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的文创逆袭
2017-01-21张庭庭
张庭庭
老店家如何与新文创并肩缔造老城区新景象?近年来,台北老城大同区不断进驻年轻文创店,尤其是大稻埕迪化街周边,引来不少国外观光客。但区域内一些老行业、老字号却面临客群逐渐流失的窘境。
农历年前迪化街上热闹的年货大街,宁夏夜市千岁宴的小吃全席、后车站手作爱好者的寻宝踪影、台北孔庙前的八佾(yì)舞……这些台北人熟悉的生活场景,都在大同区浓缩为台北的一页传奇历史。作为台北城市商业的发源地,大同区的商圈各有历史特色,却也面临着时代变迁的严峻挑战。
今年下半年,我们接下任务,执行“台北市大同特色商圈传统店家质量提升”计划——台北,大同大不同。由店家辅导再造到商圈整合营销,协助老行业与老商圈转型提升。这个由台北市商业处主办的计划,首年甄选5个店家。我们以“老字号,新脸孔”为主题,协助店家重整形象,再现旧城风华。
5个店家涵盖中药、茶叶、南北货及传统生活杂货等老行业。每间店家从品牌定位到设计改造,皆援引当地历史,注入文化的活水源头。如立足百年老屋的百年药铺“六安堂”,采撷第一代创办人在福建惠安创业的济世救苦精神,重现百年老字号的人文质感与格局。店面空间以故事长廊的形式,回溯老屋与老铺的历史轨迹。门口橱窗布置品牌形象与季节主题商品,扬弃老字号店铺的厚重印象。
店家转型不只展现历史韵味,也要注入现代文创魅力。以另一个辅导的店家“大华行”为例,该店专售阿嬷(祖母)时代茄芷袋及蒸笼等竹木为主的古早味厨房用品,实用性已大不如前。但老物却可以发掘出新用途,故以“阿嬷厨房任意变”的崭新定位重新出发。结合时下Maker(自造者)风潮,用现代眼光翻新传统生活道具,同时打造老式厨灶情境空间,提供兼具舒适与挖宝乐趣的品牌空间。
卖南北货的“富山行”,努力区隔产品,跳脱南北货的传统印象。他们的招牌商品为来自阿里山、古法熬制的纯手工黑糖。另有南投山区的爱玉子,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严选山货。从批发延伸到零售,原名称无法登记商标,不利商品拓展,店内也显得杂乱。于是给品牌另起名为“富自山中”,聚焦山货特色,打造出富饶来自山中的意象。以京都老铺风格重整店面,老旧南北货行立马变身为文创杂货铺。
另一家“联通中药”,不只有中药材,还搜罗各国花草茶,致力推广花草药材养生。因商品线延伸,原名称“联通中药”无法涵盖,且不利网络搜寻。品牌重新定位后,聚焦东方汉药结合西方花草,以新名称“联通汉芳”创造软性品牌风格定位,跳出迪化街传统中药行的印象。店面空间以中药养生花草博物馆的概念,在门口布置香草类植栽及体验区,塑造感性治愈氛围。
南投茶农出身的三代家业,种茶、制茶、销售,都不假手他人。宝堂茶行从批发延伸到零售,需要能与大众沟通的品牌名。我建议更名为“宝堂蝶米”,蝶米为台语“茶叶”的谐音,并以蝴蝶为喻,转换营销思路。广告标语“茶园到茶桌的直飞旅行”,生动传达了种茶、制茶、卖茶,自产自销一条龙的历程。店面空间还用家中小朋友画的可爱蝴蝶,塑造亲切温暖的品茶氛围。
结合文化,老字号也可文创变身。“台北,大同大不同”的整体品牌改造工程,在聚焦店家独有价值之余,更兼顾所属特色产业的形象,推广当地历史文化。
我们还邀来知名嘻哈乐团“跨院”创作大同商圈的主题歌《大不同》,歌词描绘了大同的本地传统到现代生活。
“天还没亮 叮叮咚咚 打铁的声响 / 原木路灯照耀着 柴寮仔的木匠 / 我来到了 后车头 找寻我的梦想 / 双手合十 在 大龙峒 祈求能给我力量……”前卫的Rap,却以经典台语老歌《望春风》作为序曲,而《望春风》的词作者李临秋,正是土生土长的大稻埕子弟。他总是坐在公园的凉椅上,看着过往行人与街道灯火写词创作……历史、人文、艺术,为大同区累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产业荣景,更为老字号店家奠定了丰饶的品牌资产。
每一栋老屋,墙上都有岁月余温;每一间老店,招牌都有传家刻痕。文创店家入驻,带来新气息与观光客,但中药、南北货、茶行老字号不能全面束手退场。
没有了老店,还能叫老街吗?
留下故事、变换姿势,让我们合力改写下一段历史!老城区、老行业、老字号,共同点亮转型契机,与新文创一起缔造大不同新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