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知识抽象性”与“思维形象性”之间的桥梁
——浅谈“提高数学课堂操作活动有效性”策略
2017-01-26
(中山市实验小学,广东 中山 528400)
巴班斯基认为:“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分析学生的状况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方式,拟定教学进度,对教学结果加以测定和分析,等等。要达到最优化的关键:一是分析教材中主要的和本质的东西,确保学生能掌握这些内容;二是选择能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方式,进行有区别的教学。”因此,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操作的有效性,可以参考以下策略。
一、巧妙设计——妙笔生花
课堂操作活动的有效与否,首先取决于该操作活动是否建立在学生学习和教材本身的“需要”之上。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科学体系和逻辑结构;把握教材的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把握教材的难点和疑点,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考虑研究和设计合适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能够学得轻松、有趣、有效。
例如:在讲授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时,笔者让学生以课桌面为平底锅,一次最多能烙2张饼,每张饼都要烙2面。我们取出若干作业本作为烙饼,分别让学生尝试烙2张饼、3张饼、4张饼、5张饼……让学生慢慢尝试出“烙饼的最优化策略”。正当学生兴致颇高的时候,我突然让学生尝试烙20张饼,这该怎么办?有的在几个人的合力尝试下,勉强完成,有的根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正当同学们一筹莫展时,我并没有马上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策略,而是让他们继续思考——若是要烙100张饼,该怎么办?此时,学生知道一定不能通过亲自操作解决问题了,他们开始想办法,找规律,最后他们通过观察我在黑板上记录他们烙2~10张饼的烙饼记录,得出了结论。原来烙饼的张数就等于烙饼的次数,换句话说,要烙1 000张饼,也不用算就知道只要烙1 000次即可。学生们恍然大悟,为自己找到规律兴奋不已!
二、合理安排——画龙点睛
根据学生的心智特点、教材特点及教学需要,教师除了要考虑操作活动的设计外,还要考虑怎样将操作活动安排进课堂,有的适合“前置”,有的适合“中置”,也有的适合“后置”。合理安排操作活动,既有利于学生轻松掌握知识,又能增添课堂趣味性,对课堂教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前置性”操作
这一操作比较常用,因为小学生的认知大都是由具体到抽象。比如概念的形成、规则的发现,大多要依赖具体的感知、丰富的表象,为此在学习之初要先让学生开展动手操作活动。如讲授“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准备好两个完全相等的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让他们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和算一算,可以得出“与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就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的结论,从而轻松概括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二)“中置性”操作
这一类型相对比较少用,但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困难时,这样的操作非常“有效”。如讲授小学《数学》第一册“11~20各数的认识”时,有的学生不能马上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10和几个1组成的。此时教师可板书“12”,要求学生“拿出小棒数出12根,想一想怎样摆,能够让人一眼就看出是12根小棒?”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思考,很快就能明白,一捆棒有10根,再摆2根就很清楚明了!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顺利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这样的教学既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同时还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三)“后置性”操作
这一类型的操作也是比较常用的,通常应用于巩固知识点间的联系。如在讲授“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时,当学生已经掌握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后,教师可让学生实际测量书面、桌面以及黑板等实物的长和宽,并求出他们的周长与面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适时指导——如虎添翼
小学生注意力的持续时间短,容易分散,并且他们的自觉性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较差。在课堂操作活动中,容易出现学生盲目操作,或是被教具分散注意力,或是不能抓住操作中的关键等问题,因此此时需要教师适时给予合理的指导与帮助。其中指导分为三个阶段。
(一)操作前的指导
每一个操作活动都有其目的性和具体操作事项,所以为了避免浪费时间和取得理想效果,教师应该在操作活动开始前提出明确的操作目的和要求。例如:A.操作什么东西;B.怎样进行操作;C.操作的具体数量是多少;D.我们要研究什么?例如:在讲授“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们先让学生知道有哪些工具,大概了解怎样求解三角形内角和,学生就会很快找出合理的方法。
(二)操作中的指导
有些活动如若教师一开始就告诉学生如何做,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因此,有的活动指导可以安排在活动开始一段时间后,当发现很多学生没有找到正确方向时,教师可以通过教具演示和课件讲解等方式,给予学生启发、帮助与引导。如果经过提示后,依然有较多同学不明白,还可以采取分步定向指导、逐渐完成操作的策略,有时教师还可以单独指导一个小组或是某个学生,以求实效。例如:讲授“角的度量”时,有的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度量,后来经过老师点拨,就轻松掌握度量方法了。
(三)操作后的指导
开展操作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操作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因此,在操作之后,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对操作结果进行认真总结和准确归纳。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交流、同桌对讲、个别发言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同时,教师还要注意组织学生认真听取同学的表达,发现操作、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与存在的问题,共同学习和完善,互相促进,共同进步。例如:讲授“圆的面积”计算时,在让学生将简易的圆形转化成类似的长方形的操作后,老师细心引导同学们仔细观察并思考:操作后的长方形的长与原来的圆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宽与圆的什么有关?怎么求圆的面积?同学们循序渐进、逐一攻破,一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能很快地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形成过程,学生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四、充分利用 ——一举多得
课堂操作活动,是将学习数学知识应用的智力活动方式“外化”为动手操作的过程,但这不是课堂操作活动的目的,其目的是通过这一外部程序“内化”为学生的智力活动形式,从而准确抽象出理性的结论,避免概括前的思维断层。除此之外,很多操作活动结束后,学生共同制作出的“操作成品”,往往会对其后期的知识学习助益良多,师生皆应珍惜得之不易的“操作成品”。
例如:我校刘丽琴老师在讲授“表面积和体积”的练习课时,就创设了一个“让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纸折成一个长方体纸筒”的操作活动。操作活动很简单明了,1分钟不到,学生就已经完成了,并且还清晰、明了地得出如下结论:同一张长方形纸,可以沿着长边折,也可以沿着宽边折,均可折出长方体纸筒;但无论怎么折,“操作成品”都是四个面完全一样的长方形,而纸筒空空的两头则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
不要小看这个简简单单的操作,就是这看似轻松简单的操作,却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到长方体也是有普通长方体和特殊长方体之分的,而他们现在所折出的长方体就是一个特殊的长方体,其底面边长恰好就等于原来沿着折的长边或宽边的四分之一。这个知识点,对日后学生解决相关问题,是非常有帮助的。
此外,由于这一课时的内容是一节练习课,学生们已经掌握了普通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因此,刘老师特意让学生继续观察手上的“操作成品”,并让他们一步一步地尝试求出该长方体的侧面积、底面积、表面积和体积。在让学生进一步复习了相关知识之余,刘老师还抽丝剥茧地让学生观察发现“同一张纸若采用不同的折法,其侧面积一样,但底面积、表面积和体积都不一样”的特点,以及明白“要想两种折法得到的长方体的侧面积、底面积、表面积和体积一样,必须要求所要折的那张纸一定是正方形纸”的道理,真可谓“一举多得”“相得益彰”!
五、结论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操作活动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要使操作活动充分发挥其“最大效益”,教师就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教材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设计方案,合理安排、适时指导,为学生在“知识抽象性”与“思维形象性”之间搭建起桥梁,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发现、算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以及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声汉.学习策略初探[J].教育研究,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