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中央落脚西北苏区与新局面的开创

2017-01-24梁星亮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中央红军苏区西北

□梁星亮

(西北大学 延安精神与党的建设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127)

党中央落脚西北苏区与新局面的开创

□梁星亮

(西北大学 延安精神与党的建设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127)

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时称红军陕甘支队)历经艰险到达西北苏区吴起镇,完成了战略转移任务。“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到达西北苏区之初,党中央即制定了保卫与扩大西北苏区、以西北苏区来领导全国革命斗争、把西北苏区建成反日领导中心的战略计划,并在短时间内领导西北苏区军民开创了革命的新局面。党中央落脚西北苏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党成熟的重要标志,是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正确决策,也是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结果。

党中央;西北苏区;战略决策;新局面

毛泽东曾多次评价党中央落脚西北苏区的意义,他曾说过:“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1]P150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也曾高度评价陕北的历史贡献:“没有陕北那就不得下地。我说陕北是两点,一个落脚点,一个出发点。”[2]P297毛泽东所说的“落脚点”,即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学术界关于西北苏区作为“落脚点”的重要作用的研究,以及党中央落脚西北苏区重要意义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早,但迄今为止比较深入和全面的成果还是鲜见。笔者根据长期积累的资料和思考,试就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党中央落脚西北苏区之初的战略决策

1933年7月前,党中央对西北苏区和西北红军的存在是了解的,此后由于中共陕西省委遭国民党陕西当局破坏,使陕西党组织与中央失去了联系,遂使中央无法了解包括西北苏区在内的陕西省的有关情况。1935年9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到达甘南哈达铺后,毛泽东等人从缴获的天津《大公报》等报纸中,了解到西北苏区和西北红军活动的一些情况,如“全陕北二十三县无一县非赤化”;“全陕赤化人民七十万,而为赤卫队者二十余万,赤军者二万人”;“匪军(注:指红军)军长刘志丹辖三师”;“匪军现完全占领者有五县城,为延川、延长、保安、安塞、安定等”;“现在陕北状况,正与民国二十年之江西情况相仿佛”,等等。尽管这些消息都是一个多月前的,但引起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党的领导人高度重视,他们多次找随军长征的陕西籍干部贾拓夫谈话,希望了解到西北红军和西北苏区更多的情况。

9月下旬,正在前线指挥作战的红十五军团副军团长兼参谋长刘志丹得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进入甘肃境内的消息后,即从红十五军团派出五人前往陇东庆阳、环县一带迎接。10月中旬的一天,红十五军团去迎接的人见到了率领中央红军翻过六盘山的毛泽东,并送上刘志丹给毛泽东的信,这令毛泽东喜出望外。随后,五人为中央红军带路,前往吴起镇。途中,10月18日,毛泽东在保安县(今志丹县)铁边城张湾子会议上发言时指出:“我们需要了解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六军的情况,以及陕北苏区的情况。我们可以与他们联系见面,确定我们的方针。到保安,如无特别敌情,把保安变为苏区。”[3]P480

党中央到达西北苏区后,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一是国民党东北军张学良部,十七路军杨虎城部,以及中央军胡宗南、关麟征、毛炳文等部大兵压境,“围剿”红军的兵力达10余万人,形势十分危急;二是由于西北苏区进行错误的“肃反”,原陕甘边和红二十六军的党政军干部遭逮捕和杀害,引起了很多干部、群众不满,造成根据地内重重危机;三是党中央立足未稳,对西北苏区的基本情况、西北军民对中央的态度以及西北的民情文化等都缺乏深入了解;四是红军严重减员,“在哈达铺整编时一万四千余人,到吴起镇只剩七千二百人”[4]P206,急需补充兵员。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就难以在西北苏区立足和发展,把中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也难以完成。为此,党中央在初步了解西北苏区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对西北苏区的地位作出判断,并制定了一系列战略决策。其重要者有三:

(一)保卫和扩大陕北苏区

到达吴起镇后不久,党中央在坚持榜罗镇会议确定的把中共中央和陕甘支队的落脚点放在陕北,在陕北保卫和扩大苏区[3]P476方针的基础上,更加明确地提出:党的新任务是,“陕甘晋三省是发展的主要区域。现在以吴起镇为中心,第一期向西,以后向南,黄河结冰后再向东”[3]P481。张闻天在吴起镇会议的发言中,分析了长征胜利后的形势和任务后指出:中央到达西北苏区,“长征行军中间所决定的任务已经最后完成”,“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开始了”,“现在新的任务是保卫与扩大这一苏区”,“现在保卫苏区要变为直接的民族革命战争,要把土地革命和反帝直接结合起来”。他还要求与会者对各部队“应说明我们新的任务,提高部队对巩固与扩大苏区的自信心”。[5]P1

(二)开创西北苏维埃运动大局面

党中央在吴起镇期间,确定了党和红军发展的基本目标和任务。中央红军与红十五军团在下寺湾会合后,中央认为,这是“中国苏维埃运动的一个伟大胜利,是西北革命运动大开展的导炮!”今后的任务是“为保卫和扩大陕北苏区,粉碎敌人新的‘围剿’,开展西北苏维埃运动的大局面,开展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而斗争”。[6]P365在下寺湾和直罗镇期间,党的领导人进一步讨论了当前的行动方针问题,提出下一步的任务是开创西北苏维埃运动大局面,赤化全中国。目前,“我们猛烈扩大苏区。洛川、中部、宜君、宜川、韩城及关中、陇东一带游击区与白区,都可以变成苏区”。“要在西北建立广大的根据地——领导全国反日反蒋反一切卖国贼的革命战争的根据地”。[7]P478为实现上述任务,会议决定,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分为两部分行动: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率红一军团南下,准备粉碎国民党军对西北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张闻天、博古等率领中央机关北上,前往瓦窑堡,开展新的工作。

(三)把西北苏区建成反日的领导中心

党中央进驻瓦窑堡后召开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就是讨论西北苏区的工作。张闻天在会上做了《把陕北苏区建成领导反日的中心》总结发言(注:张闻天讲的“陕北苏区”即当时的“西北苏区”)。他肯定西北党的组织过去在创造西北苏区方面的成绩,着重阐述了西北苏区的地位和任务,强调指出:“要认清陕北苏区的重要。陕北苏区目前是处在最前线的地位,领导民族革命战争的领导地位。”“我们的任务是要巩固和扩大这一苏区,使其成为领导的中心、反日反蒋的根据地。我们在陕、甘、绥、宁、新建立反日中心是历史任务。”[7]P447这次会议和张闻天的总结发言,明确了在历史转折关头把西北苏区建成“反日领导中心”的思想。

在此前后,中共中央政治局连续召开会议,讨论陕甘游击战争问题、神府地区工作问题、陕北土地问题、苏维埃选举问题、反倾向斗争问题等,为把西北苏区建成反日领导中心指明了方向,做了大量思想和舆论准备工作。

二、党中央领导西北苏区军民开创新局面的斗争

长征结束后,新的任务等待党和红军去完成。红军“切尾巴”战斗和直罗镇战斗的胜利,把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新的战斗姿态展现在西北苏区群众面前,使他们看到了希望和未来。与此同时,党中央审时度势、毫不懈怠,积极领导西北苏区军民开创新的局面。

(一)建立和健全新的中央党政军领导机构

长征途中,由于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行为的干扰,中央党政军领导体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在吴起镇召开的第二次会议上,中央政治局就常委分工和组织人事安排进行了讨论,最后同意张闻天提出的方案:毛泽东负责军事工作,博古负责苏维埃工作,周恩来负责中央组织局工作和后方军事工作。在下寺湾召开的会议上,中央政治局专门讨论了中央对外名义和组织分工等问题。毛泽东提出,对外暂不用“中共中央”和“中央政府”名义,待打破国民党军“围剿”后再定,得到与会者的同意。会议决定,对外使用“中共西北中央局”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的名义,同时成立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任主席。从此,西北苏区由地方苏维埃政权的所在地提升为全国苏维埃政权的所在地,党政军机构和领导体制也得以完善和统一,为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巩固奠定了基础。

(二)及时稳妥制止和纠正西北苏区错误“肃反”

党中央到西北苏区后,在解决中央大政方针的同时,还着重处理了刘志丹等人被错误“肃反”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鼓舞了苏区广大军民,人们奔走相告,“刘志丹得救了!”“陕北得救了!”也坚定了刘志丹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他激动地说:“中央来了,今后的事情就好办了。”为了抚慰刘志丹等受害者的情绪,中央领导人做了大量细致的思想工作。张闻天、博古等亲自到刘志丹家中表示慰问,并传达中央对刘志丹履任新职的任命。毛泽东、周恩来从前线回到瓦窑堡后,也接见了刘志丹,并询问他的健康情况。周恩来还专门约被错误“肃反”的张秀山谈话,帮助他打消顾虑和怨气。西北苏区群众看到党中央对刘志丹和西北苏区如此关怀,发自内心地支持党和中央红军,从而进一步密切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与西北苏区的关系。

(三)广泛开展西北苏区的群众工作

党中央进入西北苏区后,一再强调既需要有好的领导,也需要依靠群众。“要尊重地方群众的意见,不要自高自大地压制他们。动员群众主要依靠地方工作,不依靠他们没有办法”。[3]P481直罗镇战役胜利后,毛泽东提出:目前猛烈扩大红军,“这是最重要最重要最重要的任务”。[7]P481“巩固了苏区。苏区群众人人高兴,群众拥护红军帮助战争的积极性必定更加提高起来。”[7]P478瓦窑堡会议提出“猛烈扩大红军”的任务后,西北苏区各级党组织、政府派出大批干部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得到群众积极响应,原计划接受招收新兵7000名的任务,仅三个月时间就有9400人报名参军,超额2400名。其中,富县不到一个月就招收1000多人参加红军。在向中央红军输送兵员的同时,为解决中央红军的给养问题,西北苏区的党组织、政权机关和游击队还提出“节食省粮,支援红军作战”的口号,动员民众献粮献物。定边县宁赛川动员700多名游击队员、赤卫队员,动用300多头牲口,向中央红军送粮约4万斤;赤安县(原保安县,今志丹县)六区的3个乡送粮食2.8万斤、猪50头、羊270余只。中央机关到下寺湾时,当地群众日夜忙碌,征集粮食,通过人背驴驮,把粮食及时送到。

(四)发展西北苏区的游击战争

为了有计划地开展陕甘地区的游击战争,党中央做出《关于发展陕甘游击战争的决定》。《决定》把陕甘两省划分为绥(德)吴(堡)军区、东北军区、东南军区、西北军区、西南军区、关中军区共六个军区,要求每个军区至少有一个基干部队(独立团)、几个游击队、许多游击小组。在基干部队行动的地区,当地游击队、游击小组以及赤(卫军)少(先)队等均受基干部队首长的指挥,以统一作战的力量。各区基干部队在西北军委总的方针指示下,受省军事部及特区军事部的直接指挥。中央还指出:为了发展陕甘地区的游击战争,党在领导群众斗争中,应该使斗争转变到游击战争的阶段,而游击队应该是苏维埃革命的宣传者与组织者;必须大大增加游击队的数量,在明年(1936年)二月初要有一倍以上的扩大;在游击队的扩大与巩固的过程中,应该使游击队转变为正规的红军,创造新的红军部队;必须大大加强赤卫军与少先队的工作,以争取他们加入红军与游击队;游击队应该与当地的群众武装有最密切的关系,应该是群众武装的核心与指导者。[7]P453-455

(五)密切与西北党政军民的关系

党中央到达西北苏区后,中央领导人就十分重视各支部队之间的关系问题,尤其是中央红军与红二十五、红二十六军的关系。毛泽东特别强调,“要极大地注意同西北同志的关系,应以快乐高兴的态度和他们见面”。[3]P481在下寺湾期间,毛泽东、彭德怀要求各部:沿途群众热烈欢迎,须准备回答的口号,并注意与红十五军团见面时应说的话;要打草鞋、洗衣、洗澡、补充粮食,力求部队清洁、整齐、有礼节。[3]P483鉴于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后与红二十六、红二十七军之间产生过嫌隙,中央要求红二十五军“对地方,对红二十六、二十七军务必发生良好关系,不应以骄傲自满而轻视的态度批评红二十六、二十七军;对红二十六、二十七军原有干部之尚怀不安与不满应进行诚恳的解释”,“使红十五军团全体指战员团结如一个人一样”。[3]P500

党中央和毛泽东也十分关心苏区干部之间的团结。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西北苏区后,苏区各项事业在迅速扩大和发展的同时,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之间的矛盾也显现了出来。一些外来干部看不起西北地区的干部,甚至说“陕北人只能建立苏区,不能当红军”,引起西北地区干部的不满。毛泽东发现这个问题后,认为西北地区的干部同当地民众有着长期的血肉联系,如果不能团结好本地干部,也就不可能在当地人民中深深地扎下根来。为此,他做了许多耐心细致的协调工作,把重点放在教育外来干部上,要他们像看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看待本地干部,主力部队要帮助地方武装发展,加强相互之间的团结。

(六)战略方针开始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转变

长征途中,党中央提出“北上抗日”的口号。到达陕北后,“北上”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党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则是如何“抗日”的问题。1935年12月,从苏联辗转来到瓦窑堡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张浩向党中央传达了共产国际七大关于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精神。张闻天、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一致认为,在新形势下有必要根据共产国际七大精神,制定适合新形势的政治路线和战略方针,遂决定召开一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专门研究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问题,这就是瓦窑堡会议。这次会议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将“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提出党的军事、政治、组织等要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等正确决策,从而在新的历史时期即将到来之时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瓦窑堡会议标志着党的战略方针开始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转变。

为贯彻落实瓦窑堡会议精神,12月29日,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了北方局工作方针和组织领导问题。从12月30日开始,毛泽东与彭德怀着手筹备红二十八军、红二十九军的组建工作。1936年1月2日,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党的组织工作原则问题;1月10日和17日,中央先后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和政治局会议,决定了红军渡过黄河东征的作战方针和组织领导。同时,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的要求,西北根据地为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开始调整根据地内的各项政策。

进入1936年,党中央对西北苏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工作等进行了部署,使各项工作走向全面发展的正确轨道,苏区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成为当时全国最先进的地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中央机关离开保安进驻延安,从此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

三、党中央落脚西北苏区的重大意义

党中央到西北苏区后的两个多月里,军事上取得了“切尾巴”战斗、直罗镇战役的胜利,政治上解决了长征途中没有解决的政治路线问题,组织上建立健全了中央党政军领导机构,物质上初步解决了部队的给养问题,并且恢复了同共产国际的联系。总之,党中央和红军有了安定的“家”,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通过对党中央落脚西北苏区历史的回顾,可以清晰地看出其中所蕴涵的重大意义。

(一)党中央落脚西北苏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党中央寻找落脚点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长征初期计划北上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建立根据地;黎平会议决定转兵川黔边创建根据地;遵义会议提出在成都之西南或西北建立根据地;两河口会议决定创建陕甘根据地;毛儿盖会议提出建立川陕甘根据地;俄界会议又决定建立陕甘根据地。可以说,长征开始后,党中央一直在寻找可靠的落脚点。直到毛泽东、张闻天等在哈达铺得知西北红军和西北苏区依然存在的情况后,才使党中央寻找的落脚点最终“柳暗花明”,在榜罗镇会议上决定在西北苏区落脚。从当时的实际情况看,西北苏区的优势在于:首先,西北苏区是党在北方唯一完整的根据地,群众基础好;其次,地理位置优越,东可进华北、华中,西可退甘肃、宁夏,有广大的生存空间;再次,西北军阀矛盾重重,有利于做统一战线工作;最后,西北苏区的巩固和扩大,有利于革命重心北移和实现对日作战的战略。正如毛泽东后来所言:“陕甘宁边区的作用非常大,我说它是中国革命的一个枢纽,中国革命的起承转合点。长征结束以后,起是从这个地方起的,转也是从这个地方转的。万里长征,脚走痛了,跑到这个地方休息一下,叫做落脚点。我们不是要永远住在这里,这个地方是落脚点,同时又是出发点。”[2]P265

(二)党中央落脚西北苏区是党成熟的重要标志

长征途中党中央召开的一系列重要会议,尤其从遵义会议、俄界会议到榜罗镇会议、吴起镇会议、下寺湾会议、瓦窑堡会议,正确解决了关系党和红军前途命运的一系列战略方向问题,解决了怎么使党中央和红军摆脱被动局面的军事指挥问题,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取得了同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错误作斗争的胜利,解决了如何落脚陕北并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的问题。这些重大问题的解决,表明中国共产党在经历了大落大起的艰难岁月后,更加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了中国革命的规律,能够依据形势的发展变化正确调整自己的战略策略,制定符合主客观实际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确保了红军的生存和长征的最后胜利,确保了最后落脚西北苏区,并有效开展各项工作。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熟起来,能够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解决所有重大问题。

(三)党中央落脚西北苏区是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正确决策的结果

从遵义会议到瓦窑堡会议,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党中央逐步恢复了被“左”倾错误破坏了的党内政治生活,明确要求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挥党组织的集体领导作用。中央红军各部队也逐步在团以上单位恢复党的集体领导制度。通过集思广益、民主集中、会议决定、共同决策,克服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的不正常现象,实现集体领导决策的常态化,保证了党的决策的正确性和时效性,也表明在实际斗争中产生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是团结的、民主的、坚强的领导集体。正是在这样的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下,党逐步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定和实行了与不同阶段相适应的正确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军事路线,从而领导中国革命不断取得胜利。

(四)党中央落脚西北苏区与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密切相关

党中央在西北苏区开展群众工作的实践,再次证明毛泽东的正确论断:一切政治的关键在民众。要民众,虽危险也有出路;不要民众,一切必然是漆黑一团。[2]P202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余人减至7000余人,兵力消耗巨大,急需补充兵员,“扩红”迫在眉睫。特别是时已深秋,天气寒冷,当地人早已穿上棉衣,而中央领导和红军指战员仍身着单衣、足穿草鞋,因而急需大批的粮食、布匹、衣物等生活给养。当地人民群众无私的支持和奉献,使红军在极短时间内解决了衣食住行问题,得以休养生息。党中央能够领导中国革命从艰难困苦中最终走向胜利,也正是因为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也是党永远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一八九三——一九四九)修订本: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4]彭德怀.彭德怀自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5]张闻天文集:第2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

[6]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红军长征·文献[Z].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5.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12册[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姚金果)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s Settling in the Northwest Soviet Area and the Creation of a New Situation

LIANG Xing-liang

(InstituteofYan’anSpiritandPartyBuilding,NorwestUniversity,Xi’an,Shaanxi710127,China)

On October 19,1935,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Central Red Army(then called the “Shaanxi-Gansu Branch of the Red Army”),through fire and water,arrived at Wuqi Town in the Northwest Soviet Area,thus finishing the task of strategic shift.“Once the long march was finished,the new situation was opened”.In the early days after arriving in the Northwest Soviet Area,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worked out a strategic plan of defending and enlarging the Northwest Soviet Area,leading the nation-wide revolutionary struggle from the Northwest Soviet Area,and building the Northwest Soviet Area into the anti-Japanese leadership center,and then created a new situation of revolution in a short time through the joint efforts of the army and the people in the soviet area under the Party’s leadership.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s settling in the Northwest Soviet Area was an inevitable result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an important symbol of the Party’s maturation,a correct decision of the new central leading collective,and also the result of the support from the masses.

CPC Central Committee;Northwest Soviet Area;strategic decision;new situation

2017-03-20

梁星亮(1954—),男,陕西大荔人,西北大学延安精神与党的建设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研究”(项目编号:13Adj001)的阶段性成果。

K263

A

1674-0599(2017)03-0065-06

猜你喜欢

中央红军苏区西北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苏区人家
一座西北小城
缠海鞭杆—西北棍
中央红军突破湘江
苏区创业致富人
湘江战役:决定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
黔西北行吟
任弼时与湘赣苏区的“肃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