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研究

2017-01-21贾云飞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高校创新

摘 要网络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工作方式,为用户带来了良好的信息交互体验,其应用遍布各个领域。高校思政教育本身就是信息传递的过程,网络环境下,迎来了新的创新改革发展契机,工作实效得到了大幅提升。时至今日,网络已然成为了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主阵地。本文在分析和简述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政教育影响的基础上,重点就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网络影响;创新

在计算机应用平台的支持下,网络技术逐步迈入了发展快车道,其应用成为了信息化时代的重要标志。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作为成长中的年轻一代,对新鲜事物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网络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深受其影响。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满足了大学生兴趣需求,有关方面的研究备受关注。

1 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网络在高校教育领域的渗透几乎无处不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网络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自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快、交互性能佳,为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改革提供了契机。传统高校思政教育模式下,大部分学生通过黑板、阅读或讲座等形式获取知识,加之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很难全面消化思政知识。而网络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介入,开启了资源共享新时代,加大了信息流,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增长见识。而且,网络还实现了思政知识的多元传播,如声音、图像以及视频等,大大提升了思政教育的趣味性、可视性,不仅降低了学生理解难度,还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自主探究发现平台,激发了其主动学习兴趣。但网络对高校思政教育的促进作用也并非无往不利,有时可能会产生反效果。网络环境因其高度的开放性,充斥了大量污浊、负面信息,对自制力薄弱、思想未成熟的大学生造成了巨大冲击,影响了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养成,增加了高校思政教育难度,是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又一全新挑战。

2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策略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创新改革是其发展的唯一出路。作者结合上文的分析,主要从高校思政教育的观念、内容以及方法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创新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2.1 观念创新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创新观念是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实践的必备基础。网络环境下,高校应善于反思与总结,突破传统思想禁锢,吸收新理念、新概念,充分发挥信息传播优势,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拓展思政教育广度,从而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平台。在网络所构建的虚拟世界中,人人平等,每一位用户都可能成为信息的接受者、发布者,他们主张思维自由,这与思政教育的以人为本理念相谋和。因此,高校应深刻理解网络所透射出的思政教育观念,并通过培训、教研等形式,传播向教师群体,及时更新其理念,提高他们的精神素养以及业务能力,使之树立正确的网络创新意识,从而提供更加完备的思政教育服务。此外,高校还应统筹发展规划,合理调配可利用资源,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包括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无线网等,并通过此途打破思政教育时空限制,以便于师生便捷地获取更多知识资源和信息。

2.2 内容创新

网络环境中充斥的信息虽然褒贬不一,但可以肯定的一点的是,它对大学生成长产生了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善用网络资源信息,是高校思政教育教师必备的素养之一。具体而言,高校思政教育教师可对课堂知识进行重新梳理,明确重点和难点,并作适当的外延予以修饰,如此不仅保证了思政教育的深刻性,同时还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着重注意将上网行为规范纳入到思政教育内容体系当中。高校思政教师应加强大学生法治及网络道德教育,积极宣扬法律、道德知识,树立他们正确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并帮助其升华为自身的一种内在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律性,以免违法犯罪的现象发生。相比于初中、高中,大学时期的校园生活较为自由,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也不再过于严苛,宽松的环境氛围使得很多大学生陷入网络诱惑,并因此浪费了大好的青春。对此,高校思政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管理,灌输社会主义价值观,避免学生长时间上网行为。

2.3 方法创新

思政教育是培养育人的重要基地,方法创新则是保证其高效的重要因素。网络环境下,新媒体的发展为思政教育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交互平台。高校思政教师可重新整合教育资源,将知识重难点制作成教学课件,借助多媒体以图片、影像或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并引入恰当情景,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深化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高校思政教师还应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根据其日常学习、生活表现进行针对性地引导,从而扩大思政教育辐射范围,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通过网络媒体与学生建立良好互动关系,如微信、微博以及QQ等,以朋友的身份介入学生生活,并透过点点滴滴,了解他们可能遇到的问题或难处,并帮助其逐一解决,激励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学习上。这种沟通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学生私密性,有利于其主动卸下防备心理,进而畅所欲言,大大提高了沟通的效率和深度。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十分重要和必要。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功能将愈加丰富,其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将不断扩大。因此,作者希望更多学者关注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认真分析网络环境的特性及优势,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多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策略,从而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高素质人才培养主阵地价值。

参考文献

[1]仝少坤.网络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方法创新策略探究[J].长江丛刊,2016(27):210.

[2]王自寻.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探讨[J].亚太教育,2015(24):104.

[3]张超.高校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08):209.

作者简介

贾云飞(1989-),男,辽宁省葫芦岛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沈阳科技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

沈阳科技学院 辽宁省沈阳市 110167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高校创新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