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谭嗣同“仁学”思想

2017-01-27史朝栋

法制博览 2017年28期
关键词:仁学谭嗣同伦理思想

史朝栋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浅析谭嗣同“仁学”思想

史朝栋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谭嗣同是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其“仁学”思想独具价值。本文立足于其“仁学”思想,对于“仁学”的思想内涵——“以通释仁”及“通”表现形式和“仁学”思想特点作简要探析。

谭嗣同;仁;特点

谭嗣同作为近代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无论是从对于儒家思想的理论研习还是社会践行,都堪称近代儒者的代表。谭嗣同处于剧烈的社会变革时期,其受到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的教育和熏陶,投身于社会变革,以天下为己任,在思想上形成自己的治世思想。纵观谭嗣同的思想体系,其中政治伦理思想至关重要,兼具理论和实践深度,本文立足于谭嗣同的政治伦理思想,以其“仁学”思想为入手点进行简要分析。

一、“以通释仁”

儒家思想以“仁”为根本和核心,一切思想的展开都建立在“仁”的基础之上,同时为“仁”也是儒家所提倡的终极目标。在谭嗣同的政治伦理中,秉承“仁”的核心地位。然而,谭嗣同的“仁学”与传统儒学相比也有所发展和突破。

谭嗣同不同于传统儒家“以礼释仁”,主张“克己复礼为仁”,强调对于道德准则的准守和自我约束。在传统儒家思想中,成为有道德的人是一种道德的自我约束,是对于礼的严格遵守,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于自我主体性的压制。在谭嗣同的“仁学”中,成为有道德的人并不是外在的“克己”和“复礼”修养进路。谭嗣同提出“通”这一概念,何为“通”,“通”是一种境界,是以人的自我价值和主体意识为出发点,注重人的自身价值。谭嗣同“以通论仁”,提出“仁以通为第一要义”。在“通”与“仁”之间,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具有统一性。变现在:“通”是成仁的条件和路径;“通”是成仁的一种境界。对于社会现实而言,现实的社会中存在的种种现象,并不是必然存在,需要“冲决网罗”才能达到“通”的境界。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封建的礼教纲常正是需要“冲决网罗”,这是谭嗣同对传统儒家思想中“礼”的一定程度上的否定,而其主张打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谭嗣同提出“以通达仁”不仅是对于传统儒家思想的发展,更为其政治伦理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二、“通”的表现形式

仁“以通为第一义”,“通”是指事物之间的一种畅通、顺然的状态,是一种和谐、通达的状态。具体而言,首先,谭嗣同眼中的“通”表现在“中外通”,中外即为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通达,通的境界则表现在一种天下为一的状态。其次,“上下通”,这实际上是对于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否定,严苛的等级制度是一种“不通”,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是一种不平等的社会现象,从这一点可以窥见谭嗣同的政治伦理思想的中平等思想。再次,男女内外通。男女之间的不平等体现的是封建礼教。这种观点已经存续上千年,谭嗣同吸收西方性别思想,以传统思想改造,提出男性平等、通达的思想,构成自己社会变革思想的独特之处。这一思想政治伦理方面是对于女性的解放和权利的尊重,能够为其社会变革赢得社会基础。第四,“人我通”。“人我通”是不同个体之间的通达,实际上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谭嗣同对于“仁”的理解以“通”为基础,而“通”的内涵本身即为一种“平等”思想。至此,我们可见谭嗣同的政治伦理思想对于“仁学”的阐释,对于“平等”这一思想的肯定。如果认真品读谭嗣同的《仁学》,我们发现社会变革的一切之理想和目标,都是建立在“平等”的实现基础之上的。

三、“仁学”思想的特点

首先,谭嗣同的“仁学”思想博采众长。在其《仁学》一种中,谭嗣同的仁学思想吸收儒家、墨家、佛教以及西方宗教思想。谭嗣同所处社会大变革时代,中西方思想与近现代思想碰撞,其试图为中国寻找一条治世救国之路,其思想兼容并蓄,形成具有自己风格和特点的政治伦理思想。

其次,其思想的社会批判性。谭嗣同的仁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于传统封建礼学的批判,是对于社会现状的否定,为其社会变革奠定思想基础。谭嗣同的“通”,是对于封建社会伦理纲常的“冲决网络”,实现的是一种“平等”的大同社会。谭嗣同以传统儒学“仁”的内涵的重新构建,在理论上否定了封建礼教的合理性,对于男女平等思想的提出具有极大的社会实践意义。

再次,其思想中的平等价值。对于“通”的变现形式的分析,在谭嗣同的“仁学”思想中,平等的价值贯穿始终。谭嗣同严重的社会是一种人人平等,社会关系和谐,国家之间关心和睦,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

[1]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1.

[2]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1.

[3]魏义霞.论谭嗣同仁学的五个显著特征[J].理论探索,2017(01).

[4]姚曙光.“仁——通”:谭嗣同<仁学>的精髓与主旨[J].江苏社会科学,2005(01):223-226.

[5]魏义霞.心何以挽劫——谭嗣同仁学思想探究[J].理论探讨,2017(02):64-67.

B254

:A

:2095-4379-(2017)28-0123-01

史朝栋(1990-),男,汉族,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学政法学院,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

猜你喜欢

仁学谭嗣同伦理思想
兄弟草原
以儒为本与因时之变:颜之推的家庭社会伦理思想论
孔子与柏拉图美学思想之比较分析
论谭嗣同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两方对特殊教育人文关怀的伦理思想
谭嗣同殉难百年祭
孔子仁学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马克思伦理思想中的“道德”理念
欧茨小说《大瀑布》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探究
谭嗣同男女平等思想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