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镇明代未划归华亭县
2017-01-27马一平
◎马一平
周庄镇明代未划归华亭县
◎马一平
20世纪新中国第一轮修志时编纂出版的昆山市《周庄镇志》和进入新世纪后第二轮修志的昆山市《周庄镇志》的“建置沿革”中都说:“周庄镇明成化年间,改属松江府华亭县,清初复归苏州府长洲县。”
但此说无文献资料支撑。笔者为此特地查阅了大量相关古代地方志,谨将有关史料引述于下,并辨析此段史实记述之正误。
首先,介绍一下明代以前周庄镇的历史沿革。周庄初系村落,地域唐代以前属吴县。唐通天元年(696)析吴县地置长洲县后,周庄地属苏州长洲县苏台都(后为乡)贞丰里。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吴越王钱镠割吴县南境与嘉兴县北境置吴江县后,乃分隶长洲县和吴江县。北宋元祐元年(1086),周迪功郎(佚名)在此经农设庄,遂有周庄之名。靖康之变,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金和(二十相公)随宋室南渡,定居于此,尔后人烟逐渐稠密。元代至顺年间(1330~1332),吴兴富户沈祐及其子沈万三由湖州南浔镇沈家漾迁来东庄定居,躬耕起家,后从事贸易,遂成江南巨富,当地也繁荣兴盛起来并形成市镇,但行政建置名仍称贞丰里。集镇以油车漾、坝基为分界,东五分之四属长洲县苏台乡贞丰里,西五分之一属吴江县久咏乡二十八都。直至《长洲县志·市镇》(康熙二十三年刻本)才载有“周庄镇”。
其次,查找所谓划出划入地的历史文献。一是划出地的历史文献。明代弘治十八年至正德元年(1505~1506)王鏊等编纂的《姑苏志》(嘉靖二十一年增补刻本)卷十八,乡都(市、镇、村附)第七页,长洲县十九个乡中,“苏台乡贞丰里”赫然在列;第二十二页记载的吴江县一百五十九个村,中有“南周庄村(在二十八都)”。明隆庆年间(1567~1572)皇浦汸编纂、万历二十六年(1598)张凤翼增纂(艺文志)的《长洲县志》(万历二十六年刻本)卷十二,乡都(市、镇、村附)第八页,长洲县十九个乡中,仍有“苏台乡贞丰里”。嘉靖二十七年至四十年(1548~1561)徐師曾等编纂的《吴江县志》(嘉靖四十年刻本)卷一,地理志一,疆域(附镇市、乡村)第十七页的村名单中,二十八都有“南周庄”。
再来看所谓的划入地的历史文献。明代正德初年顾清编纂的《松江府志》(正德七年刻本)卷九,乡保(镇市附)第十四至十八页,华亭县辖乡八个,中无“苏台乡贞丰里”;管镇十五个、市六个,中无“周庄镇(或市)”。崇祯初年陈继儒等编纂的《松江府志》(崇祯三年刻本)卷二,乡村第二十至二十二页,华亭县七个乡中,无“苏台乡贞丰里”;第二十三至二十四页,青浦县四个乡中,也无“苏台乡贞丰里”;卷三,镇市,松江府的全部镇市中,无“周庄镇(或市)”。
最后,看通管江南各府的南直隶的历史文献。明嘉靖初年陈沂编纂的《南畿志》(嘉靖十三年刻本),所谓南畿,是永乐十九年(1421)明廷迁都北京后,以应天府南京为南畿,其下直辖郡邑,如清代之江南省,含今江苏,安徽、上海等地。该志卷十二,郡县志九,第十三至十四页,苏州府长洲县十九个乡中,有“苏台乡”;第十五页,苏州府吴江县六个乡中,有“久咏乡”(辖都三个,中有二十八都);卷十六,郡县志十三,第九页,松江府华亭县八个乡中,无“苏台乡”;二十二个镇市中:无“周庄镇(或市)”。
嘉靖《南畿志》卷十二第十三、四页,城社·苏州府长洲县所治乡、镇、市。
嘉靖《南畿志》卷十六第九页城社·松江府华亭县所治乡、镇、市。
由此来看周庄当地的历史文献,一是清乾隆年间(1736-1796)里人章腾龙编纂、嘉庆初陈勰增辑的《贞丰拟乘》(清嘉庆十五年聚星堂刻本)卷上,地界第一页,“周庄镇,一名贞丰里。向属长洲县,雍正四年分为元和。”二是清同治末光绪初镇人陶煦编纂的《周庄镇志》(光绪十八元和陶氏仪一堂刻本)卷一,界域第一页,“周庄镇,旧隶苏州府长洲县,雍正三年县分为二,遂隶元和,镇西偏兼隶吴江县。”两志均未言及曾经划归松江府华亭县的历史。
上述所有历史文献都有力地说明,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后的正德年间(1506~1521)至崇祯年间(1628~1644),苏台乡贞丰里和久咏乡二十八都一直由苏州府长洲县和吴江县管辖的,未划出归属松江府华亭县。因此,新版昆山市《周庄镇志》中“周庄镇明成化年间,改属松江府华亭县,清初复归苏州府长洲县”的这段记述有待商榷。希望此文能帮助昆山市周庄镇的建置沿革更臻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