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征精神: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精神标识

2017-01-27李雅兴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胜利长征红军

李雅兴

(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湖南湘潭411105)

长征研究

长征精神: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精神标识

李雅兴

(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湖南湘潭411105)

伟大的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以充满理想、勇于献身、开拓创新、顾全大局和服务人民的精神以及独一无二的充满希望的行动而感天动地,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长征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精神风貌,是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精神标识。

长征精神;中国共产党;精神标识

1936年10 月,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工农红军 经过艰苦卓绝的长征,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粉碎了国民党蒋介石妄想消灭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实现了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大转移。红军长征这一举世罕见的伟大壮举,在人类历史上谱写了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矗立起一座永远不倒的历史丰碑。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用四个“伟大远征”诠释了长征的伟大意义,并强调指出:“今天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就是从长征中走出来的。”[1]可以说,不了解长征,就不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然就不明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伟大的事业产生出伟大的精神,伟大的长征留给我们伟大的长征精神。那么,什么是长征精神呢?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2]长征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精神风貌,是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精神标识。

一、长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坚守信仰的精神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3]从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江西苏区开始长征,到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历时整整两年,英雄的红军将士以超乎寻常的意志挑战人的生理极限,同极其险恶的自然环境和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跨越浪涛翻滚的险滩和江河近百条,攀越陡峭险峻的悬崖和终年积雪的高山40余座,走过一望无际、人迹罕至的茫茫六百里沼泽草地,与数倍于自己的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常常陷入缺衣少食、缺弹少药、饥寒交迫的境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他们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和乐观主义的革命精神,真是“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最终突破了敌人的一道又一道封锁线,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胜利会师陕北,保存了革命的力量,为争取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们呢?是理想!革命理想大于天!这个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将革命进行到底,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终生。所以,“在长征最困难的时候,红军官兵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只要跟党走,一定能胜利’。正是这种坚定的政治信念,点燃了他们的革命激情,指明了革命的正确方向,鼓舞了红军战士的斗志,激励着红军战胜了强敌和种种艰难险阻。”[4]“长征向全中国、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的、以共产主义为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长征路上的苦难、曲折、死亡,检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向世人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坚不可摧的。”[1]

二、长征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勇于牺牲的精神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对参加长征的红军将士勇于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的最生动写照,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长征途中,广大红军将士面对“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他们依然勇往直前,前赴后继,视死如归。他们一边行军,一边与数倍于自己的敌人作战,几乎每天都有一次战斗;在突破湘江40万敌军的重重包围后,中央红军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整个湘江成了血河;在大渡河边,当肖华问红一营官兵,谁愿乘第一船冲破敌人的枪林弹雨时,全营官兵个个争着去……表现出了“宁可断肠也不断脊梁”、愿意“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他们还缺衣少食,常常以野菜、草根和树皮充饥,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广大红军将士团结互助,不屈不挠,以顽强的毅力挑战人类生存极限,许多战士累倒、冻死在雪山上,或陷入泥潭、饿死在草地里。据统计,红军第一、第二、第四三个方面军过雪山草地牺牲人数在两万左右,有的连姓名都没有留下。红军将士千锤百炼、百折不挠、愈挫愈勇、顽强拚搏、勇于牺牲、敢于胜利,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革命英雄主义壮丽凯歌。整个长征,红军平均每前进300米就付出了1名红军将士生命的代价,牺牲的营以上干部430多名,其中军以上干部10多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长征这条红飘带,是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毛泽东总结红军在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取得长征胜利的经验时,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5]“长征的胜利,靠的是红军将士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1]

三、长征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开拓创新的精神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创新的历史。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所书写的一部英雄史诗。长征初期,由于“左”倾错误的军事指挥,在突破敌人设置在湘江的第四道封锁线时,中央红军由8万多人只剩下3万多人了。可“左”倾错误领导人博古、李德仍然顽固坚持西进路线,毛泽东则建议红军停止去湘西,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得到了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等中央多数同志的支持和采纳。1935年1月遵义会议的召开,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的统治,实际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重大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成果。遵义会议后,蒋介石调集40多万国民军再次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让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毛泽东临危受命,指挥3万余红军与敌军周旋于川、黔、滇的崇山峻岭之中,他充分发挥运动作战的特长,声东击西,出敌不意,指挥了战争史上“四渡赤水”的传奇之作,再巧渡金沙,红军从此跳出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毛泽东跳出常规、独辟蹊径、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是在实事求是分析敌我双方力量基础上的产物,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又一成果。“长征的过程,不仅是战胜敌人、赢得胜利、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而且是联系实际、创新理论、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长征“不仅翻越了千山万水,而且翻越了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一成不变的教条的错误思想障碍”,“长征的胜利,使我们党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才能把革命事业引向胜利。这是在血的教训和斗争考验中得出的真理。”[1]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也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

四、长征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顾全大局的精神

顾全大局的团结协作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红军长征得以胜利的重要保障。长征谱写了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新篇章。首先表现在遵义会议后红军战士始终坚持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维护党中央的集中领导,在反对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中,党中央既坚持了正确的原则,又进行了大量的说服教育工作,团结了绝大多数同志,从而使全党全军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形成了牢不可破的战斗集体。其次表现在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等红军各主力部队之间团结协作、密切配合,虽然他们出发的时间、地点不同,但他们的目标一致,信念相同,都是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不忘初心,共同前行;他们在行军途中互相配合,使敌人无法集中兵力进攻某一方面军,也无法实现其各个击破的企图;他们以大局为重,服从统一指挥、统一行动,面对张国焘反对北上,提出南下的主张,广大红军官兵能识破他分裂党和红军的阴谋,并与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维护了统一,避免了分裂。再次表现在红军将士同甘共苦、患难与共、生死相依,在长期缺粮少药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红军将士官兵平等,互相帮助,互相爱护,即使自己挨饿也要把唯一的粮食留给战友,即使自己牺牲也要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最后表现在各路红军的军民团结特别是同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共产党和红军严明的纪律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深地打动了所经地区的人民群众,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义结金兰的故事就是其中的典范事例。正是由于广大红军将士顾全大局的团结协作,克服了王明“左”倾错误思想,粉碎了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阴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从而达到党内的团结和统一,才使三大红军主力得以会师,胜利完成了战略大转移的伟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伟业的重要保证”,“长征的胜利,实现了在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基础上全党的空前团结、红军的空前团结。”[1]没有这种思想上政治上的大团结,红军长征是不可能胜利的,中国革命也就不可能胜利。

五、长征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服务人民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自觉承担起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的重任,并为实现这一任务进行了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斗争,长征的战略转移就是为了保存革命力量以早日实现这一任务。我们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6]。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区别于中国旧军队的根本标志。长征途中,广大红军将士把自身的命运与人民群众的命运牢牢地联系起来,始终把人民利益、民族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无私奉献。他们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行军,但严守纪律,宁肯饿死,也不拿群众一粒谷子、一个红薯;宁肯露宿街头,也不侵占民舍;他们热爱人民、造福人民,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帮助贫苦群众打土豪分田地。他们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服务群众,由于“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人民,沿途群众主动为红军带路、捐粮草、照顾伤病员,并直接参加红军,壮大红军队伍。据统计,整个长征过程中,各地群众为红军共筹集粮食上万吨,补充兵员约2万人。[7]可见,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连,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广大红军将士在长征途中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播下了革命的种子,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拥护,那些曾经接受过红军宣传教育的广大群众,在后来的中国革命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始终植根于人民,联系群众、宣传群众、武装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以自己的模范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真心拥护和支持,广大人民群众是长征胜利的力量源泉。”“长征的胜利,宣传了我们党的主张,播撒下革命的火种,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巩固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牢牢扎根在人民之中。”[1]

综上所述,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其影响穿越时空,跨越民族,世界许多国家的知名人士慕名前来探访。美国著名记者兼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赞叹:“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美国智库布热津斯基认为,长征为中国共产党树立了民族斗士的形象,使中国共产党可以有能力进行长久的武装战争,长征比英雄主义史诗要深刻得多。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还没有一次像长征这样的远征,能鼓舞数亿人为改变自身命运而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地奋斗!长征以充满理想、勇于献身、开拓创新、顾全大局和服务人民的精神以及独一无二的充满希望的行动而感天动地,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精神标识,将永存于世。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虽然各方面条件有很大不同,但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进入新常态,国际形势异常复杂,前进的途中仍然有激流险滩、“雪山”、“草地”和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更需要我们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1]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0-22(02).

[2]江泽民.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6-10-23.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4]袁银传,乔翔.论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6):676-680.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杨春长,吴开胜.长征精神及其启示[N].光明日报,2006-10-30(09).

(责任编辑:娄 刚)

The Spirit of Long March:The Unique Spiritual Identity

LI Ya-xing
(The Research Center for Mao Zedong Thought,Xiangtan University,Xiangtan 411105,China)

The great Long March creates the great spirit of Long March.The spirit can be expounded as follows:we must hold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 of the Chinese people high over any other one,be adamant in the revolutionary ideal and belief and be firm in the triumph of just career;we must devote ourselves to saving our country and our people;we must uphold the principle of being independent,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and being realistic in everything one does;we must insist upon the line of taking the whole into account,abiding by disciplines and being united;and we must hold the idea of serving people.All of these mentioned above can express the revolutionary style of the CCP and its army.The great spirit of Long March embodies the unique spirituality of CCP as well as its spiritual identity.

great spirit of Long March;CCP;spiritual identity

D61

A

1009-3583(2017)-0001-04

2017-04-15

湖南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社科重大项目“习近平关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论述研究”(2016ZDAM03)

李雅兴,女,湖南隆回人,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主持人语】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对伟大的长征精神作了精辟的概括,认为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期刊发的《长征精神: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精神标识》一文,对习总书记关于长征精神的论述作了很好的阐发。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就是集中体现在坚守信仰的精神、勇于牺牲的精神、开拓创新的精神、顾全大局的精神、服务人民的精神。换言之,长征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最本质的且独特的标识。《论“黔西北革命根据地”之说是否成立》一文,提出了一个重要学术问题来探讨,即认定中国共产党曾经领导过革命斗争的某地区算不算革命根据地,其标准究竟是什么?作者在论证“黔西北革命根据地”应该认定为革命根据地时,实际上已以大量史料论述了红二、红六军团长征经过贵州时,在黔西北地区开展的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英勇艰苦而卓有成效的斗争,很好地弥补了红二、红六军团长征史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这样一来,作者所要探求的答案其实也就寓于对历史的叙述和研究之中了。对此,笔者也有同感,即不能拘泥于30多年前一、两个政府机构在行政管理方面的文件,因为那时党史研究尚未充分、深入开展,甚至中央及各级都还没有专门的党史研究机构。而应从黔西北地区开展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实际斗争史实出发,来认定红二、红六军团确实创建了“黔西北革命根据地”。 (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教授:唐正芒)

猜你喜欢

胜利长征红军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坚持就是胜利
少寨红军桥
坚持
十送红军
十九大胜利召开
再唱十送红军
倔强的小红军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