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电子书版权保护

2017-01-27

法制博览 2017年15期
关键词:出版权出版商版权保护

刘 璐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北京 100081



网络环境下电子书版权保护

刘 璐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北京 100081

互联网时代为电子书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同时给电子书版权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基于这些挑战,本文对电子书的特点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电子书版权保护目前面临的法律问题,随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应对之策,对电子书版权保护进行改善,形成一个有效的版权保护机制。

电子书;版权;保护

电子书的普及和电子书相关产业的爆炸式发展引出了大量的版权问题[1]。目前,中国电子书的版权保护形式拖慢了电子书产业的高速发展,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的权利纠纷问题,使得社会成本增高。版权保护在电子书健康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要任务就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电子书版权保护机制。谷歌图书成为全世界最全面的全文图书索引,我国的电子书版权产业也要经历重大变革,数字化的竞争逐渐激烈,电子书内容正在以指数级的速度增长,使版权价值尽可能最大化被发掘。版权产业在不断发展变化,更多的出版商和法律学者从法律与技术的方面思索电子书版权发展[2]。

一、电子书的特点

一是电子书具有数字性,储存信息量大,携带便捷,电子书以数字化形式储存。二是电子书可复制,流通快。有些经典书籍如果不再出版就会导致无法购买的现象,但将其数字化后解决了这一问题。三是电子书查阅方便,具有反馈性,时效性。在互联网时代,通过简单的关键字搜索就能查到相关电子书信息,并且利用读者的评价来购买适合自己的书,比传统购买方式更节约人力和时间。在快节奏生活中,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来阅读,满足了读者随时阅读的需求。

电子书特征和版权权利的复杂性使得电子书在版权评估、版权归属、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犯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造成电子书出版企业面临着因版权受到侵害带来的潜在危险[3],其最根本原因是电子书版权归属不明。

二、我国电子书版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为电子书的发展提供了平台,电子书正在以指数级的速度在发展,给电子书版权保护带来新的挑战,出版行业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

(一)传统版权评估方法的不足

纸质图书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版权评估体系,但电子书版权具有时效性、反馈性等特点,并不能完全适用传统的评估方式。

首先,人工的评估过程比较慢,评估结果出来时,现实已经发生了改变。为防止电子书版权产生变革,评估时要快速的计算出电子书版权的价值。其次,由于评估时专家的主观判断,易产生偏差。因此,要结合数字化和电子书版权特点,建立一个依赖于客观数据的科学评估系统。

(二)电子书版权归属不明

电子书在互联网上的传播范围比较广,速度快,所以其与传统意义上的版权观念有较大的差异性。我们需要的电子书在网上进行转载后,伴随而来的就是数字版税权属问题。电子书的版权属于其作者,但当作者与出版商进行交易之后,就会出现版权的争夺。

随着版权人可授权的主体不断增多,造成大量版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状态不明[4],版权人的版权不仅可授权给出版社,也可授权给电商,移动运营商等公共平台,还可直接授权给读者,造成用户在使用电子书时难以确认电子书的版权归属,造成转载作品后不知向何人缴纳数字版权税。

(三)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犯

电子书作者主张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权利,在纸质图书的出版发行过程中并不涉及“信息网络传播权”这一问题,但是出版商在和电子书的作者签订协议时,一般都会把书籍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也签到出版社,有了该项权利,出版商能够合法销售电子书。如果使用人合法购买、取得纸质书后,通过电子扫描、摄影等方式将该书变为电子书,上传至网络平台,大家就都可以上网进行下载,这一行为侵犯了电子书作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对于我国来说,电子书版权的许可使用是建立在信息网络传播权上的,所以不仅要维护出版商的权益,还要防止重复授权给作者造成侵害。

(四)侵权主客体版权意识淡薄

由于公民没有足够的版权意识,很多用户在进行复制、转发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侵权,更有甚者明知其进行操作的是盗版书,仍利用盗版方式获得电子图书版权[5],在我国,经常出现网络盗版侵权行为,许多作者受到困扰,比如2015年的“周国平诉四川文轩侵权案件”,怎样有效避免电子书版权的侵权问题,这是我国急需解决的。我国目前的法律对盗版作品的使用者很少会有处罚,因此对读者以及消费者来说,版权意识只能展现一个人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其次,对于电子书的版权人,他们希望自己作品的版权能够收到有效保护,但在具体执行时,由于法律制度的缺失,版权人很可能会有一些问题的疏漏,其权益便受到了损失,同时侵权问题出现后,维权成本比较高,在侵权主体没有认定的情况下,大部分版权人很难凭借诉讼等法律手段来进行权益的维护。

三、电子书版权保护的对策

我国电子书版权保护存在许多问题,针对版权评估方法不足,以及版权归属不明,侵权主客体版权意识淡薄等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解决和完善。

(一)基于大数据对电子书版权价值评估

第一,通过大数据技术来评估版权片段的价值。因数字出版产业快速发展,若只对电子书几个段落的版权进行评估,利用传统的评估方法不能完成对这几个段落版权的价值评估,而由于大数据具有碎片化的特征,它处理的是大量数据碎片,所以基于大数据技术[6],能使这种评估方式成为可能。

第二,利用大数据技术使版权评估周期缩短。在评估电子书版权价值时,利用电脑程序快速评估。通过大数据技术可迅速实现电子书版权信息的整合、分类,缩短了评估周期,消除了因时间过长和评估者主观判断的误差造成的“信息熵”,使结果更加精确高效。

(二)加快建设电子书版权保护新法规

第一,完善著作权人法定许可获酬权保障机制[7]。保护权利人的作品被转载后获得报酬的权利,提高赔偿标准,在电子书版权许可使用的获酬机制中,要详细规定如何支付电子书的版税,而且在网络上获得电子书下载量、销售量的数据并不能保证很准确,计算出精确的报酬也有一定的困难。

第二,签订电子书版权许可授权使用合同。由于电子出版行业的迅速发展,诸多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因此可以在作者和出版商之间建立授权合同,并且应单独签订许可授权使用合同[8],作者在与出版社签定合同后,出版社要严格遵循合同约定,保护作者的权利。

第三,设定电子书出版权。著作权人的复制发行权受出版者的限制,我国著作权法并没有明确规定保护出版权,对权利人出版权的保护仍需不断改进,主要问题就是对出版权的保护没有作出明确法律规定。电子书通过电子出版单位出版,出版商必须取得电子书出版权后才享有著作权法上的权利,因此规定电子书出版权在保护权利人出版权的同时也满足了出版商的利益需求。

(三)改善电子书版权的社会保护环境

电子书版权保护的关键点是提升公民的版权意识,引导公民养成付费的好习惯,我国的侵权人和版权人在电子书的版权意识上都相对较薄弱,所以要改善电子书版权的社会环境。

营造良好的著作权保护社会环境[9],首先我们应该宣传著作权法同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在网络环境中大家都可能成为著作权人,也有可能成为被侵犯著作权的对象,因此加强对网络时代著作权的认识是保护著作权的有效途径;其次要建立网络电子书资源平台,增加读者在网络上获得资源的方法,使读者通过消费能获得很好的阅读体验,从而减少通过非法渠道获得电子书内容。

网络与人们工作生活密切相关,政府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在网站突出位置设置宣传标语的方法,使公民在上网时提高版权保护意识,比如在微博、微信客户端加入版权知识的小插图,小视频;在广播、电视上进行公益广告的宣传;或者在报纸上通过连载相应小漫画的形式,都能够有效提高公民的版权保护意识。

四、结语

电子书版权保护是时代发展赋予我们的崭新课题。和纸质版相比,电子书有其独特的特征,我们要建立新形式的版权保护机制。我国的电子书版权保护还存在着传统版权评估方法的不足,电子书版权归属不明,信息网络传播权受到侵犯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对电子书版权进行价值评估,建立一个新的电子书版权评估机制;加快建设电子书版权保护新法规,来保护著作权人出版权和出版者权益;改善电子书版权的社会保护环境,营造良好的版权保护氛围,提高公民的版权意识。不断地对电子书版权保护进行改善,建立一个完善的版权保护机制,促进电子书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1]Pound C.Is Copyright Dead in the Digital Age[J].J.Corp.L.,2015,41:509.

[2]李嘉俊.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带来的变化[J].现代国企研究,2016(2):207.

[3]袁桐,暴晓曦.数字化时代下电子书出版的困境与未来[J].传播与版权,2016(2):65-67.

[4]张强.我国电子书版权问题探讨[D].南京财经大学,2015.

[5]贺晶.我国大学生使用盗版电子书调查与研究[D].兰州大学,2015.

[6]黄南霞.大数据环境下的网络协同创新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28.

[7]万冬朝.电子书版权保护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

[8]Asay C D.Copyright's Technological Independencies[J].Stan.Tech.L.Rev,2014,18:189.

[9]牛巍.网络环境下信息共享与著作权保护的利益平衡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

刘璐(1992-),女,汉族,河北唐山人,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2016级民商法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著作权。

D

A

2095-4379-(2017)15-0110-02

猜你喜欢

出版权出版商版权保护
版权声明
图书出版版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思考
专有出版权侵权及司法保护的法律分析
当前传统媒体版权保护的难点及对策
企鹅兰登书屋获奥巴马夫妇自传出版权
论被剥夺出版自由者的出版权问题
——由周作人著作权继承案引发的思考
欧盟对谷歌新闻征税毫无意义
传统媒体版权保护面临八大难关
七成软件出版商转向云服务
媒体版权保护的“痛”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