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矩的学理性初论
——基于管理视角

2017-01-24

中国领导科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规矩文明思想

刘 晓 喆

规矩的学理性初论
——基于管理视角

刘 晓 喆

规矩是一个普遍但不普通的词汇。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规矩的思想普遍存在。规矩的普遍性源于管理的普遍性。规矩的本质属于人类管理文化的范畴,但规矩的思想超过了现代管理学的范畴。对于规矩进行管理视角的学理性分析,是挖掘弘扬中国传统管理文化,推动人类管理思想、文化创新的需求。在现代组织与社会当中建设规矩文化,应从价值观与方法论两个层面来研究。

规矩;管理;学理性

一、规矩的内涵与实质

(一)规矩的词义与词源

规矩是现实生活当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极具生活化的词语。在现有的各种汉语字典、词典里,均有对于规矩的含义解读。《辞源》对规矩的解释主要为两项:(1)校正圆形方形之器;(2)准则、礼法。①《辞海》对规矩的解释主要为三项:(1)规和矩。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孟子·离娄上》:“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2)规则;礼法。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则夫规矩禁防之具,岂待他人设之,而后有所持循哉!”(3)成规;老例。②在《汉语大词典》里,规矩的义项主要为:(1)规和矩,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2)礼法;法度。(3)一定的标准、成规。另外还有老老实实、恪守本分以及摹拟两层意思。③

通过初步的文献调研可以发现,至少在先秦时期,规矩一词已经被清晰地使用。而古代文献中提及的作为使用工具的规矩的发明与使用甚至已经追溯到了公元前大禹治水时期,在《史记·夏本纪》中就有“(大禹)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④的说法。而在先秦时期,规矩的内涵已经清晰地从校正工具发展演变为规则、准绳乃至礼法的用意,著名的如上述《孟子·离娄上》中的句子。自从规矩的词语应用,超越了规与矩的工具内涵而演绎成为规则、礼法之后,规矩在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范围,主要就扩展演变为今人所谓的管理范畴。

(二)规矩的内涵与本质

从管理视角对规矩作初步的学理化分析界定,规矩就是现实社会生活当中,管理者(管理主体)为追求实现文明和谐有序的管理状态,而主要以文明契约的形式拟定的对于管理对象的各种特有的限制、规定、约束或者约定。总的来说,规矩在内涵外延方面有如下特点:

一是规矩在现实生活当中是普遍存在的。正如法约尔对于管理普遍性的界定“无论是商业、工业、政治、宗教、战争还是慈善事业中,在每一件事情上都会有一种管理职能被执行”⑤一样,规矩在客观上也是普遍存在的。不普遍存在的只是人们对于规矩的主观性认识,因为一方面,人们对于管理当中规矩的存在,并不能自觉体认;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体认的不同以及个体的差异等原因,对于管理当中某些显性或者潜在存在的规矩,人们并不称之为“规矩”的概念。

二是规矩的内涵外延常常与法律规章紧密相连。规矩对于人的规定或约定,与法律、规章、纪律的作用相近,内容上有时还有重叠,但对人的影响却不完全一样。法律规章常常是刚性、硬性的强制约束,而规矩则是相对弹性、软化的文明倡导性质的约束。因此,对于一般的文明规矩,素有教养者更为自觉遵守,而教养缺乏者则相对我行我素、视规矩而不见。

三是从人的认知角度,规矩有不同性质之分,或是积极的、良性的,或是消极的、恶性的,所谓的“潜规则”一般指的就是消极的、恶性的规矩。当然,就某一具体规矩来说,它总是历史的,是在一个特定时间、空间(地域)并针对一个特定群体的限定。因此,规矩是变化的、发展的,在某一社会背景和历史时期,一种规矩可能是正面的积极的,而在另一个时代,有可能又变为消极的负面的。比如,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社会大众尊奉的“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就应足不出户、笑不露齿等传统规矩,在现在看来就是消极的不良规矩。

无论是何种规矩,其基本的内涵指向都是对于人的管理限制与约束。从积极的角度来说,这种限制和约束对社会建设的影响无非指向两种情况:一是合乎科学理性的约束要求。二是合乎人文的约束要求。因此,规矩的精神实质,就是古往今来,一个组织、社会通过对于相关人员的特定限制与约束,以实现组织和社会理性化、人文化的管理状态的思想追求,简而言之,规矩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社会的有序、和谐、文明和进步。所以,规矩的本质属于人类管理文化的范畴,规矩的思想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管理文明成果。

二、规矩的价值与意义

(一)规矩是中华民族独创,体现独特管理文化魅力的人类社会文明成果

规矩与管理学的范畴相关,但却超过了管理学的范畴。首先,规矩属于中华民族的自我创造与本埠概念,而包括管理学在内的科学范畴属于西方文明引入中国的外来词汇。其次,最为根本的区别是,管理学属于西方近现代文明主要是科学主义的思想成果,属于科学的门类范畴;而规矩的内涵既包括理性化的思想,也包括人文化的思想,按照现代的思想语言来说,既包括科学主义的东西,也包括人文主义的东西,而管理学的根源主要是科学主义的。随着人类管理实践的不断发展,管理思想与意识也在不断的自我革新与发展着,管理哲学的出现就是某种意义上对于近现代管理学的革命式超越,其最大的革命之处,就是管理哲学不再是单纯地在科学主义的思想范畴里认识与反思人类管理实践。

所以,规矩的思想,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管理思想的文明创造与独特贡献。一方面反映了人类早期对于管理实践的思想认识与总结,这些管理思想蕴含在古代人类有关哲学、政治学等学科的思想当中,秉持更多的正是人文主义的思想。另一方面,这种创造与贡献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思维特点与文化传统。重人文、重人伦,轻自然、轻科技,是自古以来中华文化的显著特点。规矩正是基于人文主义和人伦之道的思想产物。在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里,规矩的思想普遍存在。特别是在以礼乐文明为追求的儒家思想里,规矩更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因为“儒家是礼治主义者”,“举凡封侯建邦、体国经野、政教文化、礼乐兵邢、赋役财用、冠婚丧祭、燕饮服饰、宫室车马、农商医卜、天文律吕、工艺匠作,无不属于礼的范畴”。⑥而此处之“礼”,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文明规矩。因此,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最为普遍的规矩文化,“礼”不仅无时无处不在,而且深刻地表现出了一系列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征。

(二)规矩的思想方法论,对于促进人类个体修造与组织社会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就组织和社会管理而言,除去物质环境、技术等条件之外,管理的思想方法载体在我们国内主要包括三种:一是党纪国法;二是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三就是规矩。前两者即党纪国法、规章制度,从内涵要求上来说,一般属于基本的、原则的、“底线”式的要求,这种要求可比作现代管理学上所谓的“保健因素”。而规矩则不同,规矩更多的关注是上述两者未曾涉及或没有特别强调但又对组织建设至关重要的要求。所以,在平凡的实际生活当中,真正有效提高组织自身建设水平和管理效益的,更多的载体依靠不是党纪国法,也不是组织内部一般性的规章制度,而是组织上下左右、方方面面在运作与管理当中应有的规矩。

所以,小到一个家庭、群体、组织,大到一个民族、社会、国家,规矩的地位与意义不可小视。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家庭里的规矩思想与实践最为典型。过去人所讲“齐家”,主要就是靠规矩而不是依靠其他。作为家国一体的中国传统社会,国家的建设与治理,借鉴了“齐家”之道。西周礼乐文明之诞生,实际就是周公吸取殷亡的教训,为新生的周王朝治理拟定规矩,让举国上下都能讲规矩、守规矩、用规矩。秦国因商鞅变法而崛起于战国,商鞅变法实际上也是为秦国振兴制定并应用新的法制化规矩。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上是吸收发扬儒家礼治的思想优势,用礼治化的规矩匡正民心、梳理社会。自此以后的封建王朝,治理国家的基本法则,被学者们总结为“儒法并用”,即运用两种不同的规矩来治理国家,试图收到相辅相成的互补之效。其中之“法”为王法明令,“儒”则为实实在在的立身处世的规矩。“儒法并用”的治国理念大致接近于现在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思想综合,但这里的“德”的意义绝对不是停留在德育教化的层面,德育教化是手段,目的还是要通过这样的手段给国人立身处世立规矩、用规矩,以此建立天下井然有序的文明礼治。所以,无论在中国传统社会里还是今天,没有规矩是绝对难以“齐家治国平天下”的。

三、规矩的建设与使用

中国传统社会的规矩,历经数千年建设仍然在不断的探索与发展。实质上,规矩的建设,不是一个简单的政策规划与制度设计问题,其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是规矩(软)文化的培育与建设问题。思想文化建设,从来都不是简短单纯的事情。

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建设规矩与使用规矩之难,在于许多规矩常常是不成文的,也可能是党纪、国法和一般的规章制度没有涉及的,同时由于这些规矩的外延甚广,不同的人掌握、信奉的规矩多少不同、内容不同,因此,对于规矩的遵守则因人而异。比如,在同一单位里,前任领导讲规矩,后任领导不讲规矩等等,于是,因人而兴、因人而废的规矩难以维系,规矩之风难以养成。所以,必须在组织和社会当中树立、营造讲规矩、立规矩、用规矩的思想文化,用规矩的思想文化教育人、改造人,使得讲规矩之人在组织社会里可以大行其道,使得不讲规矩、不守规矩甚至蓄意破坏践踏规矩之人寸步难行、不得人心。比如,我国当下许多城市面临的车辆交通拥堵的“不治之症”,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全是基础设施等客观原因造成,而是“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驾驶者主观情绪造成的。因此,治理交通拥堵之“症”,并不仅仅是科学规划交通设计和不断完善道路设施的问题,也不仅仅是规范健全文明交规的问题,实质上,通过教育等措施培育营造“礼让三先”的规矩文化,才是解决问题之本,只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规矩文化真正落地生根、深入人心,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实现文明有序、拥而不堵的交通良治。

规矩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管理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里,这种文化主要表现为礼乐文明。所以,建设规矩文化,可以从管理文化的视角,从人类管理思想文明尤其是中国传统礼乐文明里汲取营养、承古开新。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体系主要由三方面内容构成:一是人伦关系原理,二是道德主体品格要求,三是人性的认同,概括来说,就是人伦、人道和人性三个方面。而“礼”的法则、“仁”的原理和修养的精神,是贯穿上述诸方面内容的精神要素。中国传统人伦秩序与人伦原理的核心是“礼”,而“礼”的基本构成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所谓的“五伦”,“五伦”以家族为本位,把家族血缘的情理上升扩充为社会伦理乃至国家政治伦理的原理,从而建构起身、家、国、天下四位一体的伦理系统。在人伦建构的基础之上,按照人伦之理为人、待人,挺立道德主体,从而形成“人道”,其核心是“仁”,所谓“仁也者,人也”。这一人道,不但是为人之道、待人之道,也还是治人之道,等等。⑦

以史为鉴,结合现实生活,在现代组织与社会当中营造建设规矩、使用规矩、遵守规矩的文化,应该从价值观与方法论两个层面来研究。价值观指导我们为什么要做,方法论指导我们怎么做。价值观是一切生活行为的最高准则,今日建设规矩文化,如同古人创造礼乐文明,首先需要思想观念上的价值构造与引领。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到十八大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已有了基本的价值引领,但如何使其深入人心、形成共识,需要科学深入的研究与转化。从方法论的角度,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结构与原理,当代规矩文化的建设与营造,可以从两个层面理清思路:

一是针对社会成员个体道德塑造的规矩文化。通俗地说,就是使每一名社会成员何以“为人”的教育与培养。通过教育的传承与文化的感染,使社会成员成为文明守信的现代公民,传承仁义礼智信等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弘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个人价值观,倡导与人为善、为人以诚的个人修养准则,营造人心向善、人皆守信的社会文化。

二是针对社会组织内部运作之道的规矩文化。通俗讲,就是每一个人在社会当中何以“处事”的文化。每一个社会组织都有其内部运作的普遍共识与规则。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弘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国家与社会价值观,倡导待人以礼、处事循理、以理为上的组织与社会文化,从而营造一种文明向上、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在规矩之思想风尚与文化氛围得以大“道”畅行的基础上,可以从“术”和“策”的层面,探究讲规矩、立规矩、用规矩的具体操作方法:

一是关于建立规矩的问题与方法。在立规矩之前,首先要理清组织管理当中,已有的党纪、国法以及组织规章制度的情况,从而摸清规矩的建设空间。新建的规矩主要针对党纪国法或者组织已有规章制度未曾涉及或者没有充分明确亦或没有足够强调的事项。从形式上来说,建立规矩,需要尽量减少不成文的规定。从内容上来说,立规矩,既包括针对需要约束的人、财、物、信息等诸多管理事项建立规矩本身,也要建立规矩之规矩,也就是有关讲规矩、立规矩、用规矩的基本要求。两者均不可偏废。

二是有关讲规矩、用规矩。法律一旦建立就必须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一样,规矩一旦确立,也必须坚持有规必依、违规必究。凡事均依规而行,任何人必须遵规守矩。为此,必须强调规矩的遵守与执行,做好相关的监督与制约工作,既包括内部监督,也包括建立外部监督。以高校为例,内部监督包括学校内部党、政、团、工会等各组织的监督,也包括作为普通群众的师生员工对校内各部门、各院系等有关组织与人员的监督等;外部监督,既包括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各项事业的监督,也包括家长、毕业生以及用人单位等社会各界的监督。而对于规矩执行的实际情况的监督与制约,也必须依规而行,这里所要依据的规矩,就是上述规矩之规矩。

①《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855页。

②《辞海》(1999年版普及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第1270页。

③《汉语大词典》(缩印本·全三册),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第6054页。

④〔汉代〕司马迁:《史记》(全四册),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47页。

⑤〔美〕丹尼尔·A·雷恩(Daniel A. Wren)、阿瑟·G·贝德安(Arthur G. Bedeian):《管理思想史》(第6版),孙健敏、黄小勇、李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64-165页。

⑥张岂之:《中国思想文化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1页。

⑦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97-300页。

(本文作者: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副研究员,兼任研究生部主任)

责任编辑:李冬叶

2017年度西安市社科规划基金课题(重大):关于“规矩”的学理性元研究(编号:17F39)。

猜你喜欢

规矩文明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请文明演绎
思想与“剑”
漫说文明
“按规矩办”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规矩立起来 作风严起来 履职实起来
对不文明说“不”
新来的主任“立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