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青少年犯罪原因新探

2017-01-27闵英梓

法制博览 2017年28期
关键词:团伙群体犯罪

闵英梓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山东 临沂 276000

我国青少年犯罪原因新探

闵英梓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山东 临沂 276000

青少年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其犯罪原因的复杂性和预防的艰难性已经形成共识。通过对青少年犯罪数据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青少年犯罪数量上呈上升趋势,且以青年犯罪为主。青少年犯罪具有很多特点比如说很多青少年生活在单亲家庭,很多青少年有暴力行为,留守儿童犯罪往往很多,犯罪出现很多的不良的行为和动机,犯罪的动机呈现了突发性等等特点。

新探;青少年;犯罪

大家都知道如今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成为了环境污染,毒品问题之后的社会大毒瘤,社会各国广泛的关注,我国往往也不能幸免,很多时候,青少年犯罪往往呈现了低龄化、恶性化等特点,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尤其重视的社会问题,为此,我对我国青少年犯罪现状进行了一些调查,并对其成因做了简单的分析。

一、青少年犯罪比率方面

目前,青少年犯罪从2015年以后呈现了递减趋势,主要是犯罪人员数量得到初步的控制,但是,目前青少年犯罪在青少年6岁到18岁的群里比例还是很高的,而且呈现上升的趋势很多情况下,这种趋势意味着青少年人群在总人口中数量减少,但是青少年的犯罪人数却保持的一定高位。

由此可见,我国青少年犯罪情况的总体形式还是有所改善的,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国家和社会的不断努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的青少年犯罪率还会进一步下降。不过,我们还不能太过乐观,要保持谨慎的态度,毕竟我国的青少年犯罪情况依然十分严重,而且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青少年要面临的诱惑很多,社会各方面的保护措施还不尽完善,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很多。

二、青少年犯罪特点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青少年犯罪呈现很多特殊的特点,针对青少年犯罪的特点进行特定的心理疏导和提前预防,一定能够取得事倍功半的功效。青少年犯罪呈现了疯狂性、偶发性、连续性、团伙与犯罪在组织结构中的整合和犯罪的突然故意和犯罪手段的残忍等特点。

(一)疯狂性

青年正处于从未成熟到成熟的时期。因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一些青少年还没有形成健全的人格,往往容易误入歧途,因为年轻人逞强好胜,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过程中,常常带有很大程度的疯狂性。青少年犯罪往往不考虑后果,往往会造成报复社会,引发更多社会问题,进而形成恐怖袭击。

(二)偶发性

因为青少年犯罪动机往往比较简单,目的单一,任意性强。一般来说,少预谋,不仔细考虑和周密规划,往往是由某一因素触发或刺激的,或是突发的情绪冲动和突发性犯罪。这种突然的行为反映了年轻人的冲动冲动,不善于控制自己。

(三)连续性

对于一些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的青少年,在第一次犯罪后,犯罪行为得到强化,对物质享受有着贪得无厌的欲望。产生连续犯罪。青少年犯罪的连续性在青少年犯罪群体中传播,很大程度上,引起模仿效应,更加引起其他青少年群体的模仿,因此这种正相关的促进作用很多程度能够刺激连续犯罪,多发犯罪。

(四)团伙犯罪

从组织结构上,一般都是临时聚集在一起,散性,这种组合往往是一拍即合,一哄而起的团伙犯罪,有不同的规划和组织的团伙性犯罪,这意外的打击往往结束的犯罪活动和自我的分裂。青少年往往组成黑社会性质的群体,因为,青少年力气往往比较小,单打独斗往往不能形成破坏力,只有形成黑社会性质的群体才能更好的生存下来,并且这种群体往往不被外界注意,大家往往以为孩子在一起玩耍,往往造成一些比较恶劣的后果产生。

(五)残忍性

青少年犯罪一般没有充分考虑和酝酿过程,没有预谋在先,但往往只有一些影响和刺激的冲动,它会立即启动突发性犯罪;犯罪意图,想做什么,做什么,不顾后果,造成恶性犯罪。很多事件直接指明青少年犯罪的群体的危害是十分巨大的,往往造成毁灭的大家,造成灭门事件,造成社会的白色恐怖,造成恶性刑事案件,造成巨大的人身财产损失。

因此,社会、家庭、学校应该尽量让青少年得到比较顺畅、有效的教育,以免让青少年流落到社会,造成一定的犯罪,进而危害社会,危害家庭、社会、青少年自身。还应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营造一种为温馨的社会氛围,以免青少年得不到关注,形成比较不好社会风气,无法遏制青少年犯罪的苗头。

三、结语

青少年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其犯罪原因的复杂性和预防的艰难性已经形成共识。通过对青少年犯罪数据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青少年犯罪数量上呈上升趋势,且以青年犯罪为主。青少年犯罪具有很多特点比如说很多青少年生活在单亲家庭,很多青少年有暴力行为,留守儿童犯罪往往很多,犯罪出现很多的不良的行为和动机,犯罪的动机呈现了突发性等等特点。因此,应该加大对于青少年犯罪的引导和疏导,为了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高度重视青少年犯罪的问题。

[1]杨舒涵,李晋尧.青少年团伙犯罪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7(02):57-61.

[2]李崇.青少年犯罪的危险因素[J].犯罪研究,2017(01):37-44.

[3]杨合理,武宁,杨惠淳.当前农村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6(05):70-74.

C913.5

:A

:2095-4379-(2017)28-0236-01

猜你喜欢

团伙群体犯罪
警惕团伙作案 远离非法荐股圈套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Televisions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什么是犯罪?
重新检视犯罪中止
“犯罪”种种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
团伙侵权中团伙的认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