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预科语文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7-01-27肖太云
肖太云
(长江师范学院文学院,重庆市涪陵 408100)
民族预科语文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肖太云
(长江师范学院文学院,重庆市涪陵 408100)
预科语文是预科教育的主要课程,是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感、国族身份的认同感的重要课程。民族预科语文教育在当代中国蓬勃发展、形势喜人,但在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预科语文除了在学校管理、学生激励方面进行改进之外,预科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其中的关键要素。教师的教学是一门艺术,须在兴趣激发、内容精选与讲授、写作教学、授课进度计划等方面做出精心设计,以促进预科语文的教学。
民族预科;语文教育;教育现状;对策建议
预科教育是从中等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一个特殊的教育层次,也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8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培养工业大革命、机器大生产所需要的各种技术人才,适当改变教育体制,遂兴起了大学预科教育。由于这种教育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预科教育到十九、二十世纪发展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如苏联、日本等国的大学也纷纷设立过预科教育。
新中国的大学预科教育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正式起步,主要包括民族预科教育、华侨预科、留学预科三大类。而由于中国少数民族的众多及教育基础、教育水平的不发达,我国大学的预科教育的主要形式为民族预科教育。
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民族政策与教育政策相结合的一个产物,隶属于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又具有民族性的内涵,是我国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预科教育能有效缩短由于受历史、地理自然环境、经济、语言等各种条件制约而造成的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发达地区高等教育上存在的差距,促进各个民族的交流、团结,是实现全民族教育平等的重要途径。对民族预科教育的重要意义,党中央、国务院有明确认识:“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加快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对于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1]
民族预科教育主要课程是预科语文、数学和英语教育。其中,预科语文教育在预科教学中地位尤其重要。因为一些民族有自己的语言甚至是文字,有民族本身特有的文化传统与习俗传承,而预科语文教育主要是一种汉语教育,通过预科语文的教学,能够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感、国族身份的认同感。那么,目前预科语文教育的现状怎样?如何有效开展预科语文教学呢?下文将根据笔者所在高校的预科教育情况,对此问题进行回应。
一、预科语文教育的现状
笔者所在的高校为西南民族地区,地处渝东南山区,长江和乌江的交汇之处。此片地域为武陵山腹地,地形以山地、峡谷为主,交通不便、村寨分散,是我国土家族和苗族集中分布的地区,境内有5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域内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明显低于中东部地区。渝东南地区紧依云贵高原,与康巴藏区隔得不远。因此,学院同时招收藏族班学生及土家族、苗族班学生。因招生对象全部来自老、少、边、山、穷地区,生源质量很差,预科教育开展极有必要。
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层次,民族预科学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对象。与直录大学生相比,民族预科学生的身份本就特殊,他们的能力水平、学业成绩只是介于中学生与大学生之间。从高考成绩上看,大都在及格上下徘徊。而且,由于生活环境的制约、教育环境的限制,学生眼界狭,思维的开放性差,开拓创新力差。学习方法也是落后,习惯于“灌入式”教学,自学能力差。而渝东南地区古为流放之地,现为边寒贫困之地,从此区域出来的民族预科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自卑心理,存在着或深或浅的情绪低落现象。更让人担忧的是,根据笔者针对预科学生语文现状的问卷调查,情况更不容乐观。
本校的预科学生分为文、理两科,都开设预科语文。笔者抽样调查了50名文科学生、50名理科学生。当问到“是否喜欢语文”时,文科学生有50%,理科学生只有20%。当问到“是否愿意去写作文”时,文科学生只有15%,理科学生只有不到5%。当问到“是否愿意去读现代诗歌”时,文科学生只有10%,理科学生更是只有可怜的2%。当问到“是否喜欢读小说”时,文科学生有80%,理科学生有40%。但当细化询问“读过多少部小说”时,读过10部及以上的文科学生只有1人,理科学生则没有。文科学生50%以上回答所读过的小说在5部以下,理科学生50%以上回答在3部以下。而读过的小说中,无论文理科学生,占有三分之二数量的学生表示看的是侦探、武侠及言情等休闲小说,而且文科学生有45%、理科学生有60%最关注的是小说的情节性。[2]
再就文科学生做一些稍具广度和深度的调查。当问到“你最喜欢读什么样的书”时,回答喜欢读经典名著的只有15%。当问到“对你人生影响最大是哪部书”时,学生的回答更是五花八门,有的回答是《西游记》《哈利波特》,更有奇者甚至出现《鬼吹灯》《盗墓笔记》等。但问到“文学对人生有什么影响”时,学生的回答多是茫然,很多学生直接回答“无影响”、“不知道”,或是笼统回答“影响很小”。
上述的调查结果表明,预科学生对语文不偏好、不重视,语文基础较差,对写作厌倦更是普遍现象。仅就文学阅读来说,阅读面狭窄、阅读量偏小,就是共象。预科学生的阅读处于一个初级的水平,他们期冀从阅读中获得的是浅层次的感官刺激及一般的心理满足。因为不偏好语文,投入的时间及精力远远不够,阅读的层次又比较浅显,阅读的目的多为娱乐,因此文学对学生思想、性格、气质的形成影响十分有限。这是一个需引起重视的现象。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人文教育,特别是重视语文教育对人文素质的提升、对人的精神世界拓展和丰富的作用。然而这一传统出现了渐遭冷落、忽视的倾向。它在预科学生这些“准大学生”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和严重,这种倾向将会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目的带来致命的影响。
本来,学生语文差,可以通过教师的授课去“补课”,加以扩充和补强。然而,预科语文教学的现状也是不容乐观,担负预科语文教育重任的任课教师的表现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第一,临时观点、短期行为严重。表现在很多老师轻视预科语文教学,认为教学预科是被“打入冷宫”、有失身份。年轻老师不愿从事预科语文教学,少数有之也是被逼无奈,抱着临时抱佛脚、应付了事,或者说预科教学只是他们的一块跳板。年老的老师是得过一日且过一日的挨时间等退休,对教学也是不重视,这样导致预科教学的师资队伍短缺、老化或断代严重。当然,承担教学管理的大学也有一定责任,没有选派得力教师从事预科语文的一线教学。第二,教学手段陈旧。很多老师还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进行教学,现代化的多媒体、多技术手段运用很少。第三,教学方式落伍。授课方法基本上还是“填鸭式”的灌输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讲授,学生则在底下默默做笔记,互动、探究、开放式教学甚为少见。第四,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很多教师不吸收最先进的知识,不关注现实生活。教学时只是照本宣科,教学内容老旧而乏味。第五,教学上存在重知识轻人文的现象。对于预科生来说,强调听、说、读、写的训练没错,强化学生的背诵没错,强调古文字词句的解释也没错。但不能一味沉湎其中,忘记了预科语文教育也担负着人文教育的责任,忽视了语文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3]
二、预科语文教育的开展及对策
(一)预科语文教育的定位及内涵
预科语文教育的定位众说纷纭。有的重视“预”的教学定性,有的强调“补”的教学定位。笔者以为,预科语文的教学定位应该是介于“预、补”之间,两者兼顾,又有主次。因此,笔者提出,预科语文的教学定位是:在学生原有汉语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以预为主,以补为辅,补预结合”,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水平,为后续的大学学习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
那么,预科语文教育的内涵是什么呢?笔者以为,民族预科语文教育的内涵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要对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进行高中阶段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另一方面,一定要从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特点、文化基础、生活习俗等方面出发,研究语文的培养计划,培养他们适应大学语文的学习及大学的生活,进而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学习方式。
(二)预科语文教育的开展及对策
根据预科语文教育的现状,及预科语文的教育定位与教育内涵,有针对性地找到对策,成功、有效地开展预科语文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预科学生的语文学习及阅读现状,预科语文教学可以从如下方面去思考和努力。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是自主探寻的发动机。预科学生不是没有语文学习的愿望,更不缺少文学阅读的兴趣,而是在以高考为终极目标的学习过程中,这种愿望和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了。当学生进入大学阶段后,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回归兴趣的本源,调动其内心的自主学习意识。比如,在预科语文的第一堂课中,为全班学生开出本学期或是本学年的阅读书目,期间有检查、有交流。甚至可以安排出每堂课的前5分钟进行专门的名著导读。也可以安排专门的课外时间召开读书会,读书会的地点可以精心选择,如校园樟树林、大草坪及郊外河滩或农家乐等地,以情境来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与阅读渴望。每次读书会预先布置主题,每次让一位学生做主题发言,教师和学生共同点评,让学生在思考中阅读,在阅读中思考,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提高文学修养。
第二,精选教学内容,强化人文教育。人文教育主要通过文学教育实现。对民族预科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母语不是汉语或口头语言不是汉语,因此,加强母语教育、汉文修养和中华文化的渗透与传承,尤显重要。预科语文教材中,已经精选了很多古典文学的名篇美文,教师须精心备课,争取将每一首古诗、每一篇优美的先秦诸子散文、历史散文,或是唐宋元明清经典散文,讲得深入浅出、妙趣横生,就显得特别重要。特别是先秦诸子散文,精言警句,语隽意美,重视人的道德修养,蕴含丰富的个人进学求知、修身养性、经世治国的思想,充满真知灼见,教师在上课传授时,注意提醒和引导,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学会做人和处事。
另外,依照笔者的预科语文教学经验,因为预科语文的教学时间比较充裕,每周有8节课,更由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博大精深、名家名篇荟萃,教师还可利用上课时间,补充介绍一些课本外的知识,如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名诗名词名篇。比如笔者曾整理出关于爱情的中国古代的名诗名词,如《诗经》中的《关雎》《蒹葭》,汉乐府中的民歌《上邪》,南北朝民歌《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宋代词人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等等。这些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学起来趣味盎然,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而且在学习中,学生学到了爱情的责任、人情的伦理和社会的担当。另如笔者曾整理出了诸如古代“桃花诗词”(如崔颢的《题都城南庄》、唐寅的《桃花庵歌》等),古代十大悲剧(《赵氏孤儿》《窦娥冤》等等)、十大喜剧(《救风尘》《西厢记》等),都受到学生的欢迎与追捧。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增加了见识,而且感受、体味到了所推荐内容的审美价值,领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美与厚重,自觉发生了对语文的莫大兴趣,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接受。
再说说现当代文学的教学。现当代文学,由于其描写的生活距离现实的生活更近,很多作家还在世,学生对其有一种自然的亲切感和熟悉感,只要引导得当,学生会由衷喜爱。笔者的经验,首先,在现当代文学课文内容的教学中,要将学生在高中时期分散的文学知识连成一线,以文学发展史的线索串联起整个教学,加深学生的文学史视野。其次,利用现在发达的多媒体技术及丰富的网络资源与影视资源,发动学生多读现当代文学精品,多观赏由现当代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电视。预科学生多来自贫困家庭,教师可以推荐书目,多建议学生上图书馆借阅。又由于经典小说多可通过网络免费阅读,教师可建议学生利用手机在线阅读。并辅助以免费的网络影视资源的观看、欣赏,帮助理解和接受。笔者曾推荐给预科学生看过电影《暖春》,作为大学生成人教育的第一堂课,全班同学集体感动落泪,学到善良的意义和感恩的教育。在此基础上,笔者顺势而为,让学生阅读余华的名作《活着》,并在线观赏张艺谋导演,葛优、巩俐主演的电影《活着》,让他们比较小说、电影的不同,并领会、理解小说更深广的“野心”。通过文学、影视的阅读、观赏和导读训练,学生都体味到了“活着”的真意、苦难的承担及时代的真相。在观赏、阅读及教学中,学生的思想、品质、人格等人文教育得到了体现和提高。
第三,加强写作训练,提高语文的综合水平。预科学生写作能力很差,又非常害怕写作文,写作是他们不堪其扰的一个苦差事。教师须想方设法,采取多种方式来鼓励学生不惧写作、勇于写作。如举行课堂演讲赛的方式,让学生写好演讲稿,就是一种很好的不动声色的鼓励学生写作的尝试。另外,课外引导学生参加校园的写作征文比赛。不管学生的作文能不能最终入选,教师可适当选取一些写得较好的作文当堂诵读并肯定,以激励学生的写作兴趣,也是一种途径。第四,提高教学透明度,增加教学计划性。事不预则废。教师须做足功夫,在开始一个学期的预科语文教学之前,需做好详尽有效的教学计划,编好适合预科学生写作教学的重难点,往往能事半功倍。
针对教师来说,应该成为课堂的艺术家和舞蹈师,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尝试教学改革,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比如“问题发现式”教学,可依照“提出问题→建立假说→拟定计划→验证假说→交流提高”的思路进行教学。比如“自学指导式”教学,可以参照“提出要求→自学指导→讨论启发→练习巩固→及时评价→总结提高”的思路展开教学。比如“情境互动式”教学,可依照“设立情境→体味情境→探究情境→分析探讨→得出结论→师生交流→分享心得”的思路进行教学。这几种思路是笔者的教学经验总结,但不失为预科语文教学的一种有益参考。
三、结语
民族预科教育的目的,是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各类合格的专门人才。民族预科教育的情况复杂、特殊,具有历史性、民族性、预备性和过渡性以及学生的多民族、学制短、基础薄等诸多特点。而且,预科学生大都为20岁左右的年龄,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而预科语文教育正是培养预科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最重要课程,任重而道远。中国预科教育的成功,预科语文的责不可怠,预科语文教师责任如山。此文算是抛砖引玉,期待同行共鸣。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2010-03-01)[2016-10-16].http:// 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 _3.html
[2]董颖红.中央民族大学预科学生语文学习状况调查分析[J].民族教育,2004,(2):59-62.
[3]蒲世建.预科语文教学改革初探[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4):25-29.
(责任编辑:罗智文)
On the Status Quo of National Preparatory Chinese Educat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XIAO Tai-yun
(School of Literature,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Fuling 408100,China)
Preparatory Chinese is the major course of preparatory education as well as an important course for enhancing Chinese cultural cohesiveness and national identity.National preparatory Chinese education is in full swing nowadays,yet some problems still exist in terms of school,teacher and student.As to preparatory Chinese,not only school management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for students but also teaching in clas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Teaching is kind of art,which should be designed finely in terms of kindling of interest, select and presentation of content,writing teaching and plan for teaching,etc,aiming at promoting the teaching of preparatory Chinese.
national preparation;Chinese education;status quo;suggestion or countermeasures
G423.07
A
1009-3583(2017)-0119-04
2016-10-14
肖太云,男,湖南邵阳人,长江师范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文化及文人思想研究,兼职从事高等教育课程教学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