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夯实责任探索基层精准化监管之路—浅论陕西省雁塔区推行食药监管“路长制”
2017-01-25张伟峰
文 / 张伟峰
在当前食品安全面临复杂形势下,“路长制”这种将监管责任落实到具体人、让每条道路食品安全管理责任更明确、相关工作协调更有力、监管任务落实更到位的管理模式,值得肯定。
从2017年开始,西安雁塔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推出了“路长制”,230条道路的食品安全由路长管理。 所谓路长制,就是各基层食药所所长、副所长为一级路长,各片区组长为二级路长,各小组内每条道路的承包责任人为三级路长,路长负责对本路段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日常监管、专项整治,一旦路段有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则会被追责。
笔者认为,在当前食品安全面临的复杂形势下,“路长制”这种将监管责任落实到具体人、让每条道路食品安全管理责任更明确、相关工作协调更有力、监管任务落实更到位的管理模式,值得肯定。
首先强化了监管责任落实。食品安全重点在基层,难点在一线。“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面各种工作部署和治理整顿,最终都要依靠基层的监管同志来完成来执行。基层的事情杂、头绪多、干扰大,在工作中难免顾此失彼。这也是各级反复强调基层要落实好“四有两责”的一个重要原因。从事食品安全监管,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只要责任真正落实到位了,就不愁工作落实不到位。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路长制”是很好的落实监管责任一种手段。
其次是对网格化监管格局的有效补充。在推进食品安全治理中,陕西省早在2015年,就在全省推行网格化监管模式,经过努力,现在基本上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在三秦大地织就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防护网。而“路长制”则是对网格化监管的进一步细化,从责任的划分、监管巡查的次数要求到定期的督查,通过“一路一表、一所一册、一长一志”等具体要求,使食品安全监管向着更精细更精准的方面发展和提升。
第三是在于促进了监管工作常态化。食品安全治理需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的定力和韧劲,就如同基层同志所说一样:“食药监管永远在路上,而不是办公室里。”食药监管需要天天巡查排除隐患。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同志面对大量的小、散、乱的食品监管对象和日复一日的监管工作,长此以往,难免也会出现“审美疲劳”。雁塔区局在“路长制”中建立“巡查—整改—督导—反馈—再提升”的常态化工作机制,通过每月督查考核、定期考核、日常抽查和社会监督等方式来保障“路长制”常态化实行,推动监管工作常态化,从而实现食品安全长治久安。
在食品安全治理引入“路长制”,充分体现基层的责任和担当,也体现基层在积极探索精细化治理的长效机制。希望这样有益的探索实践,能够百花齐放,共同推动食品治理工作向更深层次更高要求发展,为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食品安全战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