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有效心理教育方式研究
2017-01-21陈龙
陈龙
培养具备高素质、高技能、心理健康的社会人才是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文章简要从四个方面概述了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提出不同教育方式在人才培养中的实际应用,以期为和谐社会的建设不断储备和输送高素质、身心健康的优秀人才。
社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对人才提出了更加全面和更高的要求,使应试教育迎来更大的挑战,因此,解决应试教育的弊端尤为迫切。虽然目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已有部分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但是在实际的教育事业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因此,笔者探讨了目前教育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影响。
一、运用教学改革,促使学生“乐学”“好学”
应试教育下,教师盲目追求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不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负面情绪,致使学生产生叛逆和厌学心理。在青少年时期,因为学习压力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学生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教师应该对此加以重视,采用积极和正确的心理教育方式,引导学生的心理,促使学生的身心向积极乐观、健康的方向发展。
因此,教师应该以教学改革为契机,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用丰富的教学方式、耐心细致的教学方式,认真分析和掌握学生的心态,进而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和心理。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对待不同性格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帮助学生战胜惧怕、逃避、强迫等消极心理。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巧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乐学”“好学”的心理。
二、开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应试教育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在沉重的学习压力下,学生对情感、艺术、社会等各方面的认知空间被无情压缩。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发展,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来满足学生心理、生理的多方面需求,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可以说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重要体现,也是教育事业向人性化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
当然,素质教育不是一句口号,“减负”也仅仅是一种形式,需要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实际行动。教师要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因为通过课余生活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排解压力,也能够强身健体,拓宽视野,增加各方面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读书会等活动,鼓励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书籍,发表观后感;也可以组织文艺活动,加强学生的艺术感悟。这样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不但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意义,也能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更有益于逐渐形成健康的班风和学风,让学生“享受”学校的生活。
三、重视人格教育,引导学生“立身”“做人”
我国教育与西方教育存在很多差异,虽然西方教育的方式不一定适合目前中国的教育体制,但是西方教育中对人格和才能教育的重视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人性无论出身,都是可以被塑造的,如果拥有渊博的知识,但是不能正确理解人类的情感,不通晓为人处世之道的人犹如智能机器,不能被称之为有思想的人。而人性的塑造与人所受的教育、成长空间和环境等后天条件息息相关。父母、教师的言行举止,以及社会的环境等都会影响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学校的教育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人格教育,加强和完善自身的人格,言传身教,减少反作用力。用自身的乐观态度去引导学生,让学生对学习、对生活有积极的看法,能够正确认识社会的存在意识,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保持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进而学会“立身”“做人”,逐渐塑造优秀的人格,为求学之路和人生之路做好铺垫。
四、推行实践教育,造就优秀的社会人才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对于学生来说,班级就是一个特殊的“小社会”,教师可以针对班级的纪律问题开展实践教育。首先,教师应明确班级纪律,然后以“择优当选”为原则,任命优秀的学生担任班级干部,处理班级的日常事务,在此过程中,其余学生负责监督,并定期开展民主会议和测评。这样,不仅能够使班级的日常事务公开透明,也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责任感。这个“小社会”中一系列的事物以及变化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社会及人际关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待人接物的方式,为学生走向社会成为优秀的社会人才奠定基础。
教师承担着百年树人的重任,因此,教师应以教书为先,育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教育,不断加深对心理教育的认识,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适应环境和社会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芷英.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1).
[2]陈传锋,武雪婷,严建雯.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5).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