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河的“大学问”
2017-01-25王东仓
王东仓
梁家河的“大学问”
王东仓
40年后再回乡,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梁家河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
梁家河是延安的一个普通小山村,梁家河又是一个有大学问的地方。
翻开梁家河这本厚重的书,习近平用七年时间学到了服务人民、受益终生的大学问,即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作风,实事求是党的思想路线,其中的群众路线、群众立场、群众观点、群众方法,正是共产党人必须掌握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一门马克思主义的大学问。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学问增长历程”为例,梁家河的学问其实就是立足基层、贴近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切实服务群众的深刻感悟、深厚情感和浓郁情结,突出表现为心系群众的大情怀、服务群众的大担当、联系群众的大智慧。
一、在梁家河,可以学到心系群众的大情怀
只有自己吃过苦,才能真懂群众的苦。习近平回忆,知青们“刚到农村的时候,经常有要饭的来,一来就赶,让狗去咬。因为当时在我们这些学生的概念里,要饭的都是‘坏分子’、‘二流子’,不知道当时那正是‘肥正月、瘦二月,半死不活三四月’,家家都是‘糠菜半年粮’,老婆、孩子都出去讨饭,把粮食都给壮劳力吃,让他们忙春耕。”“后来,我们自己落到快去要饭的地步了,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就主动帮着出去要饭的人开路条、开介绍信。那会儿,这些现象让我们心里大为触动,感觉农民怎么这么苦啊。”置身基层,换位思考,了解群众的困难,痛感群众的疾苦,情感的天平才可能彻底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倾斜,才可能有“解衣推食”之举。据雷平生回忆,有一次在文安驿集上,“习近平在街上,碰见了讨吃老汉,说是他爸爸过去的卫士。近平就把身上的钱、陕西省粮票、全国粮票,都掏光了,给了那个老汉,还把外套也脱下来给了人家!”
从此,困难群众成为习近平永远的牵挂。他说:“40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的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他要求,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要特别关注和关心困难群众,坚持精准扶贫,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扶危济困;要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提高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就业能力,努力阻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打开孩子们通过学习成长、青壮年通过多渠道就业改变命运的扎实通道,坚决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他强调,要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着老百姓奔好日子。
牵挂百姓的安危冷暖,心系群众的幸福安康,不忘百姓是衣食父母,牢记自己的公仆身份,从梁家河学到的这份为民情怀,正是共产党人牢记宗旨意识、不断增强党性所必修的大学问。
二、在梁家河,可以学到服务群众的大担当
回望梁家河,习近平说:“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无论我走到那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回到梁家河,习近平说,我在这里当了大队党支部书记,从那时起就下定决心,今后有条件有机会,要做一些为百姓办好事的工作。为人民做实事!为百姓办好事!这种坚定不移的为民信念,在行动上更多地体现为勇于担当的精神。
据雷平生回忆,插队七年,习近平在梁家河从少年成长为青年,从不谙世事到沉稳自信再到勇挑重担,通过艰苦劳动的磨练,他从忧虑和苦闷中解放出来,充满信心全身心投入到为群众奉献的工作中去。刘明升说,习近平不搞形式主义,不搞那个年代时兴的学习、运动,而是立志办大事,要给群众做实实在在的事情,要带着大家多打粮食。陕北到处是山沟,要打粮食就要打坝。原梁家河村一队队长石玉兴说:“打坝是习近平对梁家河村最大的贡献之一。”当年冬天,为清理坝基,冰块必须搬掉。当社员们面对刺骨的冰块,不敢动手时,习近平想都没想,跳进冷水里,利索地将冰块往外搬。看到这一场景,社员们被感动了,他们也脱掉棉袄、棉裤,跟着干起来。
信念外化为行动,行动彰显精神。不言苦、不言累,有困难领头带着干,有危险第一个往上冲,是梁家河铸就习近平坚守信念、为民服务的担当精神。做了大队支部书记以后,习近平一直想找一点推动经济发展的切入点,为群众解难题。有一天他翻到《人民日报》,当时头版有一条消息就是四川省很多地方实行了沼气化,十分兴奋,认定沼气是个好东西。他的想法是,在梁家河要解决这个缺煤少柴的问题,要搞沼气。曹谷溪说,建沼气池需要沙子,是习近平带领几个青年到七八公里外的前马沟去挖的;建池时水泥运不进山沟,是习近平带头从很远的公社所在地把沉重水泥给背了回来;当发现沼气池漏气时,也是习近平为紧急抢修,和技术员刘春合跳入了沾满粪浆、又脏又臭的沼气池中清洗池壁,那炎热的夏天把人烤得喘不过气来。
走出梁家河,走出黄土地,走得再远再光辉,始终不忘最初的信念。他告诉世界,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为民服务,勇于担当,正是在梁家河这样的基层磨练中,党员干部才可以学到这门大学问。
三、在梁家河,可以学到团结群众的大智慧
“凡事团结处理得好,工作都能做得比较好;凡事团结处理不好,就都做不好。”七年上山下乡的生活,让习近平有了深刻体会:“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梁家河,习近平学会了团结群众的大学问。
与群众打成一片,取得群众的信任,这是团结群众的前提与基础。习近平回忆,到梁家河一年以后,他跟群众一起干活,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与劳动,也就是过了生活关与劳动关,与群众渐渐打成一片。群众对他也好起来,到他那里串门的人也多了,每天晚上老老少少都络绎不绝地进来,听他摆书场,讲古今中外,讲他们不懂的事,就连支部书记有什么事都找他商量,他的屋子逐渐成了那个地方的中心,群众在他周围团结起来了。
凡事多替群众着想,实事求是,公道正派,这是团结群众的关键。石春阳说,习近平当时得到群众拥护,被选为村支部书记,主要原因是他做事公道,“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他的每一个行动和决策都很务实,都是为老百姓的利益考虑的。”当村民因难以公平分配救济粮而争吵时,习近平说:“都别嚷了。咱们现在就到各家各户去看,究竟谁有多少粮食,都看得清清楚楚。谁该多分,谁该少分,不就一目了然了吗?”然后,带领群众查看、登记、分配,公平、公正的做法让群众心服口服。打淤地坝可以解决群众吃粮困难,建沼气池可以缓解群众燃料短缺,这些对群众有益的实事好事,再大的困难也会想办法一点一点去推动、去解决,最后用实际效果进一步教育群众、团结群众并带领群众开展工作。
多年以后,习近平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将这一经验进一步总结为党员干部必修学问:“‘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只要各级领导能够与群众结友交心,赤诚相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的工作就会越做越好,我们的事业就会兴旺发达。”
“人生处处留心皆学问”。党员干部最需要留心的,正是梁家河式的“大学问”。梁家河的“大学问”,像巍峨耸立的黄土塬一样厚重,像漫山遍野的洋槐一样繁盛。求取梁家河的“大学问”,既要千里迢迢亲身体验,更要脚踏实地眼睛向下。只要心中有群众,到处都是梁家河。
(作者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教授、西部国情教研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