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饭感念一辈子
2017-01-21张达明
张达明
1923年,为了使自己的生活“多见几个新鲜日头,多过几个新鲜的桥”,20岁出头的文学青年沈从文,决定“尽管向更远处走去,向一个生疏世界走去,把自己生命押上去,赌一注看看,看看我自己来支配一下自己,比让命运来处置得更合理一点呢还是更糟糕一点?”
到了北京沈从文才知道,单枪匹马闯世界一点儿也不浪漫,尽管有高涨的写作热情,但连标点符号也使用不正确的小学文化程度,致使他的“作家梦“严重受挫,在屡屡投稿不中的情况下,他只好在北京大学做了一名旁听生。没有收入,从家里带来的钱也所剩无几,他只好每天吃两个馒头就咸菜了事。这样的”好日子“勉强熬到了冬天就再也难以为继,直至囊中空空地躲在没有炉火的出租屋里,裹着棉被看《史记》艰难度日。
近乎绝望的沈从文,硬着头皮给京城的几位知名作家写信,希望他们能伸手帮自己圆了”作家梦“。
求救信写了十几封,作出回应的只有郁达夫。郁达夫看了沈从文的信后,当下决定去看看这位文学青年。于是,郁达夫走进了那个没有炉火的”窄而霉小斋“。
映入郁达夫眼帘的是,沈从文身穿一件单衣,拥着棉被坐在凉炕上,一边哈气,一边用冻得红肿的手在坚持写作。此情此景,让郁达夫感动得眼圈发红,当即解下自己的毛围巾给沈从文戴上,又用一个上午倾听沈从文的”心声“。当听沈从文说他已经三天没有吃饭时,便马上拉着他到西单牌楼附近的”四如春“饭馆去”撮“一顿。饿极了的沈从文也顾不得什么斯文了,吃得狼吞虎咽,看得郁达夫险些掉泪。这顿饭共花去一元七角多。郁达夫掏出一张五元的票子付完帐后,又将剩余的三元多钱全都给了沈从文。一回到住处,沈从文禁不住趴在桌上痛哭起来。
就是这简单的一顿饭,让沈从文记了一辈子。事隔半个多世纪后,郁达夫的侄女郁风去拜望已是大作家的沈从文,沈从文对那顿饭依然念念不忘,感慨道:”那情景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他(郁达夫)拿出五块钱,同我出去吃了饭,找回来的钱都送给了我。那时候的五块钱啊!“
时常感念别人对你的好,会让你的心温暖一生。
适用话题:感恩、雪中送炭
(叶一年荐自《杂文选刊》)