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中国的伟大愿景与生态现代化

2017-01-24杨思涛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现代化生态发展

□杨思涛

(中共澄迈县委,海南 澄迈 571900)

美丽中国的伟大愿景与生态现代化

□杨思涛

(中共澄迈县委,海南 澄迈 571900)

建设“美丽中国”伟大愿景呼唤绿色变革与转型。生态现代化理论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发展思路。生态现代化理论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与中华传统文化朴素自然观思想一脉相承。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文化理念,都在当代“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建设中光彩照人。生态现代化在澄迈的实践提供了充分的证明。在打造美丽中国的背景下推进现代化进程,应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生态经济、生态社会和生态文化为突破口,努力完成现代化模式的生态转型,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美丽中国;生态现代化;澄迈实践;生态抉择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健康中国”,是我们当前一项重大历史任务。这一伟大愿景呼唤着绿色变革与转型。在西方,也风靡着一种以推动世界现代化生态转型为基本主张的环境思潮,那就是生态现代化。这表明生态现代化已成为人类的共识。生态现代化理论认为,生态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世界现代化的一种生态转型,生态现代化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趋势,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把生态现代化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抓手,抛弃“先污染、后治理、再转型”的老路,探索一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统一的“三赢”之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失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现实选择。

一、生态现代化理论概述

(一)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核心内容

生态现代化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在德国、荷兰、英国等西欧发达国家最先发展起来的,现已成为当代西方著名的环境思潮。虽然到目前为止,这一内涵广泛的理论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常被不同的学者在不同的视角和背景下使用和阐释。但其核心内容并无二致,都是以发挥生态优势推进现代化进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三赢”。生态现代化理论提出,环境保护不应被视为经济活动的一种负担,而应被看作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前提。这一理论认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应该是协调的,强调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强调技术革新可以带来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改善;建议作为市场促进者和保护者的政府更多地使用市场调节手段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目标。[1]生态现代化理论否定了经济与环境之间存在势不两立局面的观点,认为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环境的改善是可以兼顾的,并认为现代工业社会只有经历一个生态转型过程,才有可能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生态转型过程,就是生态现代化。这是发生在生态环境领域之内但又超越生态环境范围的具有划时代的革命性变革,即在社会整体现代化的过程中,始终将生态环境作为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变量和重要内容,将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确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和现代化发展理念,倡导工业生态学,注重环境责任制度化,强调政府在生态环境管理中的地位,通过大力发展有益于生态环境的绿色生产力和绿色科学技术,支持生态环境系统的发展,建构有利于人和生态环境共存共荣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目的,使生态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人类能够世世代代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现代化理论在中国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生态现代化理论。较早发表研究成果的有黄英娜和叶平(2001)、陈烈和李丹燕(2004)、郭熙保和杨开泰(2006)等。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生态现代化的内涵、生态现代化理论的价值及启示等几个方面,发表了大量相关研究论文,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2]

特别是随着环境问题的突出和环境压力的加大,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国内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研究也越来越呈现出务实化的趋势,学者们结合我国经济、社会、文化改革发展的新进展、新问题,积极探索创新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现代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国内对生态现代化的研究正逐渐由理论研究转向实践探索。

党的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的伟大愿景,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鸟语花香、碧水蓝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进一步为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方向。建设“美丽中国”,要求我们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积极倡导生态、绿色、低碳、循环的理念,发挥生态优势来推进现代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场全方位系统性的变革转型,引起了国内新一轮理论研究热潮,不少学者在理论研究过程中,通过批判性地消化吸收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坚持“洋为中用”、“中西合璧”,使其逐渐成为建设“美丽中国”时代背景下的生态理论创新重要成果之一。

(三)生态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

生态现代化理论虽然起源于西方,但其理论来源离不开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生态现代化理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是以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二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人离不开自然界,要靠自然界来生活。这一伟大论断,是研究发展与保护关系的理论基石。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些论著中,不乏后来被生态现代化理论研究者沿用或发展的观点。例如:马克思在论述人被外在物质力量所奴役与驱使的现象时指出,“生产力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达到这样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产生出来的生产力的交往手段在现存关系下只能带来灾难,这种生产力已经不是生产的力量,而是破坏的力量。”[3]P76他还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4]P251恩格斯谈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也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5]P305他在《反杜林论》一书中更进一步地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6]P38-39因此说,生态现代化理论渊源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四)生态现代化与中华传统文化朴素自然观思想的契合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朴素自然观思想,主张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倡导善待自然、善待环境,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孟子就主张:“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7]P5大意是允许在一定的时间内砍伐林木,反对滥砍滥伐。司马光也说过:“夫地力之生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8]P7558《管子八观》也提到:“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中华传统文化不但在理论上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更在管理制度上体现了对自然的爱护。《逸周书·大聚解》第四十记载:“旦闻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9]P430意思是,我听说禹的禁令,春季三个月,山林中不准用斧子砍伐,以成就草木的生长;夏季三个月,江湖中不准下网罟,以成就鱼类的生长。这表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自然规律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并且形成了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理念,不少关于发展的观点与西方生态现代化主张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中西文化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可谓是殊途同归。

(五)生态现代化的现实意义

历史已经证明,人类长期以来所奉行的非生态的现代化实践模式,因其种种弊端已造成人与自然之间不和谐,甚至造成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不和谐。这种非生态的现代化实践模式的主要弊端有:一是片面追求经济价值而忽视生态价值,过度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财富的不断积累,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二是忽视了生态资源的有限性,为保证经济超高速发展而不惜过度消耗生态资源;三是高估了地球的环境承载能力,忽视了对污染的治理,等等。这就使得现代化的进程实际上也成了环境退化的过程。有人十分形象地说,非生态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使工业文明染上了一层被环境污染所形成的灰色,成为令人类最为担心的灰色文明。现代化进程对环境的影响问题,曾经引发了要发展还是要保护的争论。

人类在反思传统不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模式的基础上,重新定位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催生了生态现代化理论。这一理论所引起的变革将大大超出生态领域,引发现代化从政治层面、经济层面、体制层面、管理层面、教育层面以及文化价值观等层面进行全面的变革,从而形成一场波及面十分广泛的社会整体性的变革。生态现代化要求人们在运用生产力标准或经济增长速度来评估现代化水平和程度时,还必须评估支撑生产力发展的生态资源状况,这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原动力,必将推动社会文明进入一个经济增长和生态进步双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时代。作为一种全新的绿色实践运动,生态现代化带给人类的将是一个全新的社会——生态社会。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指出,2004年中国生态现代化水平指数为42分,排在世界98个主要国家的第84位,排在全部118个国家中的第100位,中国正处于生态现代化的起步期。[10]P147

二、中国现代化的生态抉择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的现代化仍然未能避免“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给生态环境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害和破坏,不仅导致了区域环境质量的降低,而且提高了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与危害强度,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制约。虽然上世纪50年代以来国家和地方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至今整体环境质量下降的趋势仍没有根本改变,而且范围仍在扩大,程度仍在加剧,危害仍在加重。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尽管中国政府一直在积极地运用财政和行政手段治理大气污染,但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之中,仍有7个位于中国。”[11]P46综合世界银行、中科院和环保总局的测算,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约占GDP的10%左右。[12]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中国的现代化亟需一个战略性的转型。我们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本国国情,同时也应积极借鉴国外经验。生态现代化坚持利用科技进步实现现代工业的生态转型,这是新形势下推进城市化、工业化的必然选择。在打造美丽中国的背景下加快现代化进程,把现代化实践纳入生态保护框架下科学推进。

未来几十年,是中国推进现代化生态转型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13]切实贯彻落实发展新理念,毫不动摇地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就是中国现代化的生态抉择。

从操作层面来说,应以推动经济、社会、文化现代模式的生态转型为主攻方向,从源头入手解决发展与环境的冲突,努力完成现代化模式的生态转型,实现环境管理从“应急反应型”向“预防创新型”的战略转变。

(一)推动经济现代化模式的生态转型

经济是基础,现代化模式的转型首先是经济的转型。应结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建立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产业体系,从根本上提升经济发展质量。首先,应坚持走绿色工业化道路。工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同时也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工业的支撑地位不可动摇,但应尽量减少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一方面,应加快发展生态型高科技新型工业。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三不”原则,积极发展低能耗、低排放、无污染的“两低一无”产业。鼓励使用绿色技术,建设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产业体系,形成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另一方面,应加快传统工业的生态化改造。积极研制和推广节能节水工艺、技术和设备,支持企业推进技术生态化创新,淘汰落后产能。其次,应进一步调整三次产业结构比,提高第三产业比重,特别是提高文化产业的比重。再次,应加快农业、旅游业等产业的生态化建设,促进各类产业绿色崛起。第五,应继续推进循环经济,降低资源消耗,建设资源节约型经济。最后,应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实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工业污染集中治理。

(二)推动社会现代化模式的生态转型

社会化的行为模式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是根本性的。为此,应着力于构建符合自然规律和生态准则的社会行为模式,创新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应建立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综合决策机制,在制定规划、计划及重大经济行为的拟议过程中,把生态保护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综合决策,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由“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转变。其次,应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激励机制,按照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谁污染、谁补偿”的原则,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使开发、利用、污染、破坏自然资源的生产者、消费者承担相应的经济补偿,对生态效益维护者进行补偿,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再次,应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走绿色城市化道路,加快绿色家园建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第四,应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扩展绿色产品的市场空间,减少消费环节的浪费和污染。第五,应建立健全完善的生态治理法律体系,并切实提高生态执法的实效性,以法律规范加快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最后,应积极建设生态人生,通过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等举措解决民生问题,保障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人们共享现代化成果,打造和谐人生、幸福人生,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三)推动文化现代化模式的生态转型

没有现代生态意识就没有生态现代化。增强全民现代生态意识,是中国现代化成功实现生态转型的关键。因此,中国应着眼于弘扬生态理念,大力培育生态文化,建立有利于生态保护的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促使公众改变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习惯,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首先,应普及生态环保知识,加深公众对资源有限性和环境容量有限性的认识,引导群众改变片面的“人定胜天”观念,培养公众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情,促进公众生态意识和环保观念的形成。其次,应建构生态道德规范,强化舆论引导,营造“爱护环境光荣,破坏生态可耻”的道德氛围,促进低碳生态型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形成。再次,应加强国情教育,引导群众客观认识我国“地大物博”的表述,帮助公众了解我们面临的环境资源压力,培养危机意识,增强群众节约能源资源的自觉性。第四,应积极倡导因地制宜的绿色发展理论研究,鼓励结合地方实际探索绿色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扶持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的科技创新,为绿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生态现代化的澄迈探索

海南省澄迈县是国内最早试水生态现代化的地方之一。这个毗邻省会海口市、拥有2076平方公里陆地面积和110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户籍总人口58万的琼北名县,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新理念,并在实践中拓展了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内涵(澄迈强调生态现代化的内涵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力高度发展,人们享受高度的现代文明;二是现代化建设与资源合理利用、生态有效保护密切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退化脱钩,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三是人的全面发展得到保障,生态家园建设和生态人生打造富有成效,居民幸福感强,社会和谐度高)。并从2008年起,将生态现代化建设纳入“三县两地”(生态现代化建设县、新型工业县、休闲低碳旅游县、热带高效农业示范基地、海南核心物流集散基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启动了一场全域试水生态现代化的大胆实践。

(一)生态立县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红利”

1.不断壮大经济总量,提高居民收入水平。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GDP)达268.56亿元,比2007年增长222.8%,年均增长15%,GDP总量排名由2007年的全省第九跃居全省第三。2010年至2015年,连续六年GDP增速领先全省,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两年获得全省经济社会考核第一名,成为海南省第三大投资体、第三大经济体。2013年,城镇居民收入22816元,比2007年增长149.4%,年均增长16.5%;农村居民收入9186元,比2007年增长122.0%,年均增长14.2%(2014年后实行新的统计口径)。2015年,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6020元和11715元。

2.统筹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倾力打造“生态人生”。扎实推进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住房、文体、电信、金融等八个方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富民增收和以文明生态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项工程(简称“8+2”工程),实现了“十个率先”:一是率先全省实施“十二年义务教育三免四补”(免除中小学和职校、中技学生的学杂费、课本费、住宿费;补助学生作业本费、职校和中技学生生活费、住宿贫困生生活费、贫困生助学金)政策;二是率先全国实行国家级、省级、县级三级骨干教师和骨干医务人员岗位津贴;三是率先全省实现村村有标准卫生室目标;四是率先全省创建并获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五是率先全省全面启动农村土坯房改造工程;六是率先全省实行分散供养和社会供养相结合的养老体制机制;七是率先全省实现所有行政村通宽带;八是率先全国实现金融便民服务延伸到所有行政村;九是率先全省实施“商标富农工程”;十是率先全省成为“中国长寿之乡”和“世界长寿之乡”。

(二)加快转变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退化脱钩

1.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提升产业层次。按照“做特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的思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32.9:48.8:18.3调整为24.2:40.8:35.0,第三产业摆脱弱势地位并超过第一产业。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20%。旅游收入突破16亿大关,达16.49亿元,比2007年激增2888.2%,年均增长52.9%,成为海南西部地区唯一进入全省旅游八强的市县。

2.实施生态农业工程,做精做特现代农业。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扎实推进农业“四化四县”(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农业生态现代化示范县、有标识可追溯农产品示范县、无公害农业科技示范县、中国富硒农产品示范县)建设,被评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县、中国福橙之乡、中国无核荔枝之乡。澄迈福橙、福山咖啡、无核荔枝进入国宴,瓜菜直供港澳和出口中亚五国,水产品加工出口日韩欧美。

3.实施生态工业工程,做大做优新型工业。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排放、无污染的“两低一无”产业,加快打造以海南生态软件园和海南生态智慧新城为代表的新型工业。海南生态软件园已吸引印度NIIT、巴别时代、腾讯等860多家知名IT企业入驻,园区年亩产值在全省各园区中排名第一,被评为全国十大领军软件园、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老城经济开发区入选首批国家低碳工业园区。此外,全国最大的高端玻璃制造基地——海南中航特玻已建成4条生产线,星光绿色建筑涂料、TCK绿色建筑集成项目等新型环保材料项目及海口垃圾焚烧发电厂、神州车用沼气等新型能源项目也相继投产。

4.实施生态旅游业工程,做新做活休闲低碳旅游业。依托历史文化、生态文化、佛教文化资源,打造永庆生态文化旅游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加笼坪热带雨林生态旅游区、济公山生态旅游区、4个风情小镇(福山咖啡文化风情小镇、台湾风情小镇、欧洲文化风情小镇、地中海文化风情小镇)及17家“农家乐”等特色休闲低碳旅游项目,形成了咖啡之旅、历史文化之旅、福寿之旅、海洋之旅、森林之旅、红色之旅、美食之旅等七大系列绿色旅游品牌,促进了休闲低碳旅游业的发展。

(三)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强化节能减排措施,促进低耗清洁生产。以农业农村有机废弃物为原料的神州车用沼气一期项目建成日产1.5万Nm3产能。星光涂料厂生产的保温隔热涂料可减少近40%的室内制冷、取暖能量流失。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3.67兆瓦,年发电1260万度。中航特玻高端玻璃生产线通过采用全氧燃烧、脱硫脱硝改造等措施,生产过程降低能耗35%,减少了65%以上的氮氧化物和85%以上的二氧化硫、烟尘排放。华盛天涯水泥厂技改后生产用水回收利用率超过95%,年回收粉尘1800多吨。华能海口电厂上马热电联供项目,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老机组技改后脱硫率、除尘率分别达95%和99.9%,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84%以上。2015年,全县万元GDP能耗0.5018吨标准煤,比2007年下降50.1%,年均下降8.3%。被评为全国减排先进集体,节能工作考核连年位居全省前列。

2.加大污染防治力度,确保环境质量安全。将全县17家私营橡胶加工厂整合为6家并重新规划、布点,解决了橡胶加工污染问题。兴建了金江污水处理厂、老城污水处理厂,启动了福山、大丰、瑞溪、永发等镇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设6座垃圾中转站、12座垃圾收集站和823座农村垃圾池,配备197辆农村垃圾运输车和828名由财政补贴的农村保洁员,完善了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实施举报奖励制度,加强了农业投入品监管,杜绝了高剧毒农药、假劣化肥等有害农资。加强对医疗、危险废弃物的管理,医疗废弃物、工业危险废弃物均交由专业公司处置,处置率达100%。环境质量连年保持优良,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3项指标优于一级标准,监测段面地表水水质、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2-3类标准,近海水质达国家一、二类标准。全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在98%以上。

3.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切实保障生态安全。建设红树林生态公园,加强了岸线资源保护。加快园区经济发展,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海南生态软件园土地产出率居全省园区之首。设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点20个,促进了土壤改良。淘汰实心粘土砖厂23家,同时引进广益多等新型墙体材料项目,形成了6亿块实心砖替代产能。实施农业节水工程,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55。大力整治非法采砂,取缔大、小采砂场30个,保障了河道生态安全。被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确认为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

4.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建好扮靓绿色家园。积极开展“绿化宝岛”行动,加大造林绿化力度。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3%,比2007年提高了6.5个百分点;城市绿地率达33.17%,绿化覆盖率达38.72%,县城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6.97平方米。投资1.8亿元兴建金山长寿公园,提升了城市品位。大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福山镇被住建部评为美丽宜居小镇,福山、老城、瑞溪等镇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镇。福山-桥头带、永发-美亭带、白莲-老城带等三条美丽乡村带48个美丽乡村建设效果明显,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总之,生态现代化在澄迈的实践取得了较大成功。在生态现代化的助推下,澄迈开创了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先后获得世界长寿之乡、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县、中国长寿之乡、中国绿色名县、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区等50多项全国性或世界性殊荣。2014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8家央媒以省内罕见的宣传力度、深度、强度对澄迈的生态现代化建设进行了集中立体报道。实践表明,生态现代化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的绿色发展。澄迈现代化和全国各地区的生态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创出了一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发展道路,这也昭示着中国人民必将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的伟大愿景。

[1]王宏斌.借鉴国外生态文明理论[N].人民日报,2010-01-15(7).

[2]乔永平.国内生态现代化理论的研究内容、特点及展望[J].商业时代,2013(2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7]孟子(卷一梁惠王上)[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

[8]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56.

[9]黄怀信.逸周书汇校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0]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Z].北京:文化出版社,2007.

[11]张庆丰,〔美〕罗伯特·克鲁克斯.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12]李洁.环保生死劫:中国每年因污染造成损失达GDP的10%[J].瞭望新闻周刊,2007(3).

[13]习近平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N].新华每日电讯,2016-12-03.

(责任编辑:廖才茂)

The Great Vision of Beautiful China and the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YANG Si-tao

(ChengmaiCountyCommitteeoftheCPC,Chengmai,Hainan571900,China)

The great vision of building a beautiful China calls for the green reform and transition.The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theory provides a reference of development idea for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The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theory is from the theoretical origin of Marxism,and passes on the plain view on natur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Marx’s world view and methodology on human and nature and the idea of “man being an integral part of nature” in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both shed lights into the building of “beautiful China and healthy China”.The practice of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in Chengmai provides sufficient evidences.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uilding beautiful China,we should carry through the new idea of development,realize breakthrough in ecological economy,ecological society and ecological culture,work hard to complete the ecological transition of modernization pattern,and work hard to walk to a new age of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beautiful China;ecological modernization;practice of Chengmai;ecological choice

2016-11-26

杨思涛(1964—),男,广东大埔人,中共澄迈县委书记,博士,高级经济师,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生态经济与领导科学。

F062.2

A

1674-0599(2017)01-0108-07

猜你喜欢

现代化生态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生态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