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的知青生活与他的群众观

2017-01-25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梁家知青村民

何 磊

习近平的知青生活与他的群众观

何 磊

群众观是一个人和一个政党如何对待群众的观点总和,实质上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外在表现。而且正确的群众观的树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实践中形成、并经过实践的不断检验逐步成熟发展起来。1969年至1975年,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生活让他与当地的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也使群众观念植根在了他的内心深处。

一、历经磨砺,融入群众

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接受艰苦环境的锤炼、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务实求进的人生态度是基本条件。艰苦生活能够造就一个成功的人,也可将一个人压垮,关键是你面对苦难生活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讲,苦难生活经历是人生的一种宝贵财富。正如历史书中记载的那些经历艰难曲折终成大事的伟大人物一样,习近平总书记也从陕北农村的七年下乡生活中汲取到了重要的养分,为他日后的成长进步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1969年1月13日,习近平等15名北京知青遵照毛主席的指示,来到陕北延川的这个小山村——梁家河村插队落户。他们一来就与当地村民一起住窑洞、一起睡土炕、一起挑大粪、一起上山拉煤、一起拦河打坝、一起啃着窝窝头……过起了与农民结合的新生活。习近平在回忆他在梁家河的7年知青生活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他说年仅15岁的我,最初感到十分的孤独。但我想,黄土高坡曾养育了我的父辈,她也一定会以自己宽大的胸襟接纳我这个不谙世事的孩子。于是,他就真诚主动地去和村民相处,努力和乡亲们打成一片,自觉地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练。

在梁家河的几年中,他过了五大关:一是跳蚤关。习近平在城里从未见过跳蚤。但是到了梁家河,尤其是梁家河的夏天,几乎每天晚上都是躺在跳蚤堆里睡觉,而且他的皮肤很容易过敏,一个晚上下来,浑身全是红包,红包又慢慢变成水泡,水泡烂掉之后,非常疼痛,但是两年后他就习惯了,无论跳蚤如何叮咬,他都能睡得香甜。二是饮食关。在北京他每天吃的都是精米细面,但是到了梁家河却只能吃粗粝的杂粮,其实五谷杂粮也没有,最好的东西也就是玉米糕和高粱面团子,一开始他还不适应,觉得很难下咽,但不久便咽得下,吃得香了。习近平在回忆中说:“直到今日,他对陕北的饭菜还很有感情,尤其是陕北的酸菜,一段时间不吃,还真的很想吃。” 他说,那个年代有时几个月都吃不到一点肉,有一次见到肉以后,他和一个同学忍不住切了一片生肉就吃了。三是生活关。在北京的时候,生活上的事都是母亲帮他做,但是到了梁家河,所有的事都得自己学着做,他就学着做饭、洗衣服、缝被子、织毛袜子等等,从而培养了他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四是劳动关。刚开始劳动时,他们几个知青也不习惯。他们从来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沿羊肠小道上山种地,农民健步如飞,知青则只能用手撑着地面慢慢爬,引来农民哄笑。而且他们几个知青爬到山顶,还没有干活就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习近平说,他刚开始干活时,只能拿到6个工分,还没有妇女高,就是村里那些刚参加劳动的小姑娘一天也能拿到6个工分,起初,他们觉得这是一种歧视,但后来就意识到实际上是自己没本事。就暗暗下定决心努力赶上去,就开始没白天,没黑夜的苦干,风里雨里都在窑洞里铡草,在牲口圈里铡草,然后一样一样地学,一年下来各种农活就全掌握了,体力也上来了,后来就评成了10分,那是一个特别壮的劳动力才能拿到的工分。他说一年之后,挑200斤重的一担麦子,十里的山路一口气就下来了,成了种地的好把式。五是思想关。习近平说这是最重要的一关,习近平同志说他就是在这里学到了农民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习近平同志说,他刚到梁家河时,看到住的地方就是在半山腰上挖的土窑洞,再加上夜晚星星点点的煤油灯,感觉就像是山顶洞人一样,很不适应,而且村里的老百姓到他的窑洞里坐他的炕时,他一开始心里也很别扭,担心人家身上有虱子。但是,一段时间下来,他就适应了。他的窑洞里不仅有四五个小伙子经常陪着他,而且到了晚上,村里的其他人吃完晚饭后,也都到他的窑洞串门,来听他讲故事,大家问他这个,问他那个,北京是什么样子,美国是怎么回事,很好奇。他就给他们摆书场,给他们讲北京的事,还讲《水浒传》,讲《三国演义》,讲《红楼梦》。日子久了,就跟大家都成为了好朋友。大家彼此坦诚相待,就像一家人。

正是经过这五关的磨砺,使他适应了农村生活,与村民们打成了一片,结成了很好的朋友,也让他形成了“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的群众观。

二、创业干事,服务群众

担当精神的首要是忠诚履责。忠诚履责是党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是领导干部担当精神的基本体现。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任其职就要尽其责。习近平在担任梁家河村支书的一年多时间里,先后为村民办了多件大事,极大地促进了村民生活水平提高。

一是大办沼气,解决村民没燃料做饭、照明问题。那个年代的陕北普遍缺柴少油,燃料和照明是生活中最大的问题,山上光秃秃的,没有柴禾,一年四季只能烧些杂草,为了积攒燃料,老百姓甚至将地里挖出来的草根用来烧火做饭;煤油也很奇缺,好多农户点不起煤油灯,地处山沟沟里的梁家河村更是缺柴少油典型村庄。作为村支书的习近平也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解决做饭照明的问题。一天,他无意中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了四川省绵阳市的农民用沼气做饭照明的新闻报道。征求村委意见之后,他就立即自掏腰包带着社员去考察学习,回来后立即带领村民开挖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让村民们用沼气做饭、照明,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梁家河的发展。

二是打坝造田,解决村民温饱问题。当时的梁家河出门就是山,地无百步平,依然沿袭着传统的广种薄收、满山放牧的模式。地都在山上,并且十分贫瘠,光靠山地不能解决温饱问题,因此要打坝造田。打坝就是从沟道两侧山体铲土,填入沟道,同时在沟道中用泥土打坝,拦截汛期洪水淤地、漫平、造田。陕北民间流传:“宁种一亩沟,不种十亩坡”、“打坝如修仓,拦泥如积粮,村有百亩坝,再旱也不怕”。习近平等知青刚来时,因不会干农活,很长一段时间就在队里的基建队打坝、修梯田。当时全国农村正处于“农业学大寨”的浪潮,梁家河早在60年代就开始打坝造田,但当时村民打的坝规模都不大,洪水一过,坝就被冲毁。王显平当时为返乡知青,他回忆说:“以前大家都在支沟里打坝,不敢在正沟里打,怕雨水把坝冲垮,习近平担任村支书后,就敢带领大家在正沟里打坝,进而为梁家河建了更多良田。”村民梁玉忠说:习近平担任村支书后,提出要打就打一个大坝。他组织青年打坝突击队,激发群众的干劲和斗志,并且带领村民用水泵将沟里的水抽到高处,靠水的冲击力将山上的泥土淤积下来,再填土堆坝,这样既省力又牢固。村民王宪军至今仍清晰的记起习近平当年为打坝所编的一首战斗歌:决战1974年,干部带头抓路线,群众都是英雄汉,大批大变促大干, 打坝一座迎新年。习近平带领村民先后打了四个大坝,面积约300多亩,逐渐解决了村民的温饱问题。据梁玉忠回忆:1974年,梁家河村人均余粮达150斤。

三是修建大口井,解决农田灌溉问题。据村民回忆,当年的梁家河一遇干旱,坝上的庄稼常被旱死,老百姓之前也打井,但都是小井,一遇干旱就没水了。习近平担任村支书后决定打大口井。他先后带领村民打了两口大口井,分别是前村一个、后村一个,解决了当时所有坝地的灌溉和村民的吃水问题。让人欣慰的是,这两口井直到现在还长流不息。据我们了解:现在梁家河全村人民饮用的自来水,就是来自习近平当年为老百姓打的大口井的水。据村民梁玉忠回忆:习近平当时带领大家打井,特别能干,亲自挽起裤管跳下3米多深的井里铲泥,那时的他已不是文弱书生,力气很大,一次铲三锨泥很轻松就摞出井外,能抵两三个硬劳力。

四是创办铁业社、缝纫社、磨坊和代销店,解决购物难问题。当时的梁家河处在农业学大寨高潮时期,劳动强度特别大,一个月只有4天的休假期,其余时间都是上工、吃饭、睡觉,再上工,晚上还经常有学习活动。村民几乎没有时间去公社购买农具和生活用品,更不用说那个年代物资严重短缺,供不应求。面对这种情况,习近平果断的带领村民创建起了铁业社、缝纫社、磨坊和代销店。这些举措不仅有效的解决了村民对农具和生活用品的需求,也推动了村里的劳动分工,提升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当然,在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和政治环境下实施这些举措,不仅需要创新创业的智慧,更需要勇于担当的精神。

也许,正是因为习近平同志在他担任村支部书记期间就对担当精神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全力的践行,所以他担任总书记之后,在一系列讲话中都重点讲到了担当精神。他说担当精神的核心是勇于担责。勇于担责,就是积极主动承担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尤其是急难险重任务。“为官避事平生耻”,领导干部对党忠诚、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就要为党分忧,勇于做事,敢于担责,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问题面前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关头挺身而出,面对歪风邪气坚决斗争。这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不断战胜困难挑战、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但也有一些人缺乏进取精神,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甘愿做“不出事就是政绩”的“平庸官”;有的缺乏开拓精神,不敢有丝毫创见性突破,满足做四平八稳的“太平官”;有的缺乏挑战精神,不敢迎难而上,遇到问题绕着走,习惯做困难矛盾面前的“推诿官”;有的奉行好人主义,自我批评怕丢面子,批评上级怕穿小鞋,批评同级怕伤和气,热衷做“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无原则的“圆滑官”。这些现象,严重影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影响领导干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作为领导干部,就是要事不避难,勇于担责,对党的事业、对人民群众有利的事,看准了就要大胆去做,奋勇向前。特别是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考,就要直面难题顽疾,不躲不绕不拖,以舍我其谁的气魄,敢于碰硬,敢作敢为,把重任扛下来;当改革涉及突破利益藩篱时,更应当把个人荣辱得失放在一边,把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

三、重情重义,心系群众

1975年的秋天,习近平离开了梁家河,到清华大学读书,但他并没有忘记梁家河和梁家河的村民。他曾多次想方设法解决梁家河村民困难,他曾经寄钱帮助村民吕侯生治腿,帮助村民梁根耀的妻子治病,帮助村里拉电,建设希望小学等等。无论哪个村民有困难给他写信,他都会回信,并努力帮他们解决困难。离开梁家河的四十年中,习近平曾于2007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4次给梁家河村回信,1993年、2009年和2015年,三次回到延安看望梁家河的父老乡亲,表达惦念之情,鼓励乡亲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1993年,习近平回梁家河看望乡亲们时,有村民告诉他,当年他在村里创建铁业社,为村民增加了收入;他带领大家开挖出陕西第一口沼气池,让村民用沼气照明、做饭。可是,习近平却说他所记得的,是村民曾经对他的无私帮助和保护,而且特别强调,正是陕北的乡亲们以他们敦厚朴实的品质影响着他,熏陶着他的心灵。尤其习近平谈到初来延安时的感触时说,他15岁来到黄土地时,也曾有过迷惘、有过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他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他说,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他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他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2015年2月,习近平再次回到梁家河给村民们拜年时,他激动地说:“1969年1月,我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就到了梁家河。在这里一呆就是7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并且对在场的年轻人和孩子们说,“咱们是第一次见面。那时我和梁家河村结下了缘分,注定了今天会与你们相见。你们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曾与我一起生活、战斗。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人生处处留心皆学问。”

也许,正是由于在梁家河这长达7年的生活里,他与最基层的普通老百姓一起摸爬滚打,共同生活,共同劳动,熟谙了人民群众的疾苦和心声,对人民群众有了深切地了解,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也加深了他对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深刻认识,引起他对干群关系、党群关系的认真思考,并在此后的施政实践中,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也许,正是出于对农村生活经历的深切感悟和真诚缅怀,他说,“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时刻将人民群众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

也许,正是源于他在这段知情生活中形成的亲民情怀,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为首的新一届党中央提出的第一个施政举措就是开展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并且多次强调,“做群众工作要将心比心,换取真心。群众在党员干部心里的分量有多重,党员干部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只有相信群众,对群众有感情,才可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才可能带领群众去改造自然和社会。他将人民群众放到很高的位置。他认为“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就是公仆与主人的关系”,“必须从思想和感情深处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先生”,“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

(作者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西部国情研究中心副教授)

猜你喜欢

梁家知青村民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走进梁家河
知青岁月
A new diagnosis strategy under the PMC model and applications①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读《梁家河》有感
梁家河
沉淀过的知青岁月是首歌——第一届长三角知青文化出版工作联席会议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