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阳市公安局开展预防高考招生诈骗宣传活动

2017-01-26

中国防伪报道 2017年7期
关键词:宣传材料木马程序海阳市

各地动态

海阳市公安局开展预防高考招生诈骗宣传活动

随着高考的结束,形形色色针对高考学生、家长的骗子们在各个平台开始抛头露面。近日,海阳市公安局加大了打击、防范电信诈骗力度并组织了一系列防诈骗宣传活动。

开展防电信诈骗宣传活动

高考结束后,海阳市公安局方圆派出所及时进行工作重点调整和再部署,针对高考学生、家长的诈骗列为重点,先后出动警力90余人次对辖区内10余家人力资源公司、劳务公司等进行检查和政策宣讲,对街面各类招生广告进行清理和倒查。

同时,在医院、商场、旅游景点、社区和村委会等显著位置张贴反诈骗宣传单,利用户籍服务大厅LED电子屏循环播放“防诈骗”宣传片,动员民警利用各自的微信圈进行转发宣传。一系列举措,不仅进一步营造高压震慑态势,而且贴心的服务也赢得学生家长的高度赞誉。

海阳市东村派出所也在辖区内积极开展了防范招生诈骗宣传活动。宣传期间,该所认真梳理了近年来出现过的利用冒充高校招办人员、军校招收自费地方生、虚假招生网站、网络木马程序、高考加分以及发放补助金等典型招生诈骗的伎俩,精心制作了招生诈骗预警提示及如何防范诈骗宣传材料,组织民警深入校园、社区、村庄、武装部等场所,通过发放防范诈骗宣传材料、张贴预警提示,向考生及家长宣传招生诈骗的各种手段以及防范措施。同时,该所还积极在电视、网络等媒体上,宣传防范招生诈骗,切实提高宣传力度。

目前,已发放宣传材料500余份,张贴预警提示100余份,在电视、网络媒体上播放、刊登防范诈骗信息2篇。通过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考生及家长的防骗意识,有效遏制了此类案件的发生,受到辖区师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梳理的各类诈骗伎俩

利用网络诈骗。通过手机短消息或网络、向考生或家长发送“花钱可以上重点大学”“可以拿到内部指标”“计划外招生”等虚假信息。部分学生或家长因考试成绩不理想,想通过该种“便捷”的途径获得录取,而在付款后,不法分子通常会销声匿迹。

利用木马程序诈骗。不法分子通过非法途径,提前获取学生或家长的通讯信息,进而发送短信、微信、QQ等信息,同时在信息中植入木马程序,一旦受害者点击浏览信息,手机捆绑的银行账号密码即泄露,导致损失。

冒充高校招办人员。不法分子自称高校招生人员,携带高校招生宣传资料,诱骗学生及家长填报志愿。在取得家长的信任后,又强调录取的难度,暗示考生及家长慷慨出手。还有的不法分子自称是高校或省招生办某领导的熟人、亲戚、朋友,称有办法让“二本”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重点院校,让专科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本科院校,或从普通专业调到热门专业等,实施诈骗。

伪造“山寨”招生网站诈骗。部分不法分子参照正规的学校网站,建立较为逼真的网站、网页,发布虚假招生信息,并安排专人接听电话,在受害者与其联系后,要求受害人缴纳相关手续费用实施诈骗。

军校招收地方生诈骗。不法分子伪造部队印章和各类证件,谎称军校有地方指标,缴纳一定关系处理费后,可以成为军队学员,在诈骗得手后立马消失。

以“自主招生”诈骗。不法分子利用自主招生政策,误导学生家长,声称自主招生就是不要分数线,花数万元即可录取。一旦受害人发现可疑,不法分子立即就会销声匿迹。

以“高考补助金”转账诈骗。骗子冒充教育局、财政局等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电话准确报出考生姓名、学校等信息,通知考生可领取“高考补助金”,一步步诱骗考生或家长在ATM机上操作进行转账诈骗。

警方再次提示,考生和家长要通过国家正规途径参加招生考试,通过正规途径查询学校招生简章。此外,有缴费的一定要到财务部门并索取收据,如果遇到招生诈骗,应及时报警并收集好相关证据。

猜你喜欢

宣传材料木马程序海阳市
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宣传材料的效果评价
“晒”责任,“亮”承诺——海阳市推行食品生产单位食品安全公开承诺活动
杀灭木马程序,幸福就会来临
海阳市“三生”空间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海阳白黄瓜种植技术研究
宣传材料的中英翻译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加快公路建设对县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恶意木马程序——Trojan_Generic
论述普通高校招生宣传工作原则及建议
旅游对外宣传材料及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