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文化大繁荣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与竞技体育相遇的发展研究

2017-01-27黄书朋蒋东升

运动 2017年12期
关键词:竞技中华民族民族

黄书朋,蒋东升

(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多元文化大繁荣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与竞技体育相遇的发展研究

黄书朋,蒋东升

(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本文以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平衡关系为切入点,采用文献资料法,运用多学科理论,跳出纯粹体育的圈子,从文化内涵层面,对其当代社会价值做深层次、全方位的解读,以论证他们的辩证关系,旨在帮助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竞技体育和谐平衡发展,促进体育事业的多元发展及多元文化的大繁荣。

多元文化;民族传统体育;竞技体育;发展格局;平衡关系

一个多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代表各自不同文化的竞技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在交流中因社会需求不同而呈现出强弱事态。在阅读大量的文献中发现,人们不约而同地将不同文化相遇呈现出的强弱事态看作是一种矛盾与冲突。而笔者认为,文化是一个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中性词,是不存在对立面的,也不存在像“矛盾”“冲突”这样带有感情色彩的特征。笔者更倾向于将这种文化相遇表现出的不同称之为“非一致性表达”,这是由文化的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所决定,通过人的思想和行为表现出来。本文跳出传统的“纯粹体育”的思维模式,抛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竞技体育矛盾、冲突的对立思想,从体育所蕴含的文化层面来认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竞技体育的辩证关系,深层次地挖掘体育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多元价值,找出与新的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契合点,在变化中创新和发展。

1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竞技体育所蕴含的文化差异

1.1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中国的历史延续至今从未间断。翻开历史的扉页,重温文明的记忆,你会发现,古代中国地大物博,国泰民安,呈现出一片太平盛世,正是在这和平的年代,富饶的东方沃土,独具特色的礼仪之邦,人人以礼相待,社会以伦理和教化为准则,国家重视统一和社会安定,形成了以“仁爱、和睦”为核心,讲究“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在这种文化思想的影响下,身体活动以庆祝、娱乐和修身、正心为主,由此产生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并形成了“内外兼修,天人合一”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可以说,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以传统文化为“根”、以社会环境为“器”而孕育出的时代产物。

1.2 竞技体育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相比于中国,西方的历史长期以来一直处在不断地战争、变革当中。两次世界大战使其长期处于战争、掠夺、扩张、殖民当中,人们心中充斥着“英雄主义”和强烈的征服欲;三次工业革命将商品生产技术的创新一次又一次地推向新高度,不断挑战着人类智慧的极限,实现着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正是在这充斥着战争与变革的时代,充满血性的民族在弥漫着硝烟的土地上形成了“公平竞争、不断超越”的文化取向,以至在日常身体活动中处处向往胜利与超越,由此产生了竞技体育,并形成了“战胜对手、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的竞技体育文化。可以说,竞技体育是以西方文化为“种子”、以社会环境为“土壤”结出的果实。

2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竞技体育辩证的社会价值关系

2.1 关于对体育本身的平衡

竞技体育受母系文化影响,自发展以来在“公平、公开、公正”规则之下,以“更快、更高、更强”为理念,追求竞争,战胜他人,超越自我,挑战人类极限。在这种直观性的竞争中展现的是速度与力量之美、形体之美。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受传统文化的灌溉,自发展以来,以“礼让、和谐”为价值取向,既有竞争的元素又讲究礼让,获取精神情感上的满足往往要胜于比赛的胜败。一直以来,以其丰富的内容形式、多样的艺术形态、古老的文化气息,以及顽强的生命力长期满足着人们的生活需求。展现的是技巧表演之美,形式意境之美。

一个激情四射,一个智慧内敛,两者相遇,既表现身体的运动之美又有形式意境之美,互为补充,尽显体育不同风格的多元魅力。

2.2 关于对人的平衡

竞技体育高强度、快节奏、大负荷的特点与当今快节奏、高频率的工作方式相一致,强烈的竞争意识让人们提高了效率,获得了名利。然而,物极必反,长期的高压之下对人的健康影响很大,暂不说职业运动员退役之时的伤痕累累,因激烈的竞争和对抗而导致亚健康已在所难免;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以“娱乐、休闲、健身”为主,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艺术形态,既强身健体又愉悦身心,与后工业时代社会提倡的休闲体育的价值理念不谋而合。

一个注重身体能量的释放,强点竞争,提高人的社会高度;一个注重身心体验,强调愉悦,提高人的身心满意度。两者相遇,既提高人的社会地位又愉悦身心,互为补充,更大程度地提高了人的社会幸福感。

2.3 关于对社会的平衡

伴随着21世纪大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以利益主导,社会方式简约,节奏加快,目标性极强。一定程度上,竞争意识加快了社会发展进程,让人们尝到了繁荣经济下的甜头,但这也加剧了唯利是图的不良价值取向,人们开始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不择手段。至今,这种极端观念引起的一系列不良的后果尽数显现:经济危机、主权问题、社会暴乱、动乱不堪、自然灾害、全球变暖,这些无不在危害着我们的生存环境、生命安全。于是,在身心具疲的高压之下,人们开始寻找释放,寻找内心的一方净土,此时展露头脚的休闲体育呼之欲出。其中,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以其丰富的内容形式、多样的艺术形态、轻松愉悦的方式更能让人得到身心的释放和满足,让人们在城市生活中感受到自然和谐之美、地域风情之美、民族风俗之美。加之,在体验过程中,人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悟出了生活的真谛,改变了“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的价值观,养成了“得之淡然,失之坦然”的豁达生活态度。

一个重竞争,给社会的发展注入活力;一个重和谐,使社会的发展保持生命力。两者相遇,既保持社会快速发展又保证其健康发展,互为补充,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

3 新时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竞技体育发展的展望

3.1 新瓶旧酒,树立新时代文化多元发展的新思维

一种文化,各国家和民族的价值判断和追求更多地呈现出它的非一致性。时代的更替伴随着文化价值的推陈出新。多元文化大繁荣的今天,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必然趋势,我们应抛弃不同文化间冲突与矛盾的错误观念,用文化多元发展的眼光进一步挖掘各自所蕴含文化在所处时代的多元社会价值,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世界多元文化蓬勃发展的必经之路。

3.2 文化自觉,树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世界品牌的新格局

“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注重和谐发展。受孕于传统文化的民族传统体育所蕴含的“天人合一”、和而不同思想追求的正是一种多元和谐和动态发展。在追求和谐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中华传统文化将重放异彩,被推向世界文化发展的新潮,此为将深受传统文化洗礼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推向国际是弘扬传统文化发展体育事业的应有之举。摒弃狭义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树立全球化的眼光,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性是立足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华民族;地域性是立足世界东方的中国特色。只有立于中国树立世界品牌,利用现代化的发展之窗展示民族传统体育的魅力才能使之得到长足的发展。

3.3 改变思路,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体育发展新体系

中国的发展一直都坚持“统筹兼顾”的方针,“西部大开发”等平衡各地发展的战略已经证明是正确高效的。因此,体育事业的发展可以借鉴这种政治思维,根据我国体育发展的现状统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同时兼顾到竞赛体育社会体育大众体育实现体育事业的联动发展。(1)助推民族传统体育走出民族区域,全面普及让更多的人熟知并参与进去,携手竞技体育建立一个全面成熟的现代化体育发展新体系,而现代化的大都市雄厚的经济支持和良好的环境,再加之通达的媒体传播平台,将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推波助澜;(2)统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发展,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将之分别编入竞赛体育社会体育大众体育的范畴,形成“民族传统体育+竞技体育”的多层次全民健身新体系;(3)利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特有的表演形式,丰富的艺术形态,将民族元素注入新时代社会各个领域,形成“民族文化特色+时代特色”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艺术新形态,既能为之推波助澜,又能使民族传统体育焕发时代光芒。

4 结 语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世界文化多元发展已成必然趋势。我们应放眼全球,站在时代发展的最前沿,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竞技体育新时代的社会辩证关系,全面审视体育在当今社会的新的多元价值,重新定位体育的社会角色,才能使我国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共享多元文化大繁荣的盛世。

[ 1 ] 蒋东升.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相关概念辨析[ J ].体育学刊,2008(4):103-106.

[ 2 ] 泰勒.原始文化[ 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12.

[ 3 ] 蒋东升.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竞赛化——兼与《对云南省第八届少数民族运动会的反思》一文作者商榷[ 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2).

[ 4 ] 王岗.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社会文化选择[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7).

[ 5 ] 王少春.中外体育文化相遇的发展格局[ J ].体育科学,2011,31(5):79-85.

[ 6 ] 胡小明.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多元文化价值[ J ].体育学刊,2007,14(8).

[ 7 ] 汤立许.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困境及路径选择[ 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5):574-578.

[ 8 ] 张玲.试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和谐发展[ 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6(3).

[ 9 ] 白晋湘.全球化视野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25(3).

[ 10 ] 万义.民族传统体育综合创新发展观的质疑与思考[ J ].体育与科学,2007,28(1).

G85

A

1674-151X(2017)12-003-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2.002

投稿日期:2017-03-27

2017年度自治区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项目课题(项目编号:YCSW2017134)。

黄书朋(1992—),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猜你喜欢

竞技中华民族民族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MINORITY REPORT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