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党性教育的系统性问题及其对策

2017-01-24王石泉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党性领导干部

□王石泉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领导研究院,上海 201204)

新形势下党性教育的系统性问题及其对策

□王石泉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领导研究院,上海 201204)

过去的党性教育为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和党的执政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形式化、空泛化、浅表化、神圣化、不接地气、难以落实和效果不佳等问题。这是因为对时代和环境变化产生的影响认识不足,对党性教育的规律把握不准,党员干部的价值系统尚未完善,党性教育缺乏有效的行为转换与制度保障等多种原因所致。从新形势下社会环境变化、价值重构、系统保障和国家治理效果呈现等四个纬度来观察党性教育,旨在通过对党性教育系统性问题的思考与集成创新来实现党的目标宗旨。

新形势;党性教育;系统性问题;出路

一、深刻认识环境变化对党性教育的影响和挑战

(一)时代变迁,党的工作重心已经全面转向国家建设和治理

建国后,我们党从革命党成为了执政党。党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及其社会组织与动员的内容和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党的工作重心已从过去的革命斗争转向了国家建设和国家治理。新环境下,革命斗争年代的豪迈激情开始减退;计划经济时代火热的“大家庭”逐步解体,高度集中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徒然改变;过去聚集起来的传统集体主义精神和守望相助的温情开始消失,代之以和平年代稳定、“陌生”又“枯燥”的生活方式和市场经济环境下“孤独”的自我实现与逐利和享乐。国人在经历了几次运动冲击和生活“突变”之后,似乎丢失了自己传统的精神家园。许多党员和领导干部在这种大时代浪潮的冲击下还没有从内心深处完成自己的精神转换与价值塑造。

因此,在以国家建设和国家治理为中心任务的新环境下,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同时需要寻找新的人生目标,塑造新的价值体系,建设新的精神家园,把革命传统和激情转换成为国家建设与国家治理所需的新能量和新动力,新内容和新办法。在新环境中要更多地使用法治思维和制度规范来治国理政,不仅要充分体现党的阶级性、时代性和先进性,还要体现我们领导文化和领导制度的成熟性与稳定性,将党性与时代有机结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的角度思考和设计国家治理,将党性转化为当今时代党员领导干部和全体人民新的精神价值、生活方式、集体人格和制度规范。

(二)利益格局变化,党和政府需要界定不同利益群体的边界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党员领导干部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交集的范围扩大,传统的利益边界被打破,新的边界没有科学划分。党员领导干部要作为利益相关者去进行需要高度自觉的自我约束和自我革命,要用人的有限理性去抵抗市场经济的巨大惯性和自身利益的强大吸附力十分不易。

在此背景下,党和政府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开展全面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参考国际经验,结合本国实际,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思考问题,科学划定自身利益与群众利益的边界,界定好不同利益群体的范围与生长空间,保持并维护好中国社会公平与效率的有机平衡,保证领导干部、公务员、医生、教师、军人和科研人员等的合理待遇,用党性、法律制度和舆论监督等多种方式牢牢守住这个边界,维护好这个新的制度体系。不仅要防止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有效保障的不足,更要防止领导干部与民争利的现象发生,用更加刚性的法律制度规范和舆论强力监督来保证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在新形势下,这是党性教育和国家治理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目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的关键之所在。

(三)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党员干部的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和影响

全球化时代,公民有了国际旅行的经验和全球认知的能力,具备了与自己的生活环境进行多维度比照的国际观察视角。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无论在其法治建设和社会管理的经验上,还是在舆论传播的能力上都明显优于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凭借着发达国家的经济、军事优势与传播优势,西方的许多思想观念大规模进入中国,对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当今时代,崇尚人权、自由、开放的西方个体主义文化(individualism)与推崇勤俭节制并维护核心的集体主义文化(collectivism)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反差和矛盾。需要高度集中和严明纪律约束的党的组织文化与崇尚人性自由解放和权利的新潮流相遇,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出现松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法治文明还未建立,需要集成创新的文化价值体系尚未形成的背景下,党的传统价值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许多传统的教育方式面临新时代复杂环境的严峻挑战。

此外,信息时代又颠覆了人类传统的传播格局,每个人都成了信源,掌握着信道,可以随意影响大量的信众,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增大。由于信息泛滥和价值多元,过去封闭环境下统一的价值观很难有效聚合。新媒体时代,人民群众作为权力主体的意识正在觉醒,利益诉求和精神需求不断上升,民意表达与公众舆论的威慑能力不断增强,党的领导和国家治理的环境日益复杂,党性教育亟待创新。

二、重构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的价值系统

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是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各种思想和价值观相互影响,对传统的单一性价值体系的离散力和影响增大。如果缺乏当今时代必要的价值观与价值体系的合成防御,传统的碎片化的价值系统容易受到外来文化和价值系统的威胁和破坏。如果此时只用过去革命战争年代的政治动员方式开展党性教育,仅仅强调政治价值观而忽视其他价值体系的建构,就可能与现实脱节,让人产生虚幻感与疏离感。因此,新时代既要坚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又要根据党员干部的新变化和新特点进行多维度的价值重构,筑成当今时代共产党人新的核心价值系统。笔者认为,这个新的价值系统应该至少包括以下三大部分的内容。

(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系

要在中央党校和各级地方党校开设马列原著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原著等经典导读课程,领会原著精髓,从思想理论上坚定理想信念。以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和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等机构为主要基地,开展原汁原味的党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切实感受老一辈革命家坚定理想信念、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通过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等培训机构深刻解读和展示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改革开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成就。学习和借鉴国外合适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培养党和政府领导现代化建设与国家治理的能力。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对党的革命传统的教育以及现代领导实践和领导成就的系统学习和解读,坚定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自信,鼓励他们改革创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价值体系。

(二)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党员干部的价值基础

中国的领导干部是中华民族的子孙,是生长在中国、吮吸着中华文明的乳汁、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成长起来的领导干部。他们身上流动着中国人的血脉,携带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历史记忆。因此,党性教育不可能脱离民族文化而孤立地进行,还要注意吸收自己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在以儒、释、道为核心的文化系统中,有批判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使其作为党员干部的价值基础。

可以学习儒家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勤俭廉政、民本思想,个人“修齐治平”的发展道路,感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情怀,学会“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可以学习吸收佛教文化中的慈悲、理性和节制等理念,积极倡导为天下苍生造福的思想和行为。可以学习道家文化中的辩证思想、自然主义和生态文明思想,在做人做事中尽量保持中庸平和、不走极端。

如果在党性教育中能够有效地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将自己民族文化的传统与党性进行有机的结合,就能够唤醒领导干部传统文化基因中良性与美好的记忆,使其与时代精神结合,以产生更好的领导和示范效应。

(三)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的价值补充

众所周知,历史上我国曾与许多国家交往,相互学习借鉴。在今天这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无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有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我们改革开放就是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学习他们在市场经济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学习西方文明的法治精神、公共道德与公共理性;学习他们公民作为个体在遵守法律、独立、勇敢与冒险等方面的精神;学习他们的创新能力以及在国家治理中的经验和长处。只要我们能结合自己的实际,守住原则和底线,还可以吸收他们合理的关于民主、自由、人权等的文化养分为我所用。

三、新时代党性教育的效果需要制度系统的综合保证

当今时代,全球化和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国内又面临着深化改革与转型发展的历史重任,要在价值多元的复杂社会环境下开展党性教育的难度不断增大。因此,在当今社会这样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中,如果单纯希望通过党性教育来解决所有问题十分困难,必须有相关的制度系统的保证才会真正有效。这个制度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

(一)政治系统的保证(Guarantee of political System)

这里的政治系统包括先进的政治理念、健康的政治生态和完善的政治制度等内容。在政治系统中需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价值,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为人们服务的目标宗旨,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特性和社会特性。具体说就是要通过更加科学的党的领导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府行政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司法制度和军事制度等先进的制度和完备的法律体系,来体现宪法的精神,保证党性在我国政治上的安全与具体落实。

(二)经济系统的保证(Guarantee of Economic System)

这里的经济系统是指国家的经济制度与各领域的经济保障等,具体包括我国《宪法》规定的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其它经济形式为补充的经济制度、国有企业制度、按劳分配制度、国有土地制度、金融制度和税收制度等。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的经济系统与经济制度是体现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本质特性最重要的保障制度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在经济上的具体体现,是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的重要基础与保障,需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不断完善,切不可掉以轻心。

(三)文化系统的保证(Guarantee of Cultural System)

这里的文化系统包括文化内涵与价值观体系。如上文所述,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都需要建构多维度的文化价值体系,以适应国家的改革开放和当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化价值体系包括优秀的、适合当今时代发展的中华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价值体系;世界一切优秀文明的成果与西方先进的经验和做法。

(四)社会系统的保证(Guarantee of Social System)

这里的社会系统既包括个人和家庭的小子系统;企事业单位和社团等的大子系统;城市、乡村、地区的分系统以及国家社会的大系统等。在新社会环境下,要充分考虑并切实保护好个人、家庭、单位和所在区域等各个子系统和分系统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国家社会主系统的完整性,保证运行的顺畅。要明确好各自的责任和义务,规范各自的行为,以各安其位、各得其所,相互协作、互为依托。有了社会系统的完善和保障,就可以把党性和社会系统进行有机结合,使其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完善。

(五)教育系统及其保障(Guarantee of Education System)

这里的教育系统主要指党员干部教育的机构、师资、内容与方式等广义系统。据初步调查,目前在我国的一些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中仍然存在着主管领导对干部教育培训重视不够、干教机构的功能定位不准、领导能力不足、战略规划缺失、制度体系不完善、内设机构不合理、人员编制不到位、后勤保证不力、缺少专职人员、缺乏学科建设与科研支撑等现象。

许多部、委、办、局的党校和培训机构只是一个完成上级交办培训任务的临时性培训中心。没有战略规划、内部机构与人员编制,没有针对本系统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进行专项调查研究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干部教育培训和咨询。干部教育机构没有对如何提高本单位和本系统的领导和行政能力提出有效建议并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些都要引起各单位主要领导和行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通过有效的改革措施加以改善。

(六)传播系统及其保障(Guarantee of Communication System)

党性教育的传播系统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历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介绍和解读,对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的宣传介绍,对传播对象的调查研究,对传播内容的规划设计,对传播媒介的综合运用,在传播方式上的创新等。

考虑到广大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不够专业,加之理论本身的抽象性与晦涩性等原因,过去的理论传播仅局限于小部分受众,没有形成大多数党员干部的普遍认知和价值共识。为了提高传播效果,建议使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例证来解释和说明到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要学习毛泽东、邓小平和习近平等领导人通俗而生动的传播表达方式,让受众感兴趣并记得住。

还要把过去战争年代使用过的许多具有明显苏联特色的革命性的词汇转换成当今时代的新语汇,结合现实的需要形成党性教育的新话语体系。学会在党性教育中引入现代通用的领导学和管理学术语,把公共精神、公共权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领导团队、领导绩效、国家治理、人力资源等概念融入到党性教育中,以增加时代感和传播的有效性。

我们还要针对国际社会的现状和需求,在西方社会普遍对共产党和共产主义误解、歪曲和妖魔化的情况下,研究制定出一套通俗易懂且能深刻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与文化要义的国际传播话语体系,通过国际研讨会、媒体专栏、培训课程和海外课堂等多种渠道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解读与国际传播,改进传播方式,提高传播效果,在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同时,增加国际社会对中国全面深刻的了解和理解。

此外,我们还要改进对模范人物和先进典型的宣传方法,克服在宣传中过于追求高、大、全,拔高并神圣化先进人物,忽视他们人性的传播极化效应和社会逆反心理。要研究青少年群体受众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根据受众多层次的需要,不仅要宣传介绍那些“用特殊材料做成的”、让人肃然起敬的特例,还要更多的选择那些超出一般人觉悟、又让大家感到能够学习效仿的范例进行宣传介绍。让受众在敬佩的同时不仅有学习的动力和愿望,也有效仿的信心、能力和行动。许多事实证明,缺乏真实感和学习效仿可能性的先进典型,其生命力并不会长久。

(七)监测系统及其保障(Guarantee of Monitoring System)

党性教育的监测系统是指对以上所介绍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和传播等六个系统的制度建设、落实情况和运行效果等的监督、检查、测评与反馈。新形势下,党性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与多个系统的相互联动、制度保障与贯彻落实才会真正产生实效。党性教育的理念输入、感情共鸣、思想转化等需要通过具体的行为改变与提升发挥作用,否则就只能停留在轰轰烈烈的学习层面而无法落地,更无法持久。

因此,需要通过对以上系统的建设、督察和反馈来保证党性教育成果的有机转化与落实。监测系统主要考察党员干部在领导和行政工作中的表现,监测领导机关和行政机关的领导水平和行政质量,调查评估单位、地区和整个国家的治理水平。具体包括各地开展党性教育的频次和力度、内容与方法选择、联系实际的程度、制度化水平、群众满意度、对深化改革和实际工作的帮助、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程度等。如果缺乏有效的监测,党性教育的目标就很难实现。

四、党性教育的成果需要通过良好的国家治理加以呈现

(一)党性教育要在关注民生和解决现实问题中展示魅力

当今社会,系统性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各类问题都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如果只从一个方面去观察世界犹如盲人摸象,不可能了解问题的全貌。党性教育也一样。如果只谈党性而不与改善民生等具体的现实问题关联,如果只开展党性教育而没有其它相关制度的配套落实,缺少刚性制度约束和保证,党性教育就难以发挥持久效果,激动热闹一阵子,随后就会烟消云散。

如果现实中不合理的问题不能很好解决,国家治理中的一些关键性矛盾没能有效化解,民生没得到切实改善,人民群众没有足够的获得感,党性教育甚至还会触及人们现实生活中的“痛点”,引发诸多联想,会出现“美好历史”与“不理想现实”之间的强烈反差与对比,让人产生更深的断裂感和失望情绪。这就是许多地方党性教育开展得轰轰烈烈,实际效果却不理想的深层次原因。

在如今各类矛盾和问题大量聚集,需要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要真正开展好党性教育并产生实效,党员领导干部就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要对国家和民族有责任担当,敢于直面社会矛盾和问题,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的疾苦和诉求,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制度、狠抓落实,用合理的公共政策来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用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效果和福利来体现党性,用刚性的法律制度来保证党性在各领域的充分体现,通过关切和解决现实问题来展示党性教育的魅力。

(二)党性教育的成果需要通过良好的国家治理来体现

制度和政策是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的一种固化,是党性原则具体化和稳定性的集中表现。党性教育要产生实效,不仅需要整合并提炼出先进的理念,还需要将这种理念最大限度地转换成为国家治理科学的制度系统和公共政策,实现党性思想原则向制度和政策系统的有机转化。

这些制度和政策系统就是国家治理系统。在宏观层面包括以上论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传播和监测系统;在中观层面包括适应当代国家治理需要和未来发展更优的干部民主考核与选拔制度、民意表达与公众参与制度、信息公开制度、领导与行政决策制度、群众考察监督制度,更加科学合理的公共政策、充分的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制度等。以上这些制度要根据时代特点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不断地优化完善。有了这些制度的保障,党性原则才可能得以真正体现,党性教育才会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

总之,新时代的党性教育既不是对理论抽象的解读和教条的传授,也不是不接地气地仅仅宣讲一种高远而伟大的精神,更不是为完成任务而搞的应付差事的运动。在领导干部繁忙的政务活动中,在大家的时间精力和公共资源都很宝贵的情况下开展党性教育,就是为了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用先进的党性去直面社会问题,通过深化改革解决社会矛盾,提高领导和行政水平,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因此,党性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学习层面,党性教育重在落实,要通过良好的国家治理来加以具体体现。

(三)用先进的党性领航完成第三次伟大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从20世纪初建党伊始,就肩负着三次伟大的历史使命。第一次历史使命就是在革命斗争年代,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用自己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精神推翻了一个充满剥削的不平等的旧社会,建立了崭新的中国。第二次历史使命就是在中国即将陷入到僵化的计划经济泥沼中的时候,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让中国开始富裕起来。第三次历史使命就是在过去历届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国家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当今世界的形势发展,根据中国的国情,总结经验教训,全面地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每次的历史使命都神圣而光荣,但第三次使命和任务更加艰巨。当今时代,不仅要经受市场经济的考验和利益团体的干扰,还要凝聚内部的共识,直面国内新兴力量的压力,应对国际上的竞争围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抵御权力和利益的诱惑,传承历史、学习先进,建构合理的文化制度体系,控制和规范人性的贪婪和自私,建设法治中国。

在如此复杂的背景下,我们党不仅要有崇高的价值理想、深邃的历史眼光、长远的战略目标、足够的政治定力,还要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开明睿智的精神和融通中外古今的智慧,更需要有求真务实的作风。这样才能立足国情,兼收并蓄,稳步推进,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能够充分体现公平正义原则、兼顾公平与效率、保障大多数人民群众利益的新型社会主义国家。

(责任编辑:徐国栋)

The Systematic Problems in the Party Spirit Education of Our Country under the New Situation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WANG Shi-quan

(InstituteofLeadership,ChinaExecutiveLeadershipAcademyPudong,Shanghai201204,China)

The party spirit education of the pas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ideological consciousness of party member cadres and the governing capacity of the Party,but also had problems like formalism,null contents,lack of depth,sanctification,being not down to earth,being difficult to carry out,and effect being not good.These problems are caused by inadequate cognition about the influence of the change of the times and the environment,in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laws of party spirit education,the imperfect value system of party member cadres;the lack of effective behavioral transformation and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in party spirit education,and so on.This paper examines party spirit education from four angles,i.e.,the changes in social environment,the restructuring of value,systematic guarantee,and presentation of state governance effect,and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realize the goal and tenet of the Party by thinking about the systematic problems in party spirit education and bring forward innovative solutions.

new situation;party spirit education;systematic problems;solutions

2016-10-11

王石泉(1963—),男,陕西西安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领导研究院教授,领导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领导、行政及其沟通,智库建设,国际传播等。

G726

A

1674-0599(2017)01-0133-06

猜你喜欢

党性领导干部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学思磨党性 信奉廉洁路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