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爷爷
2017-01-27文丨于娟
文丨于娟
孔雀爷爷
文丨于娟
在中山医院,从ICU转出来的时候,晚上八点多,病房里已经一片安静了。我的到来打破了这片安静,护士医生忙是分内之事,可是,比他们还忙的,是一对父女家属。一个老头,精瘦但是矍铄,用极为难懂的口音憋足了劲儿对着痛苦爬行移动的我叫“加油”,简直像故意添乱。老头的女儿,也是个没有眼力见儿的主儿,一张包子脸,配一个橄榄身材,看在阿弥陀佛教导的分上我不再形容她的身材容貌,这女儿约莫也有四十多岁,但还是很没有分寸地对着万分痛心焦急的爸妈问:“这小姑娘那么年轻,啥病啊,这么重啊。”
我一边爬一边吐血一边无语,后来我实在忍不住看她为难我妈妈,因为我知道每次人家问这问题,就像刀戳我娘的心,于是我勉强抬起半个身子对着包子脸毫不客气地说:“这是癌症病房,我当然是癌症啦,你们不是家里人得癌症?是来玩的?”
于是,瘦老头和包子脸立马噤声,回到了病房。
安排妥当我才知道,他们是我对床那个精神焕发、容光干净的老太的家属。老太不太说话,我礼节性朝她笑,她也回复我笑。
老头陪夜,包子脸去宾馆休息,我们也安排妥当,大家一夜无话。
次日起床,我和我妈发现,老太居然不会说话不会动,她的“话”只有老头听得懂。但老太是个非常活泼的老太,竟然对我非常有兴趣,不停对我问东问西,多大了,有没有结婚什么的,老头就开始翻译,但是口音太重。于是包子脸送早点来,开始二传手翻译,那个累啊。包子脸翻着翻着对老太说:“妈啊,你消停一点好不,我爸还没吃饭呢。”不等老太反应,老头生气了:“你不爱说话一边去,我替你妈说话。”
“你就护着她吧,累死你咋办?”包子脸喋喋不休,然后朝着我们演说,然后我们对老头肃然起敬。
那个容光焕发的老太居然是个瘫痪了十五年的病人!老头就一路服侍她十五年不动摇,早上五点多做早饭,八九点带老太去买菜,中午回来做饭;老太吃饱喝足午睡,他洗衣服,洗好衣服老太醒了要逛街找小吃,他就要一路推轮椅锻炼两小时腿筋,老太心满意足吃小吃,他开始做晚饭;晚饭吃好,冬天老太要看电视看到十一点多擦身,夏天老太又要出门纳凉,回来洗澡。夜里老太起夜,但凡一声哼哼,老头就要弹簧一般跳起来,服侍如厕。
后面几日,我们发现,老太从来不会在床上解决问题,每次,居然都要下床坐在一个特殊的椅子上小便,呜呼哀哉,可怜的老头。这个服侍如厕可是个巨大工程,一百一十多斤的老头,要把一百五十多斤的老太扛下床,扛着半蹲着给她脱裤子,扶放到椅子上,然后给她擦屁股,再扛回去。
老太一直不知道自己得了癌症,所以一直乐呵呵的,东要求西要求,一会儿要吃烤羊肉串,一会儿要吃盐津梅子,老头不知道是听医生的还是听老伴的。因为老伴瘫痪多年,智商像个小孩子,不给吃就会一直哼哼唧唧哼哼唧唧,可以为一块糖尿病人不能吃的奶糖哼唧半个上午,搞得一个病房的人都不得安宁。我们都忍无可忍了,被虐待的老头居然还是满腹耐心:“老太婆,这个不能吃啊不能吃。”我真是服了。
手术后老太被抬回病房,我的天啊,病房里的人都痛过,虽然像我这种一声不吭的很少,但也就“哎哟”几声,她竟然体力巨好,一夜没有停过哼唧,用她独特的语言一会儿让老头这样,一会儿让老头那样。包子脸作为女儿,竟然从不陪夜。我为她感到愧疚。
第二天,所有的病友都面色萎黄精神不振,老太居然还在搞,她左腹部有个引流管,竟然要求老头把自己翻个身往左边躺着,刀口在腰部,竟然要求老头把自己扶起来坐着。天啊,我真是可怜那个老头。上上下下,一天几十遍,毫无怨言。
可是,老头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黄盖,挨打挨得心甘情愿。
因为手术,老太不能下来大小便了,她第一次开始使用瘫痪病人早就该习惯的床上便盆。然后理所应当地尿湿了床,老头儿竟然把自己的换洗衣服垫在尿迹上,直到包子脸向护士要来多余的床单被套。
因为老太的身体状态和我始终没有搞懂的病情,她暂时不能化疗,于是不几日就折腾着回老家了。
看电视,《中国达人秀》里有个一往情深的孔雀哥,那么,这个七十五岁高龄的老头就应该是孔雀爷爷了。
也许一切情都是不长久的,但是,拥有这样一个十五年,老太已然是幸福女人了。
鉴赏:
我还记得曾在报纸和社交媒体上看到过有关于娟的新闻:复旦大学讲师,海归女博士,有个年幼的孩子,她自己年纪轻轻便被查出患了乳腺癌。2010年至2011年,于娟在个人博客里每天坚持记录自己与癌症抗争的日常点滴,以及人生思考,她的背景、文章、病情都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向来仗着身体不错就昼夜颠倒的年轻人。她最终在写日记一年多以后被癌症夺去生命,但她的坚强乐观仍在她的文章中保存,激励、慰藉着众多读者。
读于娟的文章对于许多读者来说恐怕是全新的体验。我们的文化不喜提及生死,但读于娟的文章难免时时刻刻心中都想着:作者这时已经癌症晚期,将不久于世。死亡——这样一个人们避而不谈的话题成了于娟文章中无法去掉的背景音乐,但在这背景之上,她所展现出来的幽默和对生活的观察思索更加动人。
于娟的文章有种直爽的气质,读起来简洁明了,平易近人。对于有些文章来说,作者不需要使用华丽的文字来弥补内容的不足,内容本身已经够看。于娟便直截了当地写自己在病房中的所见所闻,想必曾去过医院探病或者住过院的读者都会觉得这一切分外熟悉:不仅有治病的种种,还有病房里的人情世故。大概人人都曾遇到过好奇的病友或家属,非要打探清楚每个人的家庭身世,而于娟此处的回复更是将她的性格展示得淋漓尽致:就是得了癌症,没什么好遮遮掩掩的。
之后她一五一十地写自己的心理活动:对老太穷折腾的惊讶,对老头的同情和对他们之间长久相伴的赞美……一字一句都显示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明明自己也缠绵病榻,却还有精力观察同房老头和老太,还能从化疗放疗的痛苦中生出积极的情绪,这一切都让人敬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