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展理念”在基层落地生根
2017-01-24徐子佳
徐 子 佳
“五大发展理念”在基层落地生根
徐 子 佳
县委书记要结合本地实际,准确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科学决策,让其在基层落地生根,推进新常态下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作为周恩来总理家乡的主政者,淮安市淮安区倍加珍惜这一政治品牌,更有使命感,有责任让中国梦在淮安大地早日实现。
县委书记;五大发展理念;县域经济;中国梦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富。县级在我们党和国家组织结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是整个国家发展稳定的“基石”。一个县的工作主要看县委,县委主要看书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后,我更感到作为县委书记,如何让“五大发展理念”在基层落地生根至关重要。
思考之一,结合自身实际,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带领全国人民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路径遵循。县委书记要落实“五大发展理念”,首先就要结合县的实际,准确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一要准确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本质是发展,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的开路人”,检验的是县委书记推动发展的能力素质和责任担当。这是县委书记的重要任务,不能几年以后你那个县“江山未改、涛声依旧”。“五大发展理念”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常态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淮安区尽管近年来经济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十二五”期间,GDP总量实现翻番,公共财政收入年递增21.5%,但是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发展不足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我们必须从发展不充分这个主要矛盾和阶段特征出发,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发展推动综合
实力持续增长、社会事业持续进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二要准确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核心是转型,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要注重质量和效益,是对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的扬弃。作为经济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地区,面临扩总量和提质量的双重压力和双重任务。分析区情实际认为,淮安区要在加快发展、扩张总量的过程中推进转型升级,脱离这一实际,转型升级也就没有基础支撑。三要准确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归宿是共享,致力改善民生。
“五大发展理念”,回答的是怎样发展和发展为了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着力于发展要落到共享这一发展的原点和终点。淮安区一直大力弘扬践行周总理的亲民爱民精神,每年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0%以上、新增财力四分之三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办成了一批惠民实事,提高了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但是,淮安区发展基础薄弱,社会人口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依然艰巨。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发展理念,紧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七个更”目标,在全力做大“蛋糕”的同时,合理分配好“蛋糕”,真正让共建共享成为广大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生动现实。四要准确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变量是机遇,抢抓机遇形成新优势。当前,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江苏沿海开发等大开放战略的好时期,随着连淮扬镇、徐宿淮盐高铁建设的快速推进,淮安区将再一次成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承南启北、连东接西、通江达海的交通枢纽地位将更加突出,这为我们以开放的理念思维,解决好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必须顺势而为,既要高度关注和对接宏观共性机遇,更要抓住用好与自身发展高度契合的个性机遇,以更为积极、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汇聚资源要素,构筑活力迸发、资源集聚、互惠多赢的开放之城,形成整体提升的新态势。
思考之二:以“五大发展理念”为遵循来总揽全局、把关定向。县委书记虽是“芝麻官”,却身挑“千钧担”。作为全县发展的“开路人”,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遵循,切实把好县域发展的“方向盘”。一要科学决策。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县委书记要善于从宏观上、战略上去思考和决策,既要有主见,更要有远见。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且可持续,切不可一任一个规划、一人一套思路。“五大发展理念”在县级如何体现,关键是找准最佳结合点。为此,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立足淮安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确立一手抓总量扩张,一手抓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提出“抓项目强支撑、抓转型优结构、抓统筹促融合、抓实事惠民生”的工作主线,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二要带好队伍。县委书记作为“班长”,既要善于“领唱”,更要善于“合奏”,切实履行好抓班子带队伍的职责。淮安区近年来的改革发展培养了一批干部,锤炼了一支队伍,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还难以适应新理念、新常态下的新任务、新要求。要继续按照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的用人导向,真正把优秀干部选出来、用起来。针对干部队伍实际,以问题为导向组织相关专题,开展有深度、成系统、针对性强的培训、轮训,不断提升干部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三要求真务实。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就要坚持求真务实,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须有我”的政绩观,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检验的业绩。四要强化考核。要用好目标考核这根“指挥棒”,突出科学引领,合理设置指标体系。围绕“五大发展理念”调整考核体系,既突出经济发展指标,更强调社会发展指标;既注重发展的速度,更重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既关注对“显绩”的考核,更强调对“潜绩”的考核,通过目标考核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使“五大发展理念”成为干部的行为标尺和行动自觉,激发干部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内在动力。
思考之三:认真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在新常态下推进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发展是解决当前各种问题的总钥匙。衡量县委书记自身价值的标准不是手中权力的大小,而是一个地方的发展水平。当前,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机制、经济结构、发展速度等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深刻影响未来经济发展形态。县域经济由于受区位条件、发展基础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依然会体现出各自的发展特色。淮安区要把握经济总量不大、工业化程度不高、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实际,以“五大发展理念”为遵循,探索具有自身特点的发展之路。一是创新驱动,扩量升级。“新常态”不是不要发展速度,而是要有质量和效益的发展速度。淮安区的经济总量偏小,必须把保持合理的发展速度作为当务之急,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既要突出科技创新增强内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企业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产业优化结构、提档升级;还要突出扩大开放借助外力,健全更加有利于开放的体制机制,着力营造一流的开放环境,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大力引进一批创新型龙头企业,努力实现存量做强、增量做多、总量做大、质量做优。二是聚焦短板、精准发力。“短板意识”就是问题导向,是做好工作的重要方法论。目前淮安区短板最突出的主要是工业和农村两个方面。工业方面,“低、小、散、弱”等问题比较突出,因而必须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在招商引资、全民创业、科技创新等方面下功夫,建立新兴产业体系,提升工业经济贡献度。农村方面,全区一半以上的面积是农村,约五成的人口在农村,镇域经济弱,城乡发展差距大。要以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三集中”为路径,坚定不移地推进以产业为支撑、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三是突出亮点、彰显优势。坚持错位竞争、差别发展。淮安区最大的亮点就是文化旅游和自然生态,也是群众共享的最大福利。这两个亮点和特色已经初见成效,下一步将紧扣“五大发展理念”,让亮点更亮、特色更特。文化旅游方面,按照“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的理念,深度挖掘“名人、名著、名城、名菜”等文化元素,善用周恩来故里国家5A级景区的影响力,在提升完善城市功能的同时,围绕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河下古镇做文章,坚持保护修缮和丰富业态并重,再现漕运之都的繁华盛景,使之成为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经典展示区。自然生态方面,重点以国家生态区创建为平台,倒逼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加强生态环境整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让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洱海边叮嘱的“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那样的自然美景永驻淮安大地。四是体现均衡、统筹推进。统筹五位一体、四化同步、经济社会相协调、物质精神“两手抓”。重点是“三个化”: 居民增收持续化,积极回应群众对收入增长、生活改善的期盼,通过壮大产业吸纳就业、兜底保障就业、推动全民创业等多种措施,持续增加居民收入;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办好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通过实施“医疗联合体”、组建教育集团等改革措施,重点解决乡镇学校、医院教师和医生资源匮乏的问题;社会保障全面化,重点解决住房保障、低保户和社会困难群体救助问题,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春风化为滋润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心田的“及时雨”。
新形势催生新理念,新理念呼唤新实践。使“五大发展理念”在基层落地生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县委书记这个“关键少数”。作为周总理家乡的主政者,我们倍加珍惜周总理家乡的政治品牌,切实承担起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的重要使命,推动淮安区各项工作更加出彩,让中国梦在淮安区实现。
(本文作者:中共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委书记)
责任编辑:江生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