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主体上的认知偏差与关注重点

2017-01-24张志芳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大众化宣传教育大众

张志芳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山西 太原 03000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主体上的认知偏差与关注重点

张志芳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山西 太原 030006)

当前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主体问题上存在着以总体性“大众”忽略具体性“大众”需求、以现实性“大众”忽略发展性“大众”需求和以一般性“大众”忽略新兴性“大众”需求的认知偏差。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群体、城市化进程中的新生代城市人口群体、体制转型过程中某些过渡性群体和活跃于网路空间的“e”群体,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高度关注的“新大众”,面对新的接受主体,需要以“分众”“介入”“需求”和“素质”理念,认识、把握包括“新大众”在内的广大群众在接受思想教育、价值输导过程中出现的新特点,有针对性地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路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宣传教育;网络环境;“新大众”;思想政治工作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主体是“大众”,大众的认可、接受程度,是衡量科学理论是否为大众所“化”和“化”到什么程度的标准。但就“大众”而言,其本身又是区分为不同领域、层面和类型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实的要求是要考虑到总体性“大众”与具体性“大众”所具有的区别。从这样的意义上说,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中,围绕接受主体问题上存在的认知偏差,不仅会造成宣传教育工作的抽象化,还可能忽略一些亟待关注的“大众”的接受需求,由此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际成效。因此,科学审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主体上存在着的认知偏差,对现实实践中需要特别关注的接受主体予以深入分析,切实把握新的实践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要求,是不能回避的现实课题。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主体问题上存在的认知偏差

既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主体是“大众”,“大众”本身又是区分为不同领域、层面和类型的,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主体的认知,就必须从总体性“大众”与具体性“大众”所具有的区别这一认知基点出发,对接受主体进行具象分析,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教育。

由此而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主体会伴随实践发展至少呈现为三种情形。

一是现实社会中居于不同领域、层次,存在不同需求的具体性的“大众”,这就是现实生活发展中人们通常所说的工人、农民、干部、学生、专业技术人员、军人、新社会组织中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群体,他们依自身工作生活性质、特点、范围和文化层次的区别,对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宣传教育形成自身的判断。

二是伴随实践发展出现、在接受意愿与需求上更具新特点的“新大众”群体。由于这类人群与习惯或传统意义上所说的“群众”“大众”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特别是在认同与接受思想意识、价值取向教育中表现出许多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的新需求,我们权且称他们为“新大众”。“新大众”是社会总体性“大众”中年龄层次相对年轻、进入社会生活年代相对较晚且生活前景存在变数、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接受和传输信息的途径、方式更具现代性,也更习惯于发抒个人诉求,对精神需求具有更多渴望的人群。比如渴望接受新信息、新变化的青年群体、新进城市人群、活跃于网络空间的网络群体等。

三是在未来发展中可能还会出现或壮大的“大众”。即伴随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更新,社会生活中必然会出现许多在接受思想理论教育方面具有更多表现特征的“大众”。比如目前已经表现出许多新特点的上述第二类型中的“新大众”,可能在未来发展中逐步进入这部分人群当中,还有许多我们迄今为止可能还难以完全预料到的“大众”也会不断形成,这需要我们跟踪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入自己的认识。

事实上,由于不同类型的“大众”在思想理论和精神需求方面具有的不同特点,特别是现实发展中已经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教育提出诸多新要求的“新大众”,因其本身特征所决定,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重点关注的庞大人群。对于上述不同类型的“大众”,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理应根据不同受众的不同接受需求和差异,细分社会成员,为特定的受众群体提供特定的教育、宣传服务,这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主体认知的基本态度。

但从实践发展的情况看,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主体问题上的认知,确实还存在有不能分析不同受众对象的不同需求,把思想教育和宣传工作大而化之、笼统做之的偏差。其突出的表现是:(1)以总体性“大众”忽略或掩盖具体性“大众”需求的认知偏差。这种偏差以“上下一个样、左右一般粗”“一刀切”和“一锅煮”的思维定势,认识和理解现实社会不同群体多样化、个性化的接受特点和精神需要,似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不同的接受主体都可以在笼统性的宣传教育中一化了之。(2)以现实性“大众”忽略或掩盖发展性“大众”需求的认知偏差。这种偏差以“毕其功于一役”的思维定势,认识和理解新的实践发展中接受主体不断转换着的精神需求和接受特点。它虽然也能够一般性地对接受主体出现的新的接受需求有所察觉,对其特点有所了解,但却难以把这样的“察觉”和“了解”置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错误地以为“大众”需求的某种变化等于永久性变化,把自己一时的认知当作终极性结论,因而难以真正把握社会发展变化中的大众关切和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转换;(3)以一般性“大众”忽略或掩盖新兴性“大众”需求的认知偏差。这种偏差以“以不变应万变”的思维定势,认识和理解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社会群体,对实践发展中已经或可能出现的新的接受主体缺乏了解和把握,对他们的接受特点和精神需求不予关注,特别是对实践中出现的“新大众”,习惯于以静止的、固定的理念待之处之。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主体问题上存在着的认知偏差,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危害是毋庸赘述的,与实践发展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中为我们所历来反对的。邓小平就曾经在长期实践探索中,针对思想理论宣传上不加区分、不讲类型的倾向,强调根据具体人群、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做好宣传工作。比如1965年,他围绕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宣传问题指出,要考虑不同群众学习的需要和接受程度,“文化水平高的,就可以辅导青年人学习《矛盾论》《实践论》”,“大学生还可以读一读《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国家与革命》《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等等。”[1]24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更是根据新的实践发展要求,着重强调:“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2]由此可以看出,深入分析认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主体本身的变化,特别是新的接受主体面对思想宣传教育表现出的接受意愿、接受需求和接受特点,消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主体问题上存在着的认知偏差,是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二、把“新大众”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点关注的群体

按照以上思路分析、认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问题,就很容易发现,在现实实践中具体性的“大众”需求中,与当代中国社会改革发展实践关联度极强、对就实践发展影响度极大的“新大众”,与习惯或传统意义上所说的“群众”“大众”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特别是在认同与接受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宣传中表现出需要我们深入分析、研究的新需求,他们不仅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当充分关注的庞大人群,而且考虑到在今后实践的发展中他们将对社会发展进程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因而构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重点关注的庞大人群。

(一)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群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化”之众应当是青年群体,这不仅是由于广大青年是影响社会发展中作用明显、后续力强的群体,而且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群体正处于思想道德和价值取向逐步成型期,其易于以现代传输方式接受和传导信息的特征,使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态度直接影响着更广泛层面的社会人群。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目前我国16-26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7%,达2.25亿,如果把这一年龄段的上限再适当上调,总数就超过3亿。而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提供的数据,2015年全国大学生有4044万(不含研究生以上学位学生),*年度大学生以在校人数为主,包含应届毕业生和当年新招收学生人数。2015年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737.8万人,在校生2625.3万人,毕业生680.9万人。而伴随教育程度和城镇化水平的逐年提高,这一人群的比例还会增加。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群体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认知态度是什么样的呢?根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建设项目“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2015年对全国35所高校进行的调查表明,被调查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状况及其成效得到充分肯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教育成效不断彰显”,“85.5%的大学生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状况持肯定性评价”,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水平的满意度依次为56.2%、52.2%、48.9%、60.7%”。[3]这样的满意度既是应当肯定的,也表明大学生对思想理论、价值理念等宣传教育具有内在的需求,这无疑增强了我们做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信心。但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于,上述调查结果中除了对“师资水平”的满意度超过50%以外,其他各项均在50%左右,比较能够反映“大众化”程度的“教学方法”又恰恰是各项指标中最低的,而高达78.6%的被调查者认为,“教育方式”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主要因素。[3]这样的调查结果表明,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虽然为大学生广泛认可,但教育方式需要改进,这表明马克思主义怎么“化”的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更显突出。“一滴水可以见太阳”,在校大学生的认知状况其实是可以推及到相近年龄段的青年群体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面对大学生这样的“新大众”受众对象时,依然采用他们所不习惯、不常用甚至不喜欢的途径、方式,“化”的成效就会大打折扣。

(二)城市化进程中的新生代城市人口群体。我国社会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推进期。城市化发展带给中国社会的变化极为深刻,而城市化进程中大量新进城市人口,其中特别是以第二三代农民工为突出代表的新进城市人口,相对于他们的父辈,属于在城乡两种社会形态间频繁跳动的新生代,具有更为开阔的观察视野,更为丰富的教育经历,同时也具有更为自主的价值判断,在思想政治的认知态度上,也更多地把意识形态、思想观点和理论宣传同他们自身的切身利益、真实关注和价值选择联系于一体来看待。比较而言,新生代新进城市人口群体对个人价值的实现抱有更多的期冀,因而对主流意识形态和现实实践发展的宣传教育也持有较强的关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应“化”之众。但现实的问题在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在社会发展中日趋增多的这部分人群中,似乎形成了某种“真空”或“死角”。共青团浙江省委课题组所作的《在浙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调查报告》显示,尽管以第二三代农民工为突出代表的新进城市人口表现出“由以往进城挣钱回乡发展开始向精神层面拓展,由单纯谋生向追求归属感延伸,由承担家庭经济责任向实现人生价值延伸”的群体特点,但“60%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生活开支主要用于上网、手机,主要的娱乐方式是喝酒吃饭、看电视、打牌和搓麻将;40.1%被调查的新生代农民工没有体育、文化生活方面的开支,有买书报开支的新生代农民工仅有11.1%”。[4]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生代农民工党员队伍建设科学化研究”课题组根据在全国各地回收的1412份有效问卷的调查也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党员的“精神文化需求普遍高于一般新生代农民工”,但“新生代农民工党员的权利义务虚置,精神生活贫乏。调查显示,53%的新生代农民工党员表示没得到党组织的帮助和温暖,38%表示没得到党组织的激励和关怀……精神空虚造成了思想和情感的变化,一些新生代农民工党员产生消极心理和情绪”。[5]事实上,中共中央1999年就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若干意见》中要求,必须“十分注意做好下岗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重管制轻教化、重管理轻服务,特别是忽视科学理论引领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在新生代新进城市人口群体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至于根据新进城市人口群体的特点,分析研究加强思想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编印适合他们思想理论状况和需求,反映、消解他们思想认识疑点、难点的教材等工作,事实上还没有进入议事日程。放松对新进城市人口群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忽略他们的思想理论需求,不能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进入他们的思想深处的后果是不可忽视的。

(三)体制转型过程中某些过渡性群体。现实社会正在经历的体制转型,不仅带动各阶层社会群体利益关系的调整,还会形成由利益关系调整衍生而出的某些过渡性社会群体,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为社会流动、就业所困形成的待业群体。比如企业改制、重组过程中的下岗、富余人员,各类院校应届毕业生、部队复转军人、以及城中村改造中的新市民和农村其他新进城市人口等。过渡性群体最显著的特征是“过渡”,一般地说,他们是处于社会流动过程中流动性最强的人群,去往城市还是留守乡村,步入北上广等发达区域还是就近进城,稳定地在某个城市工作生活还是经常性流动等,都在他们的选择范围之内。但广泛的选择空间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迅速摆脱“过渡”性的现实状况:他们正处就业年龄却暂时无业可就;他们已经在努力融入所在的居住城市,但城市似乎却不那么爽快地接纳他们;现在虽然工作、生活缺乏定型,但在今后的发展中肯定会有多重性前景在等待他们。处于“过渡”期的这部分群体,一方面,在我国社会流动性空前加剧,但就业压力本身就比较明显的情况下,伴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劳动待遇和职工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就业问题的解决呈现出更为窘迫甚至尴尬的局面。而就业困境对这些过渡性群体而言,既是必须面对的难题,也很容易在群体内形成共同的话语,他们诉求表达的聚集点很可能围绕诸如下岗职工再就业、公务员招考、职场招聘、劳务介绍、人员培训,以及考题泄密、考场舞弊、关系网等相关问题形成,也很可能把其中的某个热点、焦点问题转化为表达意愿、宣泄不满的议题,并因这些议题引发对更大社会矛盾与事件的议论。另一方面,过渡性群体的思想状况也具有鲜明的“过渡”性特征,一时利益得失、小的矛盾摩擦、某种不确定的契机,甚至某些可能的转机等,都可能对他们的认知态度、思想倾向和价值选择产生影响,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思想倾向和价值选择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突出的不稳定性,由此使得社会主流价值的宣传、教育在这部分群体的接受与响应度上会表现出相对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既表现为思想理论的宣传效应受制于多重性因素的影响,如何实现思想理论、政策主张与过渡性群体的关注点之间的衔接,成为现实的课题;又表现为这些群体的思想认识、价值取向、意愿诉求的形成、聚集、表达的影响因素、具体方式等,也具有不确定性,甚至某些偶发性矛盾与问题,都可能激发这些群体对某种思想观点、政策主张的态度转变,如何使他们的思想认识、价值取向与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具有较为稳定的认同性,也是需要研究的课题。由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体制转型依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受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所及形成的过渡性群体也存在一定的客观必然性,因此,关注这些群体的认知特征以及相应的精神需求,就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分析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

(四)活跃于网络空间的“e”群体。现代科技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社会生活中形成了一批主要通过网络空间接受和传播信息、表达意愿的社会群体。这种群体通常以青少年为主,但其覆盖面实际上是从小学生到退休人员无所不在。据统计,截至2015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达 6.68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 48.8%,手机网民规模达5.94 亿,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达到 88.9%。“2015年上半年,中国网民人均日上网时长,是成年国民人均每天阅读书报刊的4.3倍。可以说,当代中国人正在从读书的一代人,转向读互联网特别是读手机的一代人。”[6]作为与现代网络联系紧密的群体,“e”群体评价和接受社会主流意识、政策主张的态度,也表现出非常突出的群体特点。一是为数众多、人以“群”居,社会扩散面大。统计显示,以微博、微信、客户端为主要渠道的网络影响人群正在不断扩大,目前,“微信覆盖了90%以上的智能手机,55.2% 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 10 次。截至 2015 年 6 月,我国微博客用户规模为 2.04 亿,网民使用率为30.6%;手机端微博客用户1.62 亿。”[6]同时,活跃于网络空间的“e”群体,不再以个体的方式存在,几乎每个人都会在同学、亲友、同事等人群中联系着若干微博、微信“群”, “网民部落化,网络社群有所发展,网络舆论渐趋分层呈现”[6]之势。而在“2015年中国的大众传媒舆论场上,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能力进一步下降,‘两微一端’(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成为很多中国人了解新闻时事的第一信息源,特别是拥有月活跃用户6.5亿的微信,移动智能终端月活跃用户6.39亿的QQ 成为社会舆论的新引擎”。[6]换言之,微博、微信群中的议题、话语和表达方式,已经成为人们选择、认同思想意识、政策主张的主要渠道,互联网络在大量转载、跟帖的推动下,一夜之间可能催生出大范围、大覆盖面和很强从众性的思想观点、诉求意愿。二是群体话语不仅很容易在不同群体、阶层中形成,也很容易使聚焦性议题上升为关于意识形态、政策主张的看法。近年来,围绕改革发展、反腐倡廉、经济建设、政府形象、周边形势等重大问题,以及食品安全、环境保护、住房政策、社会治安、教育质量、医疗保障、公共安全等热点、焦点事件展开的议题,一直是不断引发网络议论的关注点。2015年“官民关系、贫富差距、仇富心态、医患矛盾、权益纠纷等社会矛盾依然是舆情压力的重要来源”。[6]可见网上热点、焦点议题与思想宣传和舆论工作的关联度之紧。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由于热点、难点事件所及与社会发展、与基层群众具体利益有很强的关切度,网上热点、焦点议题几乎都与具体的政策主张、改革措施直接相连,因而很容易使这些问题在网上议论中同社会的主流意识、价值导向、政策主张联系到一起,故而往往成为“e”群体的关注焦点,并很容易在短时期被热炒,由此影响到群体成员对社会主流意识和政策主张的认同。三是非理性宣泄的结局通常会朝着迁怒于主流思想、公共政策的方向演变。在围绕社会热点、公共政策、公共服务产生的为数众多的网络诉求中,很大程度上是具有各种诉求倾向的人群,把不同的诉求集中于某个热点问题、公共事件上,以网络作为宣泄的通道和平台,其间非理性、激进式的表达在整个诉求中占到较大比重。这种以宣泄为特点的非理性诉求伴随“e”群体内网上关注度的频繁转换,使得多数人对网络诉求的归纳整理、分析甄别和深入思考几乎没有可能,由此使非理性宣泄的结局往往是某种负面的“滚雪球”效应,把诸多单独性事件、偶然性问题与主流思想、方针政策联系于一体,这既可能引起社会不同层面和群体的某些消极共鸣,也为社会主旋律、主渠道的宣传教育积累许多意想不到的思想障碍。

三、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适应“新大众”特点、需求的新路径

以上几种具有新的表现特征的“新大众”,既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面对的新群体,也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途径提出了值得深入研究的新课题。而可以预料的是,处于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的我国社会,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封闭环境向开放环境、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快速转型,促使社会成员在物质生活显著提高之后需要有更多的精神需求,这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发展契机。同时,伴随社会成员对自身权益越来越多的关注、自主意识越来越强的体现和信息来源越来越多样化的选择,如何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着的精神需求,已经成为思想宣传工作必须客观面对的课题,这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当正视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包括“新大众”在内的接受主体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路径,就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一是以“分众”理念认识、把握“新大众”的思想认同、关注重点与接受特点,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不同接受主体的真实关切相吻合。“分众”(demassify)一词是1985年日本“博报堂生活综合研究所”出版的《分众的诞生》一书中提出的。它认为,现代社会在大众范围内广泛流行的商品已经很难获得市场,而少量适应某些特殊群体需求的商品则逐渐兴隆。大众化商品正在为个性化、差异化商品所取代,一种“被分割了的大众”构成了特殊的“分众”[7]现象。1990年,美国社会思想家阿尔文·托夫勒在《权力的转移》和早前出版的《第三次浪潮》中提出了“分众传播”“非群体化传播”的思想,提出了对现代社会新闻传播重要发展趋势的看法,即“群体化的传播工具正在受到冲击,新的、非群体化的传播工具在发展”,[8]225“新闻传播媒介的服务对象逐步从广泛的整体大众分化为各具特殊兴趣和利益的群体。”[9]79分众化概念提出后,很快被引入思想教育等领域,强调根据受众特点和需求进行教育。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培育分众化理念,就是要转变观念,尤其是必须改变思想宣传教育中“上下一个样、左右一般粗”“一刀切”“一锅煮”的习惯做法,深刻认识和把握现实社会条件下不同群体多样化、个性化的利益和需要,勇于面对实践发展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善于了解不同群体、不同层面受众对象的思想动态、行为特点和需求所在,深入分析包括“新大众”在内的不同受众对象认同、接受科学理论、价值观念、政策主张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研究分众化操作的内容、方法、手段和机制,并运用于指导实践,力求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针对性、实效性。实际上,培育分众化的理念,从根本上是要准确把握现实社会中广大群众的真实关切,有针对性地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这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转化为广大群众的主动行动和自觉意识。当前,培育分众化的理念,重点是细化受众对象,深入研究分析社会发展进程中“新大众”的接受特点和精神需求,在认真考察、把握他们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接受、认同或倾向某种思想理论、价值取向的表现、特点与走向的过程中,深入挖掘他们思想深处的需求所缘、饥渴所在和期冀所向,努力寻找思想政治工作与“新大众”价值选择、真实关注和精神世界相互间的契合点,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对包括“新大众”在内的广大群众入心入脑的内容创新和途径、方式的拓展问题,努力在这样的探索中逐步认识、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入“新大众”中的规律,提升对“新大众”进行思想武装、价值引领的主动性。

二是以“介入”理念认识、把握“新大众”的价值诉求、话语方式需求与表达体征,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不同接受主体的内在需求相贴近。从传播学的意义上说,“介入”就是打通宣传教育与具体受众之间的界限,使宣传教育工作进入被宣传教育的对象之中并以正确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对被宣传对象进行干预。事实上,不同层次、领域中不同的人群对传播内容既存在不同的需求,也存在反映于体现这种需求的不同价值诉求与话语表达方式。即使同一层次、领域中不同的人,也会因其成长经历、接触人群和周围环境等的影响,表现出对科学理论、政策主张在认同与接受上的不同方式,在某些特殊语境或特定问题上还可能出现价值冲撞与话语摩擦,从而引发他们对科学理论、政策主张的认同与接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科学理论向广大群众传输的过程,当传播内容与方式与普通群众,特别是“新大众”的价值诉求、话语方式需求与表达体征“零距离”时,当普通群众在接受传播内容时能够获得他们所熟悉和使用的诉求方式、话语表达方式时,宣传与教育就容易使所宣传的内容与普通群众的关注与兴趣融于一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因此就容易收到实际成效。就此而言,一方面,针对包括“新大众”在内的广大群众的诉求特点与表达方式,选择最合适的内容、途径介入“新大众”思想深处,实现宣传教育内容、重点与受众对象关注、需求的有效结合。即使对同样的宣传教育内容,也可以对具体内容、重点作进一步的细分,针对不同对象选择不同内容,即不能简单地把应当用于领导干部、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教育内容,搬到一般群众、青年学生、新社会阶层当中;不能把针对特殊矛盾、特定问题的教育内容用以覆盖各个领域与方位“大众”的教育当中。另一方面,针对包括“新大众”在内的广大群众的接受特点与接受方式,选择最合适的话语表达方式、途径介入“新大众”的接受敏感地带,实现宣传教育内容、重点与受众对象关注、需求的有效结合。接受话语的不同的受众对象,因不同的关注所在和接受能力存在的差异,对接受宣传教育的方式和授教者也会表现出不同的需求,存在有接受的敏感地带。这就是说,既要选择有针对性的表达方式,还要注重选择最合适介入接受者敏感地带的方式,让最合适的人授教。当前,要特别注重网络条件下“新大众”的表达与接受特点变化,培养网络宣传教育大师,学会把实践中的发展成就和鲜活事例,以网络形式、网络话语进行容易与“新大众”贴近的宣传教育,大胆尝试把诸如案例教学、比较分析、现身说法、励志事例等对“新大众”容易产生好的教育效果的方式带入网络空间,同时用文艺作品、影视图像、身边的人与事,以及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辩证思考和妥善解决的事例,对“新大众”进行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产生积极的效应。从这样的意义上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很容易介入普通群众所思、所想的精神世界,同时大众化色彩非常浓厚的话语,如“中国梦”“四个自信”“中国方案”“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等,以及“实干兴邦”“八项规定”“反对四风”和“‘老虎’‘苍蝇’一起打”等,之所以能够在提出后就迅速获得普遍的认同,就在于其针对不同的问题,结合不同的任务,在反映广大群众真实关切的基础上,达到了思想理论与大众关切相统一,这对我们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不同接受主体的内在需求相贴近很有启示意义。

三是以“需求”理念认识、把握不同受众对象接受需求的变化与转换,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与群众的思想理论需求的相互对接。分析把握广大群众在接受思想教育、价值输导过程中的实际需求,是宣传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同时,应当特别清醒地认识到,仅仅从一般意义上理解和把握思想宣传教育工作的需求是不够的,由于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不是恒定不变的,在改革发展带动社会成员特别是“新大众”思想意识、价值需求发生深刻变化,这一变化又伴随社会发展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呈现出需求转换不断更替的状况下,包括“新大众”在内的广大群众在接受需求不断变化与转换的过程中想听什么样的话,希望得到什么样的理论阐述,渴求获得什么样的政策解读,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搞清楚的突出问题。当前,要着重认识与把握普通群众在接受需求变化与转换过程中相对突出的三方面需求。

(1)要注重包括“新大众”在内的普通群众的关注性需求。基层群众对思想理论、方针政策问题的话语需求,总体上是与他们的实际利益密切相关的。但是,这种关联性又区分为直接性关联与间接性关联,后者不像前者那样具有直接的关联,普通群众也不是具体事件直接的当事人,但即使现在不是直接的关联方、当事人,在今后的发展中可能会成为直接的关联者、当事人,由此使许多非直接性当事人会对许多现在与自己并没有直接性利害关系的问题产生兴趣,并形成对思想理论、方针政策问题的关注。一定意义上说,这种非直接性当事人的关注性需求,在基层群众对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问题的话语需求中占有更大的比重。这就要求在宣传思想工作中必须及时发现、分析并解答群众的实际关切,注意把握已经发生和可能发生的关注性需求,前瞻性地对这些问题进行宣传阐释,这样的宣传阐释工作做好了,并长期坚持下去,就可以在逐步实践中帮助群众形成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归属感和期盼感。

(2)要注重包括“新大众”在内的普通群众的求助性需求。基层群众希望思想理论工作者和领导干部帮助他们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总是与他们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利益相联系的,尤其是在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之后,普通大众的实际关切往往与利益关系的调整及其引发的利益矛盾密切相关,努力从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准确的政策解读中,结合群众具体的实际问题对他们的关切作出解释,澄清群众思想上的模糊,解开他们认识上的“疙瘩”,科学理论就容易为他们所接受。

(3)要注重包括“新大众”在内的普通群众的参与性需求。群众中的这种需求大多数情况下是基层群众对某些理论问题、政策问题发生困惑,或对思想宣传工作本身提出疑问时出现的。形成参与性需求的群众不仅具有强烈的表达愿望,在接受宣传和个人表达过程中会相伴有争论、辩驳,还有的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包括网络表达在内的多样化参与方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教育工作,因此就不仅需要了解、尊重和保护基层群众的参与热情,还需要通过科学、全面、准确的理论宣传教育和政策解读阐释,运用多样化传输途径与表达方式,通过积极的讨论、交流等互动式方法,分析把握他们的身份特点、关注热点、接受能力、理解水平,用他们能够接受、习惯接受和愿意接受的方式来讲解、阐释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问题,帮助基层群众在接受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中增强理论兴趣,接受科学理论。

四是以“素质”理念加强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思想理论工作者的问题意识与创新能力。应当承认,面对迅速出现并表现出诸多特点的“新大众”,思想理论工作队伍无论从宣传、教育的途径、载体和方式上,还是从自身建设上,都存在非常明显的不适应状况。一段时间以来,多为人们诟病的诸如对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缺乏适应青年学生特点的完备的思想教育体系与教材,未能及时把握网络舆论的特点、变化,对新的社会阶层不断变化的精神世界了解过少,以及喊了多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单调、方法单一、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一方面在于缺乏问题意识,或者对业已出现的问题见怪不怪、熟视无睹,另一方面也在于对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缺少思路与办法。而这样两方面问题存在的症结,队伍建设的相对滞后是重要的导因。这就告诉我们,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接受主体的变化,并相应地推进宣传教育路径的创新问题,首先要高度重视思想理论工作者自身素质的适应与提升,必须坚持以探索的思维和创新的思路分析新情况、把握新特点、解决新问题,由此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与实践中,对可能出现的矛盾与问题有及早的预知,对可能蕴含于接受主体身上的诉求与呼声有及时的研判,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以更多群众希望和愿意接受的内容、方式填充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价值需求,才能真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

[1] 邓小平文集(1949-1974):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 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N].人民日报,2016-02-20.

[3] 沈壮海,王迎迎.2015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及其教育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6(8).

[4] 董碧水.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孤岛化[N].中国青年报,2012-01-18.

[5] 陈宏亮.新生代农民工党员队伍现状调查分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6).

[6]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5年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EB/OL]. http://yuqing.people.com.cn/GB/392071/401685/index.html.

[7] 文然,安珊珊.社会视域中的媒介分众现象分析[J].当代电视,2005(8).

[8] 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

[9] 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10]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1] 侯惠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2] 秦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郭彦英]

TheFocusandDeficiencyinUnderstandingTargetedGroupofthePopularizationofMarxism

ZHANG Zhifang

(TeachingandResearchDepartmentofMarxism,ShanxiProvincialPartySchoolofCPC,Taiyuan030006,Shanxi,China)

There have been deficiencies in understanding the targeted group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such as the overgeneralization of the concept and the neglect of specific group’s requirement. It has focused much on the present and general group rather than the potential, newly-emerged one. The popularization work of Marxism should target more on potential group, such as young man with college students being the major part, new generations of urban popularization in modernization and those who have been active in networks due to the system reform. Accordingly, the popularization work should have a good knowledge in the classification, intervention, requirement and quality of targeted group. We should carry out a new way in the popularization work of Marxism by comprehen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studies on Marxist values with new targeted group being included.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deological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network environment; new targeted group;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A8

A

1674-0955(2017)05-0081-08

2017-06-15

本文为作者主持的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网络环境下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批准文号:14BKS0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张志芳,女,山西大同人,中共山西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

猜你喜欢

大众化宣传教育大众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宣教载体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大众ID.4
上汽大众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关系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做好新形势下的人防宣传教育工作
延安戏曲改革研究:大众化视角下的回顾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