暗的洞穴”还可以解读为家庭周围不良的风气。如我们俗知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为了儿子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曾两迁三地,最后定居在书院附近。因此,对于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的孩子来说,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特质就显得格外重要。
2.反对教师对学生知识教学的简单灌输
柏拉图“洞穴隐喻”中的囚徒们像看电影一样注视着洞壁上的影像,并把洞壁上的影像当成真实的物体,信以为真,其实这些影像只不过是洞外面的人举着用石料、木料或其它材料制成的假人和假兽投射进来的影子而已。囚徒们太过于相信自己看到的世界,这只不过是一个模糊、虚幻的世界,同时他们也太容易接受外界给他们的刺激,而灵魂却一片空白。教育并不能把灵魂里原来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知识是每个人灵魂里都有的一种能力,而每个人用以学习的器官就像眼睛,整个身体不改变方向,眼睛是无法离开黑暗转向光明的”。[6]知识的获取不是靠外界的直接灌输,而是通过自身的反思得来。柏拉图同孟子一样,都坚持“内发论”,即人的发展是自身内发的觉醒,学生发展进步最终取决于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育不是简单的灌输。
反观我们的教育,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上到学校领导,下到教师,各个都背负着巨大的压力与责任在前行,而教室里的孩子,承受着“填鸭式”、“满堂灌”式的教学影响,身心疲惫,失去往日的欢声笑语。当前课堂灌输式教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在教学内容的传授上,教师只重视知识的讲授,忽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究以及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绝对的中心地位,而学生则被看成一个个容器,知识则成为一个个“甜美的炮弹”,容不得学生的怀疑与检验,就被抛射到一个个“容器”里面。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只是机械地消化知识,能力谈不上任何的发展,当面对一个新的情境或新问题时,立刻束手无措。第二,在教学过程上,灌输式教学过程是一个控制的、封闭的、远离生活世界的过程。[7]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处于绝对的中心地位,教师不断传授知识,分配给学生具体的任务,主导教学的进程,并时不时地维持课堂秩序,学生无论是举手发言还是寻求帮助,都要得到教师的允许才可以,学生如一群温顺乖巧的小绵羊一样。第三,在教学方法上,单一机械。由于教师在教学观念上认为课堂教学就是使学生掌握客观的科学文化知识,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促进学生学习更多的客观知识,所以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大多采用教授法这一单一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长此以往,学生就好比待装的容器,教师的职责就是将知识引流到容器里。第四,在师生关系上,教师与学生是一种专制型师生关系。正是由于教师教学观念的偏差,导致教学过程控制性太强,教学方式上简单机械,最终形成了专制型师生关系。教师在学生面前是以必要的对立面出现的,教师处于绝对的权威,学生只能唯命是从,被动地接受一切,师生之间难以形成互相信任的人际关系。
3.重视团体组织中统一的行为准则的作用
在柏拉图的“洞穴隐喻”里,其中一个囚徒走出洞穴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知道了太阳是造成他在洞穴里看到的一切影像的原因,他为外面美好的世界感到高兴,而为洞穴里孤陋寡闻的人们感到怜悯。为了让洞穴里其他囚徒明白这一真理,不至于被假象蒙蔽双眼,他又回到了黑暗的洞穴里,但是他不但得不到其他囚徒的信任,还可能有生命危险。正是由于走出洞穴的囚徒和一直生活在洞穴的囚徒所观察的事物不同,他们所持有的评价标准不同,也就造成了看待事物结果的不同。审视我们现在的家庭与学校教育,我们要重视团体组织统一的价值行为准则,不能在同一个集体中,分立不同的价值标准,只要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维持集体的团结统一。
团体组织中统一的行为准则对于整个团体凝聚力的形成至关重要。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最终获得冠军,登上最高领奖台。女排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立刻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女排姑娘取得如此令人骄傲的成绩,除了个人的不断努力与团队合作之外,郎教练的耐心细致的指导也至关重要。女排奥运之旅,面对每一个对手,郎教练能够针对每个队员的技术特点排兵布阵,队内每个球员都得到了上场打球的机会,局间休息时,教练针对场上的不足提出建议并不断鼓励,最终取得令人欣慰的成绩。从这我们也可以看出,教练一方面对每个学员的技术特点了如指掌,做到因材而用。另一方面,不管是场上发挥好的队员还是发挥不如人意的队员,都能够做到一视同仁,尽可能多鼓励。在这种团体组织内部,各个成员不断进步,努力拼搏,外部则有教练不断激励的机制,女排姑娘势如破竹,笑傲群芳。反思当前我们的教育现状,无论是家庭教育或者学校教育,在教育评价孩子上,家长和教师都持有不同的价值行为准则,准则不同,就不能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也就不能让他们信服,这不利用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生活习惯。如在家庭教育中,小孩子都有爱吃零食的习惯,每到饭点,孩子都会挑选一些零食吃,这样以来,他们吃饭就成问题,严厉的父母会严格要求孩子饭点前不能吃零食,这时候孩子往往会以哭闹来获得父母的同情与准许,严厉的父母会将孩子拉到一边让他们反省,但是孩子的爷爷奶奶见到孩子一直哭闹,一时心软,最终让孩子的“奸计”得逞,往后一遇到这种情况,他们都会以同样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且屡试不爽、变本加厉。同样在学校教育中,当优等生和学困生犯同样的错误时,教师面对这两类学生有时不能做到一视同仁。教师往往为优等生开后门,不处罚或轻处罚,而对学困生重罚。教师持有的这种“因人而异”的教育标准,不利用在学生群里中树立威信,不利于更好地管理学生,更不利于形成一个团结进取的班集体。所以,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要树立统一的价值行为准则,并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威信,只有这种才能得到学生群体的信任与拥护。
[1]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0.
[3]林美茂.柏拉图“洞穴”问题再认识[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8.
[4]张学强,郭文博.《理想国》中三大隐喻的教育含义[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9):86.
[5]王爱玲.家庭环境:重要的教育资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S2):9-10.
[6]柏拉图.理想国[M].张竹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247.
[7]李太平,李炎清.灌输式教学及其批判[J].高等教育研究,2008,(7):85-86.
(责任编辑:娄 刚)
On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Values of“Cave Metaphor”by Platon
LIU Ran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Kashgar University,kashgar 844008,China)
The cave metaphor by Platon tells us that human being has to go through two phases,namely,visual world and intelligible world;and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is to help transform man’s soul to acquire knowledge and the ideal of virtue.Reflecting on our education,we know that this metaphor have an impact upon our schooling,which can be concretely represented in three aspects: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environment on students,opposing the teacher's simple instillation of knowledge for students,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role of the uniform code of conduct in the organization or team.
metaphor;the visible world;intelligible world;soul turn
G40
A
1009-3583(2017)-0094-04
2016-08-12
刘 冉,男,江苏丰县人,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