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课例《刻印的乐趣》

2017-01-21杨荣义伍梦明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阴刻藏书票本课

杨荣义??伍梦明

课例背景:

1、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课程标准/总目标)

2、体现教师对教学活动组织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灵活性。

教材分析:

《刻印的乐趣》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第七册第15课教学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按照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应用多种材料和工具,学习刻印方法,了解刻印的两个重要方式:阴刻和阳刻。同时在这一课中出现了学生从未见过的一个新名词“藏书票”,这也是本课的一个学习要点。

经分析,我认为在这一课中“刻印”学习活动的载体,“乐趣”才是教师教学需要把握的主体。对于四年级的学生,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一个教学内容是没有多少乐趣的。但如果学生初次接触“刻印”这一知识时,就感到枯燥无味,必将影响他们今后对这门艺术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本课教学中,只要学生了解了刻印的基本常识就够了。对于技法掌握的程度、作品的好坏并不是本课教学所关注的要点,关键间让学生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有了愉悦就有了兴趣,有兴趣就是求知的欲望。所以本课成功的关键是把握“乐趣”。

课时安排

本课内容最好是安排两节课完成,第一课时是快乐的接触,第二课时在快乐中让技法适应提高,本课例主要介绍一下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在这一个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抓住几个环节上的“乐趣”。使学生始终处在快乐、愉悦的氛围之中,积极主动的参加学习。先请看一下教学实录:

课前准备

教师先准备好所有的用来刻印的材料(苹果、萝卜、胡萝卜、山芋、马铃薯、橡皮、肥皂、石膏板等),分组排放在美术教室里,让学生每人带上一把销笔的小刀和课本,整队进入美术室。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今天让你们来,不是请你们吃东西,也不是要你们洗衣服。桌子上这些物品是等一会学习活动用的,每人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放在自己的边上,拿什么都一样,不要挑来换去的。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放好)。

二、探究学习

教师:(出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徵——图1)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学生:知道,这是北京奥运会会徽。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

教师:为什么叫:“中国印”呢?

学生:它是一玫印章。

它是雕刻好以后涂上色彩印出来的。

…………

教师:你们说的都对,它是先在一个东西上面刻,刻好以后再涂上一层颜料印出的。(板书:刻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课第9课:刻印的乐趣(板书)你们了解刻印吗?

学生:在国画作品和书法作品是有印章

教师:对中国书画是诗书画印的集合体艺术,你们看这幅作品,(出示一幅书画作品,没有印章)。好看吗?

学生:好看(也有的说不好看)

教师:(给作品加上印章)这会儿看一看比刚才有什么不一样了?

学生:好看多了!真神奇!(一阵新奇和惊叹)

教师:这就是中华艺术的精妙之处。刻印艺术

是中国书画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刻印艺术。刚才我们看了一下中国印,老师这里还有一个中国印,你们比较一下有什么不一样。(出示一阴一阳两个中国印——图2)

学生:一个是红底子白字,一个白底子红字。

教师:你们观察的很仔细,这种红底白字,在刻的时候就是把字给挖掉,印出的是字以外的部分,字是空白的,这叫阴刻。白底红字是把其他部分给挖掉,把字留下来,印出来的字是有颜色的,这就是阳刻。

现在请你们再仔细观察这样一幅的作品,告诉同学们你发现了什么?(出示一张阴阳集合的藏书票作品——图3)

学生:这幅作品上的文字是阳刻,上面的图画是阴刻。

教师:很好,看来你们已经清楚的知道什么是阴刻,什么是阳刻了。你们看刻印很有意思吧,可以这样刻,也可以和它相反的方法刻,还可以把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来创作一幅作品。

这幅作品是一张藏书票。

学生:什么是藏书票?

教师:这个问题我们下一节课一起探讨,请同学们课后上网查资料,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并为自己做一个藏书票。

三、实践操作

教师:今天我们就用自己刚才在桌子上拿到的物品,刻出你喜欢的图案,然后涂上色彩,再把它印出来。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怎样才能用你手中的物品制作出你想要的图案呢?除了肥皂和橡皮外,其他的物品形状各异。你们想第一步要做什么?然后又该什么?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然后得出结论,一致认为制作流程应该是:整形制坯——画出图案——刻——印。

教师:好,就按你们讨论的方法去制作。你们可刻一条鱼,一只蝴蝶、蜻蜓、蜗牛、一朵花等,不要刻太复杂的图案,可不要难倒自己哦。

学生实践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漏印展示

教师:(调好各种色彩放到每组的桌子上)刻好了以后请涂上你喜欢的水粉色彩,印在你自己的东西上,然后到前台来展示给大家看。

学生:(有的印在书上,有的印在本子的封面上,有的印在手上,有两个男生印在自己的脸上。)

五、小结拓展

教师:你们玩的开心吗?

学生:可开心了,太有意思了。

教师:那你们在玩得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了吗?

学生:刻出来的字是正的,印出来的字是反的。

刻不出自己想要的图案,刻出来的和印出来的图形是相反。

小刀不好用

色彩涂不匀,

有的地方的色彩印不出来

………………

教师:很好,你们玩得很开心,学习得很快乐,还发现了这么多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们下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先回家查资料找“藏书票”的知识,节课交流,再找找有没有更好的刻印材料,如果你发现了,下节课带来用。小刀不好用,你们可以买把刻刀,如买了下节课带来用(出示刻刀,并让学生尝试使用)。

六、下课

课后反思: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造型表现的方式多种多样,不仅仅限于最常用的绘画方法。《刻印的乐趣》就是本套教材版画系列中的一课,也可以说,这一课是启发同学们运用不同制版方法学以致用的一课。可以刻印的材料是非常丰富的,泥板、纸板、石膏板、木制品、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等不胜枚举。在本课中,教材着重介绍了比较利于中高年级学生操作的橡皮、肥皂、石膏板、薯类等原料。当然,在教学中,我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准备了吹塑板等易于搜集制作的材质,进行更加多样化的创造表现。

为了达到目标引领教学,在导入过程中我将先前制作好的“刻印”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展示给学生看,使得学生的眼睛为之一亮,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上来了,课堂气氛马上就起来了。接着认识了阴刻和阳刻以及阴阳结合的藏书票,并且进行了对比的认识。在对比的基础上加深了学生对两种刻印的认识。认识了这两种刻印方法之后,还进行了大量的欣赏。开拓了学生的眼界,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从而使作品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这一课时的教学中始终以“刻印”为主线,以“乐趣”为流程,让学生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乐趣的同时学习了新知识,并发现了新问题。为下一次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选择材料过程的乐趣

选择材料一般情况都是教师在课前布置,让学生自己事先准备好,教师也无形中告诉了学生教学的内容。但在这一课中,教师先准备了所有的用能来刻印的材料(苹果、萝卜、胡萝卜、山芋、马铃薯、橡皮、肥皂、石膏板等),分组排放在美术教室里,也没有预先告知学生上什么内容,只让学生每人带上一把销笔的小刀和课本,整队进入美术室。学生一进美术室,看到满桌子琳琅满目的物品,有吃的,有用的,学生一阵欣喜。学生带着这一欣喜,进入今天的新课。我想这样一个简短的过程会让学生留下一个很深刻的印象,让他们今后看这些物品,都能想到这一课,也多多少少能激发起他们“刻印”的欲望。

2、探究学习过程的乐趣

在这一过程中,主要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去发现,在探究中得到愉悦,并学习了新的知识。另外“印”是中国书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讲到刻印,不能不和中国书画相联系。而在书画有印和无印的比较过程中,首先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书画的热爱,同时让学生对这方寸之印的做也另眼相看。对印的艺术妙用有了新的认识。本课时藏书票的出示一是为了检验学生对阴刻和阳刻的了解情况,二是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也给学生留下了一个课后综合实践的课题。

3、刻印实践过程的乐趣

刻的过程是学生自己讨论决定的,学生得到老师认可,有一种成就感。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没有提出过程的要求,也没有在技法做过多的提示,任学生自己去实践,在实践发现了很多问题。在这一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提示就是刻的图案要简单,这很重要,如果学生制作的图案内容太复杂,就会难倒学生,这会打击很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教师应以游戏的心态,引导学生去游戏。降低难度,收获快乐。所以到漏印展示的过程,学生以无拘无束了,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只是围绕刻印在做游戏。

4、删繁就简,收获乐趣

本课的全部过程,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避开专业术语(如:朱纹、白纹等,)把难题和包袱隐形的推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出发现(如制版问题,刻刀问题),把课堂上的问题留给学生课下去解决(如藏书票)。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在游戏中尝试,在游戏中发现。本节课学生在快乐中发现,下节课学生就会有目的地在思考中提高,体现了教学的循序渐进性。另外这样安排,可以使两节课教师学生都有事可做,避免了第一课时没完没了的讲,第二课时没完没了的做。

(安徽省铜陵市店门口小学 安徽铜陵)

猜你喜欢

阴刻藏书票本课
刍议阴刻玉雕的价值构成与取向
藏书票欣赏
藏书票基本常识
浅谈塞上碑林红石峡的书法艺术和历史价值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纸上宝石——藏书票(上)
浅谈玉石微雕阴刻艺术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