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信息时代公共安全管理问题探讨

2017-01-27杨山林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安全事件公共安全信息时代

杨山林

(河南警察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网络信息时代公共安全管理问题探讨

杨山林

(河南警察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所谓信息时代就是利用信息产生价值的时代,受其影响的主要有生活方式、社会管理方式以及经济社会的生产方式。网络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传统的安全管理体制、措施都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传统的管理理念也正在遭受质疑。探索网络信息时代公共安全管理的核心问题,尝试给出具有参考价值的方法和意见。

网络时代;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理念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时代开启,人们在享受发达的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时刻警惕其中的安全隐患。

一、公共安全管理及意义

国家的稳定,需要一个健康的、法治的、民主的、有效的公共管理体系作为基本保证。公共安全问题涉及公私财产、公民生命及健康等多方面。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可根据其性质大致分成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以及社会安全事件等四类。

如公共设施设备事故、重大交通事故、工矿企业重大安全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等影响范围比较广,后果较为严重的公共性事件均属于事故灾难。

给公众健康带来严重不良影响的事件,即为公共卫生事件。如动物疫情、重大传染病传播、食品安全和不明群体性疾病等。

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自然界的给人类造成非常恶劣影响的异常现象,主要有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森林火灾、水旱灾害以及地震等。

社会安全事件多属于人为的,并且有组织有预谋的,严重时可能会影响社会稳定。大型刑事案件、恐怖袭击事件还有一些负面群体事件等都属于社会安全事件。

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时效性也非常强。过去,报纸的一般发行时间大概在1~3天,电台和电视也至少需要几个小时,相对迅速的电讯手段虽然能够做到实时报道,但基本只能一对一传播,局限性太大。网络信息则不同,其不但极具时效性而且有非常广泛的覆盖面。网络与手机的完美结合,能够令新闻在短短几分钟甚至几秒钟的时间内传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网络中存在着很多信息提供者和分析精英,他们关注着社会中大大小小的公共事件,并参与到发布和评论的大军中。当然,在享受网络信息带来的快捷和便利的同时,也必须意识到其中隐藏的安全问题。

二、网络信息时代公共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旦在某地发生了公共安全事故,附近的人就能够通过手机、IPAD、电脑等工具借助网络将信息迅速地发送给社会大众。公共事件的迅速传播对事件的处理结果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就要看网络媒体是怎样报道的了。

(一)公共事件报道的双面性问题

有些机构或者个人在对公共事件进行报道时会有夸大的成分,并且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扩大事件的不良影响,甚至给其他民众造成恐慌。对事实的扭曲更可能会加大相关政府部门的调查难度,拖延了解决时间,造成的后果以及损失将是无法估量的。

每个政府部门的权限都是固定的,如果无法第一时间掌握准确的公共安全事件的所有真实信息,就会出现判断失误的情况;而故意散播错误的信息,也会给一些部门制造推卸责任的机会。有关部门在通过网络媒体收集公共安全事件的时候,还要对发生的事故展开进一步的调查,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以最快的速度处理完安全事故的同时进行网络信息的官方公布,以确保公共安全事件不会给社会造成恐慌和不良影响。

能否及时对公共事件进行报道,决定着社会公众给予事件的支持程度,影响补救措施的效果。客观并且权威的网络信息报道,能够很好地避免资源的浪费。因为网络的不可控性,可能导致很多人进行虚假、不实的报道,比如写错事件发生的地点,扩大事件的严重程度等,影响政府和大众做出正确的判断。例如,某个地区发生了上游饮水源受到污染的事故,导致下游居民饮水困难,同时伴有群体性中毒事件发生。通过网络媒体报道此事件时,首先要客观地讲述事件起因,同时将当地居民的具体情况反映出来,以此呼吁周边群众首先从自身做起控制污染源的继续扩散;其次就是尽可能地为事故发生地提供干净的水源,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这才是网络信息报道应该发挥的积极作用。

(二)监督和考验并存问题

在发生公共安全事件时,首先站出来的应该是相关政府部门。但是政府在资源、权力、人才和能力上面其实是有一定局限性的,面对一些突如其来的安全事故,他们可能无法在第一时间提供最佳解决方案,也无法立即解决问题。网络媒体会对政府的态度和应对措施进行随时报道,但是不会给公众解释政府的“力所不及”。因此,对于政府而言,网络信息时代既是对自身工作的一种有力监督,又是一种非常大的考验。

政府部门中的每个个体都有自身的想法和认知。当出现某个官员或者与政府相关联的利益集团卷入到公共安全事件当中时,就非常有可能出现不公正处理的情况。而网络信息的迅速传播正是这种行为的“克星”,媒体会将公共事件的发生和处理过程投送到网络当中,让事件全部曝光,为暗箱操作设置重重障碍,以保证公众的利益最大化。

不过,有时候政府基于对事件起因的调查和各方面利益冲突权衡之后给出的解决措施并不能被大众所接受,跟踪报道中又没能把政府的所做所为及时向大众解释清楚,就很容易引起人们的不满,引发攻击政府的言论和行为。这样的问题解决起来非常棘手,而且会浪费很多的人力物力。

总之,网络信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其所产生的影响也是双面的,必须好好利用并且严加管理才能利大于弊。

三、网络信息时代公共安全管理的应对措施

政府是公共安全管理的核心所在,其能够整合公共部门的资源并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以完成安全管理工作。针对当下发生的社会公共安全问题,十分需要一个法治的、民主的并且高效的管理体系。该体系的建立,将能够帮助政府及时应对各种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保证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

(一)结构的扁平化和网络化

网络信息技术能够为公共安全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所以政府在进行自身改革的时候必须充分使用互联网所带来的便利条件,变革要从政府管理的理念出发,从结构、方法到手段都以服务为目标进行调整。将过去金字塔式的传统结构调整为扁平化的网络结构,目的就是令大众可以随时随地感受到政府的存在,尤其在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时候,能第一时间看到政府部门的身影,以安抚民心,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团结。

(二)手段的知识化和现代化

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一般情况下是没有预警的,具有一定的突发性,比如集体中毒事件或者地震等。这就要求政府人员能够与时俱进,掌握先进的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等,充分利用网络扩展管理平台,将管理手段升级为全面管理法、技术经济分析法等,既可提高工作效率,又能提升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三)决策的公开化和公众化

网络是一个面向大众的,相对公开的平台。在网络信息时代,政府工作人员完全能够从网络中提取与自身相关并且有用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为处理公共事件打下一定的基础。当事件发生之后,政府还可通过网络公开相关的处理办法和调查结果等信息,以满足大众的需求,避免产生误会,获取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在事件处理结束后,还可以将结果第一时间公布给大众,不但能够令谣言不攻自破,更能够令大众对政府更具有信心,可谓一箭双雕。

四、结语

网络信息时代,网络媒体在公共安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能够合理并且科学地利用网络平台,将有助于政府应对各种公共事件的发生。规范公共安全事件的信息传播使其变得更加权威,将会有效地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维护社会稳定,杜绝社会恐慌情况的发生。

[1]李永清.分析深圳公共安全问题独特性的五个维度[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7(2):72-76.

[2]周文峰.论大型聚集活动公共安全体系的构建[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7,26(2):120-124.

[3]汤啸天,李瑞昌.我国应当建立“以风险为中心”的公共安全管理机制[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7(1):96-102.

AStudyonthePublicSecurityManagementinNetworkInformationEra

YANG Shanlin

(Henan Police College, Zhengzhou 450046, China)

The information age is the era of using information to produce value, and it has influenced people’s lifestyle, social management and the mode of social production. Because of its enormous impact, traditional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asures have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raditional management concept is also being challenged.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re issues of public security management in network information age and tries to give some valuable methods and advice.

network age; public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concept

2017 - 06- 30

杨山林(1972—),女,河南信阳人,河南警察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共安全管理。

D6

A

1008-6811(2017)03-0078-03

赵 伟]

猜你喜欢

安全事件公共安全信息时代
淮安市加强安全事件管理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信息化视角下公共安全管理的研究
2020年度区块链领域安全事件达555起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信息时代
人脸识别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应用
大数据背景下的城市公共安全应对机制
社会组织介入公共安全管理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