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在元素养教育中的角色定位与职能塑造

2017-01-26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徽章图书馆素养

社交媒体软件如Facebook、Twitter、Second life、微信和微博等的出现使原本静态的信息变得活跃起来,网络信息的鱼龙混杂也给人们利用信息带来一定的困惑。这种大环境下信息素养被赋予了新的定义与内涵,作为信息素养的素养——元素养成为了近两年图书馆界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热点[1]。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元素养教育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开展元素养教育相关角色的构成并厘清图书馆在高校元素养教育中扮演的角色与肩负的职能,为在国内高校开展元素养教育提供借鉴。

1 元素养的概念及特点

2011年汤姆·麦基(Tom Mackey)和特鲁雅各布森(Trudi Jacobson)在其发表的《重构信息素养为一种元素养》一文中[2],首次提出元素养概念,认为元素养是一种根本的、自我参照的综合框架,是催生其他素养的素养。

元素养为信息素养提供了一个概念框架,可以消除其他素养间的理论分歧,建立关联,以达到终生学习的目标。元素养提倡数字时代人们应该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为有效地参与到社会媒介和在线交流提供了一个综合性指导框架[3-5]。

元素养教育不同于以往的信息素养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以往的信息素养教育多数是指实体环境下的以传统课堂形式展开的教育,而元素养教育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应运而生,主要借助于社交媒体展开的慕课式或嵌入教学方式;其次,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主要侧重于具体的数据库检索方法的显性教育,而元素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及批判性思维,是对学生隐形素养的塑造;最后,信息素养是其他类型素养(如媒体素养、视觉素颜、数据素养等)的基础,而元素养是多种素养的一种融合,是一种综合素养。综上,元素养的特点可概括为媒介性、嵌入性、批判性和综合性。

2 国内外元素养教育实践

美国元素养教育比较成熟,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元素养MOOC。元素养MOOC是美国元素养教育实践的典型,以一种免费和开放学习资源的形式向全世界感兴趣的人开放。主讲师由不同学科背景人员构成,大部分是信息素养馆员,重点强调元认知的培养,促使学习者能够生产和共享信息[6-8]。

二是徽章系统。元素养徽章系统是以元素养学习目标为基础,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通过挑战任务的方式让参与者学会生产、评价、选择和共享信息[9]。

三是元素养协作学习项目。由纽约州立大学教务部资助的创新教育技术基金组创建了元素养协作学习(Metaliteracy Learning Collaborative)项目,这个元素养协作学习由图书馆员、学科教师和教育设计者构成。元素养徽章系统就是元素养协作学习的一个子项目[10]。

四是MOOC与徽章系统的整合。美国信息素养教育专家Trudi Jacobson与Thomas P. Mackey创建了设计创新在线学习:Coursera MOOC与开放SUNY(纽约州立大学)徽章的整合。将徽章系统的模式嵌入到元素养MOOC教育中去,让学生通过闯关模式学会知识内容[11]。

五是徽章系统的重建。2016年5月,Trudi Jacobson等人重新定义了现存的元素养徽章系统,为教师教育组制定了一个合作化的徽章系统,包括针对高等教育组和K-12教育者的系统,这项教育资源能使学生成功地参与到当今在线生存和学习的大环境中[11]。

国内元素养教育研究仍处于理论阶段。笔者以“元素养”为主题词检索中国CNKI数据库,共检索到论文81篇,其中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学科领域论文21篇。通过对阅读这21篇论文发现,目前我国学者对元素养教育的研究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理论研究。对《框架》内容的深度解读与评价,分析元素养教育产生的背景及元素养培养目标,辨别元素养及相关素养概念间的关系,对信息素养教育的重新定位进行思考[12-16]。二是实践研究:对美国元素养教育实践进行剖析,并总结出对我国的教育及启示[17-18]。三是零散的相关研究:包括新生馆员职位与元素养教育的融合研究、基于《框架》对信息素养教材质量评价与编写建议的研究、对某一地区大学生元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等[19-21]。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国外学者对元素养教育理论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从元素养概念的提出到《框架》的颁布,以及相关论文的发表和图书的出版都对国际学者元素养教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外实践方面也颇为丰盛,元素养协作学习项目的制定、元素养教育网站的开发、元素养MOOC课程设置及元素养徽章系统的设计等都为国内高校开展元素养教育提供了借鉴作用。国内学者对元素养教育研究仍处于理论学习阶段,特别是关于图书馆在元素养教育中的角色与职能方面的研究就更少。笔者借鉴国外的研究和实践,对图书馆在国内元素养教育的角色定位与职能进行了探讨。

3 元素养教育中的相关角色

从美国开展元素养教育实践上来看,支持元素养教育的组织主要包括政府、教员群体和图书馆。政府和基金组织为元素养教育提供政策和基金支持,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教师为元素养MOOC提供教学支持,图书馆是开展元素养教育的总组织单位和主要力量。因此,元素养教育的开展并不能由某个部门独立完成,而是一项合作式教育。

3.1 政府和基金组织

元素养教育的最根本目的是提高国民信息素养,因此政府应高度重视元素教育,从国家层面统筹规划元素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包括制定相关信息政策法规、元素养教育指南等。政府和基金组织是元素养教育资金的重要来源,也是元素养教育课题研究的带头人。政府和基金组织可以带头开设元素养教育专题等基金项目,一方面引导元素养教育的开展方向,另一方面在专项资金上保证元素养研究的顺利开展。美国目前有两个创新教学技术基金(IITG):一个是用于创建元素养学习协作和探索徽章,另一个用于整合MOOC和徽章系统,二者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元素养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进展[22]。

3.2 院系、科研科、教学工作组

元素养教育受众面广,在高校中主要面向全校的学生,因此,高校科研规划处、各个院系以及教学工作组等部门都在元素养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Megan Oakleaf分析《框架》的本质是一种指导理念,而不是一种工具和技巧,并且这些理念会随着学生和老师的需求进行扩展[23]。《框架》并不是一套具体操作标准,每个教育部门应根据本部门特点对《框架》进行本地化。Andy Burkhart描述了他为人种学班上课时使用了阈值概念“调查研究”,他认为:使用阈值概念教学也许并不能对每个人都奏效,但它对课程设计很有帮助,它帮助你集中要点,不会使你偏离教学重点[24]。因此各个院系、科研科以及教学工作组等人员应成立元素养教育小组,定期开展对话讨论,制定适合本校特色的教育指南,协作教学,共同完成元素养教育。在总的教育方针指导下,每个院系、每位教师可以有自己的教学特色,也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对元素养教育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元素养教育小组还要建立一套元素养教育评价标准,及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不断修订和完善教学内容。美国纽约奥尔巴尼大学和帝国州立大学在开设“元素养MOOC”课程时,要求学习者利用网络媒体对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创建博客,并在线上通过交流进行知识的分享和创造,并制定了一套元素养MOOC博客评分标准,分别为优秀、精通、需要改善、低于预期值[25]。

3.3 图书馆

图书馆是信息素养教育的领头人,以往的信息素养教育主要是由图书馆开展文献信息检索课,如今从信息素养教育转向元素养教育仍然改变不了图书馆的重要角色地位。国际上,元素养MOOC的很多任课教师都是图书馆员或者信息素养馆员,在Coursera平台创建的元素养MOOC——“元素养:在相互关联的世界里提升自己的能力”课程的教师中,美国元素养教育专家Trudi Jacobson就是著名的图书馆员,Kelsey O'Brien是助理馆员,Allison Hosier是信息素养馆员[26]。

图书馆员本身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具备较强的信息检索、分析和应用技能,能够及时掌握国际信息素养理念的变化动态,具有传递元素养教育方针的能力。图书馆在高校开展元素养教育中主要担负先进教学理念的引导者,教育方针制定的总指挥以及元素养教育实施的主要教育者。

4 图书馆在元素养教育中的角色与职能

图书馆拥有最为丰富、权威的资料和平台,多年的信息素养教育使图书馆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元素养教育是传统信息素养教育的转型,开展元素养教育并不是图书馆一个部门所能完成的,然而图书馆却在元素养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4.1 元素养通识性教育人员

在国外,图书馆是元素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元素养最早是由美国信息素养教育专家雅各布森与麦基提出的,以元素养为理念的《标准》也是由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提出修订和完善的,因此图书馆界是元素养教育的创始人和带头人。图书馆人因其自身的信息素质能够及时的获取国内外元素养教育研究进展,能引进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实践。图书馆通过馆际合作和交流可以分享经验、发现不足,图书馆因其丰富的信息素养教育经验也成为学生依赖的信息获取场所,理所应当的成为元素养教育推广主要阵地。

在元素养教育中,图书馆具有三重任务。一是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充实自身,成为名副其实的元素养馆员。图书馆应全面掌握元素养理论知识,跟踪国际先进经验,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构造适合本校师生特色的教育内容。二是对校内教师进行元素养教育培训。图书馆员在获取元素养教育资源后,应先与校内院系、科研科、教学组等人分享。元素养教育没有具体操作指南,需要馆员与各科教师间相互协作教学,图书馆员将理念传授给校内教师等人,教学组再根据学科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三是对校内学生进行普及教育。图书馆可以通过举办讲座、专题研讨会、在线课程等方式对学生普及元素养知识,通过选修课等方式展开元素养教育。学生通过图书馆员的元素养培养和任课教师的个性化元素养教育双重保障一定能够成为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元认知能力的元素养公民。

4.2 元素养教育平台的制作与维护员

元素养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不同,它不仅仅是传授数据库检索的技巧,而是培养用户批判性思维和交互协同能力,积极促使用户在接受教育后自身的情感和元认知会有所变化。因此元素养教育方式应具多样化,除了传统研讨会、讲座、公选课等外,美国还建立了以奥尔巴尼大学和帝国州立大学学生为主要对象,并面向全世界开放的元素养MOOC和徽章系统。元素养MOOC有网站形式和借助公开课平台形式两种,徽章系统将教学内容以层层挑战的方式展开,使用户能够通过挑战的过程达到学习的目的。图书馆应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可以寓教于乐,借助新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融入到用户生活中,以游戏、视频、音频等方式,让用户既能轻松的参与进来,又有兴趣的学到知识,期望能对用户的思维和情感带来巨大变化,达到元素养教育目标。

图书馆理所应当是图书资料的存储场所,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同样有责任和义务对电子资源进行存档和长期保存,包括元素养教育制作的MOOC或其他固态和虚拟的教学资源。同时,元素养教育离不开社交媒体,用户间的小组讨论、知识的分享和创建整个过程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图书馆搜集和整理这些动态信息,形成有用的数据,长期保存。此外,这些交互性信息因其不固定性,需要图书馆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新,便于日后的搜索和使用。

4.3 元素养教育团队联络员

由于元素养教育并不是图书馆一个部门所能完成的,图书馆应该与院系、科研科以及教学工作组等人员合作,共同完成元素养教育。在这个合作教育组里,图书馆是最先掌握元素养理念的人,应起到统领作用。图书馆首先对成员组进行元素养培训,并经常与各个部门展开学术对话,共同探讨元素养教育方针政策,辅助制定具有学科特色的元素养教育指南。此外,图书馆还应该与IT部门、网络中心等部门合作,共同构建、维护基于元素养理念的教育平台。图书馆应带头制作本校元素养MOOC,鼓励各个学科的教师积极参与,可以以学分制或证书方式吸引学生参与进来。

图书馆也应该带头与其他教育机构进一步合作交流,可以邀请国际元素养教育专家进行学术交流,使本校师生对元素养理论深化理解,并充分本土化;也可以与国内同行进行经验交流,吸取经验,不断修正完善本校的元素养教育;更应与院系、科研科、教学组等部门共同协商制定一套多维度的适合本校的元素养教育评价标准,及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合学生的反馈来发现不足,完善教育。

5 结语

元素养是信息素养转型的新范式,国外已经对元素养教育展开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美国元素养MOOC和徽章系统的成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元素养教育是由多种教育主体共同支撑的,其中图书馆担负着重要的角色地位。本文剖析了图书馆在元素养教育中的角色和职能,以期为图书馆提供借鉴,更好地开展元素养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徽章图书馆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让党员徽章烁烁闪光
国旗徽章
图书馆
一枚孤独的家族徽章
去图书馆
抗美援朝徽章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