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关于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解读
2017-01-24本刊综合报道
◎ 本刊综合报道
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关于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解读
◎ 本刊综合报道
为加强健康促进教育,提高人民健康素养,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0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明确了健康促进工作的具体指标,即到2020年,我国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基本普及并实现对贫困地区的全覆盖,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0%,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比2015年降低10%。
围绕着如何实现以上目标,《指导意见》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工作要求:一是推进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主要是要宣传和倡导“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策略,推动各级政府建立“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长效机制,并要求各地针对威胁当地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研究制定综合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开展跨部门健康行动;二是创造健康支持性环境,主要加强农村地区、学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和家庭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三是培养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主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积极推动全民健身,高度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大力弘扬中医药健康文化;四是营造健康社会氛围,主要是广泛开展健康知识和技能传播,做好健康信息发布和舆情引导,培养“弘扬健康文化、人人关注健康”的社会氛围;五是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建设,要逐步建立健全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为龙头,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基础,以国家健康医疗开放大学为平台,以学校、机关、社区、企事业单位、健康教育职能部门为延伸的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做到全面覆盖、分工明确、功能完善、运转高效,并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人才队伍建设。
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副司长宋树立表示,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的目的是要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影响健康的社会经济环境状况,是维护健康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具成本效应的做法。健康要与多部门合作,要有社会动员,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和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在研究制定《指导意见》过程中,多次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最终采取十部门联合发文,可见国家在推动健康教育和促进方面做出的巨大的努力,也表明了我们的决心。
《指导意见》指出,我国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要坚持推进“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策略,构建“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创造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培养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营造健康的社会氛围。其中《指导意见》明确提到要加强农村地区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做好农村地区重点慢性病、传染病、地方病的预防与控制,加大妇幼健康工作力度,在贫困地区全面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筛查等项目,提升居民的健康意识。
如何“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国家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动各级政府建立“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不能仅仅靠一个部门,各个部门之间需要不断合作,相互配合。把居民健康水平作为政府目标管理的优先指标,广泛宣传公共政策对公众健康的重要影响作用,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以及完整的技术支撑体系,并号召全社会参与。
此外,《指导意见》还要求加强家庭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依托社区,广泛开展“健康家庭行动”“新家庭计划”和“营养进万家”活动,健全健康家庭服务体系,提高家庭成员健康意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