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语专业学生社交焦虑心理浅析及对策

2017-01-21赵阿妮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社交焦虑对策

摘 要日语专业学生的社交焦虑心理是其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影响下,面对未来进入社会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本文试图通过对日语专业的学生社交焦虑情绪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日语学生;社交焦虑;对策

可以说,人际关系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人关于对自身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认识自概念,人际关系的历史就是人类自己发展的历史。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就是在一种近似封闭的空间进行,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应试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带来的弊端之一就是学生那种人类自身天然具有的社会交往能力的成长缺乏健康的成长空间,社交能力的拓展遭到很强的抑制。除了这些,日语专业的学生的社交心理还会受到国内国际形势的影响。多重压力的影响,日语专业的学生常常表现出对未来学习,就业等方面的担心、忧虑、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严重时甚至影响着正常生活和学习。

那么,日语专业学生的社交焦虑症的产生跟那些因素有关呢?

一个从我国的国情方面来看,比如从家庭来说,我国的很多家庭教育不管父母的文化高低,家教方法的不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反对孩子过多结交朋友,对孩子交朋友的要求过于严厉。这种传统交际教育方法使得很多孩子孩子内向,沉默,日积月累,孩子的社交愿望和能力遭到扼杀。

一个是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进入大学学习,所很多学生选取专业都有明确的目的性,那就是专业要热门,毕业要好找工作,待遇要好。但是我国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而且相对其他专业,一度火爆的日语专业由于日本经济持续衰退,同时由于中日两国关系持续冷淡,这种形势也令很多日语专业学生惶恐不安,他们在外面也不愿意说自己的专业。

日语学生这种社交焦虑心理,对学生的危害极大,主要表现在:

(1)狭窄的生活圈使得这个青春期特殊群体的生命活力被抑制无处释放,本应充满活力的大学阶段却在相对封闭的高压空间生活,一旦长久势必造成一种压抑沉重的感觉,这种心理负担容易造成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2)极少参与社交活动,缺乏可参考的生活坐标,盲目自信与极易自卑交织出强迫症状。由于没有合适的朋友倾诉,和父母交流更不愿意,所以只能自己对自己讲,造成无论怎样强迫自己就是学不进去。

正常的社交活动,可以有效缓解大学期间的学习压力,一个和谐的社交圈子可以让学生不再有孤独无助的感觉,有利于其放下沉重的思想包袱,顺利融入大学生活。那么,对于日语专业的学生,我们该如何帮助其克服这个问题呢?

首先,我们要对日语专业这个在当前时期有点特殊性的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要有科学的认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他们懂得欣赏自己,给自己信心,树立自尊。自尊是人们赞赏、重视、喜欢自己的程度,是个体对自我价值、能力、重要作用在情感上的总体感知,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健康的自尊感和良好的心理品质紧密联系,是影响中学生认知、动机、情感、个性以及行为发展的中心要素,在个体文化生活适应、心理发展和情绪维护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这种积极的心理促使学生愿意认识社会,接触社会,不再对社会产生恐惧和排斥感。反过来,良好的社交能力使学生能从社会交往中获得更多的正能量,从而使其变得自信,自强,有更强的信心和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艰苦的学习中去。

其二,重视班主任的作用,一位社交能力出众的老师,必然善于了解学生的社交需求和指导其掌握正确的社交方法。对学生充满爱心,对工作充满热情,对生活充满希望,课上神采飞扬,课外善于和同学打交道,对学生了解细致有效的班主任就好比一个引力无限的磁场,能把学生紧紧地吸引到自己身边,并使他们都受到自己积极情绪的感染,从而形成一个合力巨大的团队。因此,作为学生的贴心人,班主任老师要帮助学生制订合理的大学学习规划,这其中就包括必须适当的参与一些社交活动,了解外面的情况,放松自己,从而做到劳逸结合。对此,学校和老师要适当地介入,在日语专业学生中开展一些座谈会,联谊会,郊游等活动鼓励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另外,老师要积极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协助学生对其学习任务进行科学有序的分配。可以利用师生座谈会等形式让同学之间聊聊学习心得和困难,帮助学生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强调劳逸结合,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高三学生拥有健康的社交心理并不难,只要家长,学校,老师,学生沟通顺畅,措施得力,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高三学生放下包袱,充满信心迎接高考,更快更好地适应我们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

参考文献

[1]沃建中,曹凌雁,郑正文.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自我篇[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拜五四(编者),社交心理学(第1版)[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9(05).

[3]马欣川.戈尔德斯坦焦虑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2002,25(04).

[4]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杜,1998:315.

作者简介

赵阿妮(1983-),女,江西省新余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新余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日语语言文化学、日语教学。

作者单位

新余学院外国语学院 江西省新余市 338000

猜你喜欢

社交焦虑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大学生心理弹性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拨开情绪的阴霾
团体性体育活动对改善大学新生社交焦虑的实验研究
农村初中生人际信任与社交焦虑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