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药打假

2017-01-26

中国防伪报道 2017年2期
关键词:柯桥食品药品李某

食药打假

01 辽宁大连破获跨12省市网络销售假药案

辽宁省大连市公安局1月8日对外宣布,大连金州警方近日成功打掉一个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团伙,案件涉及辽、豫、鲁等全国12个省区,案值高达500余万元人民币。

据大连警方介绍,2016年11月中旬,大连金州公安分局食品药品案件侦查大队的民警在例行检查时,发现犯罪嫌疑人陶某所售卖的保健品中,一种名为“生命源”的蓝帽注册保健食品十分可疑,且陶某并无经营资质;警方随即将陶某带回公安机关作进一步调查。

经化学检验,该保健食品含有毒成份。其包装盒上的“蓝帽”标识为假冒的,并未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据陶某交代,这些药品是通过一个姓赵的上家进的货,发货地点是河南郑州。根据陶某提供的线索,警方发现这是一起有组织的异地交易的团伙案件。

2016年12月24日,专案组在辽宁铁岭昌图县将嫌疑人郑某抓获。随后,民警在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某村一处小楼内,将正在灌装、压膜、装箱伪劣保健药品的李某等5名生产头目抓获。经过现场搜查,这栋租来的三层楼房内堆放着大量成品和半成品保健药品。警方依法查没封存了胶囊型成品和半成品假药和假保健食品400余万粒。

警方初步查明,两年来,李某通过郑某提供的购货信息通过网络面向全国发货,涉案地区包括江苏、四川、云南、新疆、甘肃、山东等12个省区,初步估计销售金额达500余万元。

02 柯桥警方查获近2吨的美容假药

2016年5月,绍兴市柯桥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民警在使用微信过程中,无意间发现李某在微信朋友圈大量发布注射肉毒素和玻尿酸等美容药品的小广告。警方随后联合市场监督局对李某展开调查,发现了一个结构严密的分级销售美容假药团伙。5月到12月间,柯桥警方赶赴湖北、江苏、河北、广东等地,共计抓获犯罪嫌疑人14名,查获90多个品类的美容假药共计192箱2吨,涉案金额500多万元。

2016年10月,柯桥区市场监督局稽查大队在对某快餐店食材的例行抽检中,发现五香豆腐干中有苯甲酸成分,其含量高达0.99g/kg。该成分会严重影响人的肝功能,会造成肝衰竭,国家明令禁止在豆制品中添加。

12月9日,柯桥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区市场监督局稽查大队联合执法,及时查处了这个豆制品加工黑作坊,对三人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

2016年以来,柯桥区公安分局坚持“更快破大案、更多破小案、更好控发案”原则,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在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重要职能作用,积极联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细化方案、完善举措、明确重点、发力推进,落实“队所联动、队队联动”工作机制,有效确保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据了解,柯桥区公安分局成立了专职化队伍,以治安大队行动队为负责打击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职机构,确定3名民警为负责打击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职人员。同时,两名治安大队民警为一个工作小组,对接联系3到5个派出所,指导督促相关派出所开展打处工作。建立捆绑式考评,联系派出所的成绩,作为治安大队民警评先评优的主要依据。同时开展常态评比,按照即定目标任务,对各类打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常态通报,阶段评比。加强业务培训,学习各地先进经验,同时培养民警的业务能力和职业敏感性。

柯桥区分局治安大队2016年以来还重点加强与区市场监督局之间的联动,建立完善线索通报机制,形成合力,及时介入查处。除了查处了美容假药、非法添加苯甲酸的豆腐干外,还开展严打整治活动,柯桥派出所、齐贤派出所根据市场监督局提供的线索还先后查处了“铝包子”案“铝油条“案。

截至2016年12月底,柯桥区公安分局共摸排食品和药品等案件线索87条,破获食品类案件16起、制售假劣药品类案件21起、其他假劣案件7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59人,涉案金额3651.7万元。第四季度更是持续发力,成效显著,对20名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有力维护了年末食药民生领域安全。

此外,柯桥区公安分局还积极创造良好的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舆论氛围,通过柯桥警方微信公众号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专项行动,形成强大合力。

03 盐城5名“神医”卖假药在医院门口被抓

在盐城的医院门前,一些人打着“包治百病”“祖传秘方”“野生中药”的幌子,欺骗患者或患者家属,受害者中以老年人为主,被骗金额数百上千不等,使本来就因病致困的家庭更雪上加霜。近日盐城亭湖警方根据群众举报,将李某等5名卖药的“神医”抓捕归案。

亭湖公安分局接到群众报警称:盐城市区附医、北三院和中医院等地附近经常有人以卖“假中药”名义实施诈骗,还存在强拿硬要,寻衅滋事行为。数月间,分局陆续接到多起类似警情,受害者以老年人为主,多数为患者及其家属,被骗金额数百上千不等。

前期分局刑警大队联合辖区派出所进行了周密的调查取证。于2016年12月19日上午7点,侦查民警在盐城附医门口将李某、张某等5名卖药的“神医”抓捕归案。

据审查,李某等5人是盐城人,分属两个家庭,有卖药诈骗的前科。“他们流窜在市区各大医院车站,以卖野生中药材为名,骗取群众钱财。”民警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们5人分工明确,每到一个场所,1人卖扮农民卖药,1人放风,1人扮围观者,两女的扮作买药的,每个地方只待十多分钟,骗完一个就集体离开,再转站下一个地点。

“如果遇到看病的老百姓携带现金较多的,他们还‘化两为克’进行强买强卖,明明说好的二十元一两,现在告诉你二十元一克,肢体欺压,言语威胁,不买还不行。”经民警审查,李某等人对自己的违法犯罪行为供认不讳。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医院车站附近卖特效药的,卖祖传秘方的,千万不要相信,不要参与,避免上当受骗。如果发现自己受骗上当了,一定要拨打110报警或者到辖区派出所报案,以便公安机关调查取证,打击犯罪。

04 南昌市公安局侦破一起销售美容假药案

2016年11月底,南昌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与直属机动支队经过缜密侦察,成功侦破一起销售假药案,抓获一名涉嫌销售假药的犯罪嫌疑人涂某(女,30岁,南昌县人),当场查获一批非法进口的医疗美容整形药品和器械。

据悉,自2015年9月份开始,犯罪嫌疑人涂某在没有办理任何相关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情况下,在南昌市红角洲一小区开设了一家私人医疗美容整形工作室。从网上购买了一批未经国家允许进口的国外医疗美容整形药品和器械,在自己微信朋友圈里发布美容整形广告招徕顾客,非法从事医疗美容整形项目。涂某将非法买来的国外医疗美容整形药品的其中一部分用于前来工作室做美容微整形的顾客,另一部分直接加价销售给他人,从中牟取巨额不法利益。据初步统计,开业至今涂某已获利达数十万元。犯罪嫌疑人涂某对上述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警方提示:爱美的女性要到正规及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美容,不要将美容变成毁容。

05 陕西省公安厅公布10起食品药品典型案例

2016年陕西省公安机关开展食品药品打假“利剑”行动,前11个月共破获食品药品犯罪案件1009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165人,涉案金额8亿余元。公布的10起食品药品典型案例是:

推销非法药品和保健品 西安批捕两名嫌疑人

2016年10月15日,西安市公安局食药侦支队办案民警在高新区一酒店内将西安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干某和财务负责人李某抓获并刑事拘留。经查,2015年5月以来,该公司为牟取暴利,由干某和李某销售非法药品和保健品,并在国内多家电视台以药品名义进行广告宣传,并利用从非法渠道获得的中老年患者的信息,大范围电话推销非法药品和保健品,一年多来累计销售金额逾千万元。11月17日,干某和李某被西安市检察院批准逮捕。

生产假药销给80余家药店 西安张某任某被起诉

2016年6月初,西安市公安局食药侦支队民警经侦查获取线索,辖区内有人生产销售假药。支队民警迅速行动,于6月28日将隐藏在汽车修理厂内的生产销售假药窝点和团伙一网打尽。据犯罪嫌疑人张某和任某交代,自2014年7月以来,利用任某在省内某大型医药批发企业任法人代表的便利,将生产好的假中药饮片销售至80家药店和医疗机构。

销售假玻尿酸等药品 一美容机构老板被抓获

2016年3月9日,西安市公安局高新分局食药侦大队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执法人员联合检查时发现,位于辖区内写字楼中的一家美容机构存有大量无中文标识、标签的玻尿酸和肉毒素等药品,店内工作人员同时承认该店在没有任何医疗资质的情况下开展医疗美容服务。3月29日,警方将涉嫌销售假药的该店老板张某抓获。据张某交代,为谋取暴利,他低价从广州购买假的玻尿酸和肉毒素等产品,并以高价销售给顾客,经营额达100余万元。

5月7日,雁塔区人民检察院批准对张某执行逮捕并依法提起公诉。

延安志丹县刘某 添加罂粟制售羊肉面

2016年8月18日,志丹县公安局民警与志丹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在排查食品安全时,发现辖区内刘某经营的羊肉剁荞面店所销售的羊肉汤汁涉嫌添加罂粟,吗啡检测试剂检测为阳性。随后民警对其所销售的羊肉汤抽样送检,经检测,其羊肉汤中含有吗啡及可待因等违法违规成分。目前,刘某已被依法移送起诉,案件正在审理当中。

用工业化学品制假蜂蜜出售 汉中兰某等8人被起诉

2016年9月8日凌晨,汉台分局食药侦查大队联合食品药品监督执法人员端掉一隐藏于辖区内一招待所内的假蜂蜜生产加工窝点,现场查获8名犯罪嫌疑人,现场查扣了300多公斤的假蜂蜜成品,生产原料200多公斤。经初步查明,该团伙自2013年以来,长期流窜各省,以各种工业化学制品为原料制作假蜂蜜,用塑料桶包装后按土蜂蜜的价格出售。目前,犯罪嫌疑人兰某等8人已被移送起诉。

工业用盐冒充食用盐 渭南市王某等10人被逮捕

经过两个月的缜密侦查,2016年8月16日晚,渭南市华州区警方在一处库房内将正在装卸假盐的王某等10人抓获,当场查获假冒伪劣食用盐40余吨,现场扣押食用盐小包装袋10万余只。经查,犯罪嫌疑人自2015年以来,大肆将工业用盐加工制造为精制食用盐,截至案发累计销售假冒伪劣食用盐8000余吨。

犯罪嫌疑人王某等人因涉嫌生产和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罪已被逮捕。

烧饼中添加含铝泡打粉 咸阳市马某被判刑

2015年11月19日,咸阳市乾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一小吃店查获违规添加剂香甜泡打粉四包。经查,该店经营者马某在制作烧饼过程中违法添加泡打粉,烧饼中铝含量高达115.8mg/kg,严重超出国家安全标准,遂将该案移送乾县公安局,马某对其为烧饼卖相口感好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含铝泡打粉的违法犯罪行为供认不讳。 2016年3月,马某因违犯《刑法》第143条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10000元。

销售假冒品牌饮料 榆林市王某被起诉

2016年6月13日,榆林靖边县公安局食药大队接报案称,靖边县多家门市销售假脉动饮料。经查,这些假冒伪劣饮品均系通过微信向一名网名为“孤雁”(实名为王某)的人购买。在摸清王某的犯罪事实后,靖边警方对其进行网上追逃。8月6日,王某被河南省警方抓捕归案。现已查明,王某通过微信群销售假冒红牛、脉动、黑卡、怡宝水等品牌饮料,共计销售金额达150余万元。11月14日,王某已被依法移送起诉。

宝鸡市一面庄老板侯某 油泼辣椒中添加罂粟果

2016年8月中旬,宝鸡凤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县公安局移交的案件线索反映,辖区内一饸饹面庄自制油泼辣椒中罂粟壳检测呈阳性,涉嫌刑事犯罪。经凤县警方查明,7月21日,该饸饹面庄老板侯某在加工油泼辣子时,将罂粟果打成粉末添加到油辣子里面,经鉴定,油辣子中含有罂粟碱、吗啡、那可丁、可待因等违法违规成分。侯某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安康市一水产店老板王某 毛肚黄喉鸭血中添加甲醛保鲜

2016年1月18日,安康市汉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对辖区内一水产店检查时,发现该店销售的毛肚、黄喉、鸭血的甲醛、双氧水检测结果呈阳性,汉滨警方立即会同执法人员对该店经营的毛肚、黄喉以及库房角落存放的3瓶不明液体进行固定取证后扣押送检,同时对该店老板王某进行审查。经查,王某为达到保鲜及卖相好的目的,从2015年初开始在所经营的毛肚、黄喉和鸭血中添加甲醛溶液。

06 咸阳交警查获760箱假冒饮料

咸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交大队交警在公路巡逻中,查获一起运送假冒某品牌饮料的案件,缴获假冒产品760箱。

1月6日下午,高交大队西永中队巡逻交警王琳琳、成瑞、高沐坤沿福银高速公路执行交通安全巡逻任务,当巡逻至长武方向咸阳东(K1687+100)处时,发现一辆陕A牌号的轻型货车停在应急车道内,且未摆放任何警示标志,存在安全隐患,交警立即上前询问情况。这时,一个自称是跟车人的男子说,车辆发生故障无法行驶,驾驶人去寻找修理工了。为避免事故发生,交警迅速联系施救公司前来施救。

在等待施救过程中,该男子神色慌张,不断用电话与外界联系。交警便对车辆及货物进行安全检查。车厢内纸箱包装的货物整整齐齐,拆开包装后,却发现里面放有4小箱某品牌饮料,商标许可证等都不是杭州娃哈哈公司的,疑似一批假冒伪劣产品。值班中队长张大光获悉后,立即赶到事发现场进行调查。经查,跟车人李某与驾驶人李某同是乾县薛录镇人,驾驶人李某在镇上经营一家小超市。事发当日他从西安北郊某批发市场以低价购进一车假冒某品牌饮品,在返回乾县途中因车辆故障被中队巡逻交警查获。

该批货物共计190大箱,760小箱,批发价8000元。经渭城工商部门鉴定为假冒产品,目前,此案件已移交渭城公安局化工区派出所作进一步调查。

猜你喜欢

柯桥食品药品李某
绍兴市柯桥区柯桥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2019—2020年晋中市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分析及建议
柯桥印象
同居男友去世, 女友能否继承遗产
为了讨还债务而绑架、扣押债务人,构成什么犯罪
10年被抓8次的惯偷又栽了
2017食品药品监管大事记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征订启事
柯桥产业五记
数据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