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关系的产业新城产城融合模式形成与选择
——以杭州为例
2017-01-25杨雪锋徐周芳
杨雪锋 徐周芳
基于空间关系的产业新城产城融合模式形成与选择
——以杭州为例
杨雪锋 徐周芳
当前全国各地产业新城和新城新区数量众多,但产城分离现象普遍,其中不少产业新城成了“鬼城”、“空城”、“睡城”。究其原因当前产业新城的城市功能不健全,且与产业需求不匹配,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配套建设滞后,不能满足职住人口的生活需求,产业新城的产业结构与城市生态宜居的发展要求不契合。分析案例总结发现产业新城与主城区不同空间区位关系下,产业新城定位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产业新城建设模式,进而决定不同的产城融合模式。因此,产城融合途径不可千篇一律,认清园区与主城的空间关系、针对性的完善配套,拓展功能,融合布局。
产业新城;产城融合;空间关系;发展模式;未来科技城
1 问题提出
产业新城建设是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典型方式,目前全国各地开发区数量众多,但产城分离现象普遍,其中不少产业园成了“鬼城”、“空城”、“睡城”。大多产业新城生产方式粗放、功能结构较为单一,部分园区与城市发展定位相悖、职住失衡与钟摆式交通等“孤岛”现象凸显。职住不平衡、潮汐式交通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该地当前产业新城的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居业人口的生活需求和城市的生态要求[1-2]。对于我国产城分离现状,国内学者提出人本导向、功能复合、配套完善与布局融合等是产城融合核心内涵。其中,功能复合打破目前产业区、生活区、生产生活服务区等空间上相互隔离的状态,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实现居住、生产、交通、服务等功能的融合。配套完善是根据新区的主导功能进行服务配套[3-4]。学者们对产城融合的内涵把握准确,而较少依据产业园自身的发展基础、限制条件提出针对性的产城融合方式。
当前大多数产业集聚区正呈现出“郊区化”、“分散化”、“多核心”的空间态势。从产业集聚区与主城区的空间关系上,可大致归纳为主城区包含型、边缘区生长型、子城区依托型及独立区发展型四种空间形式[5]。本文分析产业园发展现状发现产业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其空间关系有关。产业园与主城距离不同,依托平台不同,决定了产业园的发展基础,使得产业园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和制约因素,建设期和发展期要着重关注的方面不同。目前老城区产业园建成时间早,产业结构落后,面临环境污染、用地混杂等问题;新城与主城距离较远,新城居业人群难以享受主城的功能,部分产业园依托的县镇功能层级较低,难以满足居业人群的需求,同时新区在发展前期常常出现城市发展落后于产业发展的现象,新区基础建设滞后,城市功能缺乏,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本文通过促进产业新城与母城结合或者建设功能多元的新城,实现产城融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需要考虑产业新城与主城的区位关系,针对型提出产业园建设模式和产城融合途径。
部分地区已经先行推进产业新城与城市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如苏州工业园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下沙高教园区、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等。也有部分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产城分离的现象。本文通过总结各地产业新城建设的经验发现产业新城与主城之间不同的区位关系使得空间分化程度不同,面临不同的城市发展问题,因此对应不同的空间发展模式。因此本文将结合成功的产城融合案例,逐一分析不同区位类型的产业园如何实现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总结产城融合类型、典型发展模式,分析杭州未来科技城产城区位特征、产城融合类型,依据发展现状分析利弊,为后续规划调整方案提供参考。
2 产业与城市区位的基本类型
产业新城中,“鬼城”、“空城”现象较多出现在远郊型产业园,产业园距离主城较远,较高的通勤成本使得园区内的人们难以享受主城的功能,同时产业新城依托平台城市功能层次低,产业园基础建设不完善,城市功能缺乏,使得产业园缺乏对产业、人才的吸引力。“睡城”、钟摆式交通等居业分离现象容易出现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开发模式下。位于主城区的产业园也面临环境污染、设施陈旧落后等问题。不同区位的产业新城面临不同的城市问题。因此依据产业园与主城距离将两者区位关系分类,对研究不同类型园区适合的产城融合方式有参考意义。产业与城市的分离程度可以基于园区与主城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分化程度分析。依据产业新城不同的区位类型,将产业新城与主城的空间关系分为主城包含型、主城边缘型、副城依托型、新城建设型。
2.1 主城包含型
主城包含型,产业新城位于主城内,能够共享城市的基础设施,产业新城依托城市平台发展,产业与城市联系最为紧密。其存在产城不融合的问题主要可能有两方面:一是产业园的生产方式粗放,二是主城本身老旧,城市功能不完善。
在产业新城的产业方式落后,建设前瞻性不足的情况下,则产城矛盾集中在环境污染、生活与生产空间混杂上。由于园区主导产业定位与城市发展生态要求相悖,产业新城落后的生产方式导致功能分区不明确,工业防护不足,造成生产、生活空间混杂,城市整体环境的下降等问题。此类空间形式的产业区虽然充分利用主城区现有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大大降低了前期建设成本,但长远看产业区、主城区未来空间的拓展会受到阻碍。
主城区本身老旧,城市功能不完善,城市功能难以满足产业新城的需求。以老汉口的旧城更新为例。旧城区是城市的商贸功能最为突出、市政设施较为齐全的地区,同时也是生态环境较差、交通拥挤、人口和建筑最为稠密、危旧房最为集中、当前改建开发强度最为集中突出的地区[6]。老汉口虽是是武汉市和中部地区的商业中心、金融中心、交通运输中心,但产业结构、城市功能落后。汉口旧城区有很多产业落后,附加值低。老城区功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旧工厂、城中村、旧危房现象普遍,中心地职能偏低,城市用地结构的低效益,城市中心地土地资源价值潜力很大。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导致低效益的城市用地结构,低效率的用地结构又导致城市功能的不完善,城市功能的缺失制约了产业新城产业结构的优化。
2.2 主城边缘型
产业新城建在城市的边缘,在空间上与母城相接,对城市基础设施、城市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这种区位类型的产业新城地租较低,农村人力和城市人力资源均较为丰富,同时交通较为通达便捷,与主城基本能实现资源共享,联系紧密。前期投入成本相较于新城建设型低,相较于主城包含型未来的区域发展空间广。同时,此类区位类型产业园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的制约,如处于城市边缘多为城郊结合部,面临拆迁等问题。
2.3 副城依托型
副城依托型区位产业园建于近郊,距市区在一小时通勤范围内,市区公交体系尚能覆盖,但由于通勤成本过高,产业园所需城市功能主要依托于副城(子城、卫星城等),同时副城的城基础设施也随着产业新城建设、拓展,副城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副城的生产性功能区、生活性功能区、服务性功能区快速发展,区块功能更加明显,产业园既依托于副城的生活设施和基础设施,又推动了副城的经济发展、城市功能完善,还缓解了主城人口密度过大、空间局促、资源紧张等问题。
副城依托型产城关系一般会经历“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程融合”3个阶段。当主城区面临人口高度集聚,城市问题突出,人口与环境矛盾突出等现状,城市为了保护主城区城市生存空间环境、舒缓主城区压力、疏散城市中心人口、增强其就业和居住吸引力,将城市闲置土地开发为产业园、高教园等,寻找新的空间生长点、经济增长点。就杭州为例,《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城市布局结构将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以实现杭州城市空间格局由单一城市中心布局向多中心、组团式城市布局转变。其中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的下沙区块是三个副城之一,开发区的建设依托下沙镇的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下沙副城的城市化建设提出,全面提升下沙区块的城市功能、加速下沙副城与杭州主城对接和融合的要求,实现“国际性先进制造业基地、新世纪大学城和生态型花园式城市副中心”的目标[7]。下沙副城优先建设了高教区,依托大学城和新区的人文优势、政策优势,加快推进交通、医疗、商业、居住等城市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同时布局工业园区建设、跨境电商基地建设和生活型服务业发展,完成了由盐碱地向以高层次教育、高科技产业为主要特征的全面转变,在下沙镇、钱塘江滩涂围垦区建成了下沙高新技术开发区。
2.4 新城建设型
新城建设型区位产业园一般位于远郊,在空间上与主城是分裂的。其设施与在空间上独立于主城之外,主城区是其生产要素的来源和大件商品的购物中心[8]。其优势在于地租低,这类园区规模往往很大,未来的发展受制少,处在城市外围可吸纳附近城市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打破了城市之间的行政区划限制,促进了城市之间经济合作,在不同城市之间的贸易的运输成本得以降低。
该类区位的产业园距主城距离最远,难以获得主城城市功能的支撑,各类设施基础差。根据“ 城市即园区,园区即城市” 的发展理念,产业新城建设更需注重城市与产业的协调互动发展。因此在建设产业园的同时,同步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倡导产城融合。前期投入为4种区位类型中最大的,由于各项设施都需建设,发展较为缓慢。新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力与高端人才吸引息息相关。因此产业区与高教区能否协同发展关系到产学研的结合,关系到产业区的发展潜力。
3 不同区位下的产城融合模式
影响产城融合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从产业新城区位类型角度,提出与上述4种产城区位类型相对应的产城融合开发模式,分为主城包含型区位采用旧城改造模式和产业升级模式;主城边缘型采用组团式模式;副城依托型采用点轴式发展模式;新城建设型采用簇群式或区带式布局模式。
3.1 旧城改造模式和产业升级模式
主城包含型产业园在主城内部,空间高度融合,产业园能够充分依托主城的基础设施,因此要推进产业园与城市的设施共享、协同发展。针对产业新城的产业方式落后,建设前瞻性不足,导致环境污染、生活与生产空间混杂的现象。如何消除这些负外部性的关键是推进产业园转型升级。确立与主城发展定位相契合的主导产业,“二退三进”,将以能源、劳动力驱动的企业外迁或对生产方式落后的企业进行优化升级,发展以智力密集型为导向的绿色经济。
针对主城区本身老旧,城市功能不完善,城市功能难以满足产业新城需求的情况。旧城改造要提高用地效率,规划城市生活功能区和服务功能区的建设,提高城市中心地的等级。以完善城市功能为目的,抓好重点工程建设。以完善和丰富城市功能为重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完善已有的交通体系,增加道路运输能力,以满足产业新城对基础设施的要求。
3.2 组团式模式
产业新城建在城市的边缘,在空间上与主城相接,所处位置多为城郊结合部,面临拆迁、旧城保护等问题。因此主城边缘型产业新城宜采取组团式模式。典型的成功案例属苏州保护古城、发展新加坡工业园区和苏州新区的实践最为著名。1992年,苏州市政府作出“依托古城,开发新区”的决策,1994年新加坡与中国政府决定在苏州合作建设工业园区。苏州实现了自身扩容增量的蜕变,形成了“一体两翼”的新城市格局[9]。苏州保护旧城,在旧城之外发展飞地式新区的做法以及成为中国城市旧城保护和新区开发的著名成功案例。苏州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 中进一步确定了多个飞地、组团发展的城市格局。
3.3 点轴式发展模式
位于主城区近郊且依托乡镇发展的产业集聚区,主要可借助子城的生活配套及基础设施,集聚区的建设带动子城的发展,随着集聚区的发展,与子城区的融合可形成主城区远郊的一个经济增长极,同时借助铁路、高速公路、省道等交通与主城区形成联系。最终形成点轴式空间发展模式[2]。
3.4 簇群式或区带式布局模式
新城建设型产业园一般位于远郊,在空间上与主城是分裂的,需建设各项设施。规模较小的园区可采用簇群式布局模式。这种组团布局结构可实现分期建设,滚动发展;公共设施共享,节约建设多套服务设施的投入费用;各组团之间能够相对独立运作,灵活经营,实现产业新城内部企业之间和组团之间的便捷交流。同时规划一个公共服务中心,以便周围组团交流。规模较大的园区可采用区带式格局,及生活区和配套服务区平行于纵轴线布置,区带之间有垂直联系相通。
以大企业、大集团为核心,一大批上下游中小企业集聚其周围,从事配套加工生产的集群发展模式,称为簇群经济。这既不同于一些大企业把生产分工内部化的组织形式,因为中小企业是各自独立的法人实体,又不同于中小企业分散分布、缺乏联系的无序状况,因为专业化的横向联系与纵向联系把一个地区内的中小企业有机地组织起来。
4 杭州未来科技城产城融合分析
4.1 未来科技城产城关系现状分析
未来科技城位于杭州主城区西部10KM左右,有文一西路和文二西路两条主干道连接,并有地铁3号线和5号线将新城与主城连为一体。规划中的杭州火车西站作为重要交通枢纽也选址在新城的中心区。新城规划范围内有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以阿里巴巴大、恒生电子等大集团为核心,一大批上下游中小企业集聚其周围实现集群式发展。在城市形态上,新城出现了像梦想小镇这样产城融合、创新集聚的产业园区和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的众创空间。
杭州未来科技城以产城融合为规划发展理念,借助邻近主城区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接受主城的强大辐射力;同时也发挥科技新城的空间优势和产业优势,推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根据“城市即园区,园区即城市”的发展理念,科技城的建设注重城市与产业的互动发展。科技城采取共生型融合模式,产业、生活、生态用地交错布局,形成产城一体化单元,打造开放式的办公区、生活区。在海创园、淘宝城、华立科技园、梦想小镇等大规模园区周围配套住宅区、商业区等,节约通勤成本,缓解主干道拥堵压力。位于仓前古镇的梦想小镇在园区内风景秀美,人文底蕴深厚,配套设施齐全,“三生”融合。
同时园区还形成了特色的孵化模式:高校科技园区——研发孵化基地——产业化基地的模式,通过技术链、资金流、信息流和知识流的高效联动在园区内形成生产和研发综合体和区域网络式创新体系。梦想小镇高校、孵化器与产业基地连接的典型。未来科技城的梦想小镇就是以互联网+产业为主导的“众创空间”,支持“泛大学生”群体创新创业的孵化器,从事互联网相关领域产品研发、生产、经营和技术(工程)服务。小镇举办“创业先锋营”大赛进行入驻选拔,通过选拔的队伍可以免租入驻办公区和公寓,同时还可获得大学生创业信贷资助。梦想小镇的人才加上天使小镇的民间资本注入,大大激发了创新创业的活力,推进了产学研的结合。当企业规模扩大后,可迁入产业新城块,也可以未来科技园平台内的高新科技企业合作,形成,协同创造知识聚集的价值倍增效应, 并提升产业整体创新能力。
规划之初就将园区划为科技创新功能区、高端产业功能区、产业配套功能区3个主要功能区,功能区交错布局,相互融合,形成了生活配套设施有机结合、生态链接的微城市组团,从而达到功能完善、产业集聚、生态和谐、产城融合的目的[10]。
未来科技城功能区的规划包括了生产、生活、生态3方面,基本符合功能复合的要求。随着未来科技城建设的推进,要使得生产、生活、生态达到平衡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将产城融合的规划严格执行,避免“重产业,轻城市”的误区,产业区建设应该满足河湖生态建设的发展要求,生活设施方面,在提倡高水准、国际化的同时,应该考虑到科技城不同层次人民的生活需要,可以借鉴苏州工业园区确定了城市中心、片区中心、邻里中心和居住小区中心四级公共服务体系,多元化的设施可能满足了不同层级和不同人群的功能需求,使得科技城设施实用性更高、更加人性化。
从未来科技城的现有布局和规划方向看,其产城融合模式是融主城边缘型的组团式模式和新城建设型的簇群式模式为一体,把地理区位、发展空间和新兴产业几个特点和优势充分结合并加以利用,为下一步推进产城关系进一步良性互动创造了条件。
4.2 未来科技城发展的存在问题与建议
4.2.1 主要问题
产业园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界大多学者认为可以划分为4个发展阶段——产城分离的初创期、产城各自为政的成长期、边缘融合的提升期、产城融合的成熟期。各个阶段须经历的时间不一,一般而言从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需要5年,到产城融合阶段需要20年。因此挂牌不足5年的未来科技城现阶段发展存在产城分离的现象,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问题。
(1)产业超前发展,公共服务之后
目前在未来科技城入驻企业2000余家,总人口达7万余人,包括高新企业员工、创业团队、研究机构研究人员、高校学生等,但科技城内可居住的住宅主要是部分人才公寓、农民住宅出租房等,大量商品住宅和人才公寓尚在建设中,生活性服务业导入较为缓慢,低端小型的商业服务、餐饮服务不足以满足就业人员的日常生活需求,降低了园区环境的便利性和吸引力。休闲购物、文化娱乐、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配套设施存在滞后性,综合商业体如海港城、西溪银泰城还未落成。
未来科技城依托仓前镇的平台建设,现阶段教育、医疗资源为村镇级,其能级低,服务范围较小,缺乏优质的教育机构、医疗机构,不能满足高新技术人才和科研机构人员的需求。由杭州市政府和未来科技城管委会牵头引进教育机构和综合医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已与多所国际学校、高级中学、公立和民办初级中学洽谈签约,目前幼儿园、小学、高中已投建。未来科技城应进一步引进更多高质量、国际化的学府,以丰富新城的教育资源,解决园区科研人员、技术人员等人员子女的入学问题,提升对人才吸引力。同时大型医疗机构应加紧落成,以解决未来科技城现阶段医疗机构的能级低的问题,目前园区内多以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服务站的等社区型医疗机构为主,大型的综合医疗机构引进了浙一医院余杭分院尚未建成使用。
(2)人居条件不足,导致潮汐式交通
由于居住环境和生活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目前未来科技城工作人员大多仍居住在市区。工作地、居住地、消费地分离,潮汐式交通现象明显。现阶段连接市区和未来科技城的交通干线仅有文一西路,海曙路、地铁五号线尚在建设,而另一条贯通东西的要道文二西路由于早期规划考虑不足的原因,文二西路被小区阻隔为两段,减弱了未来科技城与主城区的联系,增加了高峰期文一西路的通行压力。位于文一西路的阿里巴巴总部约有2万人,阿里系在上下班高峰期虽配有班车接送,但文一西路仍较为拥堵,大大增加了通勤人员的通勤成本。
(3)老工业园区遗留问题
科技城挂牌前已建成的老工业园区内有51家企业,存在部分高污染企业,如造纸业、化工厂、塑料厂。园区内入驻的企业其产业结构层次低,高耗低效,多为传统的资源驱动型,与未来科技城主导产业定位不符。同时在该地块发展之初,为节约成本老工业区沿主干道而建,导致该区块土地开发模式粗放、利用效率低下,因此如何推动资源、劳动力密集型传统企业转型和改造,对高污染企业进行妥善处理是当务之急。可以预计随着园区劳动力、土地等各类成本的增加,企业逐渐外迁,但是在土地资源总量成为硬约束的条件下,受制于规划对工业用地在高度、强度等多方面的控制,使得传统的产业新城的空间并不能适应新引进企业的发展诉求,最终导致产业用地难以置换,产业能级难以提升。
4.2.2 政策建议
(1)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未来科技城要加快文二西路、海曙路的道路建设,积极推进公交交通的建设,特别是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完善住宅小区周边的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引入城市综合体或大型商业机构,尽快形成新城的商业中心以凝聚人气。
(2)加大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公共服务供给力度,健全社会事业体系,尽快引入一家三级甲等医院,优质中小学尽快入住新城,由于新城从业人员多数为年轻创业者,一定数量的幼儿园建设也是非常急需的。
(3)住宅用地也需要适当增加供给,平稳区内房价,避免因房价过高逼走众多青年创业者;住房供给方面引导开发商开发与人口结构特点相适应的户型,控制过大户型住在开发。公租房建设也要适当配套建设,以满足初创者的需要。
(4)与用工较多的大企业协调沟通,错时下班,避免高峰期叠加。
(5)其他政策。政府加强监督园区管委会招商引资,避免污染型产业进入;创新人才引进政策,采取灵活多样、富有弹性的落户政策。
[1]向乔玉,吕斌.产城融合背景下产业新城模块空间建设体系规划引导[J].规划师,2014(6):17-24.
[2]李文彬,陈浩.产城融合内涵解析与规划建议[J].城市规划学刊,2012(7):99—103.
[3]刘畅,李新阳,杭小强.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与实施路径[J].城市规划学刊,2012(7):104-109.
[4]郭嫱.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以天津市东丽区为例[J].天津经济,2015(9):21-24.
[5]高纲彪.产城融合视角下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研究[D].河南:郑州大学,2011.
[6]许莉,段莹,黄涛.“资源节约型”规划思想引导下的武汉旧城更新[J].城市规划学刊,2009(7):160-165.
[7]杭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杭州市下沙新城城市空间发展研究[EB/OL].(2015-10-15) http://www.hzdpc.gov.cn/dcyj/dcyj_ktyj/201105/t20110503_9254.html/.
[8] 吴建伟.大规划:城市与产业[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9] 陈爱民著.中国城市化——田野研究与省例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10]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管理委员会.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新城总体方案[R].内部交流,2012.
责任编辑:张吉明
At present, there are numerous industrial-new cities and newzones all over the country, but the separation of industry and city is widespread,in which many industrial-new cities become “ghost city”, “empty city”and “sleeping city”. There are the reasons: urban functions of the industrialnewcities are imperfect and can’t match the demand of industry; infrastructure,social services and supporting constructions of the cities are lagging and can’tmeet the living needs of people who live there for jobs;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the industrial-new cities doesn’t match the requirements of urban ecologicaland livable development. Through analyzing and concluding the cases, we foundthat different orientation of industrial-new city would form different constructionpattern and then determine different integration pattern under different spatial andregion relations between main urban areas and industrial-new cities. Therefore,the ways of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city can’t be all in the same key. Weshould get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spati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industrial-newcity and the main urban area and pointedly perfect supporting facilities to extendfunctions and integrate the configurations.
industrial-new city ;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city; spatial relation ; development pattern ; future sciencetechnology city
C 912
A
1674-4144(2017)-03-39(5)
杨雪锋,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徐周芳,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