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优秀乡土文化传承的路径探索
2017-01-25张敬燕
张敬燕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 学报编辑部,河南 郑州 450042)
乡土文化是农民群体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思想、观念、规范和习俗的统称,是农民群体顺应社会发展和具体的生活境况构建的关系模式和行为原则。乡土文化既有着多维的表现形式,又有着区域共性的文化形态;既担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担,又担负着发展乡村社会经济与文化道德的重任。乡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能够充分反映某一地区人们的心理活动,是特定区域内人文、历史、自然、社会、生产力、意识形态等的见证。中国的乡土文化代表了农耕时代的文明和成就,蕴含着深刻的传统文化精神,体现了特定地区的信仰、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公众制度、历史传统和特定象征,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占据主流文化的地位。
在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与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乡土文化对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城市化和市场化的深入推进,传统的乡土文化和乡土文明逐步走向没落,甚至出现了消解、异化的文化危机,许多传统乡村文化已经或即将变成“美好的回忆”。基于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优秀乡土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
针对当前乡土文化遭受严重破坏的局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关系到亿万农民的生存与发展,又关系到乡村的“根”、民族的“魂”。同时,乡土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1.是构建乡村和谐社会的基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历史时期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乡土文化虽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但都包含了自然观、价值观、伦理观、善恶标准等诸多元素,是村民之间的处世规则与相守之道。它们或通过某种表演的形式、规范的仪式在乡村的戏楼、祠堂等特定空间进行;或通过建筑、服饰等艺术形式予以弘扬、警示;或体现在村落布局、建筑形式等方面。这些乡土文化元素不仅具有文化遗产特征,而且构成乡村社会和谐发展的力量与源泉。它们是农民根据自身特定的历史环境,对某种行为方式予以肯定的标准化行为模式,既是社会生产生活的稳定器,又是建构乡村文化与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2.是彰显乡村地域特色的符号。乡土文化既具有物质与非物质的双重属性,又具有相互关联性、可识别性、唯一性等特点。无论是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还是特定的农业生产方式、建筑特色,都是一个地区文化符号的特定表达与承载形式。以我国各地独具特色的乡村建筑为例,它们因各地生产生活方式、民风民俗、天气状况、地域环境等不同,在建筑选址、选材、造型、装饰、工艺等方面各不相同,逐渐形成了各地独特的建筑理念,因而全国各地呈现出形式多样的村落布局与特色建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旨在为广大农民建设物质与精神的幸福家园。既包括对物质生产生活空间的建设,又包括对传统优秀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这些独有的乡土文化元素,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最能深刻体现乡土文化特色的物质与精神载体,又是保护和传承乡村特色与风貌的重要核心;既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提升形象、内涵的基础所在,又是唤起广大民众对地域文化、民族文化、本源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的重要途径[1]。
3.是促进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改善我国农村状况的重要举措,不能完全等同于城市建设,应以尊重乡村民俗风情、历史沿革等为根本,将历史与现代有机融合,使乡土文化积极融入乡村建设,为广大农民营造良好乡土文化氛围和较高质量的生产生活空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乡村的生态功能、文化传统、空间优势与经济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乡村已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与城市完全不同的生态、环境与文化氛围[2]。乡村的民俗风情、建筑、农田、美食等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相对城市而言,乡村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保护和传承优秀乡土文化,不仅有利于加强乡村自身特色与生态文明建设,而且还能有效促进乡村旅游、观光、体验的可持续发展,为提升乡村经济收入提供多种可能。因此,乡土文化是当代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
二、当前保护和传承优秀乡土文化面临的困境
1.乡土文化传承创新的良好环境尚未形成。第一,自然村落的衰落和消亡。村庄是传统中国农村以血缘、地缘为纽带形成的自治共同体,这个自治共同体通过宗族家规、乡村传统、道德伦理等维系着村庄的秩序[3]。散落在我国各地的一个个村庄集历史、文化、传统、民俗等为一身,是乡土文化的物质载体,包含着深刻的乡土文化认同。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多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乡村撤并、新农村改造、村庄整治等活动,有些地方的宗庙祠堂、牌坊、龙王庙、传统民居等乡村文化遗产迅速消失,村庄原有的社会整合功能也随之减退。再加上农村精英和青壮年劳动力纷纷涌入城市,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许多村落渐渐衰落乃至消亡。相关统计显示,从2000年至2010年,我国共减少了90万个自然村庄,平均每天就有300个村庄消失。而在这场博弈中幸存下来的村庄中,有很多却在新农村建设中因盲目跟风、模仿城市建设和发展模式,一窝蜂拆掉老式的传统建筑,盖起小洋楼,使得传统村落格局荡然无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依附于自然村落而生存的包括宗族、宗教、孝道、民俗等在内的乡土文化,终将随着于村庄的衰落和消亡,失去赖以生存的社会空间和文化土壤,陷入生存的困境。第二,普遍存在的“空心村”。“空心村”是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由于城乡资源配置不平衡,致使公共服务缺失,人口外流,农村人口非农化速度加快,进而带来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要素的空心化,是多元要素“空心的复合体”[4]。当前“空心村”普遍存在产业空心化、基础设施空心化、人口空心化、居住空心化、社会服务空心化等现象。并且村庄的空心化程度与该村的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即外出务工人员越多,人均收入越高,村庄空心化程度也越高[5]。乡土文化是“乡村社会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内核,也是维系乡民关系、维护乡村秩序、促进乡村和谐的关键所在”。而没有了人气的“空心村”不但出现了大量年久失修的闲置房屋,破坏了村庄的整体格局,而且也使得乡土文化日渐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和保护传承的勃勃生机。
2.乡土文化传承创新的主体缺失。第一,乡土文化精英的流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乡土文化在主流政治语境中合法性的丧失,这种文化在社会结构和制度设置两个层面都逐渐失去了载体,使得该文化失去了自觉自省和选择创新的内生动力”[6]。一是表现在社会结构层面上的文化精英的流失。城乡的二元结构以及我们国家特有的人才选拔机制,把广大农村中自然产生的少数精英分子直接选拔到大小城市。流动到城市的农民工,更是属于当地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乡土文化至此被彻底抽干了‘血液’,甚至失去了‘造血’功能”[7]。二是表现在制度层面上的教育、传媒的集体失语。其一,大众传媒的失语。当前,针对“三农”的文化产品极度匮乏,与国内人口中农民占比很大的现状极不相符。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中反映农业、农村、农民的题材越来越少,“三农”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其二,现代教育体系面临的困境。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已全面城市化,教育内容城乡完全一致,基本是依照城市生产生活的需求而设计。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生于城市、长于城市,他们基本不回农村,更不会务农。由于后继乏人,许多民间艺术都面临着生存危机,年画、皮影、剪纸、绢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农村日渐凋零,掌握和喜爱这些文化遗产的多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主。第二,乡土文化的传承人日渐减少。乡土文化是农民们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的,主要以代际传承为主。然而随着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农村人口纷纷涌入城市,除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等发达地区之外,全国各地农村地区几乎都呈现出人口净流出的趋势,外出务工人员像候鸟一样穿梭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当前农村生产生活的骨干劳动力大都在50岁以上,40岁以下的青壮劳动力基本都在外务工,他们只在春节期间返乡短暂停留。由老人、妇女、儿童组成的“空心村”,不仅带来了代际关系疏离、家庭功能弱化、传统家庭分化等一系列问题,而且直接导致乡土文化的传承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以及乡村文化空心化和乡村社会无文化尴尬境遇的出现,随着时间的流逝,知晓乡土文化的乡村精英越来越少,直至乡土文化的传承难以为继。
3.乡土文化传承创新的客体日渐凋零。乡土文化包含民风民俗、生活习惯、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诸多内容。例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就是具有强烈乡土文化气息的传统节日。这些乡土文化是农民们维系人际关系、丰富精神生活、慰藉心灵的重要内容,包含着深刻的乡土文化认同感,在农民生活和乡村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逢农闲时节和传统节日,各地乡村都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表演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提高农民的生活情趣。但是农村经济、社会功能的退化必然导致原有的依附于一定社会生产的农村传统文化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特别是随着市场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戏曲、年画、皮影、剪纸、微雕、绢花变脸等民间艺术都面临着生存危机。乡土文化渐渐脱离了其赖以生存的乡村大环境,成为远离农村生产生活场景与文化场域的文化形态,许多具有浓郁传统色彩的民间文化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唢呐、秧歌、地方戏、舞狮、大鼓、评书、相声等传统乡土艺术也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人们将更多的闲暇时间花在外出旅游、上网聊天、跳广场舞、聚会打牌等活动之中;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在农村也逐渐失去了昔日赶场和庙会时的那份热闹与活力,传统乡土文化正在与我们渐行渐远。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传承优秀乡土文化的路径选择
1.确立农民的文化主体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特定发展阶段的历史任务。乡村振兴既要为村民的现代生活提供物质基础,又要为和谐乡村的重构提供精神滋养。“在中央大政方针政策已经明确的情况下,乡村治理需要在土地制度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公用设施建设和管理、农民社会保障等方面取得突破”[8]。要真正实现广大农民的文化发展权利,就必须继续推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由政府主导向多元参与治理格局转变。把乡村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多元文化和谐共存。农村多元文化最后的实施者和落实者必须是也只能是农民,具体来说“就是在村民自治制度和文化建设中落实农民的主体地位,以程序和制度规范文化的建设”[9]。当下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把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与基层农民的基本利益诉求结合起来,而这种利益诉求依赖于农村多元参与治理机制的构建。“通过以农民为核心,包括媒体、乡村精英、村干部、基层政府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努力,不仅能弥补基层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而且能更好地实现农民的文化权利,调动农民的积极性”[10]。
2.培育农民的乡土文化认同感。传统的优秀乡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源头,也是培养农民的乡土认同和乡土情感的重要载体。乡土文化不是无根之花,它具有本土化、生活化、自然化等诸多特征,是盛开在广大农村土壤中的美丽花朵。乡土文化以培育农民的价值认同为宗旨,彰显了乡村社会多元文化的融合。然而,乡土文化受到了工业文明和城市文化的冲击,给农民带来了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危机,更产生了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认同失谐”。因此,在乡村振兴中要进一步发展乡土文化,就应该通过形式多样的乡土文化教育激发广大农民的地域认同感与文化归属感,培养农民建设乡村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将农民的乡土情怀上升为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11]。这就需要深入开展乡土文化教育,将优秀乡土文化融入农村学校教育,让学生逐步了解本地的社会生产生活和乡土文化,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自身的特色以及发展的趋势,培养学生浓郁的乡土情感和乡土意识,培育学生深厚的乡土情怀和乡土认同感,促进优秀乡土文化的有效传承和有序发展。
3.培养农村乡土文化传承的精英。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建设必须能够留住本乡本土的人才,甚至能够吸引外面的人才来本乡创业。但是,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包括文化精英在内的农村各类人才不断外流,如今大部分留守村民中只剩下了老人、妇女和儿童。即便一些70后、80后没有外出,他们的文化程度也不足以承担优秀乡土文化传承的重任,而有可能完成此项重任的更不会是那些留守乡村的老人、妇女和儿童。第一,保护各类现有的民间艺人。当前,农村文化发展滞后虽然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农村文化并不是一片荒芜,相反,农村还蕴藏着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而遍布农村的各类民间艺人就是乡土文化中最活跃的因子。版画、剪纸、相声、戏曲、杂技等民间传统艺术仍深受群众喜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在乡土文化建设中应及时建立乡土文化人才库及人才信息网,同时给予民间艺人以经济上补助、政策上支持,大力保护民间艺术的发展;创新乡土文化传承方式,用现代化传播机制推进乡土文化的传播、发展。第二,大力培养文化农民。农民既是乡土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也是乡土文化的传承者、创造者,乡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懂艺术、知农村的文化农民[12]。为此,各级政府可以设立乡土文化发展基金,建立覆盖县、乡、村、户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熏陶和培养农民的乡土文化保护意识。同时将文化教育经费向农村倾斜,鼓励农民自己进行文艺创作,生产出更多贴近“三农”的文学艺术精品。第三,重视教育,积极整合有关资源。乡村建设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教育,这是培养乡土精英的根本措施。梁漱溟认为:“教育就是帮助人创造。它的工夫用在许多个体生命上,求其内在的进益开展,而收效与外。无论为个人计还是为生活打算,教育的贵重,应当重于一切。”[13]在新型城镇化规划中国家已经提出教育资源要向农村地区倾斜,从学校建设、教育质量到教师队伍等方面都有扶持措施。此外,还要整合各种现有的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乡土文化培训。例如,可以开展乡土文化人才“传帮带”活动,让每位乡土文化人才都确定一到两个“传帮带”对象;还可以建立乡土人才培训班,聘请各种民间艺术专家对乡土人才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民间艺人的专业素质和表演能力[14]。
4.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机制。乡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极易造成“农民精神信仰层面的迷茫,进而淡化主流意识形态,难以形成统一的道德伦理和社会规范。因此,乡土文化传承一定要处理好乡土文化多元化趋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关系”[15]。由此,应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乡土文化建设的主导,并由它来引领农村多元文化的整合,增强转型期乡土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深入挖掘乡土文化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内核,厘清乡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关系,将乡土文化中节俭、朴实、和谐、共生、互利共存的价值取向融入时代主流文化,将乡土文化中诚信、勤劳、互助、淳朴、诚信、仁爱等道德观念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乡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双向良性互动,推动乡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促进乡土文化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可以吸收借鉴城市文化、西方文化的有益成分,理性甄别,选择我们所需要的文化元素,这对于乡土文化建设来说尤为重要。
[1]卢渊,李颖,宋攀.乡土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保护与传承[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
[2]郑文俊.基于旅游视角的乡村景观吸引力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9.
[3]张平功.全球化的后果——基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J].广东社会科学,2012,(3).
[4]张柏林.“空心村”困境及化解之道[J].河南社会科学,2016,(12).
[5]李定国.关于城镇化进程中湖北省农村“空心村”治理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6,(7).
[6][7]田丽,邹丽萍.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融合问题——基于乡土文化的视角[J].学习论坛,2016,(4).
[8]何兴华.振兴乡村的探索及其启示[J].建筑师,2016,(10).
[9][10]樊晓燕.中国农村文化在城市化背景下面临的困境思考[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
[11]李友梅等.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乡土文化转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309.
[12]谢治菊.转型期我国乡土文化的断裂与乡土教育的复兴[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13]梁漱溟.人生的三路向——宗教、道德与人生[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354.
[14]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58-259.
[15]刘晓峰.我国乡土文化的特征及其转型[J].理论与现代化,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