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教育对促进西部地区大学生就业的探讨
2017-01-24赵亮陈韵
赵 亮 陈 韵
(湖南工程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4)
“双创”教育对促进西部地区大学生就业的探讨
赵 亮 陈 韵
(湖南工程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4)
我国经济新常态环境下,实施“双创”战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必经之路,同时可以对促进西部地区大学生就业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双创”教育对西部建设的意义,分析了西部地区大学生就业现状,剖析了“双创”教育对西部大学生就业的指导作用和促进作用。
“双创”;西部地区;大学生就业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指引下,实施以创新驱动发展,使近年来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实施“双创”战略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必经之路。“十二五”以来,我国在各行各业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突出。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其原因归根于人才的发展和培养较之东部地区存在落差,在观念、教育、创业、创新、市场和政策六个方面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人才鸿沟”。“双创”教育的深入开展,将促进西部地区大学生就业,缓解西部地区人才发展问题,在西部地区经济大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双创”教育对西部建设的意义
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始创于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是西方国家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1]是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即培育学生的事业心、开拓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从事某项事业、企业、商业规划活动的能力。创业教育的一种观点着重于学生创业理论的培训;另一种观点则着重于创业实践技能的培养。而“双创”教育重点在于引导大学生强化创新意识、培育创业精神、训练创造能力,提升其“创新+创业”的能力,是创业理论和创业实践技能的有效结合,将成为大学生整个大学阶段学习的成长助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已然成为“十三五”五大发展理念之首。近年来西部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随处可见“双创”的身影。西部地区在“一带一路”倡议、信息革命、供给侧改革等战略背景指引下,以“双创”为驱动,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多样化的生态资源等区域优势,充分利用“互联网+”理念和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各种产业、资源、要素的融合。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又带来了大量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并衍生大量全新的投资消费需求,西部大学毕业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创业成长空间,同时为西部大学生“双创”的培养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平台,初步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双创”教育的实施推进对西部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西部地区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795万人,比2016年多出30万。为引进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进一步促进西部经济发展,西部地区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鼓励大学生创新思维、支持毕业生创业实践。以四川为例,近年来四川高校毕业生就业呈“川才川用”的特点,高校生留川工作比例呈逐年递增趋势。同时,据相关调查机构数据显示,我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在逐年攀升,创业存活率也明显提高,且同比收入优势明显。“互联网+”概念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先后出台,尤其是“互联网+”概念的全面推广,打破了西部地区原有的空间限制和信息不对称的壁垒,使得大学生前往西部创业的客观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发展基石。
三、“双创”教育对西部大学生就业的指导作用
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差距,其主要原因是教育发展不均衡。西部地区高校教育质量落后于东部地区,使得更多西部学子偏向于离家求学,毕业后就留在外地就业、定居,造成人才流失。反之,人才流失又使西部经济的发展更加举步维艰,经济发展缓慢进一步拖累教育发展,逐渐形成一个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如今在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战略的指引下,这一问题随着西部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正在逐步缓解。高校实施“双创”教育改革对促进西部大学生就业也体现出了明显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了西部创新开发建设。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动力。高校是为祖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建立高校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和基础内容,能有效地推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符合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方向。[2]随着党的十八大“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的展开,国家目前正着力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行动计划。坚持立足西部、面向基层、投身国家发展战略的就业工作基本思路,引导和支持大学毕业生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毕业生初离象牙塔步入社会,相较之财富,他们更看中人生经验的积累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大学生们拥有无限的能量和热情,他们渴望谋求一个发展的平台,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正迎合这种发展趋势。
四、“双创”教育对西部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
(一)“双创”教育理念的引入,从观念上改善了大学毕业生创业的障碍因素,提升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开展,西部大学生受到来自市场经济和多方面创业信息的正面冲击,对毕业后走上创业之路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尤其对技术、产品的创新问题颇为关注。大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性与进取性,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对大学生这种心理状态的合理引导,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和支持学生大胆创新、扎实创业。给大学生提供施展才华和抱负的良好平台,激发大学毕业生创业的主观能动性,从主体上减少大学毕业生创业的障碍,直接增加了大学生毕业生“以创带就”的数量,提升了就业率。
(二)“双创”教育的全面推广,拓展了西部大学毕业生就业空间
西部地区素有人口密度大、经济基础差的特点,致使城乡二元结构突出,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创业就业空间狭小。在近年的双创教育实践中,西部地区政府坚持以建设“两型社会”为动力,以绿色理念为先导,以转换发展动能为核心,力图开辟创新创业新空间,效果显著。另一方面,“双创”教育深入高校,通过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激发大学生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在这种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更具时效性与适应性,更能够满足市场运行的需求,拓展了创新创业新空间。以四川遂宁为例,围绕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吸引了一大批遂宁籍在外就读的大学毕业生、海归人员回乡创业,成为新兴业态的“小店主”,一大批生产性服务企业、文化创意企业、旅游企业在“双创”理念中成长壮大,渐成规模。
(三)“双创”教育的深入开展,推动了西部地区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进程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真正缺乏的是无法吸引到优秀的人才和资本去创业和开发新兴产业。因此,近年来西部高校非常注重“产学研”联动作用,积极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创办大学生“双创”项目孵化中心、大学生创业俱乐部等。同时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联盟,大学生实训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各级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发展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孵化中心项目等。这种合作发展的模式,不仅推动了大学生创新项目孵化培养的进程,同时也促进了西部地区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从而真正确保优秀的人才留在西部就业创业,从根本上缓解了西部地区人才缺乏这一制约经济发展的根本矛盾。
[1]李英.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J].镇江高报,2009(2):6-8.
[2]华春革.浅析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由大学生就业难引发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11).
G642
A
赵亮(1981-),男,河南安阳人,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信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陈韵(1983-),女,湖南长沙人,湖南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与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