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探索推进“筑云编制”试点
2017-01-25贵阳市编办
● 贵阳市编办
贵阳探索推进“筑云编制”试点
● 贵阳市编办
近年来,贵阳市探索运用大数据技术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实施“筑云编制”建设试点。2015年,贵阳市被纳入国家首批机构编制信息化建设试点城市后,在统筹考虑大数据技术应用和机构编制管理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并印发《贵阳市机构编制信息化建设试点“筑云编制”推进工作方案》。确立“筑云编制”建设的目标,即建设“机构编制+大数据+互联网”机构编制大数据管理系统;明确“筑云编制”建设的总体思路,即按照统筹推进、分步实施、统一标准、资源共享、经济实效的原则,依托中央编办机构编制管理“云平台”大数据监测分析系统,大力推动机构编制管理信息化建设,促进机构编制大数据与各部门间数据的深度融合,提高机构编制管理信息化水平;确定“筑云编制”建设的五大任务,即实现“三定”规定信息管理精细化,推进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化,促进政务信息透明化,探索事业单位管理和服务标准化,推动数据资源共享互通。
一是建立“三定”信息管理系统。数字化处理各部门机构改革文件、机构编制档案资料,完成部门及其内设机构职能职责的智能编码,并将基本数据信息导入系统,在系统中完成“三定”规定的量化分解。通过比较分析职能职责,获取部门职责交叉、重复或缺失的“三定”规定预警分析数据,机构编制部门运用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理顺部门之间和内设机构之间职能职责的对应关系,进一步优化职能职责,更加科学合理地设置机构。
二是建立事业单位评价管理系统。通过采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发改、公安、财政、人社、审计、税务、工商、质监等多部门的监管数据,探索新型事业单位跟踪和动态监管评价体系,建立事业单位综合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和信用分类标准,强化对事业单位事中、事后的监管。机构编制部门依据其指标评估结果,对事业单位职责履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促进事业单位全面履行职能。
三是建立部门协同管理系统。建立组织、机构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协同管理系统,涵盖机构编制管理、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人员管理、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军转干部安置管理、在职和离退休人员工资业务管理以及职称评审、考核奖惩、财政统发等主要管理业务。通过部门间的系统数据相互对接,有机衔接机构编制、人事、工资核发等业务环节,形成一套完整的组织、机构编制、财政、人社等业务管理流程,切实解决财政供养人员管理中存在的信息不通、程序繁琐、约束不力、多头管理等问题,推动数据资源互通共享。
四是构建行政审批监控平台。开发数据交换接口,接入贵阳市正在构建的数据共享和开放平台,采集网上办事大厅相关系统、“数据铁笼”行动计划试点单位系统的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状态及办理行为数据,搭建统一的查询与导航系统。通过监控系统,有效实施行政审批事前、事中、事后监管,适时查询行政审批基本进展和动态情况,分析评价具有行政审批事项部门的履职情况和工作量,为优化调整部门人员结构提供决策参考。
五是打造机构编制管理决策支持应用平台。通过决策支持应用平台,综合分析全市“数据铁笼”建设单位形成的数据、“数据探针”采集的数据和前期系统数据之间数据,获取全方位、多维度、可视化的大数据分析模型,全面掌握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履职情况、内设机构工作效率、日常工作量与机构编制情况匹配等数据信息。通过综合评估机关事业单位履职情况,为优化职能职责配置、调整机构设置和重新核定编制提供客观依据,充分发挥机构编制资源效用,有效减少机关事业单位“人浮于事”的现象。
理和部门监督管理相结合、行政监督与公共资源交易相分离的监督管理体制。其中,市、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分别对进入市、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交易活动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协调、督促处理进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项目交易活动的投诉;市、区各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依法受理和处理投诉事项,依法查处招投标活动等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市、区监察机关依法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有关的监察对象实施监察;市、区审计部门依法对公共资源交易及平台运行进行审计监督。制定《武汉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武汉市公共资源交易目录》,明确交易服务、管理和监督机构职责、进入交易的范围以及交易项目监督主体,确保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统一规范有序运行。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公共资源交易主体诚信档案、公共资源交易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建立并完善社会监督机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实现综合监管、行业监管与社会监督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