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地理教师学科素养探究

2017-01-21赵海军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理念学科核心

摘 要当前,随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核心素养”一词逐渐出现并与学科教育挂钩,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发展主要强调其个人学科基本技能的培养与社会当前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技能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不只强调学生要掌握所学课程的主要书本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不能纸上谈兵。本文中首先就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功能进行一定的阐述、进而叙述地理教师的学科素养内涵以及学科素养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生素养的影响,最后提出地理教师学科素养的形成方式。

【关键词】核心素养;地理;教师;学科素养

在当前教育领域提倡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高中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科目,要培养起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在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的背景下,不断强化其学科的实践应用性、以及强化其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在这一背景下,地理教师作为学科的核心素养领头人还要体现在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要育人,使学生们在学习中不是单纯的掌握专业课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整个学习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帮助他们在人生的关键阶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

1 核心素养概述

“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应具备哪些专业基础知识以及个人道德素养,使其个性得到发展的基础上能够促使国家不断向前迈进。当前,随着我国课程改革、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逐渐提上日程,并且逐渐作为教育领域培养核心、优秀人才的重要举措。“核心素养”在我国的教育发展理念上具体是指将对学生个人发展的培养与国家对人才的需求相结合,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重视学生的合作意识、爱国教育、民族历史教育、创新实践教育等的多角度、全方位的教育方式的培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的价值理念的形成,力求培养出能够实现个人自我发展需要同时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全方位复合型人才。

2 地理教师学科素养的内涵

地理教师作为地理学科素养的领头军,其学科素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教学质量以及学生未来的发展,但就当前地理学科教育领域的教师学科素养的发展而言可谓参差不齐。因此,需要对地理教师需要具备的学科素养内涵进行一定的概述以明确地理教师在地理教育教学中所要具备的基本品质。

地理教师的核心素养首先是要建立在具备基本的地理知识素养、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即地理的图形观念、空间意识、地理解题方法等的一系列基本知识技能的前提下,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传统单纯的教学变为教育,将学生的个人发展与国家未来发展方向、人才需求方向相结合,甚至形成一定的全球发展意识,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教学,同时,不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联能力等。使得学生的地理知识素养在地理教师那里得到一定程度的延伸,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氛围,使其树立正确的地理学习观念、能够主动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未来发展相结合,培养国家所需的创新复合型人才。

3 教师学科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

地理教师的学科素养是当前大背景下地理教学中的基础必备技能,当前由于某些教师缺乏相应的地理教育教学的学科素养,使得其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重点知识,对教材内容不能进行有效的串联,忽视高中地理教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的联系,只是孤立的教学,致使高中地理课堂对学生们来讲枯燥乏味、使地理变成了让学生倍感头疼的一门科目,教师地理学科素养的缺失影响了教学,以及高中地理教学队伍的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间接上影响了学生的高中知识掌握程度、学习兴趣以及学生在地理学科素养方面习惯的养成。由此看来,地理教师学科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

3.1 有助于培养专业化的地理教育教学队伍

高中地理教师学科素养的培养最直接、最重要的成效就是为学校培养了一支高精尖、高素养的、高能力的地理教育教学队伍。学校通过为地理教师提供一定的地理学科素养培训课程或者学习机会、提高高中地理教师的学科素养水平、使其通过学习进一步强化、巩固基本的学科知识体系、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学习相关的学科素养的教育理念、加深高中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关联性的认识。使教师在不断教育学习中,自身积极响应国家终身学习的号召,在日常的地理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要求进步,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加之,当前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大数据在高中课程的逐渐普及。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应用这些先进的教学设备辅助教学,尤其是多媒体在地图的放映、地理过程的模拟、地理事物的比较等方面的应用;以及不断创新案例体系,运用大数据的普及与发展,在高中地理教研组中形成自己的地理教研资料库,并且随着时代背景、形势的不断变化及时更新资料库。照此地理教师学科素养的发展方向有助于培养出一支专业化的地理教育教学队伍,增强学校高中地理教学的竞争力。

3.2 有助于指引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养成

教师是当前素质教育环境下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直接人。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地理教师的学科素养会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养成。在当前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不只是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讲解,还要对学生的地理学习内容进行相应的课外延伸,以及介绍地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与此同时,还要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进行一定的教育培养,使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不再像传统的学习那样只是单纯的为了高考、为了成绩,而忽视了对知识本身的学习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核心素养理念培养的大背景下,使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不断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同时要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未来发展紧密相连。而这一切,都需要学生有一个指路明灯,因此,对地理教师进行相关的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地理教师向学生传达在核心素养培育的大背景下有关地理的相关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要求,指引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不断养成。

4 地理教师学科素养的形成方

4.1 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学科素养培训

在当前国家号召实行“核心素养”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了响应国家对于地理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学校要采取相关培训加强课任教师的相关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使在校教师通过一定的教育培训具备地理学科的学科素养。并以地理教学科研组的形式进行二次学习、研讨,对学校组织学习的内容进行贯彻落实,确保每一位学科教师在学校组织的学科素养培训中都有一定的进步并形成自己的认知,提出有益于学科组进一步发展的措施、建议,在学科组中实践、落实。使整个地理教学组在整个学科素养培训中有所进步。

4.2 教师教育教学方式的培养与转变

随着教育教学、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理念逐渐兴起,它强调终身学习,以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因此,在这样的发展理念下,教师在教育教学方式上也要有一定深入学习、进而进行一定教育理念的转变的发展过程,不仅自身要树立这种“核心素养”观念,也要在课堂上积极鼓励学生树立“核心素养”所强调的发展理念,把学生打造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另一方面,“核心素养”作为教育改革的战略发展理念,还强调把之前分裂的学科整合起来,用一种全面的眼光看待各个学科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高中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科目多而繁杂,如果只是孤立的理解各个学科很难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上的认知,结果只能是将书越读越厚,而无法浓缩书本中的精华,建立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使知识的学习不能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因此,这就需要地理教师在课堂中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不再只是单纯教授学生地理知识,而要指引学生寻找地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学科联系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创新发展意识。

4.3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核心素养”是一种强调个人终身发展的发展教育理念,地理教师要想具备良好的学科素养首先要树立一种终身学习的观念,尤其在当前互联网、多媒体、大数据等的广泛应用的大环境下,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充分发挥这些设备在教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要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地理知识体系,使自己的地理知识体系密切结合当前的国内国外现状、适应时代不断发展的需求。

4.4 教师评价体制的改革创新

要想使得地理教师的学科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最重要的一点是改革创新传统的教师评价体制,在教师评价体制中体现对于地理学科素养的考核评价标准。并具体设计多层次的体现地理学科素养的考核标准供教师参考,也便于其进一步朝这个方向努力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地理学科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孔文.学会评价:教师学科素养的衡量标尺[J].课程.教材.教法,2015(02):74-80.

[2]吴琳琳.地理探究教学中的教师专业素养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8.

作者简介

赵海军(1977-),女,江苏省南通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供职于南通大学附属中学( 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为地理教师学科素养。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附属中学 江苏省南通市 226019

猜你喜欢

理念学科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