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生为重:中国道路的本质要求与实践选择

2017-01-24毛文璐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民生道路生态

毛文璐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湖南长沙 410006)

民生为重:中国道路的本质要求与实践选择

毛文璐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湖南长沙 410006)

民生;中国道路;本质要求;实践选择

改善民生是当前党和政府的重大命题,从建国初期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道路一直秉持民生为重的价值取向,这是中国道路的本质要求。在中国道路的实践语境下,要实现民生为重,就需要从政治民生、经济民生、文化民生、社会民生和生态民生五个方面努力。

从建国初期开始,党和政府就一直非常重视民生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生为重都是中国道路的价值取向。它不仅是中国道路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中国道路的实践选择。在党的十八大上,更是把民生摆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一、中国道路的内涵

何谓“中国道路”?最典型的说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主义相碰撞所衍生出的具有适应性的产物。社会主义建设的起始点的储备离不开物质资料的积累。社会主义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其中物质和精神,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人与人、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虽然经济作为最重要的因素发挥作用,但同时其他因素也会反作用于经济。这些因素之间相互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社会的发展。在建国初期,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就,奠定了后续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依然还处于落后的状态。为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邓小平提出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把经济建设作为工作的中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步推进文化、法治、政治和社会建设。在十六大上,中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民主政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道路逐渐确立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发展路线,形成了五位一体的布局,这是中国道路内涵的完整体现。[1]

(1)政治发展道路。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其主要特征体现在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自治制度等方面。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2)经济发展道路。即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通过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方式,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其主要特征体现在中国特色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等方面。在坚持经济发展道路的同时,积极推进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3)文化发展道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以培养“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其主要特征体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对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的同时,还要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同时还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继承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还要借鉴世界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

(4)社会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中国现代化之路、市场经济之路、协调发展之路和文明发展之路。其主要特征体现在:既要让部分地区和人民先富起来,同时还要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既要坚持效率优先,同时还要坚持公平,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还要通过加强宏观调控的手段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既要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和长远利益,同时还要关注人民群众的当前和眼前利益,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既要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收入,提高其财产性收入,同时还要强化税收的调节作用,缩小收入差距。[2]

(5)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生态文明的建设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必不可少的分支构成。生态文明之路就是实现人与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道路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处理好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现代化建设融合起来,实现民生改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共赢。

二、民生为重:中国道路的本质要求

中国道路主要是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时结合中国国情进行不断探索、比较选择而坚持的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道路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全方位建设。民生为重是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同时也是我国国情的需要。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更是中国道路的本质要求。因此可以说,民生为重是中国道路越走越宽阔的必然选择。[2]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党的内部核心思想之一便是密切关注人民生活问题,解决人民生活困难之处,并通过开展土地革命和大生产运动方式满足人们的土地和生活需求。这些政策在不同时期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显示了土地在民生问题中的重要性,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更是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中国共产党在民生社会建设思想的影响下,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民生社会建设上来,提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逐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在十二大报告中,重点提出要改善人民生活。邓小平在十三大上提出了从温饱、小康到生活宽裕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把人们生活达到小康和比较富裕作为现代化的目标。同时提出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利益的基础上,还要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还把“是否有利于提髙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的重要标准,这都充分体现了在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都非常重视民生建设。

自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提出要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利益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民生社会的建设。特别是在东欧剧变之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在思考如何在中国道路的实践中,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中国共产使党能够不变色的长期执政下去。如何能够让全党牢记人民群众的利益,帮助人民群众解决最急需的问题。2000年,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全党要牢记人民群众的利益,切实帮助他们解决最急需的问题,并把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和缩小收入差距作为重要问题来解决。江泽民在完善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目的是让全体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指导思想,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并首次提出了就业是民生之本的观点,第一次明确把民生问题作为工作的中心,这也是中国道路的本质要求。

随后胡锦涛同志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也体现了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十七大报告指出“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十七大报告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解决民生问题成为国家发展的根本目的和重点任务。自从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加重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因此新世纪以来民生问题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随着市场经济主体和利益主体诉求的多元化,人民在就业、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矛盾增多,社会管理难度加大,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就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小康社会的建设,从而导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受到损失。因此新世纪以来,中央把解决民生问题提到了新高度,提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提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更加重视民生问题。[3]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在多个场合提出要执政为民,切实解决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实践证明,重视民生建设,促使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道路的不断传唱,彰显了发展战略的正确性。要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坚持民生为重的价值取向,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建设的根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组织的不断努力下,百姓生活条件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新的提升,群众的利益越来越能够得到保障,几十年前所想象的生活场景正一一的被兑现。社会的发展促进着民生的渗透与扩散,在人民内部也产生了巨大的化学反应,正影响着当下百姓的许多观念。改开开放初期,恢复高考让国民振奋,现在,异地高考更是切中人民需求。司法制度改革、监督体制整合和环保制度完善等一系列改革,都体现了民生为重的执政理念。民生追求的不仅仅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更是令人民群众现对目前的改革开放认知的一种升华,享受有尊严的生活和更加出彩的人生。[4]

经济的发展,必然能带来民生的改善。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改革最终的目的是谋求人民福祉。民生在当前社会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经济发展下的原生产物,而是中国道路的本质追求。尤其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生态环境的优化、人民群众幸福感的提升过程中,全然离不开国家对于民生工程的重视与投入以及民生领域制度的完善。民生作为最高的标准,是中国道路的价值导向和本质要求。

三、民生为重:中国道路的实践选择

(一)政治民生:建设高度政治文明,实现民生政治

高度政治文明的建设,是民生建设路上的基石,要想社会主义建设之路能够走得更快更稳,那么加强民生工程的建设无疑是重中之重。自提出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以来,已经形成积极推进民生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民生为重已经成为政府制定政策的价值取向。构建高度政治文明,实现政治民生,需要从三个方面努力:首先要发展政治民主,构建人民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制度化和程序化机制,打造实现政治民生的社会环境。加快选举、听证、专家咨询和民众参与立法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切实推进人民民主决策的实现。其次要通过改革行政管理体系,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设,实现政治民主的体制创新。中央要加强对社会事务的宏观管理,改革和调整行政审批权限,以及严格制定政策法规,统筹协调好国家事务,在理性的线条下茁壮成长。地方政府要贯彻落实中央的政策,履行法律法规,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推进政治民生建设。三是开展阳光政务建设,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规范政府公职人员的行为,从而提高服务民生的质量。

(二)经济民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夯实民生基础

在经过30余年的大力发展经济,中国的经济建设在国际范围内都表现出一定的影响力。当下,中国道路正迈入了一个新阶段,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与强大的民生需求,经济发展也亟待转型,走科学的经济民生发展之路。在思想观念层面,要充分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增强转变的主动性,鼓励民众参与到经济建设当中来,从而让民众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在转变思路层面,由过去的重视物本经济和物质投入的发展模式,转为将重心放到科学技术经济的发展,来全面调整中国现有的经济性质,供给侧改革的目的也是在此,社会经济健康的发展离不开各类产业的协调发展。在实践操作方面,要调整经济发展的战略结构,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要调整价格机制,建立健全科学的生产要素与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要构建公共财政体系,不断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优化要素投入结构,采取多元化创新形式,构建高水平的科技创新队伍。

(三)文化民生: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升民生品位

民生建设不能简单的认为是物质建设,从本质而言,这更是一种文化的渗透,文化与民生之间息息相关,优秀的民族文化可以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内涵,这也是常说的“软实力”之一,社会文明很大程度体现在优秀的文化里。文化与百姓生活密切联系,不仅影响着人民生活观念与方式,在长时间下还会影响人民群众的价值观、人生观与日常行为。因而说一个富有文化的民族是有灵魂的民族,民生工程建设水平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文化水平来反映的。中华文化是世界优秀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下,中华文化发展速度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失去内容的纯经济显然不是中国道路所需要的,这也影响着人民的生活水平,对社会的协调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优秀的文化支持。对此,第一步需要坚持文化建设的民生导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是简单的政府机构的不断投入付出,更需要全社会层面的群众参与,让人民群众能在日常中真实的共享文化成果。其二,提高人民的文化消费能力是目前亟待改革的部分。这个举措可以通过宣传的方式引导大众化的消费,塑造一个文化氛围浓郁的消费层次,并进行文化教育渗透创造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文化产物。对于庞大的消费市场,仅通过降低文化产品的价格是不现实的,根本是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三是要大力推进文化民生的实践。通过制定和完善文化民生的发展规划,构建科学的目标和规范,用于推动文化民生的实践。同时还要积极整合政府、社会和市场等多方资源,通过构建参与协调机制的形式,保证规章制度的有效衔接,从而促进民生品位的提高。[5]

(四)社会民生:加快社会事业改革,破解民生难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人民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就必须加强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社会事业的改革体现了党的发展宗旨,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幸福。因此要推进社会事业的改革,就必须着手于民生问题的解决,仅有如此,才可创造出让大多数百姓满意的生活氛围。首先需要做的是关于收入的问题,完善收入分配格局,逐步缩小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尤其是在初次分配过程中建立完善的机制,形成一个良好的工资增长机制。通过综合运用税收机制,加大再分配环节的调节力度,从而优化政府的公共财政体系,缩减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其次是优化公共教育资源,推进教育改革。通过调整和完善相关制度,改善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使得他们享有公平教育的机会。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重视农村师资队伍建设,通过调整和优化教育结构,实现教育公平。三是创新和完善就业体制,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通过施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拓展就业渠道,丰富就业形式,完善就业机制,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同时政府需要制定积极的创业政策,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塑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提供优质的创业服务。最后要通过构建完善的社保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建立全面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借助于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等制度,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加大对社会保证的资金投入力度,从而提高社会的整体保障水平,让弱势群体也能够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五)生态民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优化民生环境

生态文明为何在中国道路发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小的方面而言,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对民生的改善,就是对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可以缓解因经济发展产生的严重的环境问题所导致的社会矛盾,在调节过程逐渐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匹配的状态。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充分条件,它无法单独的拎出来进行某种分析,环环相扣是它建设中的一大特点,因而它的复杂性不言而喻,需要从三个层面来推进:首先要引导人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倡导全民参与节能减排,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全社会的生态意识,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其次是通过科技进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政府部门应因地制宜,围绕民生制定科学的科技政策,加大对科研项目的投入,鼓励通过创新的形式发展循环产业,严格控制高污染项目,彻底解决危害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展环保专项活动,要避免污染物损害人民身体健康的恶性事件。最后是加强生态文明的相关制度建设。要积极发挥生态文明制度对环境的保护作用,通过构建生态文明的考评制度,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到政府相关部门的考核体系中;推行生态补偿和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建设科学的自然资源价格体系;构建完善的监督管理体制,鼓励全社会参与监督管理,整治污染生态环境的恶性行为,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总之,中国道路的内涵与民生为重的实践选择是相互照应的。民生为重,是中国道路一直以来的价值取向和本质要求,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1] 李健.“中国道路”的全面内涵及其经验总结[J].社会主义研究,2015(1):58-63.

[2] 邹诗鹏.当下中国道路的三重逻辑[J].探索与争鸣,2013(2):12-16.

[3] 张远新.中国道路的三重基本意蕴——基于党的几代领导人的思想考察[J].兰州学刊,2015(6):40-47.

[4] 任平.中国道路的历史坐标、社会根基与世界价值[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5(3):5-14.

[5] 王洛忠,李帆.中国解决民生问题的路径选择与改进方向[J].科学社会主义(双月刊),2014(1):100-103.

(责任编辑:白 林)

2017-04-07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对党性修养理论的发展与贡献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YBA366。

毛文璐(1984.12-),女,湖南长沙,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党建教研部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D61

A

1008-5955(2017)02-0030-04

猜你喜欢

民生道路生态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生态养生”娱晚年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