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理解人性和世界方式的情感:复杂性与局限性
——基于马克思早期诗作的解读
2017-01-25聂锦芳
聂锦芳
(北京大学 哲学系, 北京 海淀 100871)
马克思主义并不拒斥、更不否定情感和爱,而是将其纳入了一个更宽广的历史视野、更复杂的解释空间和更具体的社会环境之中。就马克思本人来说,他的思想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达到这种认识之前,他是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他对情感和爱的珍视和向往的,同时也从中生发出很多矛盾和困惑。理解一个思想家复杂的思想内涵,离不开对其思想变迁的逻辑和轨迹的探悉;从这个意义上讲,清理马克思思想起源期的状况,进而探究它对于他一生思想的影响及其意义,就显得很必要了。
马克思早期撰写的文学作品,有四部诗集(《爱之书》第一、第二部、《歌之书》以及《献给父亲的诗作》)是他亲自编订的,此外,他创作的诗歌还有一些保存在他的姐姐索菲娅的一本纪念册(Gedichte aus den Jahren 1835 und 1836.Zusammengestellt von Sophie Marx)和一本笔记本(Gedichte.Aus einem Notizbuch von Sophie Marx)中,可以说这是他早期诗集的第五本和第六本,但创作的时间却是最早的,大约写于1833-1836年间。索菲娅是弟弟的知音,早在马克思有意识地将自己的诗作结集成册保存或馈赠他人之前,她就悉心地做了抄录。经考证,纪念册和笔记本里的诗作中有26首没有收在其他四本诗集里[1]。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作品内容的详细解读来展示情感作为理解人性和世界的一种方式的复杂性与局限性,这对把握马克思早期思想的转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为什么父母之爱会带来痛苦?
爱的滋味,咀嚼起来真可以说是蕴涵无尽,而且对象不同,爱的方式也应该不同。如果混同或者替换了,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不仅享受不到爱的温暖,而且会带来痛苦。
(一)母女之爱与情人之情
叙事诗《女儿》(Die Tochter)表达的是,母亲视女儿为“我的心肝”“我的宝贝”,宁愿让她温柔婉顺地依偎着在身旁,每天看着她、呵护着她,生怕因她的离开而失去她。然而,留在母亲身边的女儿却并不因此就感到快乐。从她垂落到双肩的蓬乱的鬈发,紧锁的双眉,长吁短叹的神情,如鲠在喉却难以启齿、欲说还休的样子,就可以看出她胸中隐藏着无限的心事和忧伤。缘何致此?原来她歆享着过多的母爱,却缺失了异性的情感!“只要胸中漾起一片温馨,只要那愁云笼罩的心灵,欣然遇上了自己的知音,满腔悲痛就会如烟散尽。”[2-1]
母爱是无私的,女儿不快乐母亲自然也难以释怀。在母亲一再追问下,女儿终于睁大眼睛,一口气倾诉出心中的块垒。原来在很久以前一个阴冷昏沉的夜晚,母亲把她的恋人赶出了家门。在她的心目中,他心地纯洁,纤尘不染,而且把她奉为女神。然而母亲却从世俗的角度考量,不能认同和容忍这段情感,于是他只好怀着爱的痛苦和悲愤,离开恋人而远走他乡。如今母亲早已不记得这桩往事,而是按照自己的意图来谋划女儿的未来,但谁知女儿不仅一直未能忘却旧爱,更有甚者,心绪早随他而去,伴随着狂风恶浪,四处飘荡,并且总是担忧“置身于汹涌的狂涛巨浪”的他“心中的火焰已化作寒霜”。虽然她坚信他对自己的爱不会改变,但凄惨的是,他只能“在太空中把我寻访”。岁月悠长,往后自己该怎么办呢?“难道要我在这儿徜徉,沉醉于玫瑰的芬芳,却让他孤苦伶仃,远走天涯飘泊流浪?”[2-2]女儿内心忧惧、惊惶,话越说越忧伤,最后她只能徒然地朝天空举起双手,向着漠漠重霄、浩浩玉宇,要将一片衷情寄给远在虚无缥缈中的恋人,终因气绝而扑倒在地。
母亲凝神向女儿望去,此刻她在想些什么呢?谁能否认她对女儿的爱的真挚和热烈呢?然而,她不懂得,爱的方式是有讲究的,爱不是靠守护、靠禁锢,况且母女之爱也不能替代情人之爱,对女儿最好的爱,恰恰是让她离开自己,放手让她去寻找自己的爱。爱不需要回报,女儿好,不是对自己好,而是她自己的生活好、感情好,于是自己也就因此而好。假如因自己的考量而强将其留在身边,母爱浓浓以其他方面爱的缺失为前提或条件,那么守着老母度日的女儿不仅绽放不出芳华,甚至会做出极端的事来,出现事与愿违的结局。由爱生恨,这不是思维和逻辑的矛盾,而是人的情感的错位和异化,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却不能“逻辑加项”地延伸出“爱美人之心,人皆有之”。究其实,这与作为爱的对象的“美人”的个体情形有关。爱是两个主体之间的对等、呼应关系,是双向的交流、回馈,而不可能是单向度的施与、付出和攫取。两首十四行诗《赠给骄傲的美人》(Der stolzen Schönen)分别描述了两种类型的“美人”以及面对她们时“我”截然不同的态度。
一类美人自恃美貌,倨傲自大,孤芳自赏,看重和追逐权势,在其眼里和心目中,别人就应该无条件地为其魅力所倾倒,心甘情愿地为她效劳。对于这样的人,该说什么好呢?或许其颜容现在是美的,但铁定地“将来皱纹会无情地布满面庞”;此刻她对待他人是高傲的、俯视的、鄙夷的,但从另一方面也说明,她本人根本不值得他人去怀想、更不会主动闯进过别人的梦乡而令其热血激荡。人们会见证时间如何摧残她的美貌,讥笑她是怎样由不可一世的神态转换为孤独得“泪水默默流淌”。年轻时爱神在她身上找不到位置,等好不容易得以光顾的时候,却只能栖息在她渐趋老去的面颊上;这时她也会慨叹和追问吧:何谓“美”?“美”为何?
而另一类美人呢,不仅昳丽无比,更重要的是心中蕴藏着深深的柔情,热情大方,有天然的亲和力,还演奏着“欢乐和忠贞的爱情乐章”,以此来感染着男人的心,令其心驰神往。这样的人,岁月无法催她衰老,青春像新蕾初放般地长驻,其魅力也会持久地保存。假如她在云端微笑翱翔,指引男人飞向云天和霞光,男人定会陶醉地越过山谷、陵墓,甘愿永远伴随这样的女神高翔。当然,爱不是轻易就可获得的,但“只要得到她朱唇一吻,我就算进入了仙境和天堂。”[2-3]
(二)如何表达对父亲的爱
1836年父亲60岁诞辰时,马克思亲自编订了诗集《献给父亲的诗作》以表达对父亲的敬意和祝福,但有一首同名组诗(Widmung mehrerer Gedichte zu Vaters Geburtstag)却没有收进去,好在姐姐将其抄录下来了。
这组诗描述了在父亲诞辰日到来之际,马克思的所思所感。他感到,父亲的优点在于,坚韧刚毅,爱憎分明,能“使魑魅魍魉闻风丧胆、瑟缩不停”,能“让邪恶势力俯首屈膝、战战兢兢”[2-4],作为律师的他代表着正义的力量,激流勇进,把生命之河谱成优美的旋律和乐章。
人们往往有这样的感受,越是感情充沛、情绪激动,越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而此刻的马克思也是如此。虽然想起父亲的高风亮节、道德文章,特别是对自己的悉心呵护和培养,就难以抑制泪水不断流淌,心海总会泛起思想的波浪,感恩之情在心中荡漾,但此刻却偏偏想不到用什么样准确的言语来倾诉,也难以放开歌喉来欢唱。情感表达确实构成一个问题,诚如马克思所踌躇的:“该怎样表示我的崇敬,怎样描述我对他的一片深情?”[2-5]
恍惚间,艺术之神缪斯唱着歌来到他身旁,歌声低回婉转,迷人动听。于是马克思就向她请教:如何将从心底迸发的对父亲的炽热深情讴歌出来。缪斯用幽婉的语调轻轻对他讲:不要言语,也不必歌唱,因为情感不是耳畔的音响,只有用行动、用努力谱成乐章,才能证明自己不愧为父亲的好儿子。父亲以高尚的情操树立了榜样,自己只有身体力行,才能表达对他的挚爱,才能回报他的培养。至此,马克思找到了表情达意的方式:送给父亲最好的礼物,不是言辞、不是颂歌,而是行动和作为。
在经历了上述一番思考后,马克思又做了一点补充,谈的仍是言语有限但情感无限。他感到,言语如水,可以一泻千里,但不能化作纽带把心灵连在一起,只有人心中的真情才是其行为的根基。对于父亲,马克思真正是怀着满腔的挚爱之情,凝结成为一颗虔敬之心,借助这些诗篇诉说那难以言状的怀想和思念。相信父亲心中也会深深理解,他为何献上这些诗章,因为他心底的灵感之火是由父亲拨亮的,而这深情的诗行就是对父爱的报偿。
二、为什么权倾一时的人也无法掌控情感?
世界上的事情充满诡谲和悖论。对于情感来说,更是如此。多少享有无上权力的人却左右、掌控不了情感。这是为什么呢?叙事诗《里齐奥,玛丽·斯图亚特的歌手》(Rizio,Sänger der Maria Stuart)通过未必真实的故事情节,表达了马克思对爱与社会地位之间复杂关系的理解。
诗中所提及的玛丽·斯图亚特(Maria Stuart)可能指的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1542-1587),她的一生充满悲剧色彩,也因此成为苏格兰君主中最有名的一位。我们且看她的故事是如何展开的。
古往今来,帝王无数,每逢欢乐之时或者大型活动之际,总少不了要有歌舞来助兴,以烘托氛围,彰显荣耀。在这种情形下,由于帝王只愿欣赏欢乐之歌,而不想听悲戚的吟唱,所以歌手就只能装出欣喜的模样,即使是内心充满忧伤,也要强颜欢笑,“快乐”地欢唱。因为他只是一个为宫廷献艺的“演员”、俯首听命于帝王的臣仆,绝不能用歌声来表达其真实的内心世界,坦陈心底的悲凉,诸如阴郁、痛苦、痴情、凄怆等情绪必须深深地隐藏起来,或者演出之后离开宫廷到荒郊野外再倾泻满腔的哀伤,宣泄情感上的悲凉。而王者呢,高高在上,视其为草芥、工具、“戏子”,至多只是一个只有一种情感、“与欢乐比翼高翔”的歌手。地位的悬殊,决定了他们之间无法进行平等的观照和情感的交流,否则,就是违反常规,大逆不道。
但是马克思在这首叙事诗中的处理却很耐人寻味:一方面他反其意而行之,叙述了作为歌手的里齐奥与女王玛丽·斯图亚特之间特殊的境遇;另一方面又通过凄惨的结局表明常规难以改变的宿命和悲剧。
起初,里齐奥站在玛丽座前,并没有什么非分之想,能为女王演唱,他自然也感到无上的荣幸。尽管喜形于色的面庞、神采飞扬的模样,难以完全掩饰其内心真正的忧伤,但他还是强忍下来,不露神色,满怀着虔敬之情,准备下跪,然后再为女王歌唱。孰料,撑不住气的倒是美丽的女王,她看着歌手,心中无法再保持平静和安详了。尽管她也希望像以往一样只是通过歌手富有魅力的歌喉欣赏一下歌乐,好让情绪和感觉充满春光,而不是听那些悲戚的哀叹和吟唱,但她隐隐约约觉察到,里齐奥偶尔显露出的焦虑、恓惶,表明他心里一定怀有深深的渴念,甚至充满哀痛和悲伤。
但是,即使权倾一时的女王,在情感上也是不自由的,她绝不能为所欲为、爱其所爱。既然她的身份是帝王,那么其生活也必须服从于江山社稷的稳定、国家权力的行使和运转。这时宫门突然被打开,粗暴的吼声震撼着殿堂。那些保卫她的武士们窃听到上述一幕,再也忍不住了,果断地出手,呐喊着要快点逮住歌手。一见如此架势,女王也禁不住一阵惊惶,但她看到深陷情感深渊的里齐奥拿着古琴,泰然伫立在丹墀之上,自己也就安然了些许,起身走到他的身旁,喝令卫士们:“歌手在这里受我保护,看谁敢对他舞刀弄枪!”[2-6]爱使人强大,特别令她惊讶且感动的是,里齐奥比自己更为镇定自若,挺身而出,逼迫武士们纷纷退向门槛,一个个威武不再,相反都感到了一丝恐慌。
这是一个对世事异常明了的歌手,他知道是自己的胆大妄为“犯忌”了,而且是天大的禁忌,所以,即使他俩一时感到的“胜利”乃至女王无上的权力也改变不了事情最后的结局。知道自己生命即将结束,他索性毅然走向女王,大胆地倾吐衷肠,做出明确的表白,称自己甘愿舍命来毅然补偿对她的爱,即使在人世不能遂愿。他指天向女王起誓,要把爱情永远留存在心房,虽然自己即将命归泉壤,绵绵情意却要地久天长。听着这感人的表白,女王再次洒下了热泪,她向英武的歌手注目凝望。两颗心灵息息相通,脉脉深情汇成了情感的热浪。
这时,军刀再次铿锵作响起来,无数佩剑闪烁着寒光逼近他们。只见歌手威武不屈,气宇轩昂地把胸前的饰物扔在地上,挺身冲向刀光剑影,冰冷的霜刃刺进了他滚热的胸膛。已奄奄一息的里齐奥,凝眸注视着自己的女王,口中轻声呼唤着“胜利”,灵魂则飞向杳渺的穹苍了。
在位20余年的玛丽·斯图亚特,阅人无数,给她唱过歌的人也不计其数,但里齐奥是她唯一的“歌手”。卓越的歌,不是一种普通的声调和音响,而是情感的倾诉、心的表达和吟咏,是爱的旋律和节奏,是歌手与听者感情沟通的桥梁。知音难觅,绕梁不绝。在悬殊的社会等级和现实面前,两人的爱情失败了,但爱之歌、情之音却永久地回响着。
三、自然界与社会怎样制约和促进情感?
情感从来不是个体之间的事,它受制于自然界,更受困于社会。当然,自然界和社会也会促成和提升情感。所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成为很必要的事情。
(一)美好的事物首先存在于自然界
“人总是把美好的事物追寻”(Der Mensch jagt ewig dem Schönen nach)。美好的事物当然会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存在于社会关系之中,但首先存在于自然界。《浪花》(Der Schaum)描述了一幅天籁、纯净的自然之境及其对人的启迪。
诗中描绘了晶莹澄澈的浪花呈现出的美妙景象。浪花飞溅,水星洁净如晶,在太阳光的照耀下,清清的潭水愈发波光粼粼。这样的环境,对于在尘世间竟日算计、龃龉、矛盾、纷争、仇恨、追求的人来说,真是一种涤荡、清洁和洗浴!久蒙污垢,在洁白的波光面前不免眩晕。与其憋足了勇气要与人争胜斗强,哪如索性纵情山水,在花的海洋里沐浴,在耀眼的雪浪中翻滚?回归自然,对人而言,是身的放松、心的教育,吸引人的是一种超凡的力量。在深潭中凝视浪花,内心会感到无比的奇妙,真正达到心醉神迷之境;相形之下,那些内心的嘟哝、嘲笑和算计,是多么不值得一提。山谷里清风徐来,沁人心脾,用浪花洗濯眼睛和面庞,在纯净、洁白中,人真正会神清气爽、怡然自得!“勇敢地潜入这一片碧浪”吧,眼睛会清澈明亮,心灵会得到抚慰和安顿。天上彩云飘荡,磅礴雄壮,地上落英缤纷,芳香四溢,面对这旖旎的风光,慧心而反思的人会激动、心醉,甚至禁不住热泪盈眶[2-7]。
阅读这首《浪花》,耳际仿佛在回响着“班得瑞”(Bandari)①瑞士音乐公司Audio Video Communications AG(简称AVC)旗下的一个音乐团体,作品以环境音乐为主,亦有一些改编自欧美乡村音乐的乐曲。演奏的《初雪》《安妮的仙境》等旋律。这些文字是马克思思想“幼稚”“不成熟”的佐证吗?可惜的是,毕生总是以笔墨记录其观察和思考的马克思,在以后的岁月中很少再留下这样的描述,这于他而言,得耶?失耶?
马克思还以三首十四行诗借“星星”(Die Sterne)来思考宇宙、人生。满天星宿,各就其位,互不碰撞,按照固定的轨道、特有的节奏在不停地运转。但这样中规中矩的运动,是多么单调而了无变化啊,何异于静止、类似于死寂!彼此之间没有关联和交流,更无冲击和转换,数量再多也缺乏生气,在漠漠长空中显得多么孤独而苍凉!
据说,天人相应,那么,地上人群的命运也如天上的星星吗?生老病死,世代更迭,如果没有真正的嬗变、进化和发展,时间再久也枉然!所幸的是,人有情感,面对美好的事物,胸中会涌起爱和欢乐。历代都不缺少温柔而崇高的心灵,人们清纯的眼睛、盈盈的泪水比蓝天更明净,比旭日更光明,比宇宙更宽广。
再回到星空。运行于轨道的星星,自己并不发亮,但它们没有陷入黑暗的深渊或者导致盲目的冲撞,因为太阳从寥廓的玉宇重霄将炽热的光芒射向群星,使冷漠的星空充满亮色和温暖,万有引力更使它们各不相交的运行轨道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复杂而关联的结构,这样,光阴荏苒、流逝如潮的时间由此也就有了意义。太阳是主宰苍穹的精灵,一如情感是主宰人世的上帝,天上和人间都可以被塑造成纯洁而光明的形象。
星星知人心。在星光下思考人生,理解心灵的功能和愿望,体悟孤寂、爱情和忧伤。发自心灵的呼唤不是欺骗,心灵的声音也不是幻象。心声本是天使为我们编织的云锦霓裳,它从爱情之星的金色宝座上站起,凭借那纯洁、智慧的光晕,怀着无限深情照耀着人的倩影、奋斗和辉煌[2-8]。
(二)在社会中被“塑造”的人生
人有主体性吗?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在复杂的现实环境中,在人自身的身体状态与社会角色中,人实际上是很被动的,什么样外在的因素都在“积极地”发表“意见”,乃至实际地参与到对人的培育、教导、“塑造”之中。叙事诗《恩格尔伯特·克林霍尔茨》(Engelbert Klingholz)以离奇的情节,以融神话、传说、历史与现实于一体的方式对此进行了讨论,饶有趣味。
首先是时间的“销蚀”和“改铸”。任何美丽的幻想都会被时光带走,哪怕是当时多么冲天的火焰经岁月过滤必然会失去光芒,即使是那些历史巨人虽然没有在历史长河中完全湮没,但也会在辗转流传中改头换面,甚至弄得面目全非。这首诗的主人公恩格尔伯特作为一个萨克森人,本是当年德国骑士中的一员战将,一生戎马倥偬,驰骋疆场,但却经常被绘成现代德国人的画像,让他“竟穿上了合身的柏林时装”[2-9]。时光扭曲了他的容貌,更毁坏了他英姿勃勃的形象,让他变成了一副阴森可怕的模样。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比比皆是。
其次是年高德劭者的“训导”和“规劝”。故事描述一位从“神秘的印度”来的白发苍苍的僧人,来到一棵树下休息,但因这棵树只有光秃的枝干,而没有绿荫婆娑,所以他很生气,用手杖敲打树木。树木发出沉闷、空洞的声响,忽然从中冒出一个小人儿,相貌、模样都有点离奇古怪。僧人似乎一时间找到了发挥其作为“人生导师”作用的地方,不再顾及自己的疲惫劳顿,语调严肃而又慈祥地称人家为“儿子”,说有些话要事先讲明,“这涉及你的为人和品行”[2-10]。
怎么训导的呢?第一,由于你生来相貌丑陋,所以不要有非分之想,要知足,不可抱怨和牢骚满腹。第二,人们不会争相向你亲近,所以你得主动向人们献殷勤。第三,正如木乃伊僵硬冰冷,只有在深深的墓穴里才能保存,如果你不愿马上失去生命而要生存下去,你就得用油膏涂抹周身,学会伪装。什么是你的“油膏”呢?由于任何人只要理智正常,都会把你划入群氓一类人,所以你切莫等人仔细端详,一开始就要声称“我是贵族”“我和王储的志趣相当”。第四,必要时你要介入各种争执,设法攫夺所有花朵结出的果实,即使一时捞不到实惠,但也会博得一个坚强不屈的美名,这将有利于你的生活。第五,行事要隐晦而不可处处张扬,最好就像蜗牛蜿蜒爬行一样,即使别人目光突然落在你身上,也要让人以为你没有逼近他的身旁,他不会有什么危险,然后你就可以向一切人迅速进逼了。第六,你没有迷人的魅力,也没有高超的智慧和过人的胆量,这样,人人见了你都不会退避三舍,这也可以算是你的一种“荣光”和“优势”。第七,女人不会怜爱地向你闪动眼波,谁一见你的尊容都要赶紧躲藏,所以你可以去周游八方,凭愚顽天性到处闯荡,但你不可能缔结美满姻缘,别人也不会同你深情谊长。如此通透而客观的估量和分析,充满智慧的规劝和选择,苦口婆心的谋划和指导,特别是其中透露和显现的精明、狡黠、机智和伎俩,似僧实俗,貌仙实庸,把一个东方“哲人”的人生“睿智”和现实算计表达得入木三分,淋漓尽致。
最后是自然、现实的境遇、机缘和逼迫。老僧考虑得够周全的了,但他也只是说说而已,“话音刚落便无影无踪”了。剩下来的就该这位年轻人来面对和选择了。其他都不再赘述,就以最后一条而论吧,即使是相貌丑陋者,年轻气盛,情欲勃发,谁能泯灭他这一方面的自然功能和现实渴求呢?他人的劝导不行,即便他听从这些规劝尽力压抑,但最终心中的欲望和情爱仍像烈火一样熊熊燃烧。天上的爱神对待世人是公平的,不会根据丑陋或者美貌而决定丘比特之剑指向的目标。她向下界猛射一箭,中箭的年轻人顿觉浑身灼热滚烫——他一下子堕入了情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虽然有老僧相当中肯、现实的规劝,但年轻人还是自然而然地钟情于天仙般美貌的女郎。栗色鬈发垂肩,眼睛清纯柔和,风姿绰约,舞步轻盈,妩媚动人,这是天地合力造就的丽质,是上帝最慷慨的馈赠。但爱则爱矣,残酷的是,她不属于自己。既为姑娘的魅力所震撼,但现实又让他感到深深的绝望,猝然倒下,身体扭曲,神色惊惶,而周围则是一片夜色茫茫。
诗的最后给了我们一点暖色。在年轻人倒下的同时,猛然爆发出一声震响:印度老僧又出现了!他一方面告诉本是在荒原上用朽木造就的年轻人现在该是其魂归泉壤的时候了;另一方面又说这一趟旅程并非没有意义,“你能对天使倾心向往,那就说明你的第一颗果实已经飘香。”[2-11]朽木有过结出果实的经历,这就是漫长的历程中一段最有生命价值的体现,弥足珍贵。
(三)人只有在社会中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这时的马克思也不是一个逃避社会的人,而且他认为,人只有在社会中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在《幻象》(Die Erscheinung)中,他追问:“那心灵中升起的晨曦就永远不能同生活、同义务同理性的炽热光焰融合为一个整体”吗?[2-12]难道人怀着急切的热望,充满焦虑和惊惶的时候,就只好焦渴地转向自然景致,只能坐享现成而不能去求索、抗争、取胜、创造吗?“心造的幻象”是,社会与自然两分,尘世与天堂隔绝。粗野的尘世中,生活贫乏而凄凉,精神则怯懦而彷徨,所以似乎要想追求纯洁和崇高,就得君临云端,沉浸于悠扬的乐音之中。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对立者统一,就像天上有阴云才能映现出霞光,它们“亲密无间像兄弟一样”。人也要让两种对抗的思想同时共存于心间,如果只是单一性思维,用一种极端的思想压制另一种异类的思想,两种思想便会无休止地龃龉、较量。但如果二者相辅相成、互相驳难又互相依存、互相支撑,最终才能化解分歧,达到水乳交融的地步,这样人就可以享受人生的丰富性从而感到无比的欢畅了。心灵躁动不安,转向、回避、逃遁都不能解决问题,只要勇敢面对、沉入、探求,攀登知识的阶梯,保持独立的思考,“奏起爱的乐章”,一切黑暗、迷惘、失望必将悄然消亡。
正如本文开始所指出的,以上所解读的诗歌没有被马克思收入他所编订的诗集中。为什么不收入呢?现在没有留存下他非常明确的解释和说明的文字。也许艺术手法不成熟、表达方面有缺陷、主题和意旨有重复……这些都可能是缘由,但通过以上的对其内容的详细分析,我们发现,最主要的是他对情感和爱的错位和矛盾的困惑,举凡为什么父母之爱会带来痛苦?为什么渴望爱的人却在无爱之中?为什么权倾一时的人也无法掌控情感?自然界与社会怎样制约和促进情感?等等,莫不如此,这其中诚然也有一些他比较正面的看法,但更多的是疑虑和不解。这也促使马克思进行自我反思,情感作为一种理解世界、把握人性的方式确实有必要性,但更有其局限性,而超越这种局限需要一种更为客观、理性、全面、深入和总体性的思维方式——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