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学生质疑我上课“偏移重心”之后

2017-01-27文丨李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17年4期
关键词:文化史精英传统

文丨李 兰

当学生质疑我上课“偏移重心”之后

文丨李 兰

名师一课,一个小时左右中浓缩的可能是一生的积淀。若能用心体会积累,语文学习与考试将不再是难点。若你有特别喜爱或难懂的课文,尽管对我们吐露,名师的心血结晶将让你洞悉课文的奥妙。

本学期选修课我又开始上“中国古代文化史”这门课,像以往一样,我花了四个课时的时间来给大家讲为什么我们现在要学这门课程。这四个课时,我每一年讲的内容都会有所不同。我最崇敬的一位大师陈寅恪曾对学生说:“书本上有的我不讲,前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讲过的我不讲。”我决计是达不到先生那样浩瀚广博的程度,但我还是希望每一年都能把自己的新思考跟孩子们分享一下。

然而,下课的时候,有两个女生跑上了讲台。我原以为她们会像之前的学生那样和我交流她们因为上课所激发的一些感动、思考和疑问,结果没承想,她们很小心地对我说:“李老师,我们听了四节课的关于当下的一些问题,您什么时候才能切入正题去讲古代文化的那些内容呢?毕竟我们来选您的课,就是因为对古代文化感兴趣,想听一听古代文化的课程啊!您说‘为什么要学古代文化史’,这对我们来说根本不构成问题呀!我们原本就是因为喜欢古代文化才选课的。当下流行的东西我们根本就不爱看,社会里的那些弊病心态我们也没有,您跟我们讲那些东西都不是我们的问题,我们还是想听一听您说说正题……”

听着学生的话,我的脸噌地一下红了,心里有了一丝慌乱——学生这是在质疑我上课偏离重心,浪费了她们的宝贵时间啊!尤其是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时间对他们来说更为金贵!在选修课的时间,他们能够选择我的课,说明了他们对这门学问的喜爱和对我的宝贵信任。而我,辜负了吗?

我辜负了吗?

我在心底反复问自己这个问题。其实这门课我已经上了三年了,我准备的上课资料足够翔实。恰恰倒是那四个课时,于我而言,是我给自己增添的额外负担,因为它是我结合当下某些学生的困惑反复思考的结果。倘若我不纠结于现实,而是直接切入对古代文化史知识的讲述,其实是要轻松许多的。所以就主观而言,我明显是不肯辜负孩子们的。

但是,在客观上呢?面对本就很喜欢中国古代文化的学生,我讲这些是不是浪费时间呢?我到底为什么还要在这些传统文化的铁粉面前那么用力地强调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呢?

因为……我对这些同学有着更大的期许啊!我希望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他们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爱好者,还能成为一个普及者,以及最有力量的传承者啊!

其实,能够打心眼里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学生,已经不是普通的学生了。他们因为良好的家庭教育背景,以及因此所培养起来的较为高雅的品位,已经对当下的流行文化和快餐文化有了一定的免疫力。当他们有了较高的鉴赏力,以及面对芜杂的价值观念,依然能保持内心信念和追求的那份定力的时候,他们会比一般的孩子骄傲一些。这个很自然,而且这也的确值得骄傲啊!

但是,孩子,当你陶醉在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中时,当你修筑起了精神的高墙可以抵御外来的各种文化侵扰时,你已经得到了传统文化最宝贵的馈赠,可你是不是想过自己对她还有着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呢?

老舍先生所写的《四世同堂》里有一个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老人,叫“钱默吟”,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典型的君子形象;还有一对让我非常同情的夫妻,被称为“小文夫妇”。这些都是浸淫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具有高雅情趣和高风亮节的文人。可是当我在欣赏他们的同时,还是会为他们感到一种深深的遗憾,那就是:当一种文化只不过成为少数文人(甚至是精英)用以吟唱品鉴的精致玩物,并不能激发普通民众亲近它和捍卫它的决心和热情,终究有一天她会沦为大火中的圆明园,会沦为大英博物馆中那一整面一整面的墙所摆放的晶莹剔透的China(瓷器),会变成一个仅供我们的后代无限畅想、啧啧称奇的“传说”。

文化会造就精英的人才,但文化绝不能成为只在精英人群中流行的品位标签!文化如果只靠着精英在兴趣爱好层面去推广,那么文化的生命力只会从丰隆跌落到贫乏,从高贵跌落到式微。

试问中华文明为何能在千年的风雨动荡、战火洗礼之间依然屹立不倒?为什么她能超越古希腊文明、古埃及文明,以及古印度文明,至今仍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就是因为每一个普通的老百姓都曾是她延续生命的载体!就是因为,哪怕是草根,都在日常的言谈举止、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中传递过她的美丽和智慧。而当中国传统文化只不过是成为少数人把玩的艺术品,那她离没落也就不远了吧。

所以,作为一个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咱们不只自己要学会去亲近她、仰慕她、品鉴她、欣赏她,还得在西方价值观念如潮水般涌入的时候,为她筑造起足够坚实的堤防。尤其是当身边的同学朋友,乃至于自己的父母亲人因为看到一些社会弊病而灰心时,因为消化快餐文化而感觉空虚时,因为纷乱的价值观念冲击而陷入迷茫时,我们都能够让他们也像咱们一样能从传统文化中去汲取力量!所以说,传统文化在我们这儿,不能只是仅供我们自己细嗅清香的蔷薇,还能够成为我们的盾,帮助我们和我们的同胞抵挡住强大的拜金浪潮的裹挟;还能够成为我们的弓箭,帮我们射下当前扰乱咱们明净星空的那群“天狼”!

是的,正因为我们热爱她,所以我们才对她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

古代文化的知识绝对是我接下来会要在课堂上深入展开的内容,但是我并不会认为咱们先把“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史”给讨论透彻了,把这种知识跟当下的社会现实有什么关联给讨论透彻了,是一种浪费。

咱们这个社会并不缺乏掌握知识的人才,然而在有些情况下,拥有渊博的知识并不能解决我们的麻烦,反倒会造成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麻烦!我们缺乏的是如何妥善运用这些知识的道德坚守,我们缺乏的是能运用这些知识来改善世界、造福苍生的信念!

所以,孩子们,我希望你们不只是通过我的课堂掌握传统文化的一些知识性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你们能成为“薪火相传”的那支关键的点亮他人的火把!你们不能只是满足于安安静静地做一个“传统文化粉”,因为如果没有更多当代中国人认识到她的价值、她的美丽和她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最坚韧广博的精神支撑的力量,我们如何能在蜘蛛侠、钢铁侠、蝙蝠侠轮番“拯救世界”的时候,在一些媒体反复报道中国人是最没有素养的土豪的时候,在我们总对中国传统教育理念自惭形秽的时候,还能够对于我们的文化拥有一种自信力?还能够从容不迫地辩证分析,去伪存真?还能够穿透乱象,披荆斩棘地为我们的民族和文化找到一条真正的出路?

说真的,孩子们,我很害怕,我害怕光靠咱们这些爱好者们自说自话,彼此分享,咱们所钟情的传统文化会不会有一天也走到古希腊、古埃及、古印度文化的老路上去,成为一种真正的“遗产”?我很害怕我们将她剥离了现实生活之后,她会风干成一群人标榜自己高雅气质的名片,抑或是被另一群人用药水浸泡起来,推到博物馆橱窗里,成为更多人所认为的难以亲近、难以看懂,与自己的当下生活没有半毛钱关系的高冷展品。

我们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史”要了解的不只是一门知识,更是要透过知识来传递一种理念,构建一种品格,树立一种情操,寻找一种信仰!

而且要激发传统文化最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就必须得把我们所学的知识融合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之中,我们就必须得用她的魅力来影响和感染身边的人,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传承者!

我们喜欢传统文化,却没想过为她正名,没意识到我们有责任向其他人证实她对我们的现世人生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于我们不舍得花时间、花精力、花感情用最有力的观点去维护她的尊严,那我们喜欢她的分量又有多重呢?

有时候,曲高和寡并不值得骄傲呵。知识掌握得越多,责任也越大。在传承文化的责任面前,我们如果居高临下,继续保持精英式的孤独和清高,那会不会是可悲的,甚至于是可耻的呢?

既然那么喜欢,我们就得自觉肩负起使命啊!

最后,请允许我郑重地感谢那两个质疑我的同学。感谢你们的质疑,让我能够停下来理顺——我为什么要那么执拗地每年都安排那么多课时来讲“古代文化史对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到底有什么意义”。

亲爱的孩子们,我真的很感激,你们的每一次质疑,每一个困惑,都将是我思考的动力和创作的源泉!

猜你喜欢

文化史精英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主持人语
它们都是“精英”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精英2018赛季最佳阵容出炉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宋代类书中的博物学世界
中国音乐文化史不等于汉族音乐文化史
路径与旨趣:近代浙江文化史研究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