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整合下的“家园沟通智慧对对碰”园本教研活动

2017-01-27江苏省昆山市北珊湾幼儿园

早期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园本教研组家园

江苏省昆山市北珊湾幼儿园 蒋 晨

信息技术整合下的“家园沟通智慧对对碰”园本教研活动

江苏省昆山市北珊湾幼儿园 蒋 晨

随着社会发展和家长对幼儿教育期望的提高,家园沟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日常工作中,幼儿教师与家长难免会存在一些误解与不信任,从而影响了教育效能。此外,传统园本教研活动往往以组织者的说和学习者的观、研、议为主要形式,有时便无法检测到研讨过程中参与者是否主动投入,研究目标是否达成,研究成效是否显著。针对以上情况,我园在“家园沟通智慧对对碰”活动中巧妙整合了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地解决了家园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一、案例呈现——以微电影形式再现情境

1.遴选案例

活动前期,业务园长在校园网电子资源库平台建立网状文件夹,请每位教师将自己在家园沟通中遇到的问题、困惑等以文案形式上传。然后由各教研组成员共同商议从中选取最具代表性、普遍性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紧接着教研组长与园行政再次商议统筹,最终确定了三个案例为本次教研活动的内容,分别为:案例一“妈妈来到‘开放日’”,案例二“当老师遇到家长争执后”,案例三“我的孩子永远都是对的”。

2.拍摄微电影

为了使案例的呈现更具现场感、真实性,我们利用信息技术的情境再现功能,进行了案例微电影的制作和拍摄,小中大教研组分别负责一个案例。各教研组接到任务后分头行动,职责各不相同:撰写文本、担任演员、联系参演家长、布置场景……在准备充分后,教师们进行了拍摄和剪辑完善,最终完成了每部时长为4分钟左右的案例微电影。

3.播放观摩

由于前期制作的共同参与,教师们在观摩案例微电影时极具成就感和主体意识,而微电影的播放亦创设了良好的情境,也让参与者如临其境,感同身受。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观摩,更利于变局部思考为系统全面思考。

二、陈述提问——以多媒体课件生动呈现

在案例陈述和提问部分,分别由负责各个案例的教研组长运用多媒体课件对案例进行现场陈述。结合陈述,多媒体课件滚动播放文字,并配以轻柔悦耳的背景音乐,这既增强了听者的注意力,又营造了和谐唯美的研究氛围。而后提出相应问题,以关键词的形式在课件中显示,起到提纲挈领、引发思考的作用。

案例一

在各种性格类型的家长中,我们往往会看到这一类妈妈:她们争强好胜,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要求孩子的表现必须达到自己的预期,对自身的教育观点过于自负,对年轻教师易有不信任感,与其沟通往往存有障碍。这是我们在家长开放日中经常看到的场景,妈妈频频干扰教学现场。作为教师,面对如此情形,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教育立场,进行适度的引导和有效的沟通呢?

强势;沟通

案例二

在亲子活动中,两个孩子因为争抢玩具引发纠纷,而后家长横加干涉直至失态争吵,这种情形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请谈谈该情况下教师应采用何种介入方法与沟通策略来化解矛盾?

关键词:争吵;介入

案例三

案例中这位家长学历层次较高,始终坚持赏识教育,无视孩子的问题与不足,与他们的沟通同样具有难度。我们该如何把握适宜性,以良好的沟通技巧和策略来指导家长正视孩子的不足,实施科学的育儿方法呢?

关键词:认同;技巧

三、我思我想——以新媒体手段提升互动

1.新媒体互动

以微信朋友圈、QQ群、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极具互动、分享的作用。基于此,此环节我们依托先前设立的QQ群、微信群,在手机、IPAD的辅助下进行在线交流,让教师在新媒体平台上积极互动、畅所欲言,第一时间呈现内容。这种交流方式不但真实生动、灵活便捷,更显真挚活泼、轻松时尚,实现了信息技术导趣、导思的作用。交流的内容以电子形式呈现,也便于活动后的再学习和资料的保存。在交流讨论后,由主持人在大屏幕上点击部分信息,共享较具指导性的观点和策略。部分实录如下:

案例一

师A:这是一位冲动、高控制型的家长,与她的沟通很有难度。如果在现场直接与其沟通,可能会扩大事态,也影响了整个活动的进程,我认为可以在活动后比较宽松的气氛中,与其进行坦诚交流。

师B:与这样的家长沟通时要注意语言技巧、神态、肢体等,以平等、不卑不亢的态度进行交流,获得她心理上的认同、接纳和尊重。可引导家长进行换位思考,了解开放日中自身的行为会影响其他孩子的活动和教师的组织。总之,沟通的要点是“坦诚交流”“换位思考”“后续跟进”。

师C:教师还可以先罗列些这个孩子的长处,帮助家长发现其闪光点,然后从孩子心理和性格成长的角度,让家长知道在开放日中她的做法是不妥的,非但不能激发孩子的积极性,还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

师D:反思教师本身可能也有问题,如是否给予这个孩子足够的关注。以后要多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多与家长进行联系,让家长了解孩子的进步。

案例二

师A:首先要稳定家长情绪,防止争执扩大化,将两位家长分开,避免正面接触,了解清楚情况后分别与家长进行沟通。

师B:要让家长认识到自身的一言一行是孩子的榜样,如果用争吵的方法来处理问题不但是不理智的,还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师C:可以从培养孩子的角度出发,让家长明白孩子们的问题可由他们自己解决,这样能锻炼他们交往、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D:学前阶段孩子的自控、社交能力都有待培养,教师也要采用正确积极的态度去引导孩子掌握正确的交往方法,如遵守规则、文明礼让等。

案例三

师A:案例中的家长接受过高等教育,形成了自身固有的育儿观,对孩子的评价很主观,如果教师直接指出孩子或家长的不足,家长可能无法接受。沟通时要考虑到他们的接受度,可运用小策略,如讲一些哲理小故事。

师B:对,可以讲木桶原理,最短的木板就好比孩子的不足之处,如果能及时地重视,并取长补短,将有利于积累孩子发展的后劲,实现他以后人生的可持续发展。这种蕴含哲学思想的比喻,也许家长更乐于接受。

师C:针对这样的家长,我会以一些学习生活中的小案例与他沟通,或邀请家长来园观摩部分活动,让家长通过比较客观地了解孩子的不足,委婉地向家长指出一味赏识是一种放任的教育,容易形成孩子自满自负的心理,缺乏抗挫能力。

2.Pluckydraw软件随机抽取

在互动分析后,大家形成了有效的策略,便开始进入“思考延展”环节:交流家园沟通关键词和仍存在的问题。为了调动每一位参与主体的积极性,提升其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我们采用了Pluckydraw软件技术,通过电脑操作,随机抽取发言对象,每一位教师都有被抽取发言的可能。这一方式大大提高了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参与度,也体现了信息技术在园本教研中“关注个体”“关注发展”的整合优势。部分实录如下:

(1)家园沟通关键词

师A:坦诚;平等

师B:换位思考;关注细节

师C:语言;时间;环境;频率

师D:智慧;科学

师E:多元;新媒体

(2)家园沟通中教师仍存在的困惑

师A:我是一名新教师,在家园沟通中如何才能让家长对新教师建立信任与认可呢?

师B:我感到困惑的是在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方面,如何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坚持施以教育?

师C:面对家长在园过度照顾孩子的要求,该怎样理性沟通呢?

(3)结束语

主持人:教师们围绕案例畅所欲言,实现了智慧对对碰,以后如果再遇到案例中的情形,想必我们已能掌握正确的策略。家园沟通的关键是智慧、真诚,希望大家牢记这些精彩的关键词,正确处理好家长工作中的关键事,做好家园共育的关键人。同时,面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让我们共同思索,期待下次的精彩分享。

上述活动中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激发了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参与兴趣,提高了参与效能,使研究更具时代性、趣味性、交互性、共享性。但是在信息技术与园本教研的整合过程中,不可一味求多、求新,何时整合,如何整合,一定要以教研内容本身的适宜性、教师能力层次的差异性、研究的价值取向和最终目的为准则,做到适度、适宜、适时。

猜你喜欢

园本教研组家园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王者之师——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数学教研组
寻找失落的家园
园本课程开发的迷失与回归
王者之师——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数学教研组
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现状的研究
绿家园
起底园本课程实施中的“碎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