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检察人员分类管理给司法警察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017-01-27王永钦

职工法律天地 2017年22期
关键词:司法警察检察人员分类管理

王永钦

(365001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人民检察院 福建 三明)

检察人员分类管理给司法警察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王永钦

(365001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人民检察院 福建 三明)

在检察人员分类管理的新形势下,作为检察机关重要部门之一的司法警察队伍,如何紧紧抓住检察人员分类管理的历史机遇,积极应对改革带来的新挑战,进而建立起符合司法警察工作规律和特点的专业化、职业化运行机制,是一项意义深远而又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本文拟从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入手,对司法警察工作在改革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进而探索司法警察工作适应分类管理不断取得发展的思路和途径。

一、检察人员分类管理给司法警察工作带来的新机遇

1.司 法警察职能更加规范化

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将检察机关各部门的职、权、责划分得十分明确,各类人员各司其职,互不逾越。在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下,司法警察定位为检察辅助人员,行使办案中检察辅助人员的专有职能;业务部门检察人员专司办案职能,将本应由司法警察承担的事务性职能完全剥离;司法行政人员从事所有的司法行政管理事务,相关事务不再由司法警察额外承担。

2.司 法警察队建制建设更加专业化

在检察人员分类管理背景下,要准确把握检察改革方向,根据改革的进度,将探索建立区县院司法警察部门编队管理新模式,赋予司法警察部门对司法警察的警务保障指挥权、警力调动决定权、警务训练组织权、定期轮换调配权、晋职晋衔推荐权、年终考核反映权,树立各级司法警察部门的权威,让编队管理名副其实。

3.司 法警察编制更加优化

在改革中,将按照检察人员分类管理的要求,遵循人员比例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原则,借鉴检察官员额比例测算方法,科学核定司法警察编制。通过员额衡定、动态管理、优胜劣汰的基本原则,打破以往随意任命的不当做法。同时,警衔管理将更加严格,充分发挥管理队伍的“杠杆”作用。

二、司法警察工作在分类管理改革中面临的新挑战

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改革为加强和改进司法警察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随着改革的推进和检察工作的发展进步,司法警察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任务更加繁重、要求越来越高。

1.服 务和保障执法办案的任务加重、要求更高

随着检察机关执法办案和法律监督职能不断强化,监督领域不断拓展,司法警察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繁重。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增加了协助执行监视居住和保护证人职责,延长了看管犯罪嫌疑人时限,扩大了办案工作区使用范围,等等。如何履行好这些新增职责,进一步更新司法理念,转变履职方式,创新工作机制,更好地服务和保障业务工作,是司法警察工作面临的重大考验。

2.加 强和规范司法警察工作的任务加重、要求更高

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后,职责的专业化对履职的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规范司法行为的目标任务。在新形势下,人民群众法治意识、权利意识、监督意识不断提高,特别是新兴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格局、社会舆论生态、公众参与方式发生重大变化,舆论环境空前开放、高度透明,司法警察参与司法办案时刻处于公众和媒体监督之下。只有切实加强和规范司法警察工作,才能及时有效地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和社会关切。

三、司法警察工作适应改革实现新发展的思路和途径

1.坚 持改革创新,保持司法警察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司法警察工作基础较弱,许多方面没有现成模式可循,要适应分类管理改革步伐,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才能跟上新形势、适应新要求。要主动适应司法体制改革形势,在法律框架内,深入探索司法警察协助检察官执法办案的思路和内容、方法和载体,及时发现总结实践中创造的新的方法和经验,抓落实、求实效、促发展。

2.明 确司法警察在办案组织中的定位

司法警察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参与自侦办案。研究探索司法警察参与自侦办案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是当前各级司法警察部门的重要任务,需要把握三个关系:一要把握主角与配角关系。司法警察作为自侦办案组织的法定成员,既要当好警务保障的主角,又要当好参与司法办案的配角,防止和克服履职不到位和错位现象。二是把握协作与监督关系。司法警察与检察官等检察人员在自侦办案中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分工,具有不同的职能作用,两者既相互协作,又相互监督。三是把握办案与服务关系。司法警察作为自侦办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严格履行法定职责服务自侦办案作为中心任务,努力通过全面正确履职提高为自侦办案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3.系 统研究制定司法警察权力和责任清单

依法合理划分检察官、司法警察以及其他办案人员的职权责任,既落实检察官的决定权、指挥权,又保障司法警察和其他办案人员的参与权、监督权,是检察人员分类管理的重要价值取向。一是要以增强战斗力为目标,科学理顺司法警察与检察官权责关系。要遵循司法办案规律,合理配置办案组织内司法警察的权、责、利,既保证检察官真正主导办案,承担完全的司法主体责任,又要使司法警察在检察官指挥下,积极参与搜查、扣押、勘验、检查等事务性工作。二是要以公平合理为原则,慎重确定司法警察办案责任。要探索责任划分的规范形式,采取责任清单、全程留痕等形式,将司法办案责任划分明晰化、制度化、规范化,为司法警察承担办案责任提供制度保障。

4.落 实人才强警战略,提升司法警察专业水平

司法警察队伍专业化程度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警务人才数量、质量。各级司法警察部门必须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自觉加强人才培养、培训、引进、管理。一要深入研究警务人才需求类别、数量和标准,编制警务人才发展规划,明确建设目标、布局和结构。二要严格执行司法警察准入条件,规范司法警察进入机制,有计划地从警察院校毕业生中招录年纪轻、素质高人才以及适量选用符合任职条件的军转干部,从严控制检察机关内部转任司法警察。三要抓紧研究制定司法警察岗位素能基本标准,建立司法警察人员素能标准体系,努力建设一支能够履行法警职责、具有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学历层次、专业能力水平的警务人才队伍。

综上所述,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对于司法警察工作是一次历史性的机遇和考验。司法警察履职机制,是关系司法警察工作和队伍建设长远和根本的大事。要抓住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检察改革的重大历史机遇,努力破解长期制约司法警察工作和队伍建设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积极推动司法警察工作不断走向完善。

猜你喜欢

司法警察检察人员分类管理
关于检察人员考核工作的几点思考
“瑞典式”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分类管理 综合施策 全面提升党员教育管理水平
司法院校如何把警察体育与警务技能融合创新发展
检察人员分类管理研究
检察机关司法警察职能的探索和思考
对检察人员错案追究责任制的几点思考
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后应当重视的几个问题
制约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工作发展的因素和对策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四川省实施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