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往高处提升 信仰往深处扎根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综述
2017-01-24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理论综述】
思想往高处提升 信仰往深处扎根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综述
本刊编辑部
【编者按】《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后,在全党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广大读者一致好评。这部书是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人生观、励志成才的鲜活教材,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升素质的生动范本。深入学习和研读这本书,对于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更深刻地理解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本刊编辑部邀请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部分教研人员,结合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联系习近平总书记成长经历和艰苦奋斗的青春实践,谈了心得体会。现将笔谈内容进行摘编,供广大读者学习交流。
如何读好这本书?
政法教研部教授 杨晖:《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用真实的历史细节,生动地再现了总书记在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的生活磨炼,为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人生观、励志成才提供了鲜活教材,为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升素质提供了生动范本,为我们学习领会总书记的政治品质、为民情怀提供了珍贵史料,对潜心修好共产党员的心学,更加系统、深入地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精髓要义,更加自觉、坚定地维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的领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这本书是潜心修好共产党员心学的重要抓手。读好这本书,要结合着读、联系着读、对比着读。
要结合着读。总书记当年在延安的工作历炼为后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了重要的认识来源、实践根基,要运用系统思维,把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7·26”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要联系着读。正定是习近平总书记从政生涯的起点,要联系《知之深爱之切》这本书和河北日报长篇通讯《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正定工作的难忘岁月》,一以贯之地了解总书记的为民情怀和担当精神。要对比着读。书中就同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采访了不同的人,能立体地、多层面、多角度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建构起总书记当年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总体框架。
读好这本书,还要带着问题读,带着感情读,带着情怀读。
带着问题读,要读细节。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去梁家河?遇到了哪些困难?都为老百姓干了哪些实事?产生了怎样的效果?要带着这些问题,才能理解习近平同志在延安期间,读懂了“生活”这部大书,读懂了“中国农村”这部大书,也读懂了“实际”这部大书。带着感情读,要读真情。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起梁家河往事,曾经深情地说:“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他从不会做饭、不会干农活,到能挑一二百斤麦子走10里山路不换肩、成为乡亲们眼中 “有知识、点子多”“吃苦耐劳的好后生”。书中处处可见真情,处处感人肺腑。带着情怀读,要读家国情怀、责任担当。他打出了梁家河第一口吃水井,建立了梁家河第一个铁业社、缝衣社和第一座磨房。在他的带领下,原来一到青黄不接就全村出动去乞讨的贫困村庄,变得红红火火,一片生机。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起点
公务员能力建设教研部教授 梁胜文: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作为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起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坚定的信仰追求。每当讲到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时,习总书记都要讲到共产党的信仰,讲到共产党人的理想,反复强调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强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极端重要性。这与他从小接受的红色教育、与他七年知青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习近平15岁到梁家河插队,不仅承受着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而且因为父亲习仲勋的问题,还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是“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残酷的现实没有使他消沉,反而使他形成更为稳重顽强的性格,比同龄人更具有刻苦的学习精神和拼搏奋进的顽强意志。他始终没有对党产生过怀疑和动摇,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他在困境中完成了一次蜕变,实现了精神上的升华——坚定了为民谋福利的信念和抱负。
二是务实的工作作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既强调“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又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工作方式,彰显务实的作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之所以能树新风、开新局,各方面工作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与习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求真务实、狠抓落实密切相关。
在梁家河的7年,习近平的务实作风赢得了梁家河人民的高度赞誉。梁家河村支书石春阳说:“群众需要什么,近平就干什么。”梁家河村民武晖说:“近平一心为民办事又善于为民办事。”知青陶海粟说:“为群众做实事是习近平始终不渝的信念。”正因如此,习近平入党、当村支书、上大学,“大家都拥护他”。
三是勇于担当的精神。七年艰难困苦的知青岁月,为习近平担当党和国家大任奠定了坚实的人格基础。他后来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七年的农村生活,使他对农村、农民和那片热土有了更切身的了解和感悟,对改变国家、人民、民族的命运增添了毅然决然的抱负和担当,所以,才有了他后来在正定“真刀真枪干一场”、在宁德铁腕清房的担当。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豪气和胆识,勇敢担当起治国理政的历史使命,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突出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严峻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就与他在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养成的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气概有关。
四是真挚的为民情怀。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明确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最大政治责任,充分展现了真挚的为民情怀。
从一个生产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到一个大国的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贫困群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几乎走遍了我国最贫困的地区,他访真贫、看真贫,以不懈的脚步丈量着中国的每一寸贫困角落。习总书记之所以经常到那些贫困地区体察民情,与他7年知青经历培养起来的与人民的深情有关。七年知青经历让他真正接了地气,了解了国情,贴近了人民,真切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冷暖和甘苦,培育了他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伊始就庄严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正如梁家河村民所说,“无论近平当年是我们村的支部书记,还是现在是全党的总书记,他的心一直都在我们老百姓中间”。
一以贯之的为民情怀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副教授 龙凤英:我对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思考不是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才开始的,而是五年前在学习宣讲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时对报告鲜明提出的“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和报告中提出的八项基本要求的第一条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执政理念就开始的。为什么习近平同志对人民群众有那么深的情感?为什么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核心自始至终都彰显着为民情怀?它的发端在哪里?今天,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从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中找到了答案。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习近平在陕北黄土高原一个偏僻贫穷的小山村插队落户,一干就是7年。这是他离开家庭、走向社会的人生第一站,也是他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之所以能够带领党和人民取得伟大成就,一个重要渊源就是总书记陕北插队七年历经非凡成长,淬炼了扎实的实践基础、深厚的经验积累和凝重的理论思考,孕育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同志读懂了“生活”,读懂了“中国农村”,也读懂了“实际”。这些“无字之书”比有字的书更难读、更透骨、更深刻。正是有了对实际的真切了解,坚定了习近平同志扎根实际、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曾回忆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到陕北插队,我只是开始时感受惨,但是当我适应了当地的生活,特别是和群众融为一体时,就感到自己活的很充实。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培养了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他在梁家河,对贫下中农,对老人、儿童、残疾孩子,都是一片爱心,真诚相待。七年岁月中,习近平同志总是把自己当成 “普通农民”,而不是 “知青”,他以自己是劳动人民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从不会做饭、不会干农活,到成为乡亲们眼中能挑一二百斤麦子走10里山路不换肩的能干的小伙子,习近平同志正是在与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的过程中,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也建立了与人民群众难舍难分的感情。
正是这种源自内心深处的为民情怀,使得习近平总书记把 “为人民办实事”“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作为执政目标,使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忠诚热爱的情感得到升华。正是这七年的知青岁月,总书记对底层劳动人民的疾苦感同身受,提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带领全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正是这七年知青生活,总书记亲身示范了党同人民鱼水情深,形成了植根群众的工作方法,坚定了造福群众的执政理念。他让党员干部都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心里想着、装着群众,才会想着为群众办实事,也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领导核心地位形成的初始密码
党史党建教研部讲师、博士 张向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的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成就非常亮眼。无论经济发展、制度建设、党风党纪、社会风气还是内政外交,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正在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转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再是飘渺的梦想。这其中的重要原因,是习近平总书记能够勇敢担当。他亲自担任多个领导小组组长,全面负责党的各项任务,协调权力支配和资源配置。2016年十八届六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被确立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领导核心,是众望所归、人心所向。中国有句古话: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故天命无常,惟有德者居之。选出一个德才兼备、具有高超能力和美德的政治领袖,国之幸甚!民之幸甚!
人没有天生伟大。作为第一位出生和成长在新中国的党的总书记,习近平总书记领导核心地位的形成与他七年知青生活以及长期的基层工作经历密切相关。正是这七年知青岁月,在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诞生毛泽东思想的地方(延安);特定的历史时期——孕育邓小平理论的时间(文革结束前夕);特殊的成长节点——15岁到22岁,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特殊的人生历练——在形成马克思主义观的原点,与人民群众甘苦与共的基层实践中,习近平开始了他对人生、对家国的深刻思考。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固本清源,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推向一个新高度,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指明前进方向、凝聚中国力量。不仅如此,七年的艰苦生活“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培养了他坚韧不拔的强大意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自己所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的困难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七年的艰苦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磨练,人生命运的巨大反差促使他对国家的前途命运进行深入的思考,由此坚定了他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中,他明白了什么是群众,什么是实事求是,也培养了爱民、恤民、为民的人民情怀,实事求是、率先垂范的务实品格以及从容淡定、无私忘我的人生境界,从而为他崇高的领袖气质、卓越的领导才能的形成打好了底色,为他今天能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成为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市情研究所讲师 王伟燕: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长征如此,革命建设道路亦如此,个人价值实现亦是如此。理想信念是精神支柱和前进的灯塔,有了崇高的理想信念,才会有前进的强大动力。
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用信念绘就成长蓝图。习近平总书记是“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在那艰苦的环境中,青年习近平从未放弃学习和思考,也从未放弃对党的信赖,对共产主义事业的追求,他先后写过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最后凭借自己的突出业绩和表现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梁家河的村支书。青年习近平之所以能经受住时代艰苦磨砺的考验,正是因为他有着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和坚韧不拔的品格。
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用信仰写就为民华章。陕北人民勤劳善良,厚道朴实,对于头顶“黑帮子弟”帽子的习近平,没有纠结他的出身,而是敞开胸怀接纳他,支持他入党、当支书、上大学。习近平也用实际行动回报着陕北人民对他的深情。为了改变梁家河的落后面貌,他带领乡亲们建起陕西第一个沼气池,打出了梁家河第一口吃水井、建立了梁家河第一个铁业社、缝衣社、代销社和第一座磨房……陕北人民的豁达、包容、奉献的集体人格滋养了他崇高的政治理念,铸造了他不变的“初心”。
七年知青岁月,是习近平带领全党谱写时代华章的信仰之基。习近平同志说:“当年我离开梁家河的时候,我就有个想法,如果将来我有机会从政,我要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工作。”一盏墨水瓶做的煤油灯见证了习近平七年的成长历程,照耀着“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信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全面从严治党纯洁中国信仰;以民族复兴梦想凝聚中国信仰;以深化改革传承中国信仰;以精神文明建设锻造中国信仰……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是对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的历史注脚,而今总书记提出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其坚定信仰的时代注脚。
今天,我们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长征路上,这同样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勇担历史重任,把思想往高处提领,让信仰向深处扎根,实现个人梦想与国家和民族前途同频共振,始终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做知行合一的人民公仆
管理学教研部讲师 孟莉:一口气读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仿佛跟着29名讲述人回到了那个上山下乡的时代。其中每一个人的讲述,都使我感受到冲击和震撼,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与人民同甘共苦、经历艰苦磨炼成长起来的总书记,真切的感受到了人民领袖确实来自人民,人民领袖确实是为了人民。
研读这本书,我的思想得到洗礼和升华。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就是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融入群众、植根群众、造福群众的群众工作方法,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树立知行合一的公仆意识。从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一系列举措以及亲历者对其知青岁月的回忆来看,梁家河的七年艰苦生活,使他对农村、农民有了更切身的了解和感悟,培育了同人民群众的浓厚感情。习近平说:我们读了很多书,但书里有很多水分,只有和群众结合,才能把水分蒸发掉,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七年知青岁月为他治国理政思想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求真务实。习近平同志曾经说过,陕北七年生活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二是懂得了什么叫群众。在亲历者的讲述中,我们也总能听到 “近平是了解实际的”“插队几年让他更加贴近实际”“他了解梁家河”这样的述说。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的七年,是苦干实干的七年,他用每一滴汗水和每一份付出,生动诠释了他说的那句话:“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所以他说:“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实干才能梦想成真。”
勇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干部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敢于担当。梁玉明在谈到习近平作为一名外来知青,为何大家却推举他当大队党支书时说:近平敢说、敢做、敢担当,他一旦担起责任,就有自己的想法,就敢干事,敢干大事。所以习总书记说: “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只有敢于担当,才能为人民办实事。
读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使我对习近平总书记“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的执政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进一步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知行合一”的重大意义。我们应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做一名把“以人民为中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的人民公仆。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经济学教研部教师 王文敏:《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人生观、励志成才的鲜活教材,是青年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升素质的生动范本。当年,15岁的习近平来到黄土地时,也曾经迷惘、彷徨过,但在家庭教育、党组织的培养、陕北老乡的关怀、自身的努力下,22岁的习近平在离开黄土地时,扣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树立了坚定的人生目标:为人民办实事。
树立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由于家庭受到迫害,习近平戴着“黑帮子弟”的帽子到陕北插队,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周围的不信任,“别人做事是从零开始,习近平却要从负数开始。”习近平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即便是在个人处境极为艰难的情况下,始终没有对党产生过怀疑和动摇。当代青年要学习青年习近平“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像南北风”的坚韧,牢固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执着信念。
锤炼坚韧不拔的吃苦意志。习近平是“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从“躺在跳蚤堆里睡觉,一咬一挠,浑身发肿”到“对跳蚤的毒素产生抵抗力”;从一开始劳动“连婆姨都不如的每天五六个工分”到两年后“拿到壮劳力的10个工分,成了种地的好把式”……青年习近平从不“撒尖儿”,一步一步闯过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当代青年要学习青年习近平“不经一番彻骨寒,哪得梅花扑鼻香”的吃苦精神,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在奋斗中创造属于自己的无悔青春。
发扬敢为人先的担当精神。“近平敢说敢做敢担当。”过去长期想解决但没有解决好的难题、过去想办但没有办成的大事,习近平在担任村支部书记期间都解决、办成了。打坝地、办沼气、办代销店、办铁业社……没有哪件事情是半途而废的,只要群众需要、对集体有利,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想办法克服。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当代青年要担起该担的责任,把责任扛在肩上,直面矛盾,争当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勇士。
养成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从走进梁家河、初识百姓苦到融入百姓、同吃百姓苦,越是扎根人民,越是深爱人民。对乞食者“解衣推食”、帮助老汉拉车……这些都真切的流露出青年习近平的为民情怀。“近平立志干大事,不搞形式主义”。村里缺地缺粮食,他就带领大家打淤地坝;村里缺水,他就带领大家挖深水井……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近平一心为民办事又善于为民办事”。青年习近平处事公道,深得村民信赖,有问题都找近平来解决。当代青年要学习青年习近平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在不懈奋斗中创造未来,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责任编辑:孙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