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田径运动教学中伤害事故的预防
2017-01-21刘鹏翔
刘鹏翔
[摘 要]在农村中小学校,由于体育场地及体育设施的限制,在体育教学特别是田径运动教学中,经常发生学生意外运动损伤。作为农村体育教师,有必要了解运动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并且做好伤害事故的预防,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田径运动 意外损伤 做好防范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30072
田径教学中,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会导致学生不能正常开展体育锻炼。因此在田径教学中如何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适应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
一、引发田径运动教学中意外损伤发生的主要因素
(一)学生自身因素
1.自我伤害。引起学生自我伤害的因素主要有:准备活动不充分,着装不当;动作要领不清楚,动作随意,用力过猛;对场地器材的检查和使用不当;过度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纪律涣散,不按教师要求进行练习等。
2.他人误伤,即在练习时无意中伤了别人或被别人所伤。导致误伤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对教师的指导漠视。
(二)运动场地、安全设施、教学器材的设置与使用因素
1.场地不平坦导致的扭伤、跌伤。
2.单双杠、沙坑周边安全空间不足、环境制约导致的跌伤、撞伤。
3.体育设施不健全,体育器材质量低劣,超期服役,受日晒雨淋后生锈、霉烂,发生断裂导致的摔伤。
(三)教师的因素
1.教师对发生伤害的预见性不强。由于农村缺乏专业体育教师,而兼职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缺乏,课堂上对技术动作要领讲解示范模糊,对保护设施准备不足,缺少保护与救助的相关知识,不能及时有效地对课堂上有可能出现的危险做出预测。
2.教师上课随意,缺乏责任心。农村中小学的体育课堂呈“放牧式”状态,个别教师对学生发生的危险行为不能及时发现并加以制止,导致伤害事故时有发生。
3.教师组织能力差,组织教学不当。教师上课前准备仓促,垫子等保护器材摆放不当,甚至没有保护器材,起不到相应的保护作用;铅球、标枪等“危险器材”管理不当,不及时收纳管理,致使好奇心强的学生无意“试用”而发生伤害事故。
4.教师不能因“材”施教。个别教师对学情掌握不准,违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因制定的教学目标、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求过高、难度过大而导致伤害事故。
二、伤害事故发生的预防措施
(一)预防措施入教案
备课时,教师应充分地考虑到田径运动教学各环节可能会引发伤害事故的因素,把预防措施写入教案,并在上课时严格按预案执行。
(二)上课之前勤检查
教师应养成提前到达场地检查的习惯。看场地是否平整,查器材是否牢固,验场地、器材布置是否合理,看学生着装是否便于做相关练习。坚决杜绝由于教师对场地、器材和学生着装上的疏忽而导致的伤害事故。
(三)准备活动要充分
课前,教师要做好各个关节拉伸准备;练习过程中,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力集中,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练习。对可能发生伤害事故的动作,要立即纠正,必要时要停止练习。
(四)学生状况勤观察
教师应对全体学生的健康状况、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裁定运动负荷,注意观察学生练习时身体的疲劳程度,及时调整体力较差学生的运动负荷。
(五)安全常规要遵循
开展田径运动的安全常规如下。
1.跑的项目
跑道地面要平整,没有石块及其他多余杂物;按备课时规定的方向跑;障碍物或栏架要牢固、稳定;终点带的高度要符合学生身高实际,禁止把终点带绕在终点柱上;教师应向学生交代清楚练习顺序、两人以上同时跑时的左右间隔距离、跑完后的返回路线等事项。
2.跳跃项目
跳远时,助跑道和起跳点地面要平整,避免打滑;挖松沙坑或者铺平海绵包保证落地安全,必须等前一人跳完迈出沙坑后,下一人才开始助跑。
跳高时,稳固安置跳高架,把不同起跳腿的学生的跳跃顺序以及跳完后的返回路线交代清楚。
3.投掷项目
切忌相向投掷或对着阳光投掷;投掷者的前、后、左、右都应留有足够的距离;分组投掷时,要统一听从教师或者组长的投掷口令;让学生明确器材掷出后,如何取回器材;不允许任何人在投掷场地穿行。
当前,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还存在很多实际问题:如学生人数多、场地小、器材少等,这对非专业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在教学中要设法克服困难,创造性地完成田径运动教学工作。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