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甘薯新品种内渝紫2号

2017-01-22

中国蔬菜 2017年3期
关键词:鲜薯紫薯甘薯

陈 娟 唐 建 宋 锐 林 熊 缪 鑫

(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四川内江 641000)

紫甘薯新品种内渝紫2号

陈 娟 唐 建*宋 锐 林 熊 缪 鑫

(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四川内江 641000)

内渝紫2号为食用及加工型紫色甘薯新品种,鲜薯产量高,商品性好,熟食品质优,中抗黑斑病,花青素含量达225.1 mg· kg-1。

紫甘薯因薯肉呈现紫色而得名,薯肉紫色深浅取决于薯块中花青素含量多少。针对四川省内外部分食用及加工紫薯鲜薯产量低、抗病差、口感差等问题,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于2010年从西南大学甘薯研究中心提供的0317-6集团开放授粉种子种植后代材料中,经过实生苗鉴定、海南加代系选,本地复选、品系比较试验等逐级筛选育成N11-10-2。2014~2015年参加四川省甘薯特用组新品种区域试验,2014年在四川省甘薯区试特用组中表现良好,2015年提前参加四川省甘薯新品种生产试验,同年通过田间技术鉴定,2016年通过四川省甘薯新品种审定,定名为内渝紫2号。

1 产量表现

1.1 品系比较试验 2012年在内江市农业科学院甘薯试验基地进行品系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内渝紫2号每667 m2鲜薯产量1 736.42 kg,较对照南薯88减产16.56%;薯干产量449.99 kg,较对照南薯88减产22.53%。 1.2 区域试验 2014年参加四川省甘薯特用组新品种区域试验,以南薯88为对照,设成都、南充、绵阳、泸州、达州、青神、简阳7个试验点。结果表明,内渝紫2号7点平均每667 m2鲜薯产量为1 707.62 kg,比对照南薯88减产14.07%;薯干产量和淀粉产量分别为509.84 kg和334.97 kg,分别比对照减产8.20%和6.40%;薯块干率和淀粉率分别为29.89%和19.64%,分别比对照高1.59、1.38个百分点;大中薯率77%。

2015年在上述7个试验点继续进行区域试验,以南紫薯008为对照。结果表明,内渝紫2号7点平均每667 m2鲜薯产量为1 754.18 kg,比对照南紫薯008增产15.63%;平均薯干产量和淀粉产量分别为475.10 kg和303.14 kg,分别比对照增产31.50%和24.80%;薯块干率和淀粉率分别为27.13%和17.25%,分别比对照高2.92、2.54个百分点;大中薯率74.9%。

由于两年区域试验对照品种不同,导致内渝紫2号两年鲜薯产量与对照相比有明显差异。

1.3 生产试验 在2015年区域试验的同时进行生产试验,设成都、南充和绵阳3个试点。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内渝紫2号平均每667 m2鲜薯产量为1 780.9 kg,比对照南紫薯008增产26.9%;平均薯干、淀粉产量分别为476.85、301.61 kg,分别比对照增产41.9%、48.3%;平均薯干率、淀粉率分别为26.7%、16.87%,分别比对照高3.24、2.8个百分点。

2 主要特征特性

内渝紫2号萌芽性一般,长势中等。匍匐茎,中蔓型,蔓长约180 cm,蔓粗细中等,蔓浅绿色,茎节绿色;叶绿色,顶叶浅绿色,叶脉绿色,叶片较小。薯块纺锤形,薯肉紫色,薯皮紫色,薯干率27.91%,淀粉率17.92%,经四川省农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测定,花青素含量225.1 mg·kg-1,高于对照南紫薯008(151.06 mg·kg-1)。结薯集中,单株结薯3个左右,大中薯率76.0%。平均每667 m2鲜薯产量为1 747.57 kg,薯干产量为487.26 kg,淀粉产量为313.24 kg;平均薯干率为27.91%,淀粉率为17.92%。2014~2015年由南充市农业科学院进行室内人工接种,内渝紫2号中抗黑斑病。熟食细腻香甜,适合作食用及加工专用型品种。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培育壮苗 一般于3月10~20日利用温室大棚或地膜双层育苗法培育壮苗,每穴播种块200~300 g为宜。每天观察出苗情况,对于没有及时穿透地膜的苗子,要及时牵引使生长点露出,防止膜下温度过高出现烧苗现象。

3.2 适时扦插 适时早扦插、延长生育期可提高甘薯的产量,川南地区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起垄栽插,行距90 cm,穴距30 cm,扦插时一般采用水平扦插,入土茎节要与土壤压紧,利于发根成活。为获得高产,同时又不影响商品薯的比例,内渝紫2号每667 m2合理栽植密度为:套作地控制在3 500株;净作地4 000~4 500株。

3.3 田间管理 起垄前,每667 m2用农家肥1 500~2 000 kg、磷肥30~50 kg、钾肥30~50 kg集中沟施,基肥施入后起垄扦插。薯苗成活后,根据土壤肥力适当追肥,每667 m2可施用尿素8~10 kg作提苗肥。栽插后30 d(天)内中耕、除草、追肥、培土。

3.4 收获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获甘薯,一般选择晴天的上午,晾晒2~3 d(天)装筐入库。

陈娟,女,硕士,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甘薯新品种选育及蔬菜栽培技术研究工作,E-mail:chenjuanyh@126.com

*通讯作者:唐建,男,研究员,主要从事甘薯新品种选育及蔬菜栽培技术研究工作,E-mail:515940084@qq.com

2016-12-08;接受日期:2017-02-21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FZ0012)

猜你喜欢

鲜薯紫薯甘薯
甘薯种植技术及实施要点分析
紫薯蒸米糕
紫薯粥变色实验
“巫溪洋芋”鲜薯质量控制技术现状及对策探讨
益生菌发酵甘薯汁的工艺优化
紫薯鸡蛋卷
紫薯变“红薯”
多管齐下 防好甘薯黑斑病
贵州鲜薯走向大江南北
贵州:马铃薯大省地位突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