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辩证统一谈传统针灸对现代康复医学的影响
2017-01-27王丽菊陈立早
陈 凯 王丽菊 李 亚 陈立早
从辩证统一谈传统针灸对现代康复医学的影响
陈 凯 王丽菊 李 亚 陈立早*
(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长沙 410004)
从辩证与统一的自然观来看,传统针灸与现代康复医学的关系,既矛盾又融合交叉。现代康复医学是从国外引进我国,而传统针灸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淀的结果,在两种不同思维的强烈撞击下,必将迸发出一些新的思路。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事物具有共性和对立两个方面,即要以坚持全面发展的高度为前提,把传统针灸与现代康复医学有机统一起来,以实现两者和谐发展之目的。
辩证统一;自然观;传统针灸;现代康复
唯物主义辩证理论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辩证统一。对立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斗争的关系;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为前提。相互排斥体现的是斗争的一面,而相互依存又体现统一的一面[1]。
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到疗效的传统针灸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经久不衰,而且越来越被世人所重视。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的现代康复医学属于新兴学科,由于起步晚,各方面构架尚不成熟,在探索如何更好发展我国康复医学的思路上发展了一条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的思路,因此融入传统针灸推拿以及中草药等传统康复内涵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康复医学产生[2]。本文从辩证与统一两个方面阐述传统针灸对现代康复医学发展的影响。
1 传统针灸与现代康复医学相互排斥 互不认可
1.1 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起源 人们在对自然观的认识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的两大原因在于:一方面由于不同国家、地区、民族所处的人文地理环境各有差异,另一方面是人们经历的不同社会历史和科学经济发展阶段。“元气论”在中国传统的自然观中占主导地位且得到充分发展,而“原子论”则是西方自然观的代表[3-4],两种认知之间的差别是造成了两大文化体系之间差异的主要根源。
传统中医学的藏象学说是研究 “以象测藏”“司外揣内”的理论体系,其哲学指导思想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天人合一”整体观念,属于形而上的东西。但传统中医学辨证论治也包括脏腑辩证,气血津液辩证等,治病救人也从未离开道地药材,针刺艾灸,火罐刮痧等等,这些都是形而下的东西。传统医学中的“脏”是所谓“非血肉之五脏”,是指具有特殊的复杂功能联合组合而成的“脏”,不是肉眼所见之脏,主要强调“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之间的规律性功能联系。但功能必有其物质基础,离开了“血肉”,还有什么“联系”可谓,离开了“器”,还有什么“功能联系规律”可言。因此,由于注重功能联系而将中医学定为“形而上医学”是欠妥当的。至于说中医病机学是一种“信息病机模式”[5],这也未尚不可。 而西方自然科学倡导“原子论”“还原论”,医学中更有“局部定位论”“靶点治疗”“精准医学”等。西医学主要研究具体的器官、细胞、分子、基因等,所以将它划入“形而下科学”。但西方近些年兴起的科学哲学如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混沌学等,均以“形而上”的形式渗到具体的自然科学之中,无一例外。所以笼统的划分上述两者之间的“上”与“下”是不准确的。
1.2 理论基础不同导致认识不同 中医学这一独特理论体系有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这两个基本特点。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最大特色,一方面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部分以武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表里相连、上下相通、协调共济、井然有序的统一整体;另一方面,人与自然环境也具有统一性,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类的活动也会影响自然环境,如何和谐统一,相互协调发展,这也是中医学所强调的。整体观念贯穿于中医学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等诸多方面,是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指导思想。而辨证论治的形成直接源于古人修道养生和医疗实践,是古人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综合利用内证与外证相结合的实验方法,对天地自然和生命关系深刻认识基础上的经验总结。同一种疾病不同的证候,其治疗方法就不同,而不同疾病,只要证候相同,便可以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治疗,即所谓“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深入研究其形成机理,揭示其科学内涵,对于全面理解中医理论,更好地服务于养生和临床实践,指导现代科学的发展,均有重要意义[6。
而西医学则选择了揭开“白箱”内部的方法,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带动下,从人体解剖学,到生理学、病理学,再到细胞和分子,一步一步地向微观发展,充分彰显了西方自然科学的三个特点:①把动物实验、人体解剖引入医学。近代西医医学模式的形成主要归功于维萨里的《人体的构造》引发的解剖学革命、哈维的《心血运动论》引发的生理学革命以及实验医学的兴起这三场人体科学研究的革命;②把数学建立的函数关系引入了医学,并充分运用了人体研究的科学方法,其主要包括弗兰西斯·培根制定的以实验为基础的归纳方法、笛卡尔提出的以逻辑为依据的演绎方法及伽利略总结的将实验归纳与数学演绎结合起来的方法[7];③把原始资料及其结论同时记载下来,供后人研究之参考。这些特征可以概括成:概念性、科学性、理论性和开放性。
1.3 两种不同的诊断模式 康复医学属于西医诊断模式,是在还原论的思想基础上以实验和分析的方法,从生物体的低层次的规律出发,探索疾病发生的规律性。对疾病的认识,注重实质性病因或机体实质性形态功能的改变,借用现代自然科学技术,从微观的角度,以大量的量变参数来确定疾病的致病动因,进而对疾病作出诊断。
针灸学属于中医学诊察方式,是在整体观或系统论的思想基础上,从宏观的角度去认识疾病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虽然有其病因学,但只是一个逆向推理的思维过程,对疾病的诊断,主要从病体的外在表现或整体的反应来把握疾病的内在实质,即所谓辨证,故称之为整体发病学诊断[8]。
2 传统针灸与现代康复医学和谐统一 相互依存
2.1 传统针灸涵盖康复医学的内容 传统针灸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上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治疗手段多种多样,包括针刺、艾灸、皮肤针、针刀、穴位敷贴等。虽未提出“康复医学”的相关概念,但传统针灸的所有治疗手段都以恢复和维护人体正常生理机能、促进健康为目的。针灸推拿能疏经理气、调经理脏、平衡阴阳,对于各种脏腑及肢体的功能失常,都可利用传统的针灸推拿方法来恢复健康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所以说传统针灸虽然未提及“康复医学”的名称,却始终以疾病康复为目标,富有康复医学的内涵。
2.2 针灸推拿丰富和完善了康复医学的内容 现代康复医学起源于国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左右发展到我国,进入中国后便再纳入了针灸推拿及中草药等传统康复内容后发展迅速,使康复医学的内容更加充实和全面,康复手段更加丰富和有效,康复医学体系也逐渐完善,康复医学也有了鲜明的中国特色。正因为如此,康复医学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虽然很短,但由于符合我国国情,结合了传统医学,走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发展之路,相比于单纯的康复医学发展迅猛,其疗效和民众接纳度也明显增加。针对脊髓损伤、脑卒中等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利用针灸推拿的调督养神、疏经通脉疗法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9-10],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康复医学的内涵,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
3 传统针灸在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的优越性
现代针灸临床表明,针灸在多种疾病的康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某些疾病的康复方面能收到现代康复医学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如脊髓损伤为医学界治疗的重点和难点,脊髓损伤后的重要并发症和后遗症,其治疗方法较多,但缺乏权威的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案,病死率和病残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生存质量,寻求最佳的治疗方法为目前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如脊髓损伤后的尿潴留或尿失禁,现代康复医学采用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清洁间歇导尿、骶神经电刺激等技术,副作用大且收效不完全满意,而“简便廉验”的传统针灸医学疗效得到几千年的验证,为脊髓损伤患者在康复的道路上增添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目前利用电针[11]和脐灸[12]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且在动物实验[13]方面也取得一定进展。其实,从电针等的选穴来看,位于骶部的次髎穴下有支配和调节膀胱功能的神经分布,而现代康复医学采用的骶神经电刺激疗法也正是将电极植于这个部位,但是电针操作简单、安全高效。由此观之,传统针灸与现代康复医学之间有内在的联系,两者有互补性,其结合可提高脊髓损伤等疾病的治疗效果,但其优越性不容忽视[14]。
众所周知,鲧用堵的办法治水而失败,禹用疏的办法治水而成功。我们不要把传统针灸孤立于现代康复医学范畴之外。这是多元化、网络化、大交流时代的必然趋势。“孤阳不生,孤阴不长”“与其执于一而偏安,不如合而二以满全”[15]。传统针灸和现代康复医学都是为伤病残者实施一个积极稳妥的治疗方案,以期患者更好的回归生活,原本是可以结合和理应结合的学科,怎么总是有人提出要比较到底谁的更好而怀疑甚至诋毁对方呢?
现代康复医学的疗效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认同,但是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中国,辩证地看待传统针灸的作用,在临床实践应用中,综合两者的疗效,为了让病患更好恢复之目的,合理统一地运用。
总之,传统针灸为现代康复医学提供了一个更加开阔的方向,将大大促进现代康复医学整体水平的提高。传统针灸与现代康复医学之间的关系就像花与蜜蜂之间的关系一样。无花,蜂不能酿蜜;无蜂,花难以结果。康复医学未来的发展离不开传统针灸。
[1]匡调元.“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对待——论中西医学的交流与结合[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36(10):4-7.
[2]吴忠早.针灸推拿与康复医学[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针灸学会,2011:2.
[3]王晓君.马克思的自然观及其当代意义新探[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4]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潘毅.与西方原子论比较看中医元气论[N].中国中医药报,2012-12-19(003).
[5]李致重.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对峙——论中、西医学的不可通约性[J].上海中医学杂志,2001(8):7.
[6]张敬文,章文春.论中医整体观之形成渊源和科学内涵[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5):1024-1025.
[7]黄顺基.中医学是否是科学[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1-13.
[8]侯宗德,王瑞泰.中西医诊治模式的比较及其互补性[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5,19(3):158-160.
[9]吕威,李志刚,姚海江,等.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21(12):1411-1414.
[10]王龙,安宁.针灸结合间歇导尿治疗脊髓损伤性尿潴留18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7):107-109.
[11]于春晓,张东磊,陈朝明.电针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38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7,49(6):51-53.
[12]陈爱连,胡振江,符文君,等.脐灸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6):1154-1157.
[13]许明,张泓,刘继生,等.电针对完全性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脊髓组织中Caspase-9、细胞色素C及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1表达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23(6):628-633.
[14]蔡佳宇,蔡辉,赵凌杰.浅谈中西医的“分”与“合”[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4):469-470.
[15]陈成吒.先秦老学考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Discussion on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on Modern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from Dialectical Unity
CHEN Kai,WANG Liju,LI Ya,CHEN Lizao*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Changsha Central Hospital,Hunan Province,Changsha 410004,China)
From the dialectical and unified view of natur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and modern rehabilitation medicine,contradiction and amalgamation.Modern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is introduced to China from abroad,while the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is the Chinese nation for thousands of years of cultural accumulation results in the strong impact of two kinds of thinking,will burst out some new ideas.Materialist dialectics thought that the thing has two aspects of generality and opposition that is to maintain a high level of overall development as the premise,the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and modern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organically,in order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dialectical unity;view of nature;traditional acupuncture;modern rehabilitation
10.3969/j.issn.1672-2779.2017.20.067
1672-2779(2017)-20-0158-03
*通讯作者:c13908466360@163.com
2017-07-27)
关于附子临床用量问题
《药典》2010年版规定附子常用量为3~15 g。但中医界有四种观点:
①畏附子如虎狼,索性弃用此类药物。
②认为附子毒性剧烈,应当小剂量应用。
③根据病情的不同及个体差异选用剂量,常用剂量为 15~60 g。
④主张超大剂量使用,特别是在救治心力衰竭等危重症和肿瘤等疑难病症时,使用剂量更大,起始剂量多在45~75 g,或更大。如已仙逝的名医李可老大夫,善重剂附子治疗恶疾顽疾。
——摘自祝之友教授《解读神农本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