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一个有情怀的辅导员

2017-01-21司丽娜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情怀辅导员教育

摘 要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先成人、后成才。通过近几年与不同性格特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交往,笔者在这个岗位上找到了辅导员的存在价值,同时,也摸索出一些德育工作的核心点,在本文中加以论述。

【关键词】辅导员;情怀;教育

1 具有家国天下的情怀

辅导员鼓励学生去谈理想、论天下。作为接触大学生思想最深,交往最密的教师群体,辅导员必须时刻谨记自己的核心使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走进她们的内心,引导学生成长为最好的自己,深入到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细节,以平凡而认真的坚守,陪伴学生成长成才。帮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打好人生的底色,以一颗仁爱之心去关注、关怀、关心每一个学生,学生在哪里,辅导员就要出现在哪里,辅导员的工作就要影响到哪里,要做学生如影相随的“影子侠”。

辅导员要做学生困惑时的指路人、迷茫时的引路灯、成长时的铺路石。一方面,要发挥一切可用的平台,来弘扬信念理想教育,这可以是有格调的校园文化活动,也可以是有趣活泼的主题班会,更可以是一次有意无意的谈心交流。另一方面,要修炼自己,学会用历史思考逻辑去思考问题,学会用天下美德去修炼自己,让思想政治工作更具针对性和艺术性。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家庭的本身的“中心”,每一个学生又都是轻狂浮躁与懵懂不安的混合体。和他们相处,与他们交往,行为要恰当。做的不到位会使他们疏于教导、放任自流;过于激进则会使他们造成逆反心理。只有恰到好处,打好“心理战”,用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把握住他们的心态,亲切而不过分亲近的激励他们学好知识。我们常说,从一个学生干部身上能折射辅导员的气质,我们的高贵,能让我们的学生更加可贵。“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份使命,需要辅导员具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决心和勇气。

2 富有专注无形的情怀

奥托·夏莫在《第五项修炼》里面谈到,教育就是培育无形的土壤,教育像农场,有可见的部分和不可见的部分,如土壤表层之上有形的部分(如农产品)和居于表层之下无形的部分(如土壤质量),农场的优劣不看有形而要看无形,教育的优劣亦是如此。 这个无形的土壤就是我们工作的“主战场”——“第二课堂”。这是一种绽放理想与信仰的人生,这是一份承载温度与情怀的担当,青春给予青春的托举,智慧付与智慧的滋养,

“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两眼一闭,保持警惕”,辅导员做的就是“良心话”。曾记得半夜十点多电话声响起,一大波未接来电让我第一时间意识到学生情况不妙,学生半夜惊厥、抽搐,120直接拉到医院,我来不及思考,安排好家里嗷嗷待哺的孩子奔向医院,度过了两个小时危险期,等待她家人到场后我才松一口气,回到家已经是半夜两点钟,第二天早上和中午我又赶去宿舍看望学生。有时会发现所做的一些事,似乎是在关心某个同学,但一言一行,为人处事的方式,都受到全班同学的关注。他们在暗暗观察你是怎样对班上同学的。对于一件事,你处理得好,会给其他同学传达一种信心。处理的不好,就有可能造成不好的影响和情绪,而且很快会在全班同学中散播,让所有的同学对你丧失信心。这个事情之后,同学们的心与我走的更近,也愿意主动与我谈心,我感到这就是无形的教育。

情怀就在于多一点无形,少一点有形。在本学期,由于是接手新校区转来的一个班,学生需要适应环境和辅导员,我需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班委的团队风格,恰逢毕业前夕,学生们心神不宁,我特意组织了一次团体心理活动,让班委们在活动中体味合作共赢的力量,感知集体的凝聚力,这次活动烙刻在学生心中,在活动中成长,是学生良性发展的必经之路。我认为,和学生们策划设计一次主题晚会,少关注活动有多精彩,多关注学生是否学会了团队作战?一场辩论赛,少关注输赢,多关注学生是否得到了思维训练?放下有形的成果,着重去培育无形的土壤,谁说这不是一种情怀呢?

3 拥有探索创新的情怀

我们都说学生工作是“万条线一根针”,纷繁杂陈,千头万绪,辅导员容易迷失在琐碎的日常事务中,或者被工作牵着鼻子走,举步维艰,如何在繁杂平淡的工作开出创新之花。成长路上同辈之间的影响力不可忽视,高带低,传承思想文化,把班级让位于学生自我管理,可以达到无为而治、无为胜有为的效果。本年度我带的班横跨13D、14D、15D三个年级,繁琐的事情并没有让我焦头烂额,跨年级带班,层次感强,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已经学会了梳理,并化繁就简,忙而不乱。高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半的历练,思想和心理比较成熟,自我认知能力增强,她们有清晰的工作思路、张弛有度的管理,我充分利用学生资源,以高带低,时刻进到15D新生班传授学习、生活和人生感悟,在专业发展上予以指导,并领航人生成长路;同时,让低年级学生了解毕业班的就业前景和学业的紧迫感,并在学习中有针对性提升。通过互相切磋,达成双赢。

我认为,把辅导员工作做成一份事业,自己的生命就会在一个个学生的青春里闪光。辅导员要把小事做好,但不能沉溺于琐事,要提高政治理论素养与知识水平,在工作中将感性上升为理性,用理性指导工作。我们肩负着几百名学生成长成才的使命,学生的背后是家庭,家庭的背后是社会。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承担的是立德树人的使命。《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明确提出了辅导员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要求,辅导员队伍建设进入到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阶段,辅导员工作从“良心活”时代进入到“良心话”+“技术活”时代,要把丰富的工作实践转化为有效经验,然后把有效经验升华为科学理论,再把科学理论用来指导工作实践。只有这样的螺旋上升过程才能让我们的工作开展的得心用手,更有效率。

画笔有爱,绘就人间美景;心中有情,注定春色满园。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只“梦之队”的筑梦人。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铭记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不忘来时的根,走好现在的路,坚定未来的梦”,继续站好辅导员这班岗,干好辅导员这个“良心+技术活”,将学生“所需”与辅导员“所能”无缝对接,将学生“所盼”与辅导员“所有”完美融合,让学生在我们面前点头,在我们身后点赞,争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满意”的高校辅导员。

作者简介

司丽娜(1985-),女,汉族,河南省内黄县人。教育硕士学位。现为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处 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课程与教学论。

作者单位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猜你喜欢

情怀辅导员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五老”情怀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