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研究

2017-01-21徐慧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练习设计对策研究

徐慧

摘 要数学课堂练习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起着监控、巩固、反馈的作用,是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环节.但现阶段的中职数学课堂练习中,存在一些问题造成了数学课堂练习效果不好.要想达到高效的数学课堂效果,就要有精心设计的高质量课堂练习作为铺垫。本文根据中职院校数学课堂现状,提出一些改进课堂练习设计的对策,希望通过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建构高效数学课堂。

【关键词】数学课堂练习;练习设计;对策研究

数学课堂练习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起着监控、巩固、反馈的作用,是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环节,但在现阶段的中职数学课堂练习中,存在这样一些问题:练习设计难度过大,量度过多,缺乏趣味性、应用性,与专业课关联少,生搬硬套课本陈旧习题等问题,造成了数学课堂练习效果不好,学生对数学课缺乏兴趣,课堂练习中没有主动性,但是要想达到高效的数学课堂效果,就要有精心设计的高质量课堂练习作为铺垫。本文根据中职院校数学课堂现状,提出一些改进课堂练习设计的对策,希望通过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建构高效数学课堂。

1 提高职校师生对课堂练习的认识

要想设计好一节课堂练习,首先要对课堂练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和学生没有很好的把课堂练习放在重要位置,比如有些教师只是把课堂练习放在巩固基础知识这个层面上,所设计的练习也大都针对基本公式的训练,生怕练难了,学生不会做,但实际学生反应这种机械的反复训练让人乏味,甚至有些学生都不愿再听一遍教师的讲评,而实际上练习是理解的体现,巩固的手段,应用的开始,而不单单是巩固。

2 设计课堂练习注意层次性

中等职业院校中的学生都来自不同地区的中学,各个地区的教学差异性明显,而个人作为有生命的个体,认识过程存在着特殊性,建构主义理论也指导我们要正式他们在已有知识体系、各人经验及学习动机等方面存在的差别,由此可见,数学课堂练习必须要有层次性。

2.1 课堂练习量分层

一个班的学生基础不一,一些学生基础差,注意力不集中,反应慢,学习不积极主动,也有些学生基础较好,但拓展能力不行,还有些学生基础扎实,学习习惯好,思维敏捷,因此,课堂练习设计的首要环节是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其中包括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点,重点,难点的掌握情况,才能使学生在练习中发现不足,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课堂练习的容量应基于数学课的类型,视学生的接收能力来确定,应恰当适度,对接收能力较快,掌握较好的学生可增大题量,但题型要有代表性,以免重复使学生产生厌倦。对接受能力较慢的学生要设置些精炼的习题,使他们完成较少的练习也能汲取足够的知识,课堂练习时间和练习量也可根据授课类型增加或减少。

中职数学课堂练习量的设计,数学教师要因个体差异而对待,切忌一视同仁,由于学生的智商高低之分,他们的学习水平也存在高低之分,所以在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中要因人而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去选做不同的课堂练习,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自由选择课堂练习内容和数量。课堂练习设计要尽量能引起学生去完成的兴趣,产生去完成的吸引力。例如:一些复杂计算性习题,容许一部分学生算不出最终结果可以放在课下去进行,给他们以充足的时间去计算,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巩固基础知识,计算能力强的同学除了要求当堂计算出结果外,应布置让他们下去搜集同类型的题目,去对比、去解答,使他们不断超越自我.这样,课堂练习设计因人而异,全面兼顾,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自主性,不但使学生易于接受,而且也使他们认识到课堂练习对他们的作用,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要减少他们的课堂练习量,减轻他们的课业负担,除基础练习必不可少,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的一些拓展性课堂练习,他们可做可不做,而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扩大他们的课堂练习量,更有效的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2.2 课堂练习难度分层

课堂练习难度可分为易、中、难三个层次,容易的练习可供学生巩固知识,中难的练习可以用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及应用,针对学生在数学能力上有差异的客观现实,教师在设计数学课堂练习时特别要注意把握好难易程度,不同层次学生难易程度应有区别.在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练习设计难易可分为三个等级:基础性课堂练习、发展性课堂练习、创造性课堂练习.要求能力差的学生完成基础性课堂练习就行;一般学生能实现基础性课堂练习,努力完成发展性课堂练习;基础好的学生必须努力完成创造性课堂练习,在给学生分层时,教师必须深入细致了解并研究学生,采取自愿,设计难度迥异的课堂练习。

例如:讲授抛物线四种形式的方程后,课堂练习如下:

A组(基础性课堂练习):1.求顶点在原点,焦点为F(3,0)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2.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x2=16y,求它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3.求顶点在原点,准线方程为x=-2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B组(发展性课堂练习):1.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且经过点(2,3),求它的标准方程。2.已知抛物线形拱桥的跨度AB=18m,高为3m,要在拱下每隔3m竖一支柱,求与桥中心线相距6m处支柱MN的高。

C组(创造性课堂练习):教师拿出汽车工程专业探照灯灯罩模型和测量数据,要求求出焦点(灯泡)位置。

三组题难度系数呈阶梯状,从易到深,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实际练习中很多学生存在惰性情绪,不主动挑战难度,而是拣会做的做.能做C组的只做B组,能做B组的只做A组.那么教师要参考学生平时学习能力作为基础,把学生先划分好,规定最低线.按照划分好的组别,对未能完成规定组题目的学生要指出不足,并查找原因.对选择更高组别题目的学生,应在鼓励的基础上适当建议:打好基础,稳步上升。

2.3 课堂练习时间分层

因为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都不同,因此他们在解决练习的时间、速度上也有很大的区别,后进生的速度明显要慢于优等生,所以完成练习所需要的时间就会远远大于优等生。为了使每个人的情况得到重视,保障后进生的学练习质量,教师在设计数学课堂练习的时间要进行分层,例如综合性试卷的布置,优等生可用一到两个课时,后进生、学困生应放宽到半天到一天的时间,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查资料,以保证他们的练习质量。

教学中采用分层布置课堂练习,是老师尊重学生的体现,老师关注了学生个体差异,为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要,而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3 结合中职数学课程特点,设计丰富多彩的题型。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进行自我愉快教育的源泉,是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的不竭动力。在学习当中,当学生感到学习有趣,知识有趣、活动有趣时,教师就能很容易的把他们带到特定的情境中去,从而引发其学习动机,促进其思维发展,设计融科学性和趣味性与一体的练习题,可以让学生带着良好的心情,饶有兴趣的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

3.1 题型多样,启发学生思考。

教师要灵活设计练习题的形式.学生如果过多地进行单一题型的练习往往会产生思维定势,喜欢套用前面题目的解题步骤,从而学习态度也会变得很消极,所以,教师要选择多种练习题型。这样学生在不同题型中去体验解题的快乐,从而能打开数学思维,进而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学生进行课堂练习的题型可以有多种,比如填空,选择;在讲授概念时还可以适时进行判断的练习,这样一来也就相当于把考试的题型搬到课堂上进行练习.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题型时,应该根据当节课内容的特点,选择最适合当节内容的题型,精心选择合适的练习题。

3.2 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还应联系学生的实际,从而找到生活与教材的契机,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源自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课堂练习时考虑生活的设计,能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魅力,能够帮助我们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3.3 一题多解,培养创新思维。

对课堂练习题进行设计时,教师有目的地设计一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启发学生思维的题目。此外对一些开放性的题目,总结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求学生积极探索不一样的方案去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说出内心的想法,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更上一个台阶。例如:在讲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习题时,教师在练习时可以提示学生从几何与代数两方向解题。

练习1:已知直线l的方程为:3x-4y+12=0,圆C方程为:(x-1)2+y2=5,判断直线与圆位置关系,要求:用两种方法解题。

4 数学课堂练习与专业实际相结合,提高课堂练习效果。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局限于书上的习题,要自己编制一些带有专业特色的练习,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体系中找到共同元素,促进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向潜在认知水平跃进。

总之,对于中职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教师要提高认识、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并结合中职生的学习特点专业特点精心设计,为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孙国斌.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之我见[J].学生之友,2010(10).

[2]何东.合理设计课堂练习,增强教学实效[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6).

[3]李秀玲.让学生在分层作业中放飞成长[J].吉林教育,2010.

[4]林松杰,袁丹.关注课堂练习提高教学效率[J].中国数学教育,2011(05).

作者单位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基础部 江苏省徐州市 221151

猜你喜欢

练习设计对策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策略
关于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探索和实践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技巧
小学数学复习课的练习设计优化研究
浅探数学练习的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